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小说网 www.18xs.com,天生韩信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天之商贾之道,大多源于陶朱公。
若论起春秋时期最具传奇的人物,那当属陶朱公是也。他原名范蠡,春秋时期的越国人,在越国被吴国灭亡时,是他提出降吴复国的计策的,并随同越王勾践一同到吴国为奴,千方百计谋取勾践回国,成为辅助勾践灭吴复国的第一谋臣,官拜上将军。
但当勾践复国之后,他了解勾践是一个可以共患难但不能同安乐的人,于是他急流勇退,毅然弃官而去。首先他到了齐国,改名为鸱夷子皮。齐国人知道他有很好的品德和很高的才能,便请他当宰相。由于他退归林下的决心已下,不久又辞官而去。他到了当时的商业中心陶定居,自称”朱公”,人们称他陶朱公。他在这里既经营商业,又从事农业和牧业,很快就表现了非凡的经商才能。
他在经商中提出了“物以稀为贵;人弃我取、人取我弃;囤积货物、垄断居奇、把握时机、聚散适宜”的商训,很快就‘累十九年三致金,财聚巨万’,成为春秋时期的首富,与战国时期的“奇货可居”的吕不韦并称为两大奇商。
范蠡的后人便以“陶”为姓氏,每代族长皆称“陶朱公”,经几代人繁衍,如今已成为了齐国第一大家族。齐国和秦国、三晋不同,秦国和三晋治国理念偏重于法家学术,轻商贾而重农耕,商人在其国家的地位十分低下,甚至不允许穿绸缎制造的衣服,不得出入高档的场所。可齐国却大大不相同,商贾是齐国的立国之本,商人在这里不但不受歧视,反而有着很高的社会地位。像皱家这种在齐地盘根数百年的豪门大族,所涉及的范围早已经不止商业这么简单了。
一方面他们与官府合作,丰年则大量收井粮食,若遇灾年朝廷需要粮食时则出售粮食给朝廷,以此结好官府和百姓;另一方面,大量的家族优秀子弟弃商从政,在齐国中枢以及地方任着大大小小的职务,将“家国”很好的结合在了一起。靠着这些手段,陶家虽然数次起起伏伏,其间齐国甚至几度易主,但陶家仍然稳居天下第一富商家族的地位,物价大半皆由其定。
但这几年陶家的地位却受到空前的挑战,东海兴起的龙家靠着在乱世中制造和贩卖兵器甲胄迅速崛起,一跃成为了齐地仅次于陶家的最大的商业家族,并以咄咄逼人的态势挑战者陶家商业领袖的地位。
临淄的邹家因为结好官府,先是重金贿赂了秦国齐地数郡的大小官员。齐国重立后,邹家又迅速投换门第,投在了田氏门下,刘邦入住后,又与汉王一系百般结好。靠着与统治者良好的关系,邹家在商场中飞扬跋扈,就连领袖陶家也不怎么放在眼里。
反观陶家自齐国亡于秦国之后,声势江河日下,虽然仍然保持着第一富商的称号,却不断的受到新兴起家族的挑战,这一代更是因为领袖“陶朱公”之争的问题而陷入内斗不断。
原来这一代的陶朱公因为只有子嗣一人,偏偏他的独子又是浅福之人,才刚刚完婚便撒手西去,留下了寡居的妻子和遗腹子。陶朱公又年事已高,精力不济无法打理家业,只好悉数托付给儿媳上官芷水来打理。还好他的儿媳虽然长相柔弱,却是个极有主见的好强女人,在她的精心梳理下,陶家不但没有继续没落,反而焕发出了新的活力。
在内,上官芷水对待各位叔伯长辈皆是一视同仁,处事秉公办理不偏不倚,赢得族人的钦佩;对外,她争取到了龙家的支持,通过姻亲等手段让陶家和龙家结为同盟,共同打击不守规矩的邹家,强势的在商界重新竖起了正朔,一扫十几年来陶家的颓势。
“盛极必衰”,这个聪明的女人也深晓这个道理,所以她明智的选择了暂收锋芒,谨慎的在当权者刘邦面前表现出陶家的臣服和善意。年初就无偿的捐赠了二十万石粮草,这次汉军在河北兵败,上官芷水更是献出了三十万石粮食用以资助刘邦。
可随着战事愈紧,刘邦又在不停的拼命扩军,她所捐出去的粮食不过只能解一时之急。刘邦便狮子大开口,派人多次上门敲诈也好,勒索也罢,强逼着陶家又拿出了二十万石粮食,却仍然是杯水车薪。渐渐的,上官芷水心中也隐隐的感觉到了一丝不安。
这是一种说不清道不明的直觉,仿佛心中总是有什么担心的事情将要发生一般,却说不出个所以然来。上官芷水只好一方面不断的安慰自己不要胡思乱想,一方面吩咐家人这段时间多加谨慎。
闭目依在柔软的靠枕上,娇躯随着马车车轮的滚动不断晃动,上官芷水却已经习以为常,只是身躯有些乏了而已。
这几天正是鲁地农户买种之时,却因为陶家的一个掌柜私自克扣而激起了民愤,愤怒的鲁人冲入了陶家的店铺,将其砸的稀烂,并且告上了当地县衙。上官芷水听闻消息后不敢大意,亲自前往鲁地调处。在将那名利欲熏心的掌柜革除后,又答应鲁地的种子价格减半,这些鲁人才心满意足的肯不再追究。
只是忙碌了一天,本就身子弱的她已经疲惫不堪,,伸手拈了拈有些酸痛的手背,... -->>
天之商贾之道,大多源于陶朱公。
若论起春秋时期最具传奇的人物,那当属陶朱公是也。他原名范蠡,春秋时期的越国人,在越国被吴国灭亡时,是他提出降吴复国的计策的,并随同越王勾践一同到吴国为奴,千方百计谋取勾践回国,成为辅助勾践灭吴复国的第一谋臣,官拜上将军。
但当勾践复国之后,他了解勾践是一个可以共患难但不能同安乐的人,于是他急流勇退,毅然弃官而去。首先他到了齐国,改名为鸱夷子皮。齐国人知道他有很好的品德和很高的才能,便请他当宰相。由于他退归林下的决心已下,不久又辞官而去。他到了当时的商业中心陶定居,自称”朱公”,人们称他陶朱公。他在这里既经营商业,又从事农业和牧业,很快就表现了非凡的经商才能。
他在经商中提出了“物以稀为贵;人弃我取、人取我弃;囤积货物、垄断居奇、把握时机、聚散适宜”的商训,很快就‘累十九年三致金,财聚巨万’,成为春秋时期的首富,与战国时期的“奇货可居”的吕不韦并称为两大奇商。
范蠡的后人便以“陶”为姓氏,每代族长皆称“陶朱公”,经几代人繁衍,如今已成为了齐国第一大家族。齐国和秦国、三晋不同,秦国和三晋治国理念偏重于法家学术,轻商贾而重农耕,商人在其国家的地位十分低下,甚至不允许穿绸缎制造的衣服,不得出入高档的场所。可齐国却大大不相同,商贾是齐国的立国之本,商人在这里不但不受歧视,反而有着很高的社会地位。像皱家这种在齐地盘根数百年的豪门大族,所涉及的范围早已经不止商业这么简单了。
一方面他们与官府合作,丰年则大量收井粮食,若遇灾年朝廷需要粮食时则出售粮食给朝廷,以此结好官府和百姓;另一方面,大量的家族优秀子弟弃商从政,在齐国中枢以及地方任着大大小小的职务,将“家国”很好的结合在了一起。靠着这些手段,陶家虽然数次起起伏伏,其间齐国甚至几度易主,但陶家仍然稳居天下第一富商家族的地位,物价大半皆由其定。
但这几年陶家的地位却受到空前的挑战,东海兴起的龙家靠着在乱世中制造和贩卖兵器甲胄迅速崛起,一跃成为了齐地仅次于陶家的最大的商业家族,并以咄咄逼人的态势挑战者陶家商业领袖的地位。
临淄的邹家因为结好官府,先是重金贿赂了秦国齐地数郡的大小官员。齐国重立后,邹家又迅速投换门第,投在了田氏门下,刘邦入住后,又与汉王一系百般结好。靠着与统治者良好的关系,邹家在商场中飞扬跋扈,就连领袖陶家也不怎么放在眼里。
反观陶家自齐国亡于秦国之后,声势江河日下,虽然仍然保持着第一富商的称号,却不断的受到新兴起家族的挑战,这一代更是因为领袖“陶朱公”之争的问题而陷入内斗不断。
原来这一代的陶朱公因为只有子嗣一人,偏偏他的独子又是浅福之人,才刚刚完婚便撒手西去,留下了寡居的妻子和遗腹子。陶朱公又年事已高,精力不济无法打理家业,只好悉数托付给儿媳上官芷水来打理。还好他的儿媳虽然长相柔弱,却是个极有主见的好强女人,在她的精心梳理下,陶家不但没有继续没落,反而焕发出了新的活力。
在内,上官芷水对待各位叔伯长辈皆是一视同仁,处事秉公办理不偏不倚,赢得族人的钦佩;对外,她争取到了龙家的支持,通过姻亲等手段让陶家和龙家结为同盟,共同打击不守规矩的邹家,强势的在商界重新竖起了正朔,一扫十几年来陶家的颓势。
“盛极必衰”,这个聪明的女人也深晓这个道理,所以她明智的选择了暂收锋芒,谨慎的在当权者刘邦面前表现出陶家的臣服和善意。年初就无偿的捐赠了二十万石粮草,这次汉军在河北兵败,上官芷水更是献出了三十万石粮食用以资助刘邦。
可随着战事愈紧,刘邦又在不停的拼命扩军,她所捐出去的粮食不过只能解一时之急。刘邦便狮子大开口,派人多次上门敲诈也好,勒索也罢,强逼着陶家又拿出了二十万石粮食,却仍然是杯水车薪。渐渐的,上官芷水心中也隐隐的感觉到了一丝不安。
这是一种说不清道不明的直觉,仿佛心中总是有什么担心的事情将要发生一般,却说不出个所以然来。上官芷水只好一方面不断的安慰自己不要胡思乱想,一方面吩咐家人这段时间多加谨慎。
闭目依在柔软的靠枕上,娇躯随着马车车轮的滚动不断晃动,上官芷水却已经习以为常,只是身躯有些乏了而已。
这几天正是鲁地农户买种之时,却因为陶家的一个掌柜私自克扣而激起了民愤,愤怒的鲁人冲入了陶家的店铺,将其砸的稀烂,并且告上了当地县衙。上官芷水听闻消息后不敢大意,亲自前往鲁地调处。在将那名利欲熏心的掌柜革除后,又答应鲁地的种子价格减半,这些鲁人才心满意足的肯不再追究。
只是忙碌了一天,本就身子弱的她已经疲惫不堪,,伸手拈了拈有些酸痛的手背,...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