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小说网 www.18xs.com,丢失的手指文集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世纪之交,一个被媒体冠以“80后”的新生写作群体集束式涌现,在短短几年内形成浩大的声势,引起广泛关注。从写作者的热情书写到读者的积极参与,从出版界的大力投入到图书市场的畅销流行,从大众传媒的热烈炒作到主流批评的纷纷介入,使“80后”成为引人注目的文学现象与文化现象。
“80后”这一命名尚未提出的二十世纪九十年代末“在国内文坛上,少年写作的现象渐渐引起了人们的关注这些作品或洋溢出浓郁的青春气息,或表现出充分的个性张扬。他们尽管并不成熟深刻,但是流畅自然,没有世故矫情,更能引起同龄人的共振”[1]。时至二十一世纪初,韩寒的三重门、春树的北京娃娃、郭敬明的幻城相继推出“少年写作”、“青春文学”、“新概念青春派”等涵盖面较窄的命名成为图书市场上保障畅销的标签。这一现象引起媒体较大关注。
“80后”概念的具体提出存在模糊之处。据报刊、网络、电视等大众媒体的报道,中文界“80后”概念的提出者是被称为“80后文学领袖”的恭小兵。然而至于其提出这一概念的具体语境、具体用意、具体时间以及具体文本皆难以明确,也无人深究与考证。这一概念出现后,为大众传媒广泛采用,一些出身于“新概念作文大赛”的写作者最初对其也表示认同[2]。2004年2月,北京少女作家春树登上时代周刊(亚洲版)封面,周刊将春树、韩寒等称做中国“80后”的代表。这一明确命名与定位,使“80后”迅速取代其他称谓成为一个广泛应用的语词,也引起了社会各界对80后写作的关注。在2005年6月25日出版的时代周刊(全球版)上,又出现了中国青年作家李傻傻,周刊认为,中国的“80后”成为当下文化的关键词[3]。
与概念提出的模糊性相对应是其内涵与外延上的不稳定性“时至今日,人们对这种命名方式所涵盖的文学写手及其写作行为、写作成果有着迥然不同的体认和价值判断”[4]。并且随着过度的炒作和滥用,许多读者、评论者及80后写作者本身对这一概念产生厌恶和排斥心理。
以年代、时间段为标准对写作者进行归类与界定历来存在较大争议。但从学术研究的角度,对于一个写作群体或文学现象进行探讨与研究,批评界有必要将其视为一个整一的研究对象,同时又需要切实地贴近深入地探究,指出其非整一性的差异,以达到文学批评的真正目的。“80后”并非一个创新性的批评语词,从某种程度上可以说它是对二十世纪末“新生代”、“七十年代人”等命名的承接与模拟。对于以时间段来划分作者群的批评现象已有不少作家和批评家做出或激烈或理性的分析与判断。总体而言,这种划分方式有其合理性与可取之处,因为“时间在两个角度具有了研究的价值:一是作家的年龄;二是他们参与文学活动的时间。年龄的社会学涵义首先是个人的经历。对于一名作家而言,个人的经历是他拥有的经验,而这样的经验对形成他的世界观与美学观当然是至关重要的,如果从这个角度看,在中国这样一个曾经是政治运动频仍、经济体制转型,社会观念尤其是价值观不断变化的社会里,十年恐怕足以完成一代人的社会人格和知识人格”[5],而且“每个年代都赋予这个年代复杂的文化内涵和精神特征,处于这个年代的人们,特别是有着精神文化敏感的文学家更会有着自己年代的情绪记忆和书写方式”[6]。80后自然具有属于自己年代的情绪记忆和书写方式,80后在迥异于前辈作家的成长环境和写作平台中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思维方式和精神气质,具有属于自己年代的独特追求。
“80后”是个有其丰富的文化内涵的概念,不仅仅是局限于“出生于80年代”依据相关报道与评论,以及80后自己的说法,我们可以将“80后”界定为: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末和到八十年代中前期出生的,在二十世纪九十年代末或二十一世纪初创造出有一定水准的文学作品,产生一定影响力的写作者或准写作者。
注释:
[1]王万森吴义勤房福贤:中国当代文学50年,青岛:青岛海洋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315页
[2]被称为“80后实力派五虎将”之一的小饭主编了成名?韩寒、郭敬明等人成名的心路历程,封面上赫然标榜着“八十年代”并在前言中写道:“现在媒体已将他们冠名为‘80后’看上去并不是一个聪明的叫法,可以原谅他们在这方面缺乏想象力和才能,我们的工作只是让读者了解,去了解他们喜爱的那些作者,应该说这是一个有效的途径”
[3]白烨何鹏:文化观察:2005年中国文坛大事记,时代文学,2006年第二期
[4][6]王涛何希凡:跨年代文化交叉中的自我彰显,当代文坛2006年第1期,第52页
[5]汪政:小说家的立场•序,广西: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3页
世纪之交,一个被媒体冠以“80后”的新生写作群体集束式涌现,在短短几年内形成浩大的声势,引起广泛关注。从写作者的热情书写到读者的积极参与,从出版界的大力投入到图书市场的畅销流行,从大众传媒的热烈炒作到主流批评的纷纷介入,使“80后”成为引人注目的文学现象与文化现象。
“80后”这一命名尚未提出的二十世纪九十年代末“在国内文坛上,少年写作的现象渐渐引起了人们的关注这些作品或洋溢出浓郁的青春气息,或表现出充分的个性张扬。他们尽管并不成熟深刻,但是流畅自然,没有世故矫情,更能引起同龄人的共振”[1]。时至二十一世纪初,韩寒的三重门、春树的北京娃娃、郭敬明的幻城相继推出“少年写作”、“青春文学”、“新概念青春派”等涵盖面较窄的命名成为图书市场上保障畅销的标签。这一现象引起媒体较大关注。
“80后”概念的具体提出存在模糊之处。据报刊、网络、电视等大众媒体的报道,中文界“80后”概念的提出者是被称为“80后文学领袖”的恭小兵。然而至于其提出这一概念的具体语境、具体用意、具体时间以及具体文本皆难以明确,也无人深究与考证。这一概念出现后,为大众传媒广泛采用,一些出身于“新概念作文大赛”的写作者最初对其也表示认同[2]。2004年2月,北京少女作家春树登上时代周刊(亚洲版)封面,周刊将春树、韩寒等称做中国“80后”的代表。这一明确命名与定位,使“80后”迅速取代其他称谓成为一个广泛应用的语词,也引起了社会各界对80后写作的关注。在2005年6月25日出版的时代周刊(全球版)上,又出现了中国青年作家李傻傻,周刊认为,中国的“80后”成为当下文化的关键词[3]。
与概念提出的模糊性相对应是其内涵与外延上的不稳定性“时至今日,人们对这种命名方式所涵盖的文学写手及其写作行为、写作成果有着迥然不同的体认和价值判断”[4]。并且随着过度的炒作和滥用,许多读者、评论者及80后写作者本身对这一概念产生厌恶和排斥心理。
以年代、时间段为标准对写作者进行归类与界定历来存在较大争议。但从学术研究的角度,对于一个写作群体或文学现象进行探讨与研究,批评界有必要将其视为一个整一的研究对象,同时又需要切实地贴近深入地探究,指出其非整一性的差异,以达到文学批评的真正目的。“80后”并非一个创新性的批评语词,从某种程度上可以说它是对二十世纪末“新生代”、“七十年代人”等命名的承接与模拟。对于以时间段来划分作者群的批评现象已有不少作家和批评家做出或激烈或理性的分析与判断。总体而言,这种划分方式有其合理性与可取之处,因为“时间在两个角度具有了研究的价值:一是作家的年龄;二是他们参与文学活动的时间。年龄的社会学涵义首先是个人的经历。对于一名作家而言,个人的经历是他拥有的经验,而这样的经验对形成他的世界观与美学观当然是至关重要的,如果从这个角度看,在中国这样一个曾经是政治运动频仍、经济体制转型,社会观念尤其是价值观不断变化的社会里,十年恐怕足以完成一代人的社会人格和知识人格”[5],而且“每个年代都赋予这个年代复杂的文化内涵和精神特征,处于这个年代的人们,特别是有着精神文化敏感的文学家更会有着自己年代的情绪记忆和书写方式”[6]。80后自然具有属于自己年代的情绪记忆和书写方式,80后在迥异于前辈作家的成长环境和写作平台中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思维方式和精神气质,具有属于自己年代的独特追求。
“80后”是个有其丰富的文化内涵的概念,不仅仅是局限于“出生于80年代”依据相关报道与评论,以及80后自己的说法,我们可以将“80后”界定为: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末和到八十年代中前期出生的,在二十世纪九十年代末或二十一世纪初创造出有一定水准的文学作品,产生一定影响力的写作者或准写作者。
注释:
[1]王万森吴义勤房福贤:中国当代文学50年,青岛:青岛海洋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315页
[2]被称为“80后实力派五虎将”之一的小饭主编了成名?韩寒、郭敬明等人成名的心路历程,封面上赫然标榜着“八十年代”并在前言中写道:“现在媒体已将他们冠名为‘80后’看上去并不是一个聪明的叫法,可以原谅他们在这方面缺乏想象力和才能,我们的工作只是让读者了解,去了解他们喜爱的那些作者,应该说这是一个有效的途径”
[3]白烨何鹏:文化观察:2005年中国文坛大事记,时代文学,2006年第二期
[4][6]王涛何希凡:跨年代文化交叉中的自我彰显,当代文坛2006年第1期,第52页
[5]汪政:小说家的立场•序,广西: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