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小说网 www.18xs.com,大明崇祯第一权臣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br />
还有火炮,这不要命吗,光是填平那恐怖的护城河都不知道要搭多少人命进去,而且城墙还那么高,那么宽,上面还有那么多人驻守,自己根本就不可能一次性让两三万人同时爬上城墙啊,两三千人都不可能,这城池,怎么攻的下来!
熊文灿皱眉沉思了一阵,又回到了原先的想法,招抚张献忠!
不然,就算把二十多万大军全耗在这里恐怕都攻不下襄阳城。
他试探着问道:“张献忠是真想投降吗?”
马祥麟点头道:“是的,大人,看他那样子是真想投降,他还说了,他之所以提出这些条件,都是为了保住自己的性命,如果大人甚或是皇上有更好的办法能保证他的安全,他都可以接受,凡事好商量。”
熊文灿闻言,不由眼前一亮,对啊,还可以商量啊,皇上如果知道襄阳城的实际情况,恐怕也会赞同先招抚,再想办法收拾张献忠,因为,这二十多万大军皇上同样耗不起。
想到这里,他挥手道:“好了,本官知道了,这趟辛苦你了,你先下去休息吧。”
马祥麟连忙拱手告退,熊文灿则提起毛笔,写起奏折来。
他将襄阳城的城防情况详细的介绍了一遍,言明自己这二十多万人都不一定攻的下襄阳城,同时,还将张献忠所提的条件和凡事好商量的话全部写了上去,至于不想攻城的话,他没有说,皇上如果硬要攻城,那就攻,这种事,他可不敢胡乱做主,他只能尽量提醒皇上,这攻城的损耗,实在是太大了,简直大到无法接受。
崇祯会同意招抚张献忠吗?
他当然不想招抚张献忠,这家伙可是把他祖坟都刨了,但是,他看到熊文灿的奏折之后又犹豫了,因为他耗不起这人,也耗不起这时间啊。
这会儿辽东守军加京城守军再加围剿反贼的大军,加起来足有五十多万,一个月光是粮饷就要耗费一百多万两,一年就是一千多万两,他也知道,加征三饷会让老百姓生活更加艰难,甚至无以为继,这样耗下去,他实在是耗不起啊!
蒙元大军打襄阳城都打了三十九年,这会儿大明比那个时候的蒙元可差远了,熊文灿短时间能肯定攻不下襄阳城,如果耗个几年,整个大明都会被耗垮。
无奈之下,他只能找杨嗣昌商议,怎么处理张献忠的问题。
他是耗不起,但他也不可能给张献忠发二十万大军的粮饷,更不可能放过张献忠,为今之计,只有先招抚张献忠,然后再想办法把他抓起来活剐了!
这事的确很麻烦,想要招抚张献忠,还不想给他发粮饷,咋整,你不给人发粮饷,他能同意投降吗?
崇祯想不出什么好办法,只能招杨嗣昌前来商议了。
杨嗣昌其实早就知道襄阳城的情况了,他却装作不是很清楚,直到看完熊文灿的奏折,他才假装大惊道:“皇上,这种事,不能答应他吧?”
崇祯点了点头,叹息道:“是啊,其他倒还好说,让他占着襄阳城,还给他发二十万人的粮饷,这是不可能的,但是,你也看到了,这襄阳城着实难以攻克啊,蒙元当时能耗三十九年,我们耗不起啊,你说怎么办?”
杨嗣昌想了想,随后试探道:“皇上,您的意思是不是先哄的他投降了,过后再收拾他?”
崇祯点头道:“是啊,为今之计只能先这样了,硬攻襄阳城是不可能的。”
杨嗣昌想了想,随即分析道:“想把他骗出襄阳城估计很难,这二十万人的粮饷倒是可以想想办法,他应该也知道朝廷缺钱,不可能给他发二十万大军的粮饷,我们只能跟他砍价了。”
崇祯闻言,不由恍然道:“对啊,砍价,文弱,你说的很对,朝廷是不可能给张献忠发二十万大军的粮饷,但是发个几万人的粮饷先稳住他还是可以的。”
于是,一场漫长的谈判开始了,崇祯一如既往的采纳了杨嗣昌的建议,完全按他说的对张献忠提出的条件作出了回复。
不整编他的军队,不给他派官职,甚至不征调他为国作战,这些都可以,但是,朝廷承担不起二十万大军的粮饷,两万还差不多,其他人,他最好遣散了。
另外,襄阳是湖广重镇,他老占着会影响到周边很多地区,如果可以的话,他最好退出襄阳,选个其他城池。
张献忠是坐地起价,崇祯和杨嗣昌是落地还钱,大家都绝口不提刨凤阳皇陵的事,好像这事就没发生过一般,其实,大家心里都清楚,这事,没完!
张献忠看到崇祯的回复,不由暗笑一声,讨价还价,好啊,那就慢慢谈,耗着呗,耗的时间越长越好。
他给崇祯的回复是,襄阳城,他实在不想退出,至于粮饷,他可以吃点亏,只要十八万人的,剩下两万人,他自己想办法。
崇祯收到回复之后,又跟杨嗣昌商议起来,忽悠他退出襄阳城是不大可能的,这点他们都清楚,至于这个粮饷,十八万大军朝廷也负担不起,那就给他加一万,改成三万人的粮饷。
张献忠肯定不愿意啊,他手下可是真真正正有二十万大军,只有三万大军的粮饷,其他人都喝西北风去啊!
他又做出了一点让步,将人数减少到十七万,剩下三万人还是他自己想办法。
两边就这么一万一万的抠着,涨到五万人的时候,崇祯再也不肯涨了,因为再多的话,他真没法负担了。
张献忠貌似也不着急,还是一万一万的抠着,十五万不行就十四万,十四万不行就十三万,就这么慢慢的降。
襄阳离京城可有两千多里,就算是八百里加急,一个来回最少也要六天,双方就这样来来回回,讨价还价,谈了不知道多久。
一直耗到二月底,杨嗣昌吹出来的三个月的牛逼很明显已经吹破了,但是,崇祯却不是很在意,他仿佛忘了杨嗣昌说过三个月就能解决反贼一般,就这么跟张献忠来来回回,讨价还价,玩的不亦乐乎。
br />
还有火炮,这不要命吗,光是填平那恐怖的护城河都不知道要搭多少人命进去,而且城墙还那么高,那么宽,上面还有那么多人驻守,自己根本就不可能一次性让两三万人同时爬上城墙啊,两三千人都不可能,这城池,怎么攻的下来!
熊文灿皱眉沉思了一阵,又回到了原先的想法,招抚张献忠!
不然,就算把二十多万大军全耗在这里恐怕都攻不下襄阳城。
他试探着问道:“张献忠是真想投降吗?”
马祥麟点头道:“是的,大人,看他那样子是真想投降,他还说了,他之所以提出这些条件,都是为了保住自己的性命,如果大人甚或是皇上有更好的办法能保证他的安全,他都可以接受,凡事好商量。”
熊文灿闻言,不由眼前一亮,对啊,还可以商量啊,皇上如果知道襄阳城的实际情况,恐怕也会赞同先招抚,再想办法收拾张献忠,因为,这二十多万大军皇上同样耗不起。
想到这里,他挥手道:“好了,本官知道了,这趟辛苦你了,你先下去休息吧。”
马祥麟连忙拱手告退,熊文灿则提起毛笔,写起奏折来。
他将襄阳城的城防情况详细的介绍了一遍,言明自己这二十多万人都不一定攻的下襄阳城,同时,还将张献忠所提的条件和凡事好商量的话全部写了上去,至于不想攻城的话,他没有说,皇上如果硬要攻城,那就攻,这种事,他可不敢胡乱做主,他只能尽量提醒皇上,这攻城的损耗,实在是太大了,简直大到无法接受。
崇祯会同意招抚张献忠吗?
他当然不想招抚张献忠,这家伙可是把他祖坟都刨了,但是,他看到熊文灿的奏折之后又犹豫了,因为他耗不起这人,也耗不起这时间啊。
这会儿辽东守军加京城守军再加围剿反贼的大军,加起来足有五十多万,一个月光是粮饷就要耗费一百多万两,一年就是一千多万两,他也知道,加征三饷会让老百姓生活更加艰难,甚至无以为继,这样耗下去,他实在是耗不起啊!
蒙元大军打襄阳城都打了三十九年,这会儿大明比那个时候的蒙元可差远了,熊文灿短时间能肯定攻不下襄阳城,如果耗个几年,整个大明都会被耗垮。
无奈之下,他只能找杨嗣昌商议,怎么处理张献忠的问题。
他是耗不起,但他也不可能给张献忠发二十万大军的粮饷,更不可能放过张献忠,为今之计,只有先招抚张献忠,然后再想办法把他抓起来活剐了!
这事的确很麻烦,想要招抚张献忠,还不想给他发粮饷,咋整,你不给人发粮饷,他能同意投降吗?
崇祯想不出什么好办法,只能招杨嗣昌前来商议了。
杨嗣昌其实早就知道襄阳城的情况了,他却装作不是很清楚,直到看完熊文灿的奏折,他才假装大惊道:“皇上,这种事,不能答应他吧?”
崇祯点了点头,叹息道:“是啊,其他倒还好说,让他占着襄阳城,还给他发二十万人的粮饷,这是不可能的,但是,你也看到了,这襄阳城着实难以攻克啊,蒙元当时能耗三十九年,我们耗不起啊,你说怎么办?”
杨嗣昌想了想,随后试探道:“皇上,您的意思是不是先哄的他投降了,过后再收拾他?”
崇祯点头道:“是啊,为今之计只能先这样了,硬攻襄阳城是不可能的。”
杨嗣昌想了想,随即分析道:“想把他骗出襄阳城估计很难,这二十万人的粮饷倒是可以想想办法,他应该也知道朝廷缺钱,不可能给他发二十万大军的粮饷,我们只能跟他砍价了。”
崇祯闻言,不由恍然道:“对啊,砍价,文弱,你说的很对,朝廷是不可能给张献忠发二十万大军的粮饷,但是发个几万人的粮饷先稳住他还是可以的。”
于是,一场漫长的谈判开始了,崇祯一如既往的采纳了杨嗣昌的建议,完全按他说的对张献忠提出的条件作出了回复。
不整编他的军队,不给他派官职,甚至不征调他为国作战,这些都可以,但是,朝廷承担不起二十万大军的粮饷,两万还差不多,其他人,他最好遣散了。
另外,襄阳是湖广重镇,他老占着会影响到周边很多地区,如果可以的话,他最好退出襄阳,选个其他城池。
张献忠是坐地起价,崇祯和杨嗣昌是落地还钱,大家都绝口不提刨凤阳皇陵的事,好像这事就没发生过一般,其实,大家心里都清楚,这事,没完!
张献忠看到崇祯的回复,不由暗笑一声,讨价还价,好啊,那就慢慢谈,耗着呗,耗的时间越长越好。
他给崇祯的回复是,襄阳城,他实在不想退出,至于粮饷,他可以吃点亏,只要十八万人的,剩下两万人,他自己想办法。
崇祯收到回复之后,又跟杨嗣昌商议起来,忽悠他退出襄阳城是不大可能的,这点他们都清楚,至于这个粮饷,十八万大军朝廷也负担不起,那就给他加一万,改成三万人的粮饷。
张献忠肯定不愿意啊,他手下可是真真正正有二十万大军,只有三万大军的粮饷,其他人都喝西北风去啊!
他又做出了一点让步,将人数减少到十七万,剩下三万人还是他自己想办法。
两边就这么一万一万的抠着,涨到五万人的时候,崇祯再也不肯涨了,因为再多的话,他真没法负担了。
张献忠貌似也不着急,还是一万一万的抠着,十五万不行就十四万,十四万不行就十三万,就这么慢慢的降。
襄阳离京城可有两千多里,就算是八百里加急,一个来回最少也要六天,双方就这样来来回回,讨价还价,谈了不知道多久。
一直耗到二月底,杨嗣昌吹出来的三个月的牛逼很明显已经吹破了,但是,崇祯却不是很在意,他仿佛忘了杨嗣昌说过三个月就能解决反贼一般,就这么跟张献忠来来回回,讨价还价,玩的不亦乐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