18小说网 www.18xs.com,漫步歌神路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还是西方的室内歌剧院,要让现场所有听众听清自己的歌声,不用高频共鸣峰是不可能做到的。
目前的科学研究认为,歌手在演唱时会有高频共振峰,原因在于喉腔(这也是为什么男歌手的高频共振峰比女歌手低一些——因为男人有喉结,喉腔普遍要大一些)。
而在较早的年代,东西方交流还不多的时候,西方人认为产生共鸣峰必须降低喉位,让喉腔成为一个单独的共鸣腔——实际上,共鸣峰的产生和喉位没有任何关系。中国的很多戏曲演唱,都利用了共鸣峰,但却是用高喉位在唱。
事实上,虽然现代的研究知道了高频共振峰源于喉腔,但目前只是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
很多不同的声乐技术,目的就是追求共振峰(即让泛音在共振峰附近丰富有力)。从人的自身感受来说,共振峰明显时,体内会感觉到一个共鸣点,仿佛那个地方在发声一样,而听众听起来,会觉得声音有焦点,或者说,有芯。共鸣点位置的不同,往往形成不同唱法流派。
那么,怎样才能使歌声的泛音丰富有力呢?(注意,这里说的是泛音,而不仅仅是高频泛音)
还是那个简单的道理——人绝对意义上提升音量,终究是有极限的,只能通过共鸣这种高效方式来实现——人的共鸣腔通过锻炼,是可以灵活多变的。
如生理解剖学的知识,人体共鸣腔可以划分为喉腔(或者说咽腔)、鼻腔、口腔。
口腔除了嘴巴和舌头,都是不易形变的,一般来说,无论说话还是唱歌,吐字的基本技巧就是通过口腔形状的改变来实现的。(也正因为嘴舌非常灵活,甚至可以形成单独共鸣腔,从而创造了呼麦的唱法,当然,这里还是不讨论这个)
于是,多数声乐技术,就是通过改变喉腔和鼻腔在发声过程中的具体作用来实现的。传统的共鸣划分,有胸腔共鸣、声道共鸣、头腔共鸣。
实际上,胸腔共鸣是不存在的——在气流经过声带形成振动之前,怎么可能有共鸣?它其实属于喉腔共鸣;声道共鸣,就是喉腔共鸣;头腔共鸣,就是鼻腔及其周围区域的共鸣(如额窦、蝶窦)。注意,鼻腔共鸣不是指气流经过鼻腔,从鼻子里出来。
人在演唱时,嗓子是打开的(所以唱歌前有开嗓的概念),打开的嗓子,喉腔的体积相对来说是很大的。任何一种共鸣,都是喉腔起主要作用,其他地方则相当于微调——共鸣的作用:喉腔>口腔>鼻腔>其他。当然,微调的结果往往给人的自身感受,会觉得共鸣的关键在别的地方,而非喉腔(比如,面罩共鸣什么的,就是如此)。这也是在科学研究不够深入时,前人总结经验时会搞出错误的命名的原因。注意,这里不是说微调不重要,只是从科学的角度解释一下原理,毫厘之别,往往也是相差千里的。
数学、物理、生物方面的准备知识说得差不多了,接下来结合具体的声乐概念。
如一般大家熟知的唱法大类划分——美声、民族、通俗。
美声唱法,在数学模型上的体现,就是第一重视低频泛音的共鸣,第二重视接近高频共鸣峰的泛音的共鸣。
民族唱法,在数学模型上的体现,就是第一重视接近高频共鸣峰的泛音的共鸣,第二重视比高频共鸣峰更高的泛音的共鸣。
通俗唱法,在数学模型上的体现,就是什么都不重视。(这是相对的说法,不是说通俗无共鸣,而是没有特别侧重的方向)
为什么会这样?其实也不奇怪。
在扩音器出现之前,不存在通俗唱法——如前面所说,第一要务,不是唱得多好,而是让现场所有人听到你的声音。所以来自西方的美声唱法,源于戏曲和山歌的民族唱法,都很重视泛音的共鸣。(为什么一些人觉得民族歌手是晚会歌手?不是因为他们只在晚会上唱,而是晚会那样的场合,通俗歌手在唱法侧重上就天然有劣势。然而,现场录音却体现不出这个差距——在而今的科技哭强下,现场听歌,和听现场录音视频,仍然是不同的事情。当然,如果你去现场不是为了听歌,而是为了看人,那就另当别论了。)
当扩音器发明之后,当录音技术逐渐成熟时,当听歌途径越来越丰富了,“让声音能够传得远”就不再是歌手的必修课了。极端地说,麦克风让无共鸣的唱法能够成立了(当然,在相同科技支持下,有共鸣还是永远比无共鸣好)。
如果只强调音量、音色、持久力、穿透力等等因素,美声唱法必然是最科学最优秀的唱法,但是需要牢记,流行音乐绝大多数是有歌词的。不同的语言,唱歌时咬字的难点是不同的。美声唱法对于唱中文歌来说,咬字难度非常大,在咬字清晰自然的前提下,要唱得很优美,是极难实现的(这也是为什么在很长一段时间里,金铁霖老师发明的民族唱法会在“江湖”中取得主流地位,因为民族唱法很适合中文咬字)
这大约就是有得必有失了。
通俗唱法相比其他两种唱法,最本质的特点,就是学习门槛低,不需要强调混声啊,共鸣啊什么的需要长期训练的声乐技术,但对真声(即本嗓)的运用,对咬字技巧的雕琢,却比其他两种唱法细致得多。这也是许多人觉得通俗唱法更具有多样性的原因。不过,强调真声的运用,不意味着彻底放弃泛音共鸣——通俗唱法的高手,泛音同样是丰富有力的。
总的来说,三种唱法之间,只有差别,没有差距。声乐技术属于硬唱功,是为了演唱具体歌曲而作的技术储备。世界上只有适合具体歌曲的唱法,没有绝对先进的唱法。或者说,一种唱法只要能够完美演绎一首歌曲,它就是先进的唱法。
一个真正优秀的歌手,理论上应该三种唱法都擅长,并且相互之间灵活兼顾,不仅是“跨界”,更应该“融合”。
以上的所有提到的声乐技术,都是基于共鸣和泛音的。最后说一个不同的——
蝶窦音:最难练习的声乐技术(甚至目前还不适合称为技术),并且不适合多练,目前没有科学的练习方法,发声机理也没有科学定论。世界上用得优秀的,只有曾经的玛丽亚·凯莉。
蝶窦音的可能原理:发声时气息明显经过蝶窦,而蝶窦涉及软骨,既非简单的共鸣腔,也不像硬骨那样作用微小。从绝对意义来说,任何人无论说话还是唱歌,都有蝶窦音,但基本忽略不计。
蝶窦音的特点:并非由共鸣产生,和一般声乐意义上的泛音不同,而是一种边缘音(气流经过固体边缘而产生的声音)——所以,蝶窦共鸣的说法是一种错误。实际听起来,蝶窦音像是带了混响器,很有立体感。但也正因为蝶窦音不是一般意义上的泛音,所以目前的音乐电器并不能完美模仿——也就是说,蝶窦音的魅力,只有现场听才会最好,哪怕是经过了话筒,也会一定程度上打折扣,并且是越优秀的蝶窦音折扣越大。
蝶窦音的缺点:基本靠天生,一般人强行练习很困难,并且过度练习会有诸多头部不适的副作用。长期频繁使用,容易造成嗓子不适,甚至损害中音质量。
当然,这并不是说蝶窦音就是什么声乐技术的传说级秘籍,请再一次牢记一点——任何声乐技术是为诠释歌曲而服务的。
在演唱一首具体的歌时,一种声乐技术是否应该运用,应该运用到什么程度,必须由歌曲本意、以及歌手想表达的情感决定。如果纯粹是为了秀技术而唱,结果只会是华而不实。
还是西方的室内歌剧院,要让现场所有听众听清自己的歌声,不用高频共鸣峰是不可能做到的。
目前的科学研究认为,歌手在演唱时会有高频共振峰,原因在于喉腔(这也是为什么男歌手的高频共振峰比女歌手低一些——因为男人有喉结,喉腔普遍要大一些)。
而在较早的年代,东西方交流还不多的时候,西方人认为产生共鸣峰必须降低喉位,让喉腔成为一个单独的共鸣腔——实际上,共鸣峰的产生和喉位没有任何关系。中国的很多戏曲演唱,都利用了共鸣峰,但却是用高喉位在唱。
事实上,虽然现代的研究知道了高频共振峰源于喉腔,但目前只是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
很多不同的声乐技术,目的就是追求共振峰(即让泛音在共振峰附近丰富有力)。从人的自身感受来说,共振峰明显时,体内会感觉到一个共鸣点,仿佛那个地方在发声一样,而听众听起来,会觉得声音有焦点,或者说,有芯。共鸣点位置的不同,往往形成不同唱法流派。
那么,怎样才能使歌声的泛音丰富有力呢?(注意,这里说的是泛音,而不仅仅是高频泛音)
还是那个简单的道理——人绝对意义上提升音量,终究是有极限的,只能通过共鸣这种高效方式来实现——人的共鸣腔通过锻炼,是可以灵活多变的。
如生理解剖学的知识,人体共鸣腔可以划分为喉腔(或者说咽腔)、鼻腔、口腔。
口腔除了嘴巴和舌头,都是不易形变的,一般来说,无论说话还是唱歌,吐字的基本技巧就是通过口腔形状的改变来实现的。(也正因为嘴舌非常灵活,甚至可以形成单独共鸣腔,从而创造了呼麦的唱法,当然,这里还是不讨论这个)
于是,多数声乐技术,就是通过改变喉腔和鼻腔在发声过程中的具体作用来实现的。传统的共鸣划分,有胸腔共鸣、声道共鸣、头腔共鸣。
实际上,胸腔共鸣是不存在的——在气流经过声带形成振动之前,怎么可能有共鸣?它其实属于喉腔共鸣;声道共鸣,就是喉腔共鸣;头腔共鸣,就是鼻腔及其周围区域的共鸣(如额窦、蝶窦)。注意,鼻腔共鸣不是指气流经过鼻腔,从鼻子里出来。
人在演唱时,嗓子是打开的(所以唱歌前有开嗓的概念),打开的嗓子,喉腔的体积相对来说是很大的。任何一种共鸣,都是喉腔起主要作用,其他地方则相当于微调——共鸣的作用:喉腔>口腔>鼻腔>其他。当然,微调的结果往往给人的自身感受,会觉得共鸣的关键在别的地方,而非喉腔(比如,面罩共鸣什么的,就是如此)。这也是在科学研究不够深入时,前人总结经验时会搞出错误的命名的原因。注意,这里不是说微调不重要,只是从科学的角度解释一下原理,毫厘之别,往往也是相差千里的。
数学、物理、生物方面的准备知识说得差不多了,接下来结合具体的声乐概念。
如一般大家熟知的唱法大类划分——美声、民族、通俗。
美声唱法,在数学模型上的体现,就是第一重视低频泛音的共鸣,第二重视接近高频共鸣峰的泛音的共鸣。
民族唱法,在数学模型上的体现,就是第一重视接近高频共鸣峰的泛音的共鸣,第二重视比高频共鸣峰更高的泛音的共鸣。
通俗唱法,在数学模型上的体现,就是什么都不重视。(这是相对的说法,不是说通俗无共鸣,而是没有特别侧重的方向)
为什么会这样?其实也不奇怪。
在扩音器出现之前,不存在通俗唱法——如前面所说,第一要务,不是唱得多好,而是让现场所有人听到你的声音。所以来自西方的美声唱法,源于戏曲和山歌的民族唱法,都很重视泛音的共鸣。(为什么一些人觉得民族歌手是晚会歌手?不是因为他们只在晚会上唱,而是晚会那样的场合,通俗歌手在唱法侧重上就天然有劣势。然而,现场录音却体现不出这个差距——在而今的科技哭强下,现场听歌,和听现场录音视频,仍然是不同的事情。当然,如果你去现场不是为了听歌,而是为了看人,那就另当别论了。)
当扩音器发明之后,当录音技术逐渐成熟时,当听歌途径越来越丰富了,“让声音能够传得远”就不再是歌手的必修课了。极端地说,麦克风让无共鸣的唱法能够成立了(当然,在相同科技支持下,有共鸣还是永远比无共鸣好)。
如果只强调音量、音色、持久力、穿透力等等因素,美声唱法必然是最科学最优秀的唱法,但是需要牢记,流行音乐绝大多数是有歌词的。不同的语言,唱歌时咬字的难点是不同的。美声唱法对于唱中文歌来说,咬字难度非常大,在咬字清晰自然的前提下,要唱得很优美,是极难实现的(这也是为什么在很长一段时间里,金铁霖老师发明的民族唱法会在“江湖”中取得主流地位,因为民族唱法很适合中文咬字)
这大约就是有得必有失了。
通俗唱法相比其他两种唱法,最本质的特点,就是学习门槛低,不需要强调混声啊,共鸣啊什么的需要长期训练的声乐技术,但对真声(即本嗓)的运用,对咬字技巧的雕琢,却比其他两种唱法细致得多。这也是许多人觉得通俗唱法更具有多样性的原因。不过,强调真声的运用,不意味着彻底放弃泛音共鸣——通俗唱法的高手,泛音同样是丰富有力的。
总的来说,三种唱法之间,只有差别,没有差距。声乐技术属于硬唱功,是为了演唱具体歌曲而作的技术储备。世界上只有适合具体歌曲的唱法,没有绝对先进的唱法。或者说,一种唱法只要能够完美演绎一首歌曲,它就是先进的唱法。
一个真正优秀的歌手,理论上应该三种唱法都擅长,并且相互之间灵活兼顾,不仅是“跨界”,更应该“融合”。
以上的所有提到的声乐技术,都是基于共鸣和泛音的。最后说一个不同的——
蝶窦音:最难练习的声乐技术(甚至目前还不适合称为技术),并且不适合多练,目前没有科学的练习方法,发声机理也没有科学定论。世界上用得优秀的,只有曾经的玛丽亚·凯莉。
蝶窦音的可能原理:发声时气息明显经过蝶窦,而蝶窦涉及软骨,既非简单的共鸣腔,也不像硬骨那样作用微小。从绝对意义来说,任何人无论说话还是唱歌,都有蝶窦音,但基本忽略不计。
蝶窦音的特点:并非由共鸣产生,和一般声乐意义上的泛音不同,而是一种边缘音(气流经过固体边缘而产生的声音)——所以,蝶窦共鸣的说法是一种错误。实际听起来,蝶窦音像是带了混响器,很有立体感。但也正因为蝶窦音不是一般意义上的泛音,所以目前的音乐电器并不能完美模仿——也就是说,蝶窦音的魅力,只有现场听才会最好,哪怕是经过了话筒,也会一定程度上打折扣,并且是越优秀的蝶窦音折扣越大。
蝶窦音的缺点:基本靠天生,一般人强行练习很困难,并且过度练习会有诸多头部不适的副作用。长期频繁使用,容易造成嗓子不适,甚至损害中音质量。
当然,这并不是说蝶窦音就是什么声乐技术的传说级秘籍,请再一次牢记一点——任何声乐技术是为诠释歌曲而服务的。
在演唱一首具体的歌时,一种声乐技术是否应该运用,应该运用到什么程度,必须由歌曲本意、以及歌手想表达的情感决定。如果纯粹是为了秀技术而唱,结果只会是华而不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