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小说网 www.18xs.com,那一个字的风情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化肥从身边驶过。走在街上,一片片金黄的玉米正在路面上接受着阳光的爱抚,偶尔有人在翻动;远处,一辆脱粒机正在工作,金黄的玉米粒像一粒粒珍珠在阳光下闪烁着金色的光芒。
初次看到这些忙碌而又新鲜的景象,苏倩感到一切都是新奇的,她弯下腰拾起一个玉米棒子,像在欣赏一件贵重而又罕见的艺术品,嘴里不住地问着我:“书生,这是什么东西?是书上说的玉米么?怎么这么好看?”
我不住地注视着这个生活在大都市里的女大学生,笑着回答:“倩倩,这就是玉米。没有见过吧?现在正是秋收季节,满地里都是这个。”
苏倩羡慕地说:“书生,你生活在这样的环境里,真是幸福啊!”我哑然一笑,心里在无限感慨:作为生活在城市里的人,往往羡慕恬静纯真的乡村,羡慕乡村清新的空气,羡慕乡村的野味和野菜;而生活在农村里的人却时刻向往着绚丽多彩、喧闹的城市,向往都市里的高科技,向往都市里的高楼大厦。现在的人哪,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的思想也正在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
我心里这么想着,嘴里对苏倩说道:“倩倩,你只看到了玉米艳丽的色泽,你哪儿知道,农民在培育这些珍珠所付出的艰辛和努力吗?”
苏倩看着我,摇了摇头。沉思了一会,她又问道:“书生,你家也是种这个的么?”
我点了点头,一边观看着两边熟悉的建筑,一边回答:“是的,我家也种玉米,同时还种小麦和棉花。”
“你家还种棉花啊?”苏倩的吃惊简直有些夸张“我还没有见过真正的棉花呢!”
“喂,小姐,你总不会像书上所说的那样,韭菜和麦苗不分吧?”我嘿嘿笑着。
满以为苏倩会因为我的嘲笑而反击,哪儿知道,她好奇地睁大了眼睛说道:“麦苗我当然没有见过,可是,长在地里的韭菜是什么样子的我也不知道啊!怎么,它们有相似的地方吗?”
我差点晕了过去!现在这些都市里的年轻人啊,距离大自然实在太远了,一个个都好似笼子里的金丝鸟。
我们顺着车站前街往前走。车站前街是这个县城最繁华的街道。两边店铺密布,商品琳琅满目,尤其一些地方手工艺品吸引着苏倩的目光。这只脱笼的小鸟一会儿看看这个,一会儿摸摸那个,一切都是好奇的,一切都是新鲜的。看到她真正喜爱的物品,我毫不犹豫地给她买了下来,作为这次出游的纪念。
抬头看了看太阳,又拿出手机忘记告诉大家了,前天在南京我买了一部波导手机已经是中午十二点了。我拉住在前面几乎是一溜小跑的苏倩,说道:“倩倩,时间不早了,我们该吃饭了。”苏倩摇着头说道:“我不饿,还没看够呢。”我有些怜惜地看着她,说道:“不饿也要吃点东西,饭后再玩。下午我们再到别处转转。”
苏倩一听,来了精神,问道:“这地方还有好玩的地方吗?”
我神秘地说道:“到时候你就知道了。”
苏倩一听,乖乖地跟我去了一家快餐店。
在我的老家,我自然知道有什么风味小吃了。我点了一个油炸金蝉(蝉的幼虫)、一盘清蒸肘子,一盘老醋花生,一盘醋溜白菜,两瓶啤酒,与苏倩对饮起来。苏倩哪儿吃过这样的东西,口水几乎都要流下来了。我也好久没有吃到家乡的饭了,也放开了嘴巴。好家伙,我们两个大快朵颐,吃了个肠肥肚圆。
我们边吃边聊,话题离不开县城的所见所闻,离不开农村的别样风情。苏倩非常激动,一个劲地谢着我这“书生哥哥”说给了她一个终生难忘的机会。言语之间,温情脉脉,柔情似水。
知道苏倩不习惯吃馒头,我要了两碗米饭。等酒足饭饱,盘子里几乎底朝天。
下午,我带着苏倩到了县政府对过的广场和公园里转了一圈。苏倩对一个县城能有这样的建筑和公园感到惊讶,嘴里不住地啧啧称赞。
随后,我们又到了银座购物中心,给苏倩买了一件秋装。我又买了一些衣物、食品和营养品,另外还选购了几件女性用品,装了满满两个大兜。
看到我买这些,苏倩甚是纳罕,不住地追问:“你买这么多东西干什么?那些东西给谁啊?”我笑着没有回答。
我没有告诉她,这是我的家乡;我没有告诉她,这些都是给父母买的;我没有告诉她,那几件女性用品是给妹妹宁儿买的。
从购物中心出来,我租了一辆面包车,踏上了回家的路。
我对苏倩说道:“倩倩,我们去看看黄河,怎么样?”
苏倩在车里跳起来“砰”的一声,头撞在了车顶上,疼得她眼泪几乎都流了下来,但是,她的脸上全是笑意。
“书生,真的去黄河啊?在火车上,我只是走马观花地看了一下,对黄河几乎没有什么印象。”
我告诉她,我们这次走的路线,就是沿着黄河大堤行进,沿途可以尽情欣赏黄河的壮观的气势和壮丽的风采。
出了县城,我们沿着黄河大堤西去。大堤上,秋风瑟瑟,柳枝飘舞,我们都产生了一种超凡脱俗的感觉。这种感觉,让我们心无杂念;这种感觉,让我们深切地体会到了大自然的静谧和亲切;这种感觉,让我们在远离繁华和喧嚣中有了另一种感悟。
大堤上车来车往,与平日截然不同。一辆辆满载玉米和花生的农用车来来往往;偶尔,一辆牛车慢吞吞地从身边经过,惹得苏倩不住地惊叹。从大堤上远望,田野里的庄家已经收割了将近一半,耕耘机、播种机在往返奔波;立着的、倒下的庄家各自呈现着不同的姿态。人们的笑声、机器的轰鸣声夹杂着柳枝的摆动声,构成了一曲丰收的乐曲。
苏倩的眼珠几乎要脱离眼眶,直奔丰收的田野,嘴里蹦出的全是感叹词。这个丫头,这次可真是开了眼界了。
我拍了拍她的肩头,说道:“倩倩,别太累了。前面不远就可以看到黄河了。”
她头也不回地说:“不累,一点都不累,我从来都没有见到过农民劳作的样子,从来都没有见过这么广阔的田野和天空。真的是太美了!”
我暗暗笑着,这种景象我早已习以为常了,自己从小就参加这样的劳动,其中的酸甜苦辣苏倩无法也不可能体会到的。
汽车到了黄河坝头,我请司机停下一会,我们要欣赏一下黄河的壮观。
我们站在坝头上。奔腾的黄河水就在脚下滚动。我知道,这个时候正是黄河的防汛季节,正是黄河水流最猛烈、气势最壮观的时候。我们看着滚滚的河水,倾听着黄河咆哮的声音,我们的心已经与这中华民族的摇篮紧紧地融合在了一起。
黄河颠簸飘摇,自西向东,顺流而下。穿过我们这个县有四十多公里。我从小就生长在黄河岸边,自是熟悉她的性情和脾气。我们一边欣赏,一边在交流着自己的感受。
我详细地讲述了黄河“一碗水,半碗沙”的特点,讲解了黄河汛期的危害和景色,描述了黄河流域的特产。苏倩静静地听着,她已经完全被黄河所独有的气势震慑住了。
是的,她见过长江,但是没有见过黄河;她从书上读过关于黄河的诗句,但是没有亲身的体会。
苏倩不知不觉地握住了我的手。我们肩并肩站着,嘴里默默吟唱着冼星海、光未然的黄河大合唱:
“风在吼
马在叫
黄河在咆哮
黄河在咆哮
河西山冈万丈高
河东河北
高梁熟了
万山丛中
抗日英雄真不少
青纱帐里
游击健儿逞英豪
端起了土枪洋枪
挥动着大刀长矛
保卫家乡
保卫黄河
保卫华北
保卫全中国”
我知道,这次出游,对苏倩来说,将会是终生难忘的!不仅深切地感受到了黄河的伟大,而且从内心深处,她更深刻地体会到了伟大的中华民族的美丽和富饶,感受到了我们中华民族、伟大祖国的悠久历史和气势磅礴!
我们就这样并肩而立,就这样静静地感受着。这一时刻,一切贪欲,都烟消云散;一切爱恨情仇,都成了过往烟云;一切烦恼痛苦,都付诸东流。一切都没有了,只有心在永恒!
不知过了多久,司机在催促我们。我看了看天色,夕阳西下,倦鸟归巢,我拖着恋恋不舍的苏倩离开了河岸,踏上了回家的路。
化肥从身边驶过。走在街上,一片片金黄的玉米正在路面上接受着阳光的爱抚,偶尔有人在翻动;远处,一辆脱粒机正在工作,金黄的玉米粒像一粒粒珍珠在阳光下闪烁着金色的光芒。
初次看到这些忙碌而又新鲜的景象,苏倩感到一切都是新奇的,她弯下腰拾起一个玉米棒子,像在欣赏一件贵重而又罕见的艺术品,嘴里不住地问着我:“书生,这是什么东西?是书上说的玉米么?怎么这么好看?”
我不住地注视着这个生活在大都市里的女大学生,笑着回答:“倩倩,这就是玉米。没有见过吧?现在正是秋收季节,满地里都是这个。”
苏倩羡慕地说:“书生,你生活在这样的环境里,真是幸福啊!”我哑然一笑,心里在无限感慨:作为生活在城市里的人,往往羡慕恬静纯真的乡村,羡慕乡村清新的空气,羡慕乡村的野味和野菜;而生活在农村里的人却时刻向往着绚丽多彩、喧闹的城市,向往都市里的高科技,向往都市里的高楼大厦。现在的人哪,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的思想也正在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
我心里这么想着,嘴里对苏倩说道:“倩倩,你只看到了玉米艳丽的色泽,你哪儿知道,农民在培育这些珍珠所付出的艰辛和努力吗?”
苏倩看着我,摇了摇头。沉思了一会,她又问道:“书生,你家也是种这个的么?”
我点了点头,一边观看着两边熟悉的建筑,一边回答:“是的,我家也种玉米,同时还种小麦和棉花。”
“你家还种棉花啊?”苏倩的吃惊简直有些夸张“我还没有见过真正的棉花呢!”
“喂,小姐,你总不会像书上所说的那样,韭菜和麦苗不分吧?”我嘿嘿笑着。
满以为苏倩会因为我的嘲笑而反击,哪儿知道,她好奇地睁大了眼睛说道:“麦苗我当然没有见过,可是,长在地里的韭菜是什么样子的我也不知道啊!怎么,它们有相似的地方吗?”
我差点晕了过去!现在这些都市里的年轻人啊,距离大自然实在太远了,一个个都好似笼子里的金丝鸟。
我们顺着车站前街往前走。车站前街是这个县城最繁华的街道。两边店铺密布,商品琳琅满目,尤其一些地方手工艺品吸引着苏倩的目光。这只脱笼的小鸟一会儿看看这个,一会儿摸摸那个,一切都是好奇的,一切都是新鲜的。看到她真正喜爱的物品,我毫不犹豫地给她买了下来,作为这次出游的纪念。
抬头看了看太阳,又拿出手机忘记告诉大家了,前天在南京我买了一部波导手机已经是中午十二点了。我拉住在前面几乎是一溜小跑的苏倩,说道:“倩倩,时间不早了,我们该吃饭了。”苏倩摇着头说道:“我不饿,还没看够呢。”我有些怜惜地看着她,说道:“不饿也要吃点东西,饭后再玩。下午我们再到别处转转。”
苏倩一听,来了精神,问道:“这地方还有好玩的地方吗?”
我神秘地说道:“到时候你就知道了。”
苏倩一听,乖乖地跟我去了一家快餐店。
在我的老家,我自然知道有什么风味小吃了。我点了一个油炸金蝉(蝉的幼虫)、一盘清蒸肘子,一盘老醋花生,一盘醋溜白菜,两瓶啤酒,与苏倩对饮起来。苏倩哪儿吃过这样的东西,口水几乎都要流下来了。我也好久没有吃到家乡的饭了,也放开了嘴巴。好家伙,我们两个大快朵颐,吃了个肠肥肚圆。
我们边吃边聊,话题离不开县城的所见所闻,离不开农村的别样风情。苏倩非常激动,一个劲地谢着我这“书生哥哥”说给了她一个终生难忘的机会。言语之间,温情脉脉,柔情似水。
知道苏倩不习惯吃馒头,我要了两碗米饭。等酒足饭饱,盘子里几乎底朝天。
下午,我带着苏倩到了县政府对过的广场和公园里转了一圈。苏倩对一个县城能有这样的建筑和公园感到惊讶,嘴里不住地啧啧称赞。
随后,我们又到了银座购物中心,给苏倩买了一件秋装。我又买了一些衣物、食品和营养品,另外还选购了几件女性用品,装了满满两个大兜。
看到我买这些,苏倩甚是纳罕,不住地追问:“你买这么多东西干什么?那些东西给谁啊?”我笑着没有回答。
我没有告诉她,这是我的家乡;我没有告诉她,这些都是给父母买的;我没有告诉她,那几件女性用品是给妹妹宁儿买的。
从购物中心出来,我租了一辆面包车,踏上了回家的路。
我对苏倩说道:“倩倩,我们去看看黄河,怎么样?”
苏倩在车里跳起来“砰”的一声,头撞在了车顶上,疼得她眼泪几乎都流了下来,但是,她的脸上全是笑意。
“书生,真的去黄河啊?在火车上,我只是走马观花地看了一下,对黄河几乎没有什么印象。”
我告诉她,我们这次走的路线,就是沿着黄河大堤行进,沿途可以尽情欣赏黄河的壮观的气势和壮丽的风采。
出了县城,我们沿着黄河大堤西去。大堤上,秋风瑟瑟,柳枝飘舞,我们都产生了一种超凡脱俗的感觉。这种感觉,让我们心无杂念;这种感觉,让我们深切地体会到了大自然的静谧和亲切;这种感觉,让我们在远离繁华和喧嚣中有了另一种感悟。
大堤上车来车往,与平日截然不同。一辆辆满载玉米和花生的农用车来来往往;偶尔,一辆牛车慢吞吞地从身边经过,惹得苏倩不住地惊叹。从大堤上远望,田野里的庄家已经收割了将近一半,耕耘机、播种机在往返奔波;立着的、倒下的庄家各自呈现着不同的姿态。人们的笑声、机器的轰鸣声夹杂着柳枝的摆动声,构成了一曲丰收的乐曲。
苏倩的眼珠几乎要脱离眼眶,直奔丰收的田野,嘴里蹦出的全是感叹词。这个丫头,这次可真是开了眼界了。
我拍了拍她的肩头,说道:“倩倩,别太累了。前面不远就可以看到黄河了。”
她头也不回地说:“不累,一点都不累,我从来都没有见到过农民劳作的样子,从来都没有见过这么广阔的田野和天空。真的是太美了!”
我暗暗笑着,这种景象我早已习以为常了,自己从小就参加这样的劳动,其中的酸甜苦辣苏倩无法也不可能体会到的。
汽车到了黄河坝头,我请司机停下一会,我们要欣赏一下黄河的壮观。
我们站在坝头上。奔腾的黄河水就在脚下滚动。我知道,这个时候正是黄河的防汛季节,正是黄河水流最猛烈、气势最壮观的时候。我们看着滚滚的河水,倾听着黄河咆哮的声音,我们的心已经与这中华民族的摇篮紧紧地融合在了一起。
黄河颠簸飘摇,自西向东,顺流而下。穿过我们这个县有四十多公里。我从小就生长在黄河岸边,自是熟悉她的性情和脾气。我们一边欣赏,一边在交流着自己的感受。
我详细地讲述了黄河“一碗水,半碗沙”的特点,讲解了黄河汛期的危害和景色,描述了黄河流域的特产。苏倩静静地听着,她已经完全被黄河所独有的气势震慑住了。
是的,她见过长江,但是没有见过黄河;她从书上读过关于黄河的诗句,但是没有亲身的体会。
苏倩不知不觉地握住了我的手。我们肩并肩站着,嘴里默默吟唱着冼星海、光未然的黄河大合唱:
“风在吼
马在叫
黄河在咆哮
黄河在咆哮
河西山冈万丈高
河东河北
高梁熟了
万山丛中
抗日英雄真不少
青纱帐里
游击健儿逞英豪
端起了土枪洋枪
挥动着大刀长矛
保卫家乡
保卫黄河
保卫华北
保卫全中国”
我知道,这次出游,对苏倩来说,将会是终生难忘的!不仅深切地感受到了黄河的伟大,而且从内心深处,她更深刻地体会到了伟大的中华民族的美丽和富饶,感受到了我们中华民族、伟大祖国的悠久历史和气势磅礴!
我们就这样并肩而立,就这样静静地感受着。这一时刻,一切贪欲,都烟消云散;一切爱恨情仇,都成了过往烟云;一切烦恼痛苦,都付诸东流。一切都没有了,只有心在永恒!
不知过了多久,司机在催促我们。我看了看天色,夕阳西下,倦鸟归巢,我拖着恋恋不舍的苏倩离开了河岸,踏上了回家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