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小说网 www.18xs.com,抄家后,我诗仙的身份曝光了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没错,是老本行,想让你刻字。”
“哦,刻字啊,这个小人从学徒开始,也做了二三十年了,贵人要刻雕版吗?”
“这次有点不同,要你们在泥上刻字。”
师徒二人面面相觑。
但相较他们之前在木板上刻字,泥上刻字似乎简单一些。
“我需要一些人手,就你们两个,恐怕不够。有可靠的人吗?”
“城西的桃六郎,也是雕版的好手,可以请他过来帮忙。”
雕版这一行的工匠,其实不多,毕竟需求不大。
如果没有生意找他,那就可能喝西北风,所以没多少人愿意学,但又不能完全没有。
因为当没人学的时候,这一行的手艺人又变得金贵了,总之刚刚好,保持在一定的数量上。
像金陵这种极度繁华的地方,雕版师傅的数量,也不会超过十个人。
当然,指的是民间的,一些官僚机构也有自己的雕版工匠,比如礼部、翰林院、国子监都有。
“你回去通知桃六郎,带他来见朱管家,一切听从他安排。”
“是,贵人。”
交代完这一切,杜蘅转身去了礼部。
把书馆的负责人苏赞叫来。
“苏郎中,之前抄写的进士范文,都做完了吧?”
“是,前两日刚刚完工。”
杜蘅点了点头,说道:“好,有事交代你做。”
“请侍郎吩咐。”
“礼部出过一套《韵略》吧?”
“是。”
“有备用的吗?”
“有的。”
“给我拿一套来。”
所谓《韵略》,其实可以算是字典,只不过它是按韵来划分的。
苏赞弱弱的问:“杜侍郎,下官多嘴问一句,你要《韵略》做什么?”
“我自然有我的妙用,以后你就知道了。对了,再找几个水平高的书手过来。”
苏赞就更懵逼了,但他没有多问什么。
这位侍郎大人,行事往往出人意表,即便问了,他现在可能也不会说。
……
汉字虽然十万之众,但现代常用的不过三千多字,而古人常用的有八千左右。
知识分子需要装逼,偶尔会用一些生僻字,但也就一两万字。
杜蘅先从《韵略》之中,让人找出一两万可能会用的字,找来书手以小楷书写下来,使用频率较高的字,诸如之乎者也之类的古文常见的语气词,就要多写几遍。
写完之后,杜蘅就将这些字帖带回家中,叫来七棱,拿着剪刀,将一个字一个字剪了下来,交给朱陶,送去窑厂那边。
这些字反着贴在泥块上面,雕工就能照着字形雕刻。
又过了一天,朱陶便将消息带了回来。
“老爷,成功了,你看看这些字块,是你要用的吗?”
朱陶掏出一只小盒,盒里装的都是昨天烤好的泥字块,每一块大小都一样,就像键盘的小按键似的。
“一天能烧多少?”
“由于是在泥块刻字,速度会快一点,而且泥块刻字,刻错了也没关系,压平了重新刻就是了,毕老登他们一人一天能刻两三百字。”
“附近州县都去找找,看看还有没有好的手艺人,就地找个窑厂,让他们拿烧窑的黏土刻字。”
“小人这就派人去办。”
杜蘅没找礼部的雕版工匠,因为一旦雕刻完成,那便说不清楚属于哪个部门,容易发生扯皮。
最好活字印刷变成他私人的。
次日,杜蘅上街,便听到了街上有个少年叫喊着:“卖报卖报,官报社出版的头期官报,礼部文郎中,其实没有跟老母猪配种,都是谣言。”m.
“卖报咯,卖报咯,广陵第一才子杜侍郎又填新词了,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
卖报的小郎君啊,有内味了!
杜蘅感觉何解忧还是挺会办事的,这么快就把报纸承包给了别人。
转身先去官报社,问了一下之后,才知搞的这么热闹,也才卖出一百份而已。
这一期的报纸四张四尺纸,一张一百文,也就四百文,一百份也就四十贯,冯青栀卖松花蛋一天也不止这么点钱。
报社一众官吏,急的不行,但杜蘅依旧一脸平静。
转身又去了礼部。
>
“没错,是老本行,想让你刻字。”
“哦,刻字啊,这个小人从学徒开始,也做了二三十年了,贵人要刻雕版吗?”
“这次有点不同,要你们在泥上刻字。”
师徒二人面面相觑。
但相较他们之前在木板上刻字,泥上刻字似乎简单一些。
“我需要一些人手,就你们两个,恐怕不够。有可靠的人吗?”
“城西的桃六郎,也是雕版的好手,可以请他过来帮忙。”
雕版这一行的工匠,其实不多,毕竟需求不大。
如果没有生意找他,那就可能喝西北风,所以没多少人愿意学,但又不能完全没有。
因为当没人学的时候,这一行的手艺人又变得金贵了,总之刚刚好,保持在一定的数量上。
像金陵这种极度繁华的地方,雕版师傅的数量,也不会超过十个人。
当然,指的是民间的,一些官僚机构也有自己的雕版工匠,比如礼部、翰林院、国子监都有。
“你回去通知桃六郎,带他来见朱管家,一切听从他安排。”
“是,贵人。”
交代完这一切,杜蘅转身去了礼部。
把书馆的负责人苏赞叫来。
“苏郎中,之前抄写的进士范文,都做完了吧?”
“是,前两日刚刚完工。”
杜蘅点了点头,说道:“好,有事交代你做。”
“请侍郎吩咐。”
“礼部出过一套《韵略》吧?”
“是。”
“有备用的吗?”
“有的。”
“给我拿一套来。”
所谓《韵略》,其实可以算是字典,只不过它是按韵来划分的。
苏赞弱弱的问:“杜侍郎,下官多嘴问一句,你要《韵略》做什么?”
“我自然有我的妙用,以后你就知道了。对了,再找几个水平高的书手过来。”
苏赞就更懵逼了,但他没有多问什么。
这位侍郎大人,行事往往出人意表,即便问了,他现在可能也不会说。
……
汉字虽然十万之众,但现代常用的不过三千多字,而古人常用的有八千左右。
知识分子需要装逼,偶尔会用一些生僻字,但也就一两万字。
杜蘅先从《韵略》之中,让人找出一两万可能会用的字,找来书手以小楷书写下来,使用频率较高的字,诸如之乎者也之类的古文常见的语气词,就要多写几遍。
写完之后,杜蘅就将这些字帖带回家中,叫来七棱,拿着剪刀,将一个字一个字剪了下来,交给朱陶,送去窑厂那边。
这些字反着贴在泥块上面,雕工就能照着字形雕刻。
又过了一天,朱陶便将消息带了回来。
“老爷,成功了,你看看这些字块,是你要用的吗?”
朱陶掏出一只小盒,盒里装的都是昨天烤好的泥字块,每一块大小都一样,就像键盘的小按键似的。
“一天能烧多少?”
“由于是在泥块刻字,速度会快一点,而且泥块刻字,刻错了也没关系,压平了重新刻就是了,毕老登他们一人一天能刻两三百字。”
“附近州县都去找找,看看还有没有好的手艺人,就地找个窑厂,让他们拿烧窑的黏土刻字。”
“小人这就派人去办。”
杜蘅没找礼部的雕版工匠,因为一旦雕刻完成,那便说不清楚属于哪个部门,容易发生扯皮。
最好活字印刷变成他私人的。
次日,杜蘅上街,便听到了街上有个少年叫喊着:“卖报卖报,官报社出版的头期官报,礼部文郎中,其实没有跟老母猪配种,都是谣言。”m.
“卖报咯,卖报咯,广陵第一才子杜侍郎又填新词了,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
卖报的小郎君啊,有内味了!
杜蘅感觉何解忧还是挺会办事的,这么快就把报纸承包给了别人。
转身先去官报社,问了一下之后,才知搞的这么热闹,也才卖出一百份而已。
这一期的报纸四张四尺纸,一张一百文,也就四百文,一百份也就四十贯,冯青栀卖松花蛋一天也不止这么点钱。
报社一众官吏,急的不行,但杜蘅依旧一脸平静。
转身又去了礼部。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