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小说网 www.18xs.com,兵哥哥文集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好冷好冷的大坂好高好高的山,当兵来到了天边边;爱哭的不是男子汉,腿软的别来守边关
——守昆仑的男子汉
“禾角克”是蒙语,意思是寸草不生,不毛之地。
在团里初识禾角克边防连连长解军时,我问:“禾角克真的寸草不生吗?”
解连长回答:“去看一看你就知道了。”
吉普车出托里县城一直向西,沿着茫茫戈壁上那些被边防战士称作“救命杆”的电线杆指引的方向狂奔了整整一天,又一头钻进一个大沙沟,拐了360个s型弯,突然在眼前现出一片绿洲。
驾驶员小李对我说:“到了,那就是禾角克!”
今天的禾角克不但不是不毛之地,而且很美。满沟的白杨树郁郁葱葱,硕大的叶子在蓝天下挽肩搭背,为辛苦的戍边人撒下难得的绿荫,树下几匹油光发亮的军马正在安闲地享受着这里特有的绿意;一眼早已被官兵们神化了的泉水带着清香汩汩涌出地面,沿着战士们开凿的水渠流进营院。禾角克人在他们创作的禾角克三字经中这样赞美自己的连队:“禾角克,美如画,边防线,第一家;小白杨,绿哨卡,官与兵,最爱它”
的确,在禾角克,最美的就数连队门前那片刻有栽种者名字的白杨树了。那些树按照从高到低的顺序站成一个方队,像士兵分列式一样威武。指导员陈强告诉我,长得最高的那排是老一辈禾角克人栽的,最低的那排,是刚上站的新兵栽的。树苗有的来自甘肃,有的来自陕西,还有的来自四川和河南,都是官兵们探亲时自发从家里带回来的。
在禾角克人的眼中,那些栽活一棵比养活一个娃儿还难的树,已不再是没有灵魂的植物,而是以苦为荣、不畏艰险的一代代禾角克人的化身,它们的名字也不再叫白杨,而是叫“扎根树”
“谁到过万里沙漠/谁知道路远/谁走过茫茫戈壁/谁见树心甜/千里戈壁一棵树/就是世外桃源”禾角克人十分喜爱诗人郭小川当年在新疆写下的这首诗。在那些没有树的日子里,他们谁要能下山、能见到树,大家总是很羡慕,而品尝过“见树心甜”的禾角克人也因此更加珍爱树木。官兵们告诉我,从“不毛之地”到世外桃源一样的绿洲,一代代禾角克人付出了艰苦的努力甚至还牺牲了生命。
我听到这样一个故事:有一年,禾角克爆发山洪,一夜之间,泥石流填平了连队的营院和鱼塘,也使那些前辈们栽下的白杨树濒临了灭顶之灾。为了护树,一位年仅23岁的排长献出了年轻的生命。这位排长牺牲后,他的父亲怎么也想不通,自己的儿子没有死在枪林弹雨中,却献身于一棵白杨树!这位父亲不远万里从四川赶到北疆,找团领导兴师问罪。可当他来到全县都难见一棵树的托里,再走进这片“不毛之地”上生出的绿洲,他知道了那些树在这里意味着什么,也最终明白了儿子舍生护树的价值。于是,他将满腔的不解和惋惜化作了一场泪雨和一份理解。
临离开时,老人向连队要了一瓶白酒,泼洒在儿子牺牲的地方,说:“我娃儿为树献身,寿短情长啊!”
好冷好冷的大坂好高好高的山,当兵来到了天边边;爱哭的不是男子汉,腿软的别来守边关
——守昆仑的男子汉
“禾角克”是蒙语,意思是寸草不生,不毛之地。
在团里初识禾角克边防连连长解军时,我问:“禾角克真的寸草不生吗?”
解连长回答:“去看一看你就知道了。”
吉普车出托里县城一直向西,沿着茫茫戈壁上那些被边防战士称作“救命杆”的电线杆指引的方向狂奔了整整一天,又一头钻进一个大沙沟,拐了360个s型弯,突然在眼前现出一片绿洲。
驾驶员小李对我说:“到了,那就是禾角克!”
今天的禾角克不但不是不毛之地,而且很美。满沟的白杨树郁郁葱葱,硕大的叶子在蓝天下挽肩搭背,为辛苦的戍边人撒下难得的绿荫,树下几匹油光发亮的军马正在安闲地享受着这里特有的绿意;一眼早已被官兵们神化了的泉水带着清香汩汩涌出地面,沿着战士们开凿的水渠流进营院。禾角克人在他们创作的禾角克三字经中这样赞美自己的连队:“禾角克,美如画,边防线,第一家;小白杨,绿哨卡,官与兵,最爱它”
的确,在禾角克,最美的就数连队门前那片刻有栽种者名字的白杨树了。那些树按照从高到低的顺序站成一个方队,像士兵分列式一样威武。指导员陈强告诉我,长得最高的那排是老一辈禾角克人栽的,最低的那排,是刚上站的新兵栽的。树苗有的来自甘肃,有的来自陕西,还有的来自四川和河南,都是官兵们探亲时自发从家里带回来的。
在禾角克人的眼中,那些栽活一棵比养活一个娃儿还难的树,已不再是没有灵魂的植物,而是以苦为荣、不畏艰险的一代代禾角克人的化身,它们的名字也不再叫白杨,而是叫“扎根树”
“谁到过万里沙漠/谁知道路远/谁走过茫茫戈壁/谁见树心甜/千里戈壁一棵树/就是世外桃源”禾角克人十分喜爱诗人郭小川当年在新疆写下的这首诗。在那些没有树的日子里,他们谁要能下山、能见到树,大家总是很羡慕,而品尝过“见树心甜”的禾角克人也因此更加珍爱树木。官兵们告诉我,从“不毛之地”到世外桃源一样的绿洲,一代代禾角克人付出了艰苦的努力甚至还牺牲了生命。
我听到这样一个故事:有一年,禾角克爆发山洪,一夜之间,泥石流填平了连队的营院和鱼塘,也使那些前辈们栽下的白杨树濒临了灭顶之灾。为了护树,一位年仅23岁的排长献出了年轻的生命。这位排长牺牲后,他的父亲怎么也想不通,自己的儿子没有死在枪林弹雨中,却献身于一棵白杨树!这位父亲不远万里从四川赶到北疆,找团领导兴师问罪。可当他来到全县都难见一棵树的托里,再走进这片“不毛之地”上生出的绿洲,他知道了那些树在这里意味着什么,也最终明白了儿子舍生护树的价值。于是,他将满腔的不解和惋惜化作了一场泪雨和一份理解。
临离开时,老人向连队要了一瓶白酒,泼洒在儿子牺牲的地方,说:“我娃儿为树献身,寿短情长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