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小说网 www.18xs.com,红楼望月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一位朋友问我:你既然认为红楼梦的内容是曹雪芹取材于自己家族,其中角色皆有原型,那么,李纨的原型是谁呢?我立刻告诉他,这问题我琢磨已久,结论早出:李纨的原型是他的伯母马氏。
周汝昌先生早在红楼梦新证一书里,考证出贾政的原型是曹雪芹生父曹,贾母的原型则是曹寅的未亡人,曹本是成年后才过继给她的,因此双方没有多少真实的母子感情
,这种微妙的关系被艺术地写入了书中,体现在许多的细节里。更有意思的是,曹是有亲哥哥的,这位亲哥哥并没有跟他一起过继给曹寅未亡人,但在从生活原型演化为艺术形象的过程里,为了叙述的方便,曹雪芹把这个人物写成了贾赦,于是在小说里贾赦和贾政就都成了贾母的亲儿子。人物设计上如此归并了,下笔描写时,却又照顾到生活的真实,于是出现了那个时代其实不可能出现的怪现象:贾母的长子不住荣国府里,另住一隔断开的黑油大门的宅院;挂着御赐“荣禧堂”大匾的正房竟是小儿子和小儿媳妇盘踞,大房的人过往荣国府要出大门再坐车乘轿;在庆贾母寿辰等重要的必须严格排序的活动里,贾赦竟总排在次要的日期地位上;王熙凤和平儿谈论府里宝玉一辈的嫁娶花费,提到贾赦女儿迎春,按说这是长房长女,应予重视,王熙凤竟说“二姑娘是大老爷那边的,也不算”这种“穿帮”的细节,正逗露出贾赦的原型根本不是贾母的儿子而只是一个另门居住、经济独立的侄子罢了。
生活的真实是,曹寅在康熙五十一年去世,康熙让他儿子曹颙接任江宁织造,但曹颙竟又在康熙五十四年上京时一命呜呼,康熙因为实在太宠爱曹寅一家了(曹寅母亲孙氏是他难以忘怀的教养嬷嬷,曹寅从小作他的伴读、侍卫,可谓“发小”),因此他又让曹寅的侄子曹承袭了江宁织造这个肥缺。曹接任后上折谢恩说:“窃奴才母在江宁,伏蒙万岁天高地厚洪恩,将奴才承嗣袭职,保全家口,奴才母李氏闻命之下,感激痛哭,率领阖家老幼,望阙叩头,随于二月十六日赴京恭谢天恩,行至滁州地方,伏闻万岁谕旨:不必来京。奴才母谨遵旨仍回江宁。奴才之嫂马氏,因现怀妊孕,已及七月,恐长途劳顿,未得北上奔丧,将来倘幸而生男,则奴才之兄嗣有在矣”李氏就是贾母的原型,其兄李煦多年来任苏州织造,又与曹寅轮流经理盐政,李家也就是书中的史家。曹寅、曹颙父子相继去世,李氏、马氏成了两代孤孀,李氏处境还好,过继来了曹,后来又有了曹霑即曹雪芹,总算把破碎的家修补得差强人意,马氏那就惨透了,曹颙死的时候是二十七岁,估计她也就二十四岁上下,她又不能归宁,更不能再嫁,只能留在曹家守寡,本来在这个家里她是“第一夫人”曹带着妻子进驻后,原来的堂弟媳妇成了占据正位的主妇,她必得退居自敛,你说她算个什么角色?处境真可谓尴尬万分。特别可叹的是,到了雍正朝,曹被嫌厌,雍正六年被抄家治罪,那本没马氏什么事儿,但她也只能“吃挂捞”跟着倒霉。曹被从南京逮问到北京,李氏、曹霑等自然跟去,马氏呢,也只好跟去。据负责查抄曹家的赫隋德的奏折上说:“曹家属,蒙恩谕少留房屋,以资养赡;今其家属不久回京,奴才应将在京房屋人口,酌量拨给。”后来有人说那拨给的房屋就在北京蒜市口,是一所十七间半的院落,作为曹的家属之一,马氏也少不得在那里忍耐度日。曹雪芹从幼年到少年时代,马氏一直跟他生活在一个院落里,印象当然很深,到青年时代写红楼梦,这个生活原型一定要加以利用,但如果按生活中的真实伦常地位来写,那不仅太过露骨,不符合“真事隐去,假语村言”的文本前提,也势必枝蔓累赘,所以,他就把马氏演化为了李纨。
如果说曹雪芹把生活原型里... -->>
一位朋友问我:你既然认为红楼梦的内容是曹雪芹取材于自己家族,其中角色皆有原型,那么,李纨的原型是谁呢?我立刻告诉他,这问题我琢磨已久,结论早出:李纨的原型是他的伯母马氏。
周汝昌先生早在红楼梦新证一书里,考证出贾政的原型是曹雪芹生父曹,贾母的原型则是曹寅的未亡人,曹本是成年后才过继给她的,因此双方没有多少真实的母子感情
,这种微妙的关系被艺术地写入了书中,体现在许多的细节里。更有意思的是,曹是有亲哥哥的,这位亲哥哥并没有跟他一起过继给曹寅未亡人,但在从生活原型演化为艺术形象的过程里,为了叙述的方便,曹雪芹把这个人物写成了贾赦,于是在小说里贾赦和贾政就都成了贾母的亲儿子。人物设计上如此归并了,下笔描写时,却又照顾到生活的真实,于是出现了那个时代其实不可能出现的怪现象:贾母的长子不住荣国府里,另住一隔断开的黑油大门的宅院;挂着御赐“荣禧堂”大匾的正房竟是小儿子和小儿媳妇盘踞,大房的人过往荣国府要出大门再坐车乘轿;在庆贾母寿辰等重要的必须严格排序的活动里,贾赦竟总排在次要的日期地位上;王熙凤和平儿谈论府里宝玉一辈的嫁娶花费,提到贾赦女儿迎春,按说这是长房长女,应予重视,王熙凤竟说“二姑娘是大老爷那边的,也不算”这种“穿帮”的细节,正逗露出贾赦的原型根本不是贾母的儿子而只是一个另门居住、经济独立的侄子罢了。
生活的真实是,曹寅在康熙五十一年去世,康熙让他儿子曹颙接任江宁织造,但曹颙竟又在康熙五十四年上京时一命呜呼,康熙因为实在太宠爱曹寅一家了(曹寅母亲孙氏是他难以忘怀的教养嬷嬷,曹寅从小作他的伴读、侍卫,可谓“发小”),因此他又让曹寅的侄子曹承袭了江宁织造这个肥缺。曹接任后上折谢恩说:“窃奴才母在江宁,伏蒙万岁天高地厚洪恩,将奴才承嗣袭职,保全家口,奴才母李氏闻命之下,感激痛哭,率领阖家老幼,望阙叩头,随于二月十六日赴京恭谢天恩,行至滁州地方,伏闻万岁谕旨:不必来京。奴才母谨遵旨仍回江宁。奴才之嫂马氏,因现怀妊孕,已及七月,恐长途劳顿,未得北上奔丧,将来倘幸而生男,则奴才之兄嗣有在矣”李氏就是贾母的原型,其兄李煦多年来任苏州织造,又与曹寅轮流经理盐政,李家也就是书中的史家。曹寅、曹颙父子相继去世,李氏、马氏成了两代孤孀,李氏处境还好,过继来了曹,后来又有了曹霑即曹雪芹,总算把破碎的家修补得差强人意,马氏那就惨透了,曹颙死的时候是二十七岁,估计她也就二十四岁上下,她又不能归宁,更不能再嫁,只能留在曹家守寡,本来在这个家里她是“第一夫人”曹带着妻子进驻后,原来的堂弟媳妇成了占据正位的主妇,她必得退居自敛,你说她算个什么角色?处境真可谓尴尬万分。特别可叹的是,到了雍正朝,曹被嫌厌,雍正六年被抄家治罪,那本没马氏什么事儿,但她也只能“吃挂捞”跟着倒霉。曹被从南京逮问到北京,李氏、曹霑等自然跟去,马氏呢,也只好跟去。据负责查抄曹家的赫隋德的奏折上说:“曹家属,蒙恩谕少留房屋,以资养赡;今其家属不久回京,奴才应将在京房屋人口,酌量拨给。”后来有人说那拨给的房屋就在北京蒜市口,是一所十七间半的院落,作为曹的家属之一,马氏也少不得在那里忍耐度日。曹雪芹从幼年到少年时代,马氏一直跟他生活在一个院落里,印象当然很深,到青年时代写红楼梦,这个生活原型一定要加以利用,但如果按生活中的真实伦常地位来写,那不仅太过露骨,不符合“真事隐去,假语村言”的文本前提,也势必枝蔓累赘,所以,他就把马氏演化为了李纨。
如果说曹雪芹把生活原型里...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