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小说网 www.18xs.com,隋末逐鹿记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十三日。李世民率领大军出营在浅水原布阵迎战薛举的西秦军。这一日,比
时空晚了十几天。
薛举,原籍河东汾阴人。在其父时,举家迁移到了金城,薛举身材高大,凶悍善射,为人豪爽,擅于结交豪强。家产众多,起兵时为金城校尉。
由于他交流广阔,散尽家财后不久,各方好汉纷纷来投,此地地汉人多为犯罪被迁移来此地之徒,世代在陇西居住,个个骁勇斗狠,不服王法。他们敬仰的乃是像薛举这样轻财重义的大豪,故而,不多时,薛举就尽站陇西之地。聚众十三万,于天水称帝。国号秦。
陇西是隋朝地养马之地,故而秦军多为骑兵,针对这一点,李世民采用了防守反击的策略,在列阵之时,将步兵集结于中路,将骑兵放在后方,两侧的兵力最多,却多为进关中时方投靠于唐军的各路人马,他们人数众多,战斗力却不见得有多强,李世民将他们安排在两翼,是为了迷惑薛举,如果,薛举见得唐军两翼兵多,以为唐军将重兵放在两翼,故而采取中路突破之术,想在唐军两翼合拢之前,戳穿中路的话,那就上了李世民的圈套。
在李世民看来,若自己是薛举,恐怕也会采用这个战术。
薛举地性格本就豪迈,对这些阴谋诡计并不精通,只知道硬冲硬打,在他的心目中,西秦骑兵无坚不摧,恐怕他就算知道李世民暗暗将精兵安排在中路,仍然会挥师猛攻中路吧?
唐军总兵力达到了十来万,薛举的西秦军则十万不到,然而,战事一开始,唐军就在被动挨打,这局面一直到最后都没有改变过来。
李世民的安排虽然巧妙,薛举似乎也是上了他的圈套,大战一开始,他麾下猛将就宗罗睺就率领五千精骑猛攻唐军中路,而弃两翼不顾。
李世民最怕的就是薛举看破他的安排,舍中路不攻,而是先以精兵击溃唐军两翼的乌合之众,那么,此战唐军就再无胜机了,李世民只能率中路之军撤回大营,舍弃两翼地友军,表面上,唐军虽然损失严重,却还在李世民的忍受范围内,那些杂兵本就是拿来消耗的,通过他们的牺牲,李世民也就对西秦军有了直观形象地了解,下一次会战,就会避实就虚,堂而皇之地击败对方了。
—
不知道薛举有没有看穿李世民的布置,反正是命令精骑猛攻中路,他安排在本方两翼地军队则是小股精骑混合大队步卒。
唐军的中路集团,刘弘基和殷开山率领一万精锐步卒在前,这一万人乃是一路从晋阳打到长安来的唐军精锐,李世民则率领三千玄甲精骑在后方压阵,待秦军的精骑在步兵方阵前碰过头破血流后,李世民再从后杀出,一举将其击溃。
安排是巧妙的,然而,李世民小看了西秦精骑的冲击力,面对宗罗睺的骑兵冲击,刘弘基,殷开山统率的那一万精锐竟然难以抵挡,位于第一线的士兵很快就在铁骑的冲击下,败下阵来。
薛举拥兵似乎没有保留预备队的习惯,就在宗罗睺冲垮唐军的第一线后,他的儿子薛仁果马上统率薛举的三千亲兵冲入唐军阵中,这三千亲兵同样是骑兵,战斗力和宗罗睺的五千骑兵相比一点也不差,唐军的中路彻底崩溃了。
面对这样的情况,李世民知道大势已去,长叹了一声,并未将这三千玄甲精骑投入战场,而是率领三千人且战且退,向东而去,这一仗,让李世民明白一个道理,那就是一个统帅就算再有计谋,手下的士卒若不是强兵,面对绝对强大的军队,也是难以抵挡的。
西秦骑兵冲阵的威力给李世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决定集关中之财力,打造出一只真正的玄甲精骑来,以血今日之耻。
西秦军与唐军在浅水原这一仗,获得了大胜,唐军的八总管的部众全部溃散,除了李世民的玄甲精骑避战得快,没有受到什么损伤外,其余的部众士卒死亡十之五六,大将军慕容罗睺,李安远,刘弘基在战阵中被杀,殷开山等一些将领则被薛举俘虏,薛举将唐军的尸体筑成了高台,向天下炫耀他的武勇。
回到长安后,刘文静成为了李世民的替罪羊,被李渊所免职,至于秦王李世民,因为此战之前身患疾,没能亲自指挥军队作战,故而无罪!
浅水原一战,西秦军虽然获胜,但是,由于薛举采用的猛攻战略,帐下的精骑损失也有不少,士卒倒还罢了,大量战马的损伤才让薛举感到心疼。
大军一路攻伐至此,已然劳累不堪,薛举于是决定将军队留下来休整,暂缓向前进攻,不过,也不是全无作为,为了让自己的儿子多获得功劳,他命令薛仁果率领本部人马前五围攻宁州(今甘肃省宁县)。
薛仁果其人,孔武有力,武艺尚在薛举之上,为全军之冠,然而,其人甚是残暴,且骄傲自大,与薛举手下的那些大将多有不和,为了让其上位,需多立功劳,故而,薛举让他去攻打孤城宁州。
然而,薛仁果的军队却被宁州刺史组织郡兵所击败。
薛举大怒,欲率领全军往攻宁州,谋士郝瑗向其进言,说是唐军刚败不久,关中人心騒动,这时,正应该乘势追击,直抵长安,一战定乾坤,无谓在宁州这样的小城纠缠,只要主公夺得关中,那些小城自然会向主公投诚。
薛举同意了郝瑗的建议,然而,就在他准备率军出发之际,却患病卧床,计划得以终止。
八月,薛举病逝,太子薛仁果继承帝位,为了安抚众将,获取军心,薛仁果驻军原地,停滞不前,长安之危至此解耶!
十三日。李世民率领大军出营在浅水原布阵迎战薛举的西秦军。这一日,比
时空晚了十几天。
薛举,原籍河东汾阴人。在其父时,举家迁移到了金城,薛举身材高大,凶悍善射,为人豪爽,擅于结交豪强。家产众多,起兵时为金城校尉。
由于他交流广阔,散尽家财后不久,各方好汉纷纷来投,此地地汉人多为犯罪被迁移来此地之徒,世代在陇西居住,个个骁勇斗狠,不服王法。他们敬仰的乃是像薛举这样轻财重义的大豪,故而,不多时,薛举就尽站陇西之地。聚众十三万,于天水称帝。国号秦。
陇西是隋朝地养马之地,故而秦军多为骑兵,针对这一点,李世民采用了防守反击的策略,在列阵之时,将步兵集结于中路,将骑兵放在后方,两侧的兵力最多,却多为进关中时方投靠于唐军的各路人马,他们人数众多,战斗力却不见得有多强,李世民将他们安排在两翼,是为了迷惑薛举,如果,薛举见得唐军两翼兵多,以为唐军将重兵放在两翼,故而采取中路突破之术,想在唐军两翼合拢之前,戳穿中路的话,那就上了李世民的圈套。
在李世民看来,若自己是薛举,恐怕也会采用这个战术。
薛举地性格本就豪迈,对这些阴谋诡计并不精通,只知道硬冲硬打,在他的心目中,西秦骑兵无坚不摧,恐怕他就算知道李世民暗暗将精兵安排在中路,仍然会挥师猛攻中路吧?
唐军总兵力达到了十来万,薛举的西秦军则十万不到,然而,战事一开始,唐军就在被动挨打,这局面一直到最后都没有改变过来。
李世民的安排虽然巧妙,薛举似乎也是上了他的圈套,大战一开始,他麾下猛将就宗罗睺就率领五千精骑猛攻唐军中路,而弃两翼不顾。
李世民最怕的就是薛举看破他的安排,舍中路不攻,而是先以精兵击溃唐军两翼的乌合之众,那么,此战唐军就再无胜机了,李世民只能率中路之军撤回大营,舍弃两翼地友军,表面上,唐军虽然损失严重,却还在李世民的忍受范围内,那些杂兵本就是拿来消耗的,通过他们的牺牲,李世民也就对西秦军有了直观形象地了解,下一次会战,就会避实就虚,堂而皇之地击败对方了。
—
不知道薛举有没有看穿李世民的布置,反正是命令精骑猛攻中路,他安排在本方两翼地军队则是小股精骑混合大队步卒。
唐军的中路集团,刘弘基和殷开山率领一万精锐步卒在前,这一万人乃是一路从晋阳打到长安来的唐军精锐,李世民则率领三千玄甲精骑在后方压阵,待秦军的精骑在步兵方阵前碰过头破血流后,李世民再从后杀出,一举将其击溃。
安排是巧妙的,然而,李世民小看了西秦精骑的冲击力,面对宗罗睺的骑兵冲击,刘弘基,殷开山统率的那一万精锐竟然难以抵挡,位于第一线的士兵很快就在铁骑的冲击下,败下阵来。
薛举拥兵似乎没有保留预备队的习惯,就在宗罗睺冲垮唐军的第一线后,他的儿子薛仁果马上统率薛举的三千亲兵冲入唐军阵中,这三千亲兵同样是骑兵,战斗力和宗罗睺的五千骑兵相比一点也不差,唐军的中路彻底崩溃了。
面对这样的情况,李世民知道大势已去,长叹了一声,并未将这三千玄甲精骑投入战场,而是率领三千人且战且退,向东而去,这一仗,让李世民明白一个道理,那就是一个统帅就算再有计谋,手下的士卒若不是强兵,面对绝对强大的军队,也是难以抵挡的。
西秦骑兵冲阵的威力给李世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决定集关中之财力,打造出一只真正的玄甲精骑来,以血今日之耻。
西秦军与唐军在浅水原这一仗,获得了大胜,唐军的八总管的部众全部溃散,除了李世民的玄甲精骑避战得快,没有受到什么损伤外,其余的部众士卒死亡十之五六,大将军慕容罗睺,李安远,刘弘基在战阵中被杀,殷开山等一些将领则被薛举俘虏,薛举将唐军的尸体筑成了高台,向天下炫耀他的武勇。
回到长安后,刘文静成为了李世民的替罪羊,被李渊所免职,至于秦王李世民,因为此战之前身患疾,没能亲自指挥军队作战,故而无罪!
浅水原一战,西秦军虽然获胜,但是,由于薛举采用的猛攻战略,帐下的精骑损失也有不少,士卒倒还罢了,大量战马的损伤才让薛举感到心疼。
大军一路攻伐至此,已然劳累不堪,薛举于是决定将军队留下来休整,暂缓向前进攻,不过,也不是全无作为,为了让自己的儿子多获得功劳,他命令薛仁果率领本部人马前五围攻宁州(今甘肃省宁县)。
薛仁果其人,孔武有力,武艺尚在薛举之上,为全军之冠,然而,其人甚是残暴,且骄傲自大,与薛举手下的那些大将多有不和,为了让其上位,需多立功劳,故而,薛举让他去攻打孤城宁州。
然而,薛仁果的军队却被宁州刺史组织郡兵所击败。
薛举大怒,欲率领全军往攻宁州,谋士郝瑗向其进言,说是唐军刚败不久,关中人心騒动,这时,正应该乘势追击,直抵长安,一战定乾坤,无谓在宁州这样的小城纠缠,只要主公夺得关中,那些小城自然会向主公投诚。
薛举同意了郝瑗的建议,然而,就在他准备率军出发之际,却患病卧床,计划得以终止。
八月,薛举病逝,太子薛仁果继承帝位,为了安抚众将,获取军心,薛仁果驻军原地,停滞不前,长安之危至此解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