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章 乐商 (2/2)
18小说网 www.18xs.com,超级程序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在想来,这种想法未免天真、荒唐。难道研究古人的也把古人当作自己的读者、研究幼儿的把幼儿当作自己的读者?所以实际写出来的东西,达到宽意,就连小学生能看懂、没文化的人能听明白,这个定位都不现实。因为很多名词,连听都没听说过,怎么能在读、听的过程中发生兴趣?只好一推再推,相信总有她的市场。现在,上饭店、去旅游都存在去不去与后悔不后悔的风险问题,不要说让读者把书买回家耗费钱财、占用空间,最后还要当作垃圾去清理,就是让读者翻一翻,就已经耽误了人家的宝贵时间。所以,只好求助于己,私心就是避免“死得难看”,逐字逐句逐段逐节逐章反复推演,直到使侥幸心理再无藏身之地。这个工夫必须付出。有些朋友说看我写的一些东西,第一遍看不出什么,起码要看2—3遍才能读出味道。绝不是“酒好不怕巷子深”,而是说自己被旧的套路套得太深、勒得太紧,连自己都难以轻松。与其让别人把自己放到锅里去煮出味来,还不如自觉下锅。好在找到了乐商这个适合轻松的话题,再不能轻松,就不如罢手。
这种流水帐式的写法,自我感觉轻松,但愿有点味道。
吴为经常与已经上了大学的吴宋交谈写作感受,吴宋说可以借鉴ig、eq的用法,乐商,可否用英文高兴一词的第一字母h,组成hq,风格一致,而且有阿q之意,阿q即aq。吴为出钱雇人寻找出版社,找到f出版社,廖编辑看完后提出反馈意见,认为吴为理论功底深厚,经验丰富,文学造诣很高,人生看的透,中年人生把握得准确,就是太雅欠俗,学术的东西还是没有通俗化,显得有些夹生,她曾经把书稿提交给发行部等几个相关部门看了,都认为可以由出版社包装上市,遗憾的是最终没有通过社长那一关。
吴为注意到网上聊天的风格很新颖轻松,你总不能到大街上随便拽住一个个行人闲唠几句,人家会说你是精神病,网络却让你不断尝试选择新的聊友,弃旧迎新、喜新厌旧也没有负担,对参与聊天的人也是一种实实在在的挑战,最初的那一两句话甚至一两个字就决定能不能吸引对方同你聊,抓住对方,要考虑对方的感受,那个对方很朦胧,这就逼着你在文字上下功夫,是帮助自己实现写作风格转型的合适载体和机会。他为了实现写作风格的转型实行大网战略,一次找了500多网友。意想不到的是还收获了情感。
好像说书先生,有点深,让我好怕怕;可能跟你聊我觉得有点累,搬出你的那些真功底,会把许多人都吓跑!那你还这样问干什么?教书匠,说教,可怕!大家没有你那么深,照样不是很快乐!这样的聊天使吴为意识到,聊天不是给人讲课,讲道理,不是传授什么知识的地方,轻松,大家都喜欢真诚、简单,你偏要用深刻拒人于千里之外,是自找没趣,人家干吗陪你呀,很容易就把你打发了,对你不满连招呼都不要打,下线走人从此无影无踪。在这种失意的状态下,加之他已聊了不下几百上千聊友,能够掌握并娴熟地运用网络语言可以左右逢源、应对自如了。他这个人有个习性,读懂的书再看一字都嫌烦,恰在他准备放弃聊天转向其他感兴趣方向的时刻,遇到了闲情逸致,体验到了另样的情感生活。
吴为以活着的阿q作为昵称上网聊天,在很短的时间内,就得到了许多网友的认可、赞许。有的网友戏称为q哥、笑王;也有的认为活着的这三个字用的特别好;还有的联想到乐观、想得开;更有的陌生网友给他发来请求,我是阿q啊、真酷(可能是q和酷的发音相近吧);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有一次,吴为让自己的一位同事上网与一位网友聊天,对方打出你好,吴为对同事说,你就打我是阿q的朋友,没想到对方打出的是,我们都是阿q的朋友!更为令人感到惊奇的是,吴为以署名为活着的阿q名义向一些网友发出一位乐者的聊天宣言,不管是加为好友的,还是陌生的,几乎都博得了良好的回应。可见,阿q在网友心目中的位置,真是令人难以忘怀啊。如果阿q真的活着,看到眼前的景象,回想当年的悲惨和凄惨,生活中出现艰难困苦,不要说有上帝、恩师的指点和教诲,就是连一个亲朋好友也没有出现在他的身边,他将会感到多么地高兴、多么地激动万分啊!
知音难觅,人生难得一知己。好不容易交的朋友真的疏远、背弃,也是人世间最令人难过、难堪、痛苦、悲伤、气恼的事情之一。值得幸运的是,凭借现代高新技术手段,在阿q的身上,竟然还蕴涵着这样丰厚的朋友缘分,这不就是阿q精神得到继承、激活、发扬的象征么?难道不值得一聊么?
吴为特别感谢许多网友,在同自己聊天的过程中,给予友谊和灵感,使他在暂短的聊天经历中,深刻地体验到聊天也是一门艺术,并且开启了自己的心智,突发奇想,为什么不以聊天这种非常新颖的艺术形式把自己有关乐商的一番思考提供给朋友们呢?起草了聊天宣言发给许多网友。
各位网友:
听相声看小品不如来聊天。聊天就是演戏,聊者既是演员、又是观众,自我演出、自我欣赏。聊天使我们相互分担烦恼、痛苦和悲伤,分享欢乐和幸福,体验到另样的神奇和亲切。我们之间本来不认不识不相逢、无亲无故无来往,倚网络载体、搭腾讯桥梁、费点击之力,使“四海之内皆友人”成为一件易事、幸事、乐事。在我们自己搭建的聊天舞台上,打个问讯,试探几语,便可渐入尽聊天下之事、极言人生百态的语境;体验到轻松、和谐、温馨、愉悦的情境;袒露出动心、诚心、顺心、开心、知心、交心、欢心的心境;领略另一番乐此不疲的人生艺术意境。
初涉聊天,偶得此感,遂将乐者之言昭告网友:在当今社会竞争舞台上,形成某种优势存在为强者;无所畏惧(所谓三不怕:考不上学不怕、毕业找不到工作不怕、失业下岗不怕)为勇者;应时机变、与时俱进为智者;不计功利而行事为仁者;拥有自信为乐者。
但:两强相争勇者胜;两勇相争智者胜;两智相争仁者胜;两仁相争乐者胜。
承蒙不嫌,渴望不吝赐教。愿网上人皆成相识相熟相知的友人,愿友人成为以聊为乐的乐者。
吴为由乐商很自然联想到商。
商原本是一个数学概念,其数学内涵是经过除法运算所得的结果。吴为好奇地想到,商这个概念为什么是除法运用的结果,而不是用来表示乘法、加法、加法?他思来想去,不得其解,只好对各种运算方法逐个去思考比较,啊,惟有除法是一种快速归零以至于成为负数的快速选择的智慧。他又想到人们非常熟悉的智商。智商不就是脑瓜好使,聪明。用学理的话说,智商也可以泛指人们解题的能力,是运用逻辑分析、判断、推理的能力,这种能力根据效率和节约的要求,能够迅速、准确得出某种结果。在这个过程中,也会不断地出现对于结果来说是多余的想法、错误的判断推理等等,经过比较就会被放弃。放弃费时费力的解题途径、方法是非常容易的事情。在这样的过程中,人们追求的是纯粹的结果,方法越是简捷、节约,越是可取,而且人们会毫不犹豫地这样去做。在一般的科学研究领域中,这种要求也可以得到不折不扣的贯彻执行。例如,为了完成某项课题,在确定了大致的方向后,开始收集实践素材和思想材料,罗列起来达到足够的规模、数量,累积几十个、几百个乃至更多的问题点、思考点,然后通过合并同类项进行整理,建立若干种组合方式,在此基础上进行概括提炼,形成比较稳定的初步框架,再进一步浓缩精练,形成课题成果,以求尽可能地得出接近客观真理的答案。在这样的过程中,人们可以轻而易举地进行取舍。尽管所处理的素材凝聚了自己的心血和汗水,但是为了满足课题本身的创新和逻辑标准要求,也会毫不犹豫地进行删削增补。在科学研究领域中,商理的实现和表现,如同在数学领域中那样,是在一种纯粹状态下进行的,因此是“商”的最基本、最普遍、最直接、最简单的表现和实现形式,唯一的限制条件就是人类自身的脑力以及其他种种物质技术条件。在这个意义上可以说,一般意义的商就是智商,只不过智商是商的最基本、最纯粹、最简单、最合适、最恰当的表现形式。
在社会领域中,当面对各种利益的权衡选择时,则会增加取舍的难度。取舍会涉及到人的利弊、得失、荣辱、苦乐、情感、伦理、法律等权衡变数,它不能象决定一个标点符号的存留那样毫不犹豫。在一般数学或者科学研究领域中,可以根据标准的逻辑要求决定标点符号的取舍。在具体的社会实践领域中,除了在暴君的专横统治下,可以简单根据自身利害原则不惜采取残暴的手段决定取舍;或者在缺乏信誉和法制的背景下不择手段地致富。排除这些极端的行为类型,在人类活动的一般情况下,需要采取能够令人信服、接受的手段、方法,去实现自己的目标。这就需要智慧,所以才逐渐产生或者出现了各种类型的智慧型概念。情商、财商等,其共同点是,为了达到一定的目的,在各自的领域中根据节约与有效的原则去进行取舍时,要受到种种现实因素的限制和约束。这种取舍不能简单根据象逻辑标准化要求那样来进行,需要面对各种具体的社会关系、社会情景,进行更加复杂的权衡比较。面对日益复杂的社会生存环境,人的心智能力能否经受住考验,也在呼唤着商的新的进化形式的诞生。
于是,吴为跳跃到乐商的概念上来。他设想道,我如果通过十足的努力,能够当上市长、校长、行长、公司董事长,但是在争取的过程中,损害了我的生存环境,损害了许多方面的感情,即便我如愿以偿,实现了预想的目标,我就能快乐幸福么?这是一种非常复杂的权衡过程。他又进一步假设道,如果我只用了十之八九的努力,并没有把周围的人际关系搞的太紧张,更没有损害任何方面的利益感情,完全是顺其自然水到渠成的事,我虽然没有达到那样的目标,已经实现出来的状态,我自己就感觉非常幸福愉快,这应该就是乐商。
在想来,这种想法未免天真、荒唐。难道研究古人的也把古人当作自己的读者、研究幼儿的把幼儿当作自己的读者?所以实际写出来的东西,达到宽意,就连小学生能看懂、没文化的人能听明白,这个定位都不现实。因为很多名词,连听都没听说过,怎么能在读、听的过程中发生兴趣?只好一推再推,相信总有她的市场。现在,上饭店、去旅游都存在去不去与后悔不后悔的风险问题,不要说让读者把书买回家耗费钱财、占用空间,最后还要当作垃圾去清理,就是让读者翻一翻,就已经耽误了人家的宝贵时间。所以,只好求助于己,私心就是避免“死得难看”,逐字逐句逐段逐节逐章反复推演,直到使侥幸心理再无藏身之地。这个工夫必须付出。有些朋友说看我写的一些东西,第一遍看不出什么,起码要看2—3遍才能读出味道。绝不是“酒好不怕巷子深”,而是说自己被旧的套路套得太深、勒得太紧,连自己都难以轻松。与其让别人把自己放到锅里去煮出味来,还不如自觉下锅。好在找到了乐商这个适合轻松的话题,再不能轻松,就不如罢手。
这种流水帐式的写法,自我感觉轻松,但愿有点味道。
吴为经常与已经上了大学的吴宋交谈写作感受,吴宋说可以借鉴ig、eq的用法,乐商,可否用英文高兴一词的第一字母h,组成hq,风格一致,而且有阿q之意,阿q即aq。吴为出钱雇人寻找出版社,找到f出版社,廖编辑看完后提出反馈意见,认为吴为理论功底深厚,经验丰富,文学造诣很高,人生看的透,中年人生把握得准确,就是太雅欠俗,学术的东西还是没有通俗化,显得有些夹生,她曾经把书稿提交给发行部等几个相关部门看了,都认为可以由出版社包装上市,遗憾的是最终没有通过社长那一关。
吴为注意到网上聊天的风格很新颖轻松,你总不能到大街上随便拽住一个个行人闲唠几句,人家会说你是精神病,网络却让你不断尝试选择新的聊友,弃旧迎新、喜新厌旧也没有负担,对参与聊天的人也是一种实实在在的挑战,最初的那一两句话甚至一两个字就决定能不能吸引对方同你聊,抓住对方,要考虑对方的感受,那个对方很朦胧,这就逼着你在文字上下功夫,是帮助自己实现写作风格转型的合适载体和机会。他为了实现写作风格的转型实行大网战略,一次找了500多网友。意想不到的是还收获了情感。
好像说书先生,有点深,让我好怕怕;可能跟你聊我觉得有点累,搬出你的那些真功底,会把许多人都吓跑!那你还这样问干什么?教书匠,说教,可怕!大家没有你那么深,照样不是很快乐!这样的聊天使吴为意识到,聊天不是给人讲课,讲道理,不是传授什么知识的地方,轻松,大家都喜欢真诚、简单,你偏要用深刻拒人于千里之外,是自找没趣,人家干吗陪你呀,很容易就把你打发了,对你不满连招呼都不要打,下线走人从此无影无踪。在这种失意的状态下,加之他已聊了不下几百上千聊友,能够掌握并娴熟地运用网络语言可以左右逢源、应对自如了。他这个人有个习性,读懂的书再看一字都嫌烦,恰在他准备放弃聊天转向其他感兴趣方向的时刻,遇到了闲情逸致,体验到了另样的情感生活。
吴为以活着的阿q作为昵称上网聊天,在很短的时间内,就得到了许多网友的认可、赞许。有的网友戏称为q哥、笑王;也有的认为活着的这三个字用的特别好;还有的联想到乐观、想得开;更有的陌生网友给他发来请求,我是阿q啊、真酷(可能是q和酷的发音相近吧);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有一次,吴为让自己的一位同事上网与一位网友聊天,对方打出你好,吴为对同事说,你就打我是阿q的朋友,没想到对方打出的是,我们都是阿q的朋友!更为令人感到惊奇的是,吴为以署名为活着的阿q名义向一些网友发出一位乐者的聊天宣言,不管是加为好友的,还是陌生的,几乎都博得了良好的回应。可见,阿q在网友心目中的位置,真是令人难以忘怀啊。如果阿q真的活着,看到眼前的景象,回想当年的悲惨和凄惨,生活中出现艰难困苦,不要说有上帝、恩师的指点和教诲,就是连一个亲朋好友也没有出现在他的身边,他将会感到多么地高兴、多么地激动万分啊!
知音难觅,人生难得一知己。好不容易交的朋友真的疏远、背弃,也是人世间最令人难过、难堪、痛苦、悲伤、气恼的事情之一。值得幸运的是,凭借现代高新技术手段,在阿q的身上,竟然还蕴涵着这样丰厚的朋友缘分,这不就是阿q精神得到继承、激活、发扬的象征么?难道不值得一聊么?
吴为特别感谢许多网友,在同自己聊天的过程中,给予友谊和灵感,使他在暂短的聊天经历中,深刻地体验到聊天也是一门艺术,并且开启了自己的心智,突发奇想,为什么不以聊天这种非常新颖的艺术形式把自己有关乐商的一番思考提供给朋友们呢?起草了聊天宣言发给许多网友。
各位网友:
听相声看小品不如来聊天。聊天就是演戏,聊者既是演员、又是观众,自我演出、自我欣赏。聊天使我们相互分担烦恼、痛苦和悲伤,分享欢乐和幸福,体验到另样的神奇和亲切。我们之间本来不认不识不相逢、无亲无故无来往,倚网络载体、搭腾讯桥梁、费点击之力,使“四海之内皆友人”成为一件易事、幸事、乐事。在我们自己搭建的聊天舞台上,打个问讯,试探几语,便可渐入尽聊天下之事、极言人生百态的语境;体验到轻松、和谐、温馨、愉悦的情境;袒露出动心、诚心、顺心、开心、知心、交心、欢心的心境;领略另一番乐此不疲的人生艺术意境。
初涉聊天,偶得此感,遂将乐者之言昭告网友:在当今社会竞争舞台上,形成某种优势存在为强者;无所畏惧(所谓三不怕:考不上学不怕、毕业找不到工作不怕、失业下岗不怕)为勇者;应时机变、与时俱进为智者;不计功利而行事为仁者;拥有自信为乐者。
但:两强相争勇者胜;两勇相争智者胜;两智相争仁者胜;两仁相争乐者胜。
承蒙不嫌,渴望不吝赐教。愿网上人皆成相识相熟相知的友人,愿友人成为以聊为乐的乐者。
吴为由乐商很自然联想到商。
商原本是一个数学概念,其数学内涵是经过除法运算所得的结果。吴为好奇地想到,商这个概念为什么是除法运用的结果,而不是用来表示乘法、加法、加法?他思来想去,不得其解,只好对各种运算方法逐个去思考比较,啊,惟有除法是一种快速归零以至于成为负数的快速选择的智慧。他又想到人们非常熟悉的智商。智商不就是脑瓜好使,聪明。用学理的话说,智商也可以泛指人们解题的能力,是运用逻辑分析、判断、推理的能力,这种能力根据效率和节约的要求,能够迅速、准确得出某种结果。在这个过程中,也会不断地出现对于结果来说是多余的想法、错误的判断推理等等,经过比较就会被放弃。放弃费时费力的解题途径、方法是非常容易的事情。在这样的过程中,人们追求的是纯粹的结果,方法越是简捷、节约,越是可取,而且人们会毫不犹豫地这样去做。在一般的科学研究领域中,这种要求也可以得到不折不扣的贯彻执行。例如,为了完成某项课题,在确定了大致的方向后,开始收集实践素材和思想材料,罗列起来达到足够的规模、数量,累积几十个、几百个乃至更多的问题点、思考点,然后通过合并同类项进行整理,建立若干种组合方式,在此基础上进行概括提炼,形成比较稳定的初步框架,再进一步浓缩精练,形成课题成果,以求尽可能地得出接近客观真理的答案。在这样的过程中,人们可以轻而易举地进行取舍。尽管所处理的素材凝聚了自己的心血和汗水,但是为了满足课题本身的创新和逻辑标准要求,也会毫不犹豫地进行删削增补。在科学研究领域中,商理的实现和表现,如同在数学领域中那样,是在一种纯粹状态下进行的,因此是“商”的最基本、最普遍、最直接、最简单的表现和实现形式,唯一的限制条件就是人类自身的脑力以及其他种种物质技术条件。在这个意义上可以说,一般意义的商就是智商,只不过智商是商的最基本、最纯粹、最简单、最合适、最恰当的表现形式。
在社会领域中,当面对各种利益的权衡选择时,则会增加取舍的难度。取舍会涉及到人的利弊、得失、荣辱、苦乐、情感、伦理、法律等权衡变数,它不能象决定一个标点符号的存留那样毫不犹豫。在一般数学或者科学研究领域中,可以根据标准的逻辑要求决定标点符号的取舍。在具体的社会实践领域中,除了在暴君的专横统治下,可以简单根据自身利害原则不惜采取残暴的手段决定取舍;或者在缺乏信誉和法制的背景下不择手段地致富。排除这些极端的行为类型,在人类活动的一般情况下,需要采取能够令人信服、接受的手段、方法,去实现自己的目标。这就需要智慧,所以才逐渐产生或者出现了各种类型的智慧型概念。情商、财商等,其共同点是,为了达到一定的目的,在各自的领域中根据节约与有效的原则去进行取舍时,要受到种种现实因素的限制和约束。这种取舍不能简单根据象逻辑标准化要求那样来进行,需要面对各种具体的社会关系、社会情景,进行更加复杂的权衡比较。面对日益复杂的社会生存环境,人的心智能力能否经受住考验,也在呼唤着商的新的进化形式的诞生。
于是,吴为跳跃到乐商的概念上来。他设想道,我如果通过十足的努力,能够当上市长、校长、行长、公司董事长,但是在争取的过程中,损害了我的生存环境,损害了许多方面的感情,即便我如愿以偿,实现了预想的目标,我就能快乐幸福么?这是一种非常复杂的权衡过程。他又进一步假设道,如果我只用了十之八九的努力,并没有把周围的人际关系搞的太紧张,更没有损害任何方面的利益感情,完全是顺其自然水到渠成的事,我虽然没有达到那样的目标,已经实现出来的状态,我自己就感觉非常幸福愉快,这应该就是乐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