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小说网 www.18xs.com,重生之宋武大帝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第一百九十三章 誓师北伐
秋日的风虽然有点冷,但是无法掩盖暖阳的温暖,一轮朝阳从地平线上喷薄而出,霞光万道,大地给染也一片金色。
初升的朝阳给人以清新之气,气势磅礴,让人振奋,但是与静静站立的南宋大军比起来,可以忽略不计好。要是从空中望去的话,只见原野上站立着不计其数的南宋军队,盔明甲亮,刀枪如林,人人精神抖擞,人如龙,马如虎,气势如虹。
今天,是南宋北伐中原的大日子,自靖康耻之后,南宋军队很少出现在中原大地上。最让人不能忘怀的是,岳飞在即将收复汴京之时,却给十二道金牌逼迫班师,曾让多少英雄扼腕,为之痛惜。自此以后,南宋每况愈下,一日弱似一日,不要说出兵恢复河山,就连准备工作都没有认真进行过,实在是让人无话可说。
而现在,这一百年遗憾就要给历史终结,就在封存在历史中了,为了南宋的振兴,为了华夏的复兴,为了光复故土抛妻别子,流血牺牲的将士们,他们的奋斗就要实现了,真的是热血如沸,个个眼里射出如炬的目光,望着远方。
远方,正是中原大地!
“真美啊!”将士们在心里如是赞叹朝阳下的中原大地。
在今天这样的大日子里,一切都是美好的,何况中原本就是山清水秀,地灵人杰,不知多少人曾经为之感叹!当然,美丽富饶的中原也曾令异族垂涎,才有百年的耻辱。
突然,一声“皇上万岁”的呐喊打破了清晨的宁静,李隽的皇罗伞盖出现在将士们的视线里,立即引起了一阵骚动。此时的李隽在将士们的心目中已不久久是倍受爱戴那么简单了,现在的李隽在将士们的心目中和神明没什么区别,他出现在哪里哪里就会热血如沸,就是冰冷的大地都会为之沸腾,他一出现,还有不引得将士们欢呼的道理。
李隽的装束与平日里大为不同,头戴金盔,身穿金甲,再加上他的身材本来就高大,给人以高大英武之气,几年皇帝当下来养成的威势,给这身金盔金甲表现得淋漓尽致,任谁见了都会为之悚然动容。
用黄金打造盔甲,按李隽的说法这太奢侈了,可是,廖胜功和李庭芝他们却是一致认为,非用金盔金甲不能体现李隽的威仪。对于威仪一事,李隽倒不放在心上,李庭芝的说法非常简单“皇上,北伐中原是华夏儿女百年心愿,今日方才成真,这不仅仅是一段屈辱历史的终结,还是一段新历史的开创。金者,吉祥之意也,当此大好时日,非金不能明意。当然,皇上圣明之君,雄材大略,不会束缚于此种寓意,但这是满朝臣子的心意,也是华夏儿女的心愿,皇上圣明之君断不会不满足民愿。”
他的话代表满朝文武的意愿,李隽也不好却众人之盛意,才有这副金盔金甲。李隽穿在身上果是不凡,比起平日里威风了十二分。
李隽骑在白马上,策马而来。李庭芝,文天祥,陆秀夫,张世杰,高达,欧军行这些文武大臣紧随其后。在他们身后是段干木率领下的一众侍卫。
象北伐中原这样的盛事,千百年也难遇上一次,李庭芝,文天祥,陆秀夫他们这些文臣虽然是忙得不可开交,也要忙里抽闲来参加这一盛事。要是不参加,那定然是终身的遗憾。南宋百年积弱,留给臣子们,留给后人的遗憾已经够多了,能少就少点。
李隽自然是明白他们的心情,也不好阻止,任由他们随军前来参加这一盛事。
在将士们热切的目光中,李隽来到阵前,一拉马缰,白马立时停了下来。此时的李隽,他的每一个动作都具有震撼人心的力量,这种力量倒不是李隽的帝王之气,更不是李隽刻意修饰,而是因为今天这样的盛事是在李隽一手推动之下完成的。要是没有李隽,不要说北伐中原这样的盛事,临安早在几年前就丢掉了,南宋早已灭亡了。当此盛事到来之际,作为盛事最有力的推动者和缔造者,李隽在将士们心目中的地位比起平日里要高上十分。他的每一个动作,都给将士们留下了深深的印象,铭刻在将士们的心目中。
李隽并没有马上发表战前演说,而是静静地看着将士们,心中生出无限的感慨,想想当初,蒙古大军兵临临安城下,谢道清出于“人道”已经给群臣发了“路费”(应该叫遣散费才对),整个临安乱得一团糟。在当时,能不能保住临安都成问题,更不要说北伐中原,光复河山这样的大事,连个念头都没有。
而现在,这一留传了千年的遗憾,终于要在自己的推动下被终结,李隽心中也是感慨无限,忍不住脱口吟道:“靖康耻,犹未雪。 臣子恨,何时灭! 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 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
岳飞志在光复河山,却落得屈死风波亭的可悲下场,不仅让宋人扼腕,就是千百年后的今天,当我们接触到这段历史时也是叹息不已,这也许是岳飞《满江红》能够广为流传的一个原因吧。
此时此地,这首词最能表达李隽的心情,吟颂得慷慨激昂,催人奋进。
对于岳飞的故事,宋人少有不知的。为了北伐中原,激励士气,李隽就没少用岳飞的事迹来激励将士们,将士们对岳飞的故事可以说人人会说上三五段,对他的壮怀之篇更是耳熟能详,李隽一吟咏,将士们就跟着高声吟咏“靖康耻,犹未雪。 臣子恨,何时灭! 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 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
一时间,《满江红》的吟咏之声冲宵直上,直达九重天,响彻天外。
岳飞这位志在光复河山的大英雄要是泉下有知,他的遗志即将变成现实,可以瞑目了!
等到心情平静之后,李隽对李庭芝道:“开始吧。”
李庭芝大声道:“祭旗!”
李庭芝能文能武,军政才干非常杰出,上马能定邦,下马可治国,他完全有能力也有资格指挥一支北伐大军,光复中原。可是,朝中不能无人,他只有坐镇朝中的份,是以李隽决定把出征仪式主持人一角交给他,算是对他不能出征中原的一点回报。担任出征仪式主持是一件无上荣光的事情,李庭芝欣然接受。
士卒把牺牲宰了,鲜血溅在旗上,一面宋字大旗,一面张字大旗,一面高字大旗,一面杜字大旗,还有一面欧字大旗升了起来,在朝阳下迎风舒展,美丽如画!
白马也感受到了不同于以往的气氛,一声长嘶,人立起来,李隽端坐马上,纹丝不动,一幅流传千古的“跃马图”永远留在了将士们的心中,千古留芳。
李隽拉着马缰,在队伍前缓缓行动,检阅将士们。将士们知道期待了一百多年的历史时刻即将降临在他们这些幸运儿身上,无不是打起十二分精神接受李隽的检阅。
“将士们:你们知道今天是什么日子吗?”李隽开始演说:“今天是一个好日子,历史将永远记住今天的辉煌!你们今天的英勇行为将为后世子孙传唱!历史将记下今天这个洗刷百年耻辱的日子!
“一百年前,女真人南下,中原沦于异族之手,汴京丢失,徽钦二帝被捉,给残暴的女真人关在一口枯井里,坐井观天。直到今天,徽钦二帝的英灵还游荡在异国他乡,... -->>
第一百九十三章 誓师北伐
秋日的风虽然有点冷,但是无法掩盖暖阳的温暖,一轮朝阳从地平线上喷薄而出,霞光万道,大地给染也一片金色。
初升的朝阳给人以清新之气,气势磅礴,让人振奋,但是与静静站立的南宋大军比起来,可以忽略不计好。要是从空中望去的话,只见原野上站立着不计其数的南宋军队,盔明甲亮,刀枪如林,人人精神抖擞,人如龙,马如虎,气势如虹。
今天,是南宋北伐中原的大日子,自靖康耻之后,南宋军队很少出现在中原大地上。最让人不能忘怀的是,岳飞在即将收复汴京之时,却给十二道金牌逼迫班师,曾让多少英雄扼腕,为之痛惜。自此以后,南宋每况愈下,一日弱似一日,不要说出兵恢复河山,就连准备工作都没有认真进行过,实在是让人无话可说。
而现在,这一百年遗憾就要给历史终结,就在封存在历史中了,为了南宋的振兴,为了华夏的复兴,为了光复故土抛妻别子,流血牺牲的将士们,他们的奋斗就要实现了,真的是热血如沸,个个眼里射出如炬的目光,望着远方。
远方,正是中原大地!
“真美啊!”将士们在心里如是赞叹朝阳下的中原大地。
在今天这样的大日子里,一切都是美好的,何况中原本就是山清水秀,地灵人杰,不知多少人曾经为之感叹!当然,美丽富饶的中原也曾令异族垂涎,才有百年的耻辱。
突然,一声“皇上万岁”的呐喊打破了清晨的宁静,李隽的皇罗伞盖出现在将士们的视线里,立即引起了一阵骚动。此时的李隽在将士们的心目中已不久久是倍受爱戴那么简单了,现在的李隽在将士们的心目中和神明没什么区别,他出现在哪里哪里就会热血如沸,就是冰冷的大地都会为之沸腾,他一出现,还有不引得将士们欢呼的道理。
李隽的装束与平日里大为不同,头戴金盔,身穿金甲,再加上他的身材本来就高大,给人以高大英武之气,几年皇帝当下来养成的威势,给这身金盔金甲表现得淋漓尽致,任谁见了都会为之悚然动容。
用黄金打造盔甲,按李隽的说法这太奢侈了,可是,廖胜功和李庭芝他们却是一致认为,非用金盔金甲不能体现李隽的威仪。对于威仪一事,李隽倒不放在心上,李庭芝的说法非常简单“皇上,北伐中原是华夏儿女百年心愿,今日方才成真,这不仅仅是一段屈辱历史的终结,还是一段新历史的开创。金者,吉祥之意也,当此大好时日,非金不能明意。当然,皇上圣明之君,雄材大略,不会束缚于此种寓意,但这是满朝臣子的心意,也是华夏儿女的心愿,皇上圣明之君断不会不满足民愿。”
他的话代表满朝文武的意愿,李隽也不好却众人之盛意,才有这副金盔金甲。李隽穿在身上果是不凡,比起平日里威风了十二分。
李隽骑在白马上,策马而来。李庭芝,文天祥,陆秀夫,张世杰,高达,欧军行这些文武大臣紧随其后。在他们身后是段干木率领下的一众侍卫。
象北伐中原这样的盛事,千百年也难遇上一次,李庭芝,文天祥,陆秀夫他们这些文臣虽然是忙得不可开交,也要忙里抽闲来参加这一盛事。要是不参加,那定然是终身的遗憾。南宋百年积弱,留给臣子们,留给后人的遗憾已经够多了,能少就少点。
李隽自然是明白他们的心情,也不好阻止,任由他们随军前来参加这一盛事。
在将士们热切的目光中,李隽来到阵前,一拉马缰,白马立时停了下来。此时的李隽,他的每一个动作都具有震撼人心的力量,这种力量倒不是李隽的帝王之气,更不是李隽刻意修饰,而是因为今天这样的盛事是在李隽一手推动之下完成的。要是没有李隽,不要说北伐中原这样的盛事,临安早在几年前就丢掉了,南宋早已灭亡了。当此盛事到来之际,作为盛事最有力的推动者和缔造者,李隽在将士们心目中的地位比起平日里要高上十分。他的每一个动作,都给将士们留下了深深的印象,铭刻在将士们的心目中。
李隽并没有马上发表战前演说,而是静静地看着将士们,心中生出无限的感慨,想想当初,蒙古大军兵临临安城下,谢道清出于“人道”已经给群臣发了“路费”(应该叫遣散费才对),整个临安乱得一团糟。在当时,能不能保住临安都成问题,更不要说北伐中原,光复河山这样的大事,连个念头都没有。
而现在,这一留传了千年的遗憾,终于要在自己的推动下被终结,李隽心中也是感慨无限,忍不住脱口吟道:“靖康耻,犹未雪。 臣子恨,何时灭! 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 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
岳飞志在光复河山,却落得屈死风波亭的可悲下场,不仅让宋人扼腕,就是千百年后的今天,当我们接触到这段历史时也是叹息不已,这也许是岳飞《满江红》能够广为流传的一个原因吧。
此时此地,这首词最能表达李隽的心情,吟颂得慷慨激昂,催人奋进。
对于岳飞的故事,宋人少有不知的。为了北伐中原,激励士气,李隽就没少用岳飞的事迹来激励将士们,将士们对岳飞的故事可以说人人会说上三五段,对他的壮怀之篇更是耳熟能详,李隽一吟咏,将士们就跟着高声吟咏“靖康耻,犹未雪。 臣子恨,何时灭! 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 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
一时间,《满江红》的吟咏之声冲宵直上,直达九重天,响彻天外。
岳飞这位志在光复河山的大英雄要是泉下有知,他的遗志即将变成现实,可以瞑目了!
等到心情平静之后,李隽对李庭芝道:“开始吧。”
李庭芝大声道:“祭旗!”
李庭芝能文能武,军政才干非常杰出,上马能定邦,下马可治国,他完全有能力也有资格指挥一支北伐大军,光复中原。可是,朝中不能无人,他只有坐镇朝中的份,是以李隽决定把出征仪式主持人一角交给他,算是对他不能出征中原的一点回报。担任出征仪式主持是一件无上荣光的事情,李庭芝欣然接受。
士卒把牺牲宰了,鲜血溅在旗上,一面宋字大旗,一面张字大旗,一面高字大旗,一面杜字大旗,还有一面欧字大旗升了起来,在朝阳下迎风舒展,美丽如画!
白马也感受到了不同于以往的气氛,一声长嘶,人立起来,李隽端坐马上,纹丝不动,一幅流传千古的“跃马图”永远留在了将士们的心中,千古留芳。
李隽拉着马缰,在队伍前缓缓行动,检阅将士们。将士们知道期待了一百多年的历史时刻即将降临在他们这些幸运儿身上,无不是打起十二分精神接受李隽的检阅。
“将士们:你们知道今天是什么日子吗?”李隽开始演说:“今天是一个好日子,历史将永远记住今天的辉煌!你们今天的英勇行为将为后世子孙传唱!历史将记下今天这个洗刷百年耻辱的日子!
“一百年前,女真人南下,中原沦于异族之手,汴京丢失,徽钦二帝被捉,给残暴的女真人关在一口枯井里,坐井观天。直到今天,徽钦二帝的英灵还游荡在异国他乡,...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