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小说网 www.18xs.com,隋书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李谔
李谔,字士恢,赵郡人也。好学,解属文。仕齐为中书舍人,有口辩,每接对 陈使。周武帝平齐,拜天官都上士,谔见高祖有奇表,深自结纳。及高祖为丞相, 甚见亲待,访以得失。于时兵革屡动,国用虚耗,谔上重谷论以讽焉。高祖深 纳之。及受禅,历比部、考功二曹侍郎,赐爵南和伯。谔性公方,明达世务,为时 论所推。迁治书侍御史,上谓群臣曰:“朕昔为大司马,每求外职,李谔陈十二策, 苦劝不许,朕遂决意在内。今此事业,谔之力也。”赐物二千段。
谔见礼教凋敝,公卿薨亡,其爱妾侍婢,子孙辄嫁卖之,遂成风俗。谔上书曰: “臣闻追远慎终,民德归厚,三年无改,方称为孝。如闻朝臣之内,有父祖亡没, 日月未久,子孙无赖,便分其妓妾,嫁卖取财。有一于兹,实损风化。妾虽微贱, 亲承衣履,服斩三年,古今通式。岂容遽褫缞弊,强傅铅华,泣辞灵几之前,送付 他人之室。凡在见者,犹致伤心,况乎人子,能堪斯忍?复有朝廷重臣,位望通贵, 平生交旧,情若弟兄,及其亡没,杳同行路,朝闻其死,夕规其妾,方便求娉,以 得为限,无廉耻之心,弃友朋之义。且居家理治,可移于官,既不正私,何能赞务?” 上览而嘉之。五品以上妻妾不得改醮,始于此也。
谔又以属文之家,体尚轻薄,递相师效,流宕忘反,于是上书曰:
臣闻古先哲王之化民也,必变其视听,防其嗜欲,塞其邪放之心,示以淳和之 路。五教六行为训民之本,诗书礼易为道义之门。故能家复孝慈, 人知礼让,正俗调风,莫大于此。其有上书献赋,制诔镌铭,皆以褒德序贤,明勋 证理。苟非惩劝,义不徒然。降及后代,风教渐落。魏之三祖,更尚文词,忽君人 之大道,好雕虫之小艺。下之从上,有同影响,竞骋文华,遂成风俗。江左齐、梁, 其弊弥甚,贵贱贤愚,唯务吟咏。遂复遗理存异,寻虚逐微,竞一韵之奇,争一字 之巧。连篇累牍,不出月露之形,积案盈箱,唯是风云之状。世俗以此相高,朝廷 据兹擢士。禄利之路既开,爱尚之情愈笃。于是闾里童昏,贵游总丱,未窥六甲, 先制五言。至如羲皇、舜、禹之典,伊、傅、周、孔之说,不复关心,何尝入耳。 以傲诞为清虚,以缘情为勋绩,指儒素为古拙,用词赋为君子。故文笔日繁,其政 日乱,良由弃大圣之轨模,构无用以为用也。损本逐末,流遍华壤,递相师祖,久 而愈扇。及大隋受命,圣道聿兴,屏黜轻浮,遏止华伪,自非怀经抱质,志道依仁, 不得引预搢绅,参厕缨冕。开皇四年,普诏天下,公私之翰,并宜实录。其年九月, 泗州刺史司马幼之文表华艳,付所司治罪。自是公卿大臣,咸知正路,莫不钻仰坟 集,弃绝华绮,择先王之令典,行大道于兹世。如闻外州远县,仍钟敝风,选吏举 人,未遵典则,至有宗党称孝,乡曲归仁,学必典谟,交不苟合,则摈落私门,不 加收齿;其学不稽古,逐俗随时,作轻薄之篇章,结朋党而求誉,则选充吏职,举 送天朝。盖由县令、刺史未行风教,犹挟私情,不存公道。臣既忝宪司,职当纠察。 若闻风即劾,恐挂网者多,请勒诸司,普加搜访,有如此者,具状送台。
谔又以当官者好自矜伐,复上奏曰:
臣闻舜戒禹云:“汝惟不矜,天下莫与汝争能;汝惟不伐,天下莫与汝争功。” 言偃又云:“事君数,斯辱矣,朋友数,斯疏矣。”此皆先哲之格言,后王之轨辙。 然则人臣之道,陈力济时,虽勤比大禹,功如师望,亦不得厚自矜伐,上要君父。 况复功无足纪,勤不补过,而敢自陈勋绩,轻干听览!世之丧道,极于周代,下无 廉耻,上使之然。用人唯信其口,取士不观其行。矜夸自大,便以干济蒙擢;谦恭 静退,多以恬默见遗。是以通表陈诚,先论己之功状;承颜敷奏,亦道臣最用心。 自衒自媒,都无惭耻之色;强干横请,唯以干没为能。自隋受命,此风顿改,耕夫 贩妇,无不革心,况乃大臣,仍遵敝俗!如闻刺史入京朝觐,乃有自陈勾检之功, 喧诉阶墀之侧,言辞不逊,高自称誉,上黩冕旒,特为难恕,凡如此辈,具状送台, 明加罪黜,以惩风轨。
上以谔前后所奏颁示天下,四海靡然向风,深革其弊。谔在职数年,务存大体, 不尚严猛,由是无刚謇之誉,而潜有匡正多矣。邳公苏威以临道店舍,乃求利之徒, 事业污杂,非敦本之义,遂奏高祖,约遣归农,有愿依旧者,所在州县录附市籍, 仍撤毁旧店,并令远道,限以时日。正值冬寒,莫敢陈诉。谔因别使,见其如此, 以为四民有业,各附所安,逆旅之与旗亭,自古非同一概,即附市籍,于理不可, 且行旅之所托,岂容一朝而废,徒为劳扰,于事非宜,遂专决之,并令依旧,使还 诣阙,然后奏闻。高祖善之曰:“体国之臣,当如此矣。”以年老,出拜通州刺史, 甚有惠政,民夷悦服。后三岁,卒官,有子四人。大体、大钧,并官至尚书郎。世 子大方袭爵,最有材品,大业初,判内史舍人。帝方欲任之,遇卒。
鲍宏
鲍宏,字润身,东海郯人也。父机,以才学知名。事梁,官至治书侍御史。宏 七岁而孤,为兄泉之所爱育。年十二,能属文,尝和湘东王绎诗,绎嗟赏不已,引 为中记室,迁镇南府谘议、尚书水部郎,转通直散骑侍郎。江陵既平,归于周。明 帝甚礼之,引为麟趾殿学士。累迁遂伯下大夫,与杜子晖聘于陈,谋伐齐也。陈遂 出兵江北以侵齐。帝尝问宏取齐之策,宏对云:“我强齐弱,势不相侔。齐主昵近 小人,政刑日紊,至尊仁惠慈恕,法令严明。事等建瓴,何忧不克。但先皇往日出 师洛阳,彼有其备,每不克捷。如臣计者,进兵汾、潞,直掩晋阳,出其不虞,以 为上策。”帝从之。及定山东,除少御正,赐爵平遥县伯,邑六百户,加上仪同。 高祖作相,奉使山南。会王谦举兵于蜀,路次潼州,为谦将达奚期所执,逼送成都, 竟不屈节。谦败之后,驰传入京,高祖嘉之,赐以金带。及受禅,加开府,除利州 刺史,进爵为公。转邛州刺史,秩满还京。时有尉义臣者,其父崇不从尉迥,后复 与突厥战死,上嘉之,将赐姓为金氏。访及群下,宏对曰:“昔项伯不同项羽,汉 高赐姓刘氏,秦真父能死难,魏武赐姓曹氏。如臣愚见,请赐以皇族。”高祖曰: “善。”因赐义臣姓为杨氏。后授均州刺史,以目疾免,卒于家,时年九十六。初, 周武帝敕宏修皇室谱一部,分为帝绪、疏属、赐姓三篇。有集十 卷,行于世。
裴政
裴政,字德表,河东闻喜人也。高祖寿孙,从宋武帝徙家于寿阳,历前军长史、 庐江太守。祖邃,梁侍中、左卫将军、豫州大都督。父之礼,廷尉卿。政幼明敏, 博闻强记,达于时政,为当时所称。年十五,辟邵陵王府法曹参军事,转起部郎、 枝江令。湘东王之临荆州也,召为宣惠府记室,寻除通直散骑侍郎。侯景作乱,加 壮武将军,帅师随建宁侯王琳进讨之。擒贼率宋子仙,献于荆州。及平侯景,先锋 入建鄴,以军功连最封夷陵侯。征授给事黄门侍郎,复帅师副王琳拒萧纪,破之于 硖口。加平越中郎将、镇南府长史。及周师围荆州,琳自桂州来赴难,次于长沙。 政请从间道先报元帝。至百里洲,为周人所获,萧詧谓政曰:“我武皇帝之孙也, 不可为尔君乎?尔亦何烦殉身于七父?若从我计,则贵及子孙;如或不然,分腰领 矣。”政诡曰:“唯命。”詧锁之,送至城下,使谓元帝曰:“王僧辩闻台城被围, 已自为帝。王琳孤弱,不复能来。”政许之。既而告城中曰:“援兵大至,各思自 勉。吾以间使被擒,当以碎身报国。”监者击其口,终不易辞。詧怒,命趣行戮。 蔡大业谏曰:“此民望也。若杀之,则荆州不可下矣。”因得释。会江陵陷,与城 中朝士俱送于京师。周文帝闻其忠,授员外散骑侍郎,引事相府。命与卢辩依周 礼建六卿,设公卿大夫士,并撰次朝仪,车服器用,多遵古礼,革汉、魏之法, 事并施行。寻授刑部下大夫,转少司宪。政明习故事,又参定周律。能饮酒, 至数斗不乱。簿案盈几,剖决如流,用法宽平,无有冤滥。囚徒犯极刑者,乃许其 妻子入狱就之,至冬,将行决,皆曰:“裴大夫致我于死,死无所恨。”其处法详 平如此。又善钟律,尝与长孙绍远论乐,语在音律志。宣帝时,以忤旨免职。
高祖摄政,召复本官。开皇元年,转率更令,加位上仪司三司。诏与苏威等修 定律令。政采魏、晋刑典,下至齐、梁,沿革轻重,取其折衷。同撰著者十有馀人, 凡疑滞不通,皆取决于政。进位散骑常侍,转左庶子,多所匡正,见称纯悫。东宫 凡有大事,皆以委之。右庶子刘荣,性甚专固。时武职交番,通事舍人赵元恺作辞 见帐,未及成。太子有旨,再三催促,荣语元恺云:“但尔口奏,不须造帐。”及 奏,太子问曰:“名帐安在?”元恺曰:“禀承刘荣,不听造帐。”太子即以诘荣, 荣便拒讳,云“无此语”太子付政推问。未及奏状,有附荣者先言于太子曰: “政欲陷荣,推事不实。”太子召责之,政奏曰:“凡推事有两,一察情,一据证, 审其曲直,以定是非。臣察刘荣,位高任 重,纵令实语元恺,盖是纤介之愆。计 理而论,不须隐讳。又察元恺受制于荣,岂敢以无端之言妄相点累。二人之情,理 正相似。元恺引左卫率崔茜等为证,茜等款状悉与元恺符同。察情既敌,须以证定。 臣谓荣语元恺,事必非虚。”太子亦不罪荣,而称政平直。
政好面折人短,而退无后言。时云定兴数入侍太子,为奇服异器,进奉后宫, 又缘女宠,来往无节。政数切谏,太子不纳。政因谓定兴曰:“公所为者,不合礼 度。又元妃暴薨,道路籍籍,此于太子非令名也。愿公自引退,不然将及祸。”定 兴怒,以告太子,太子益疏政,由是出为襄州总管。妻子不之官,所受秩奉,散给 僚吏。民有犯罪者,阴悉知之,或竟岁不发,至再三犯,乃因都会时,于众中召出, 亲案其罪,五人处死,流徙者甚众,合境惶慑,令行禁止,小民苏息,称为神明。 尔后不修囹圄,殆无争讼。卒官,年八十九。著承圣降录十卷。及太子废,高 祖追忆之曰:“向遣裴政、刘行本在,共匡弼之,犹应不令至此。”子南金,仕至 膳部郎。
柳庄
柳庄,字思敬,河东解人也。祖季远,梁司徒从事中郎。父遐,霍州刺史。庄 少有远量,博览坟籍,兼善辞令。济阳蔡大宝有重名于江左,时为岳阳王萧詧咨议, 见庄便叹曰:“襄阳水镜,复在于兹矣。”大宝遂以女妻之,俄而詧辟为参军,转 法曹。及詧称帝,还署中书舍人,历给事黄门侍郎、吏部郎中、鸿胪卿。及高祖辅 政,萧岿令庄奉书入关。时三方构难,高祖惧岿有异志,及庄还,谓庄曰:“孤昔 以开府从役江陵,深蒙梁主殊眷。今主幼时艰,猥蒙顾托,中夜自省,实怀惭惧。 梁主奕叶重光,委诚朝廷,而今已后,方见松筠之节。君还本国,幸申孤此意于梁 主也。”遂执庄手而别。时梁之将帅咸潜请兴师,与尉迥等为连衡之势,进可以尽 节于周氏,退可以席卷山南。唯岿疑为不可。会庄至自长安,具申高祖结托之意, 遂言于岿曰:“昔袁绍、刘表、王凌、诸葛诞之徒,并一时之雄杰也。及据要害之 地,拥哮阚之群,功业莫建,而祸不旋踵者,良由魏武、晋氏挟天子,保京都,仗 大义以为名,故能取威定霸。今尉迥虽曰旧将,昏耄已甚,消难、王谦,常人之下 者,非有匡合之才。况山东、庸蜀从化日近,周室之恩未洽,在朝将相,多为身计, 竞效节于杨氏。以臣料之,迥等终当覆灭,隋公必移周国。未若保境息民,以观其 变。”岿深以为然,众议遂止。未几,消难奔陈,迥及谦相次就戮,岿谓庄曰: “近者若从众人之言,社稷已不守矣。”
高祖践阼,庄又入朝,高祖深慰勉之。及为晋王广纳妃于梁,庄因是往来四五 反,前后赐物数千段。萧琮嗣位,迁太府卿。及梁国废,授开府仪同三司,寻除给 事黄门侍郎,并赐以田宅。庄明习旧章,雅达政事,凡所驳正,帝莫不称善。苏威 为纳言,重庄器识,常奏帝云:“江南人有学业者,多不习世务,习世务者,又无 学业。能兼之者,不过于柳庄。”高颎亦与庄甚厚。庄与陈茂同官,不能降意,茂 见上及朝臣多属意于庄,心每不平,常谓庄为轻己。帝与茂有旧,曲被引召,数陈 庄短。经历数载,谮醖颇行。尚书省尝奏犯罪人依法合流,而上处以大辟。庄奏曰: “臣闻张释之有言,法者天子所与天下共也。今法如是,更重之,是法不信于民心。 方今海内无事,正是示信之时,伏愿陛下思释之之言,则天下幸甚。”帝不从,由 是忤旨。俄属尚药进丸药不称旨,茂因密奏庄不亲监临,帝遂怒。十一年,徐璒等 反于江南,以行军总管长史随军讨之。璒平,即授饶州刺史,甚有治名。后数载卒 官,年六十二。
源师
源师,字践言,河南洛阳人也。父文宗,有重名于齐,开皇初,终于莒州刺史。 师早有声望,起家司空府参军事,稍迁尚书左外兵郎中,又摄祠部。后属孟夏,以 龙见请雩。时高阿那肱为相,谓真龙出见,大惊喜,问龙所在,师整容报曰:“此 是龙星初见,依礼当雩祭郊坛,非谓真龙别有所降。”阿那肱忿然作色曰:“何乃 干知星宿!”祭竟不行。师出而窃叹曰:“国家大事,在祀与戎。礼既废也,何能 久乎?齐亡无日矣。”七年,周武帝平齐,授司赋上士。高祖受禅,除魏州长史, 入为尚书考功侍郎,仍摄吏部。朝章国宪,多所参定。十七年,历尚书左右丞,以 明干著称。时蜀王秀颇违法度,乃以师为益州总管司马。俄而秀被征,秀恐京师有 变,将谢病不行。师数劝之不可违命,秀作色曰:“此自我家事,何预卿也!”师 垂涕对曰:“师荷国厚恩,忝参府幕,僚吏之节,敢不尽心。但比年以来,国家多 故,秦孝王寝疾,奄至薨殂,庶人二十年太子,相次沦废。圣上之情,何以堪处! 而有敕追王,已淹时月,今乃迁延未去,百姓不识王心,傥生异议,内外疑骇,发 雷霆之诏,降一介之使,王何以自明?愿王自计之。”秀乃从征。秀废之后,益州 官属多相连坐,师以此获免。后加仪同三司。炀帝即位,拜大理少卿。帝在显仁宫, 敕宫外卫士不得辄离所守。有一主帅,私令卫士出外,帝付大理绳之。师据律奏徒, 帝令斩之,师奏曰:“此人罪诚难恕,若陛下初便杀之,自可不关文墨。既付有司, 义归恆典,脱宿卫近侍者更有此犯,将何以加之?”帝乃止。转刑部侍郎。师居职 强明,有口辩,而无廉平之称。未几,卒官。有子昆玉。
郎茂
郎茂,字蔚之,恆山新市人也。父基,齐颍川太守。茂少敏慧,七岁诵骚、 雅,日千馀言。十五师事国子博士河间权会,受诗、易、三礼及 玄象、刑名之学。又就国子助教长乐张率礼受三传群言,至忘寝食。家人恐茂 成病,恆节其灯烛。及长,称为学者,颇解属文。年十九,丁父忧,居丧过礼。仕 齐,解褐司空府行参军。会陈使傅縡来聘,令茂接对之。后奉诏于秘书省刊定载籍。 迁保城令,有能名,百姓为立清德颂。及周武平齐,上柱国王谊荐之,授陈州 户曹。属高祖为亳州总管,见而悦之,命掌书记。时周武帝为象经,高祖从容 谓茂曰:“人主之所为也,感天地,动鬼神,而象经多纠法,将何以致治?” 茂窃叹曰:“此言岂常人所及也!”乃阴自结纳,高祖亦亲礼之。后还家为州主薄。 高祖为丞相,以书召之,言及畴昔,甚欢。授卫州司录,有能名。寻除卫国令。时 有系囚二百,茂亲自究审数日,释免者百馀人。历年辞讼,不诣州省。魏州刺史元 晖谓茂曰:“长史言卫国民不敢申诉者,畏明府耳。”茂进曰:“民犹水也,法令 为堤防。堤防不固,必致奔突,苟无决溢,使君何患哉?”晖无以应之。有民张元 预,与从父弟思兰不睦。丞尉请加严法,茂曰:“元预兄弟,本相憎疾,又坐得罪, 弥益其忿,非化民之意也。”于是遣县中耆旧更往敦谕,道路不绝。元预等各生感 悔,诣县顿首请罪。茂晓之以义,遂相亲睦,称为友悌。
茂自延州长史转太常丞,迁民部侍郎。时尚书右仆射苏威立条章,每岁责民间 五品不逊。或答者乃云:“管内无五品之家。”不相应领,类多如此。又为余粮簿, 拟有无相赡。茂以为繁纡不急,皆奏罢之。数岁,以母忧去职。未期,起令视事。 又奏身死王事者,子不退田,品官年老不减地,皆发于茂。茂性明敏,剖决无滞, 当时以吏干见称。仁寿初,以本官领大兴令。炀帝即位,迁雍州司马,寻转太常少 卿。后二岁,拜尚书左丞,参掌选事。茂工法理,为世所称。时工部尚书宇文恺、 右翊卫大将军于仲文竞河东银窟。茂奏劾之曰:“臣闻贵贱殊礼,士农异业,所以 人知局分,家识廉耻。宇文恺位望已隆,禄赐优厚,拔葵去织,寂尔无闻,求利下 交,曾无愧色。于仲文大将,宿卫近臣,趋侍阶庭,朝夕闻道,虞、芮之风,抑而 不慕,分铢之利,知而必争。何以贻范庶僚,示民轨物!若不纠绳,将亏政教。” 恺与仲文竟坐得罪。茂撰州郡图经一百卷奏之,赐帛三百段,以书付秘府。
于时帝每巡幸,王纲已紊,法令多失。茂既先朝旧臣,明习世事,然善自谋身, 无謇谔之节。见帝忌刻,不敢措言,唯窃叹而已。以年老,上表乞骸骨,不许。会 帝亲征辽东,以茂为晋阳宫留守。其年,恆山赞治王文同与茂有隙,奏茂朋党,附 下罔上。诏遣纳言苏威、御史大夫裴蕴杂治之。茂素与二人不平,因深文巧诋,成 其罪状。帝大怒,及其弟司隶别驾楚之皆除名为民,徙且末郡。茂怡然受命,不以 为忧。在途作登垅赋以自慰,词义可观。复附表自陈,帝颇悟。十年,追还京 兆,岁馀而卒,时年七十五。有子知年。
高构
高构,字孝基,北海人也。性滑稽,多智,辩给过人,好读书,工吏事,弱冠, 州补主簿。仕齐河南王参军事,历徐州司马、兰陵、平原二郡太守。刘灭后,周武 帝以为许州司马。高祖受禅,转冀州司马,甚有能名。征拜比部侍郎,寻转民部。 时内史侍郎晋平东与兄子长茂争嫡,尚书省不能断,朝臣三议不决。构断而合理, 上以为能,召入内殿,劳之曰:“我闻尚书郎上应列宿,观卿才识,方知古人之言 信矣。嫡庶者,礼教之所重,我读卿判数遍,词理惬当,意所不能及。”赐米百石。 由是知名。寻迁雍州司马,以明断见称。岁馀,转吏部侍郎,号为称职。复徙雍州 司马,坐事左转盩啡令,甚有治名。上善之,复拜雍州司马,又为吏部侍郎,以公 事免。炀帝立,召令复位。时为吏部者,多以不称职去官,唯构最有能名,前后典 选之官,皆出其下。时人以构好剧谈,颇谓轻薄,然其内怀方雅,特为吏部尚书牛 弘所重。后以老病解职,弘时典选,凡将有所擢用,辄遣人就第问其可不。河东薛 道衡才高当世,每称构有清鉴,所为文笔,必先以草呈构,而后出之。构有所诋诃, 道衡未尝不嗟伏。大业七年,终于家,时年七十二。所举杜如晦、房玄龄等,后皆 自致公辅,论者称构有知人之鉴。
开皇中,昌黎豆卢实为黄门侍郎,称为慎密。河东裴术为右丞,多所纠正。河 东士燮、平原东方举、安定皇甫聿道,俱为刑部,并执法平允。弘农刘士龙、清河 房山基为考功,河东裴镜民为兵部,并称明干。京兆韦焜为民曹,屡进谠言。南阳 韩则为延州长史,甚有惠政。此等事行遗阙,皆有吏干,为当时所称。
张虔威
张虔威,字元敬,清河东武城人也。父晏之,齐北徐州刺史。虔威性聪敏,涉 猎群书。其世父嵩之谓人曰:“虔威,吾家千里驹也。”年十二,州补主簿。十八 为太尉中兵参军,后累迁太常丞。及齐亡,仕周为宣纳中士。高祖得政,引为相府 典签。开皇初,晋王广出镇并州,盛选僚佐,以虔威为刑狱参军,累迁为属。王甚 美其才,与河内张衡俱见礼重,晋邸称为“二张”焉。及王为太子,迁员外散骑侍 郎、太子内舍人。炀帝即位,授内史舍人、仪同三司。寻以籓邸之旧,加开府。寻 拜谒者大夫,从幸江都,以本官摄江都赞治,称为干理。虔威尝在途见一遗囊,恐 其主求失,因令左右负之而行。后数日,物主来认,悉以付之。淮南太守杨綝尝与 十馀人同来谒见,帝问虔威曰:“其首立者为谁?”虔威下殿就视而答曰:“淮南 太守杨綝。”帝谓虔威曰:“卿为谒者大夫,而乃不识参见人,何也?”虔威对曰: “臣非不识杨綝,但虑不审,所以不敢轻对。石建数马足,盖慎之至也。”帝甚嘉 之。其廉慎皆此类也。于时帝数巡幸,百姓疲敝,虔威因上封事以谏。帝不悦,自 此见疏。未几,卒官。有子爽,仕至兰陵令。
虔威弟虔雄,亦有才器。秦孝王俊为秦州总管,选为法曹参军。王尝亲案囚徒, 虔雄误不持状,口对百馀人,皆尽事情,同辈莫不叹服。后历寿春、阳城二县令, 俱有治绩。
荣毗 兄建绪
荣毗,字子谌,北平无终人也。父权,魏兵部尚书。毗少刚鲠有局量,涉猎群 言,仕周,释褐汉王记室,转内史下士。开皇中,累迁殿内监。时以华阴多盗贼, 妙选长吏,杨素荐毗为华州长史,世号为能。素之田宅,多在华阴,左右放纵,毗 以法绳之,无所宽贷。毗因朝集,素谓之曰:“素之举卿,适以自罚也。”毗答曰: “奉法一心者,但恐累公所举。”素笑曰:“前者戏耳。卿之奉法,素之望也。” 时晋王在扬州,每令人密觇京师消息。遣张衡于路次往往置马坊,以畜牧为辞,实 给私人也。州县莫敢违,毗独遏绝其事。上闻而嘉之... -->>
李谔
李谔,字士恢,赵郡人也。好学,解属文。仕齐为中书舍人,有口辩,每接对 陈使。周武帝平齐,拜天官都上士,谔见高祖有奇表,深自结纳。及高祖为丞相, 甚见亲待,访以得失。于时兵革屡动,国用虚耗,谔上重谷论以讽焉。高祖深 纳之。及受禅,历比部、考功二曹侍郎,赐爵南和伯。谔性公方,明达世务,为时 论所推。迁治书侍御史,上谓群臣曰:“朕昔为大司马,每求外职,李谔陈十二策, 苦劝不许,朕遂决意在内。今此事业,谔之力也。”赐物二千段。
谔见礼教凋敝,公卿薨亡,其爱妾侍婢,子孙辄嫁卖之,遂成风俗。谔上书曰: “臣闻追远慎终,民德归厚,三年无改,方称为孝。如闻朝臣之内,有父祖亡没, 日月未久,子孙无赖,便分其妓妾,嫁卖取财。有一于兹,实损风化。妾虽微贱, 亲承衣履,服斩三年,古今通式。岂容遽褫缞弊,强傅铅华,泣辞灵几之前,送付 他人之室。凡在见者,犹致伤心,况乎人子,能堪斯忍?复有朝廷重臣,位望通贵, 平生交旧,情若弟兄,及其亡没,杳同行路,朝闻其死,夕规其妾,方便求娉,以 得为限,无廉耻之心,弃友朋之义。且居家理治,可移于官,既不正私,何能赞务?” 上览而嘉之。五品以上妻妾不得改醮,始于此也。
谔又以属文之家,体尚轻薄,递相师效,流宕忘反,于是上书曰:
臣闻古先哲王之化民也,必变其视听,防其嗜欲,塞其邪放之心,示以淳和之 路。五教六行为训民之本,诗书礼易为道义之门。故能家复孝慈, 人知礼让,正俗调风,莫大于此。其有上书献赋,制诔镌铭,皆以褒德序贤,明勋 证理。苟非惩劝,义不徒然。降及后代,风教渐落。魏之三祖,更尚文词,忽君人 之大道,好雕虫之小艺。下之从上,有同影响,竞骋文华,遂成风俗。江左齐、梁, 其弊弥甚,贵贱贤愚,唯务吟咏。遂复遗理存异,寻虚逐微,竞一韵之奇,争一字 之巧。连篇累牍,不出月露之形,积案盈箱,唯是风云之状。世俗以此相高,朝廷 据兹擢士。禄利之路既开,爱尚之情愈笃。于是闾里童昏,贵游总丱,未窥六甲, 先制五言。至如羲皇、舜、禹之典,伊、傅、周、孔之说,不复关心,何尝入耳。 以傲诞为清虚,以缘情为勋绩,指儒素为古拙,用词赋为君子。故文笔日繁,其政 日乱,良由弃大圣之轨模,构无用以为用也。损本逐末,流遍华壤,递相师祖,久 而愈扇。及大隋受命,圣道聿兴,屏黜轻浮,遏止华伪,自非怀经抱质,志道依仁, 不得引预搢绅,参厕缨冕。开皇四年,普诏天下,公私之翰,并宜实录。其年九月, 泗州刺史司马幼之文表华艳,付所司治罪。自是公卿大臣,咸知正路,莫不钻仰坟 集,弃绝华绮,择先王之令典,行大道于兹世。如闻外州远县,仍钟敝风,选吏举 人,未遵典则,至有宗党称孝,乡曲归仁,学必典谟,交不苟合,则摈落私门,不 加收齿;其学不稽古,逐俗随时,作轻薄之篇章,结朋党而求誉,则选充吏职,举 送天朝。盖由县令、刺史未行风教,犹挟私情,不存公道。臣既忝宪司,职当纠察。 若闻风即劾,恐挂网者多,请勒诸司,普加搜访,有如此者,具状送台。
谔又以当官者好自矜伐,复上奏曰:
臣闻舜戒禹云:“汝惟不矜,天下莫与汝争能;汝惟不伐,天下莫与汝争功。” 言偃又云:“事君数,斯辱矣,朋友数,斯疏矣。”此皆先哲之格言,后王之轨辙。 然则人臣之道,陈力济时,虽勤比大禹,功如师望,亦不得厚自矜伐,上要君父。 况复功无足纪,勤不补过,而敢自陈勋绩,轻干听览!世之丧道,极于周代,下无 廉耻,上使之然。用人唯信其口,取士不观其行。矜夸自大,便以干济蒙擢;谦恭 静退,多以恬默见遗。是以通表陈诚,先论己之功状;承颜敷奏,亦道臣最用心。 自衒自媒,都无惭耻之色;强干横请,唯以干没为能。自隋受命,此风顿改,耕夫 贩妇,无不革心,况乃大臣,仍遵敝俗!如闻刺史入京朝觐,乃有自陈勾检之功, 喧诉阶墀之侧,言辞不逊,高自称誉,上黩冕旒,特为难恕,凡如此辈,具状送台, 明加罪黜,以惩风轨。
上以谔前后所奏颁示天下,四海靡然向风,深革其弊。谔在职数年,务存大体, 不尚严猛,由是无刚謇之誉,而潜有匡正多矣。邳公苏威以临道店舍,乃求利之徒, 事业污杂,非敦本之义,遂奏高祖,约遣归农,有愿依旧者,所在州县录附市籍, 仍撤毁旧店,并令远道,限以时日。正值冬寒,莫敢陈诉。谔因别使,见其如此, 以为四民有业,各附所安,逆旅之与旗亭,自古非同一概,即附市籍,于理不可, 且行旅之所托,岂容一朝而废,徒为劳扰,于事非宜,遂专决之,并令依旧,使还 诣阙,然后奏闻。高祖善之曰:“体国之臣,当如此矣。”以年老,出拜通州刺史, 甚有惠政,民夷悦服。后三岁,卒官,有子四人。大体、大钧,并官至尚书郎。世 子大方袭爵,最有材品,大业初,判内史舍人。帝方欲任之,遇卒。
鲍宏
鲍宏,字润身,东海郯人也。父机,以才学知名。事梁,官至治书侍御史。宏 七岁而孤,为兄泉之所爱育。年十二,能属文,尝和湘东王绎诗,绎嗟赏不已,引 为中记室,迁镇南府谘议、尚书水部郎,转通直散骑侍郎。江陵既平,归于周。明 帝甚礼之,引为麟趾殿学士。累迁遂伯下大夫,与杜子晖聘于陈,谋伐齐也。陈遂 出兵江北以侵齐。帝尝问宏取齐之策,宏对云:“我强齐弱,势不相侔。齐主昵近 小人,政刑日紊,至尊仁惠慈恕,法令严明。事等建瓴,何忧不克。但先皇往日出 师洛阳,彼有其备,每不克捷。如臣计者,进兵汾、潞,直掩晋阳,出其不虞,以 为上策。”帝从之。及定山东,除少御正,赐爵平遥县伯,邑六百户,加上仪同。 高祖作相,奉使山南。会王谦举兵于蜀,路次潼州,为谦将达奚期所执,逼送成都, 竟不屈节。谦败之后,驰传入京,高祖嘉之,赐以金带。及受禅,加开府,除利州 刺史,进爵为公。转邛州刺史,秩满还京。时有尉义臣者,其父崇不从尉迥,后复 与突厥战死,上嘉之,将赐姓为金氏。访及群下,宏对曰:“昔项伯不同项羽,汉 高赐姓刘氏,秦真父能死难,魏武赐姓曹氏。如臣愚见,请赐以皇族。”高祖曰: “善。”因赐义臣姓为杨氏。后授均州刺史,以目疾免,卒于家,时年九十六。初, 周武帝敕宏修皇室谱一部,分为帝绪、疏属、赐姓三篇。有集十 卷,行于世。
裴政
裴政,字德表,河东闻喜人也。高祖寿孙,从宋武帝徙家于寿阳,历前军长史、 庐江太守。祖邃,梁侍中、左卫将军、豫州大都督。父之礼,廷尉卿。政幼明敏, 博闻强记,达于时政,为当时所称。年十五,辟邵陵王府法曹参军事,转起部郎、 枝江令。湘东王之临荆州也,召为宣惠府记室,寻除通直散骑侍郎。侯景作乱,加 壮武将军,帅师随建宁侯王琳进讨之。擒贼率宋子仙,献于荆州。及平侯景,先锋 入建鄴,以军功连最封夷陵侯。征授给事黄门侍郎,复帅师副王琳拒萧纪,破之于 硖口。加平越中郎将、镇南府长史。及周师围荆州,琳自桂州来赴难,次于长沙。 政请从间道先报元帝。至百里洲,为周人所获,萧詧谓政曰:“我武皇帝之孙也, 不可为尔君乎?尔亦何烦殉身于七父?若从我计,则贵及子孙;如或不然,分腰领 矣。”政诡曰:“唯命。”詧锁之,送至城下,使谓元帝曰:“王僧辩闻台城被围, 已自为帝。王琳孤弱,不复能来。”政许之。既而告城中曰:“援兵大至,各思自 勉。吾以间使被擒,当以碎身报国。”监者击其口,终不易辞。詧怒,命趣行戮。 蔡大业谏曰:“此民望也。若杀之,则荆州不可下矣。”因得释。会江陵陷,与城 中朝士俱送于京师。周文帝闻其忠,授员外散骑侍郎,引事相府。命与卢辩依周 礼建六卿,设公卿大夫士,并撰次朝仪,车服器用,多遵古礼,革汉、魏之法, 事并施行。寻授刑部下大夫,转少司宪。政明习故事,又参定周律。能饮酒, 至数斗不乱。簿案盈几,剖决如流,用法宽平,无有冤滥。囚徒犯极刑者,乃许其 妻子入狱就之,至冬,将行决,皆曰:“裴大夫致我于死,死无所恨。”其处法详 平如此。又善钟律,尝与长孙绍远论乐,语在音律志。宣帝时,以忤旨免职。
高祖摄政,召复本官。开皇元年,转率更令,加位上仪司三司。诏与苏威等修 定律令。政采魏、晋刑典,下至齐、梁,沿革轻重,取其折衷。同撰著者十有馀人, 凡疑滞不通,皆取决于政。进位散骑常侍,转左庶子,多所匡正,见称纯悫。东宫 凡有大事,皆以委之。右庶子刘荣,性甚专固。时武职交番,通事舍人赵元恺作辞 见帐,未及成。太子有旨,再三催促,荣语元恺云:“但尔口奏,不须造帐。”及 奏,太子问曰:“名帐安在?”元恺曰:“禀承刘荣,不听造帐。”太子即以诘荣, 荣便拒讳,云“无此语”太子付政推问。未及奏状,有附荣者先言于太子曰: “政欲陷荣,推事不实。”太子召责之,政奏曰:“凡推事有两,一察情,一据证, 审其曲直,以定是非。臣察刘荣,位高任 重,纵令实语元恺,盖是纤介之愆。计 理而论,不须隐讳。又察元恺受制于荣,岂敢以无端之言妄相点累。二人之情,理 正相似。元恺引左卫率崔茜等为证,茜等款状悉与元恺符同。察情既敌,须以证定。 臣谓荣语元恺,事必非虚。”太子亦不罪荣,而称政平直。
政好面折人短,而退无后言。时云定兴数入侍太子,为奇服异器,进奉后宫, 又缘女宠,来往无节。政数切谏,太子不纳。政因谓定兴曰:“公所为者,不合礼 度。又元妃暴薨,道路籍籍,此于太子非令名也。愿公自引退,不然将及祸。”定 兴怒,以告太子,太子益疏政,由是出为襄州总管。妻子不之官,所受秩奉,散给 僚吏。民有犯罪者,阴悉知之,或竟岁不发,至再三犯,乃因都会时,于众中召出, 亲案其罪,五人处死,流徙者甚众,合境惶慑,令行禁止,小民苏息,称为神明。 尔后不修囹圄,殆无争讼。卒官,年八十九。著承圣降录十卷。及太子废,高 祖追忆之曰:“向遣裴政、刘行本在,共匡弼之,犹应不令至此。”子南金,仕至 膳部郎。
柳庄
柳庄,字思敬,河东解人也。祖季远,梁司徒从事中郎。父遐,霍州刺史。庄 少有远量,博览坟籍,兼善辞令。济阳蔡大宝有重名于江左,时为岳阳王萧詧咨议, 见庄便叹曰:“襄阳水镜,复在于兹矣。”大宝遂以女妻之,俄而詧辟为参军,转 法曹。及詧称帝,还署中书舍人,历给事黄门侍郎、吏部郎中、鸿胪卿。及高祖辅 政,萧岿令庄奉书入关。时三方构难,高祖惧岿有异志,及庄还,谓庄曰:“孤昔 以开府从役江陵,深蒙梁主殊眷。今主幼时艰,猥蒙顾托,中夜自省,实怀惭惧。 梁主奕叶重光,委诚朝廷,而今已后,方见松筠之节。君还本国,幸申孤此意于梁 主也。”遂执庄手而别。时梁之将帅咸潜请兴师,与尉迥等为连衡之势,进可以尽 节于周氏,退可以席卷山南。唯岿疑为不可。会庄至自长安,具申高祖结托之意, 遂言于岿曰:“昔袁绍、刘表、王凌、诸葛诞之徒,并一时之雄杰也。及据要害之 地,拥哮阚之群,功业莫建,而祸不旋踵者,良由魏武、晋氏挟天子,保京都,仗 大义以为名,故能取威定霸。今尉迥虽曰旧将,昏耄已甚,消难、王谦,常人之下 者,非有匡合之才。况山东、庸蜀从化日近,周室之恩未洽,在朝将相,多为身计, 竞效节于杨氏。以臣料之,迥等终当覆灭,隋公必移周国。未若保境息民,以观其 变。”岿深以为然,众议遂止。未几,消难奔陈,迥及谦相次就戮,岿谓庄曰: “近者若从众人之言,社稷已不守矣。”
高祖践阼,庄又入朝,高祖深慰勉之。及为晋王广纳妃于梁,庄因是往来四五 反,前后赐物数千段。萧琮嗣位,迁太府卿。及梁国废,授开府仪同三司,寻除给 事黄门侍郎,并赐以田宅。庄明习旧章,雅达政事,凡所驳正,帝莫不称善。苏威 为纳言,重庄器识,常奏帝云:“江南人有学业者,多不习世务,习世务者,又无 学业。能兼之者,不过于柳庄。”高颎亦与庄甚厚。庄与陈茂同官,不能降意,茂 见上及朝臣多属意于庄,心每不平,常谓庄为轻己。帝与茂有旧,曲被引召,数陈 庄短。经历数载,谮醖颇行。尚书省尝奏犯罪人依法合流,而上处以大辟。庄奏曰: “臣闻张释之有言,法者天子所与天下共也。今法如是,更重之,是法不信于民心。 方今海内无事,正是示信之时,伏愿陛下思释之之言,则天下幸甚。”帝不从,由 是忤旨。俄属尚药进丸药不称旨,茂因密奏庄不亲监临,帝遂怒。十一年,徐璒等 反于江南,以行军总管长史随军讨之。璒平,即授饶州刺史,甚有治名。后数载卒 官,年六十二。
源师
源师,字践言,河南洛阳人也。父文宗,有重名于齐,开皇初,终于莒州刺史。 师早有声望,起家司空府参军事,稍迁尚书左外兵郎中,又摄祠部。后属孟夏,以 龙见请雩。时高阿那肱为相,谓真龙出见,大惊喜,问龙所在,师整容报曰:“此 是龙星初见,依礼当雩祭郊坛,非谓真龙别有所降。”阿那肱忿然作色曰:“何乃 干知星宿!”祭竟不行。师出而窃叹曰:“国家大事,在祀与戎。礼既废也,何能 久乎?齐亡无日矣。”七年,周武帝平齐,授司赋上士。高祖受禅,除魏州长史, 入为尚书考功侍郎,仍摄吏部。朝章国宪,多所参定。十七年,历尚书左右丞,以 明干著称。时蜀王秀颇违法度,乃以师为益州总管司马。俄而秀被征,秀恐京师有 变,将谢病不行。师数劝之不可违命,秀作色曰:“此自我家事,何预卿也!”师 垂涕对曰:“师荷国厚恩,忝参府幕,僚吏之节,敢不尽心。但比年以来,国家多 故,秦孝王寝疾,奄至薨殂,庶人二十年太子,相次沦废。圣上之情,何以堪处! 而有敕追王,已淹时月,今乃迁延未去,百姓不识王心,傥生异议,内外疑骇,发 雷霆之诏,降一介之使,王何以自明?愿王自计之。”秀乃从征。秀废之后,益州 官属多相连坐,师以此获免。后加仪同三司。炀帝即位,拜大理少卿。帝在显仁宫, 敕宫外卫士不得辄离所守。有一主帅,私令卫士出外,帝付大理绳之。师据律奏徒, 帝令斩之,师奏曰:“此人罪诚难恕,若陛下初便杀之,自可不关文墨。既付有司, 义归恆典,脱宿卫近侍者更有此犯,将何以加之?”帝乃止。转刑部侍郎。师居职 强明,有口辩,而无廉平之称。未几,卒官。有子昆玉。
郎茂
郎茂,字蔚之,恆山新市人也。父基,齐颍川太守。茂少敏慧,七岁诵骚、 雅,日千馀言。十五师事国子博士河间权会,受诗、易、三礼及 玄象、刑名之学。又就国子助教长乐张率礼受三传群言,至忘寝食。家人恐茂 成病,恆节其灯烛。及长,称为学者,颇解属文。年十九,丁父忧,居丧过礼。仕 齐,解褐司空府行参军。会陈使傅縡来聘,令茂接对之。后奉诏于秘书省刊定载籍。 迁保城令,有能名,百姓为立清德颂。及周武平齐,上柱国王谊荐之,授陈州 户曹。属高祖为亳州总管,见而悦之,命掌书记。时周武帝为象经,高祖从容 谓茂曰:“人主之所为也,感天地,动鬼神,而象经多纠法,将何以致治?” 茂窃叹曰:“此言岂常人所及也!”乃阴自结纳,高祖亦亲礼之。后还家为州主薄。 高祖为丞相,以书召之,言及畴昔,甚欢。授卫州司录,有能名。寻除卫国令。时 有系囚二百,茂亲自究审数日,释免者百馀人。历年辞讼,不诣州省。魏州刺史元 晖谓茂曰:“长史言卫国民不敢申诉者,畏明府耳。”茂进曰:“民犹水也,法令 为堤防。堤防不固,必致奔突,苟无决溢,使君何患哉?”晖无以应之。有民张元 预,与从父弟思兰不睦。丞尉请加严法,茂曰:“元预兄弟,本相憎疾,又坐得罪, 弥益其忿,非化民之意也。”于是遣县中耆旧更往敦谕,道路不绝。元预等各生感 悔,诣县顿首请罪。茂晓之以义,遂相亲睦,称为友悌。
茂自延州长史转太常丞,迁民部侍郎。时尚书右仆射苏威立条章,每岁责民间 五品不逊。或答者乃云:“管内无五品之家。”不相应领,类多如此。又为余粮簿, 拟有无相赡。茂以为繁纡不急,皆奏罢之。数岁,以母忧去职。未期,起令视事。 又奏身死王事者,子不退田,品官年老不减地,皆发于茂。茂性明敏,剖决无滞, 当时以吏干见称。仁寿初,以本官领大兴令。炀帝即位,迁雍州司马,寻转太常少 卿。后二岁,拜尚书左丞,参掌选事。茂工法理,为世所称。时工部尚书宇文恺、 右翊卫大将军于仲文竞河东银窟。茂奏劾之曰:“臣闻贵贱殊礼,士农异业,所以 人知局分,家识廉耻。宇文恺位望已隆,禄赐优厚,拔葵去织,寂尔无闻,求利下 交,曾无愧色。于仲文大将,宿卫近臣,趋侍阶庭,朝夕闻道,虞、芮之风,抑而 不慕,分铢之利,知而必争。何以贻范庶僚,示民轨物!若不纠绳,将亏政教。” 恺与仲文竟坐得罪。茂撰州郡图经一百卷奏之,赐帛三百段,以书付秘府。
于时帝每巡幸,王纲已紊,法令多失。茂既先朝旧臣,明习世事,然善自谋身, 无謇谔之节。见帝忌刻,不敢措言,唯窃叹而已。以年老,上表乞骸骨,不许。会 帝亲征辽东,以茂为晋阳宫留守。其年,恆山赞治王文同与茂有隙,奏茂朋党,附 下罔上。诏遣纳言苏威、御史大夫裴蕴杂治之。茂素与二人不平,因深文巧诋,成 其罪状。帝大怒,及其弟司隶别驾楚之皆除名为民,徙且末郡。茂怡然受命,不以 为忧。在途作登垅赋以自慰,词义可观。复附表自陈,帝颇悟。十年,追还京 兆,岁馀而卒,时年七十五。有子知年。
高构
高构,字孝基,北海人也。性滑稽,多智,辩给过人,好读书,工吏事,弱冠, 州补主簿。仕齐河南王参军事,历徐州司马、兰陵、平原二郡太守。刘灭后,周武 帝以为许州司马。高祖受禅,转冀州司马,甚有能名。征拜比部侍郎,寻转民部。 时内史侍郎晋平东与兄子长茂争嫡,尚书省不能断,朝臣三议不决。构断而合理, 上以为能,召入内殿,劳之曰:“我闻尚书郎上应列宿,观卿才识,方知古人之言 信矣。嫡庶者,礼教之所重,我读卿判数遍,词理惬当,意所不能及。”赐米百石。 由是知名。寻迁雍州司马,以明断见称。岁馀,转吏部侍郎,号为称职。复徙雍州 司马,坐事左转盩啡令,甚有治名。上善之,复拜雍州司马,又为吏部侍郎,以公 事免。炀帝立,召令复位。时为吏部者,多以不称职去官,唯构最有能名,前后典 选之官,皆出其下。时人以构好剧谈,颇谓轻薄,然其内怀方雅,特为吏部尚书牛 弘所重。后以老病解职,弘时典选,凡将有所擢用,辄遣人就第问其可不。河东薛 道衡才高当世,每称构有清鉴,所为文笔,必先以草呈构,而后出之。构有所诋诃, 道衡未尝不嗟伏。大业七年,终于家,时年七十二。所举杜如晦、房玄龄等,后皆 自致公辅,论者称构有知人之鉴。
开皇中,昌黎豆卢实为黄门侍郎,称为慎密。河东裴术为右丞,多所纠正。河 东士燮、平原东方举、安定皇甫聿道,俱为刑部,并执法平允。弘农刘士龙、清河 房山基为考功,河东裴镜民为兵部,并称明干。京兆韦焜为民曹,屡进谠言。南阳 韩则为延州长史,甚有惠政。此等事行遗阙,皆有吏干,为当时所称。
张虔威
张虔威,字元敬,清河东武城人也。父晏之,齐北徐州刺史。虔威性聪敏,涉 猎群书。其世父嵩之谓人曰:“虔威,吾家千里驹也。”年十二,州补主簿。十八 为太尉中兵参军,后累迁太常丞。及齐亡,仕周为宣纳中士。高祖得政,引为相府 典签。开皇初,晋王广出镇并州,盛选僚佐,以虔威为刑狱参军,累迁为属。王甚 美其才,与河内张衡俱见礼重,晋邸称为“二张”焉。及王为太子,迁员外散骑侍 郎、太子内舍人。炀帝即位,授内史舍人、仪同三司。寻以籓邸之旧,加开府。寻 拜谒者大夫,从幸江都,以本官摄江都赞治,称为干理。虔威尝在途见一遗囊,恐 其主求失,因令左右负之而行。后数日,物主来认,悉以付之。淮南太守杨綝尝与 十馀人同来谒见,帝问虔威曰:“其首立者为谁?”虔威下殿就视而答曰:“淮南 太守杨綝。”帝谓虔威曰:“卿为谒者大夫,而乃不识参见人,何也?”虔威对曰: “臣非不识杨綝,但虑不审,所以不敢轻对。石建数马足,盖慎之至也。”帝甚嘉 之。其廉慎皆此类也。于时帝数巡幸,百姓疲敝,虔威因上封事以谏。帝不悦,自 此见疏。未几,卒官。有子爽,仕至兰陵令。
虔威弟虔雄,亦有才器。秦孝王俊为秦州总管,选为法曹参军。王尝亲案囚徒, 虔雄误不持状,口对百馀人,皆尽事情,同辈莫不叹服。后历寿春、阳城二县令, 俱有治绩。
荣毗 兄建绪
荣毗,字子谌,北平无终人也。父权,魏兵部尚书。毗少刚鲠有局量,涉猎群 言,仕周,释褐汉王记室,转内史下士。开皇中,累迁殿内监。时以华阴多盗贼, 妙选长吏,杨素荐毗为华州长史,世号为能。素之田宅,多在华阴,左右放纵,毗 以法绳之,无所宽贷。毗因朝集,素谓之曰:“素之举卿,适以自罚也。”毗答曰: “奉法一心者,但恐累公所举。”素笑曰:“前者戏耳。卿之奉法,素之望也。” 时晋王在扬州,每令人密觇京师消息。遣张衡于路次往往置马坊,以畜牧为辞,实 给私人也。州县莫敢违,毗独遏绝其事。上闻而嘉之...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