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小说网 www.18xs.com,三国之魏延一统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河相互连接,形成了一个巨大的网状结构。在河流和高山的连通以及贯穿之下,导致上庸郡对外隔绝,但上庸地区有着极高的战略地位则是无可争辩的。
“主公,上庸是块战略要地,但是不利于作为基业的发祥之地,原因有三,一、上庸地狭民稀,人口逐渐流向了汉中、襄阳和南阳等富庶之地,人少了就没有充足的兵役,地狭使其耕地有限无法提供充足的粮食;二、上庸道路险阻,交通不便,与外隔绝,商业贸易发展受到抑制,这就使得基业没有经济钱财支撑;三、上庸被曹操、刘表、刘璋、张鲁等势力包围,等到日后我们向外拓展的时候,没有战略后方和缓冲地带。”徐庶滔滔不绝、娓娓道来。
“嗯,有道理,那元直以为何处最佳?”魏延微微点头。
“南方......”徐庶手指着南边说道。
“荆南四郡?”魏延恍然大悟。
“是的,主公应当等待时机南下,曹操和袁绍在北方对峙,不管谁赢,胜利的一方想完全消灭另一方还要很长时间,百足之虫死而不僵,主公就可以在荆南安心发展实力。”
“荆南四郡地广人稀,但是土地肥沃,相对于中原,这里和平安宁,积极吸纳北方南下的难民,给他们分配无主土地,奖励耕种,并且实行军屯,不出两年就能够为主公提供充足的粮草,再在难民和本地人中挑选青壮,组建强军。”
“荆南四郡毗邻交州,庶当初游历天下的时候去过,自然环境得天独厚,粮食能一年多熟,还有充足的资源,主公稳定荆南以后,派一上将夺取交州,为我们提供战略后方。交州东部南海郡接江东会稽郡,交州西部交趾郡西接益州,有重要的军事战略地位。”
“刘表守成有余,进取不足,其基业迟早要易主,主公应等待时机挥师北上夺取南郡和江夏郡,这样主公就手握荆州、交州两大州。然后主公可率主力从南郡西进益州,令一偏师从交州交趾郡隐秘大迂回到益州南部,刘璋暗弱,必首尾不能相顾,还不望风而降。”
“江东已历三世,又有长江天堑,主公应当训练一支强大的水军以抗衡,然后步军三路出兵,从江夏、长沙、南海三路出击,江东步战必不及我军,江东定矣。”
“至此主公统一整个南方,再携胜利之师北上一统天下,主公率主力从襄阳出宛、洛,西路汉中军出长安,东路扬州军出青、徐,主公霸业可成也。”徐庶说的热血沸腾。
魏延很是震惊,徐庶不但是谋主还是战略家,清晰的为自己规划了战略方向,和诸葛亮的《隆中对》有异曲同工之妙。
“先生大才,魏延得先生实乃三生有幸。”魏延起身恭敬的向徐庶行礼。
“主公过奖,庶实不敢当,主公天赐雄才,大业必成。”徐庶也起身回礼。
河相互连接,形成了一个巨大的网状结构。在河流和高山的连通以及贯穿之下,导致上庸郡对外隔绝,但上庸地区有着极高的战略地位则是无可争辩的。
“主公,上庸是块战略要地,但是不利于作为基业的发祥之地,原因有三,一、上庸地狭民稀,人口逐渐流向了汉中、襄阳和南阳等富庶之地,人少了就没有充足的兵役,地狭使其耕地有限无法提供充足的粮食;二、上庸道路险阻,交通不便,与外隔绝,商业贸易发展受到抑制,这就使得基业没有经济钱财支撑;三、上庸被曹操、刘表、刘璋、张鲁等势力包围,等到日后我们向外拓展的时候,没有战略后方和缓冲地带。”徐庶滔滔不绝、娓娓道来。
“嗯,有道理,那元直以为何处最佳?”魏延微微点头。
“南方......”徐庶手指着南边说道。
“荆南四郡?”魏延恍然大悟。
“是的,主公应当等待时机南下,曹操和袁绍在北方对峙,不管谁赢,胜利的一方想完全消灭另一方还要很长时间,百足之虫死而不僵,主公就可以在荆南安心发展实力。”
“荆南四郡地广人稀,但是土地肥沃,相对于中原,这里和平安宁,积极吸纳北方南下的难民,给他们分配无主土地,奖励耕种,并且实行军屯,不出两年就能够为主公提供充足的粮草,再在难民和本地人中挑选青壮,组建强军。”
“荆南四郡毗邻交州,庶当初游历天下的时候去过,自然环境得天独厚,粮食能一年多熟,还有充足的资源,主公稳定荆南以后,派一上将夺取交州,为我们提供战略后方。交州东部南海郡接江东会稽郡,交州西部交趾郡西接益州,有重要的军事战略地位。”
“刘表守成有余,进取不足,其基业迟早要易主,主公应等待时机挥师北上夺取南郡和江夏郡,这样主公就手握荆州、交州两大州。然后主公可率主力从南郡西进益州,令一偏师从交州交趾郡隐秘大迂回到益州南部,刘璋暗弱,必首尾不能相顾,还不望风而降。”
“江东已历三世,又有长江天堑,主公应当训练一支强大的水军以抗衡,然后步军三路出兵,从江夏、长沙、南海三路出击,江东步战必不及我军,江东定矣。”
“至此主公统一整个南方,再携胜利之师北上一统天下,主公率主力从襄阳出宛、洛,西路汉中军出长安,东路扬州军出青、徐,主公霸业可成也。”徐庶说的热血沸腾。
魏延很是震惊,徐庶不但是谋主还是战略家,清晰的为自己规划了战略方向,和诸葛亮的《隆中对》有异曲同工之妙。
“先生大才,魏延得先生实乃三生有幸。”魏延起身恭敬的向徐庶行礼。
“主公过奖,庶实不敢当,主公天赐雄才,大业必成。”徐庶也起身回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