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一章 烽火江南(一) (1/2)
18小说网 www.18xs.com,晚清之开着战舰去穿越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68年春,大名台湾府,台南,现在已经被改名,与郑成功时期极其类似,叫明京,仅仅是前面少了东都两个字。
王秋已经看了一个上午的文件,眼睛酸涩,老腰也酸痛起来,站了起来,伸了个懒腰。黄冠城在边上看到了,赶紧过来帮他捏捏肩膀。
王秋笑着说道,“冠城,你已经是内阁次相了,却要做小厮的活。”
黄冠城也笑了,“首相,在您面前,我永远是您的学生。”
黄冠城是个孤儿,自小被王秋收养,不是父子却胜似父子,只是一向称呼王秋为先生而已。
王秋是个闲不住的人,稍微休息下,就进入正题,“冠城,前段时间我让你们汇总下台湾现在的情形,你们做好报告了?”
前段时间,借鉴新华夏的做法,大明也每年都出台一个类似白皮书的国情咨文,阐述一年以来的国家总体情况。
黄冠城说,“嗯,这国情咨文已经准备好了,正在最后润色。”
“不用太多润色,我要先看看。”
黄冠城将咨文交给王秋。
从政治层面,按照崖山人的建议,大明将土地从地主阶层剥夺转移到农民阶层,不仅增加了税赋,还大大赢得了以农民为主体的民心,大明在台湾受到的拥戴已经超过了明郑时期。
经过一年多的整军备战,大明台湾府已经拥有了一万三千名正规军,全部装备遂发枪,与新华夏的米尼枪相比,也就是没有膛线,射程少了有四成,但是胜在无膛线的枪管容易制造,子弹也不用车制,加工难度都很低。在引入了新华夏的冲压机后,台湾已经能够生产火枪与轻便的火炮,子弹与实心炮弹也能够自己生产。由于*与炮管配合度较高,这些都需要从新华夏进口。
虽然如此,台湾军队的武器装备已经不落后于此时的西方国家了。
自信满满的大明台湾府打算出兵东南,先显示一下自己的存在了。
68年6月,明军出兵1万,进攻厦门。
先是金门岛,而后厦门岛,接着就是厦门岛周边的大陆地区。此时的厦门岛因为上一次华夏海军的肆虐,人烟极度稀少,驻军更是全无。
大明虽然轻松占领了这些地区,但是不仅财物没有什么进项,就是人口也没有多少,只有不到一千老弱,被掳至台湾。
不死心的大明继续向北用兵,接连劫掠了泉州、福州、宁德、温州等地,获得2万余口人。
此次军事行动,按照崖山人的标准,算是失败的,因为并没有带来经济利益或者说是其余的实利,甚至无法抵消出兵的费用。但是从政治层面上讲,却是相当成功的。
听闻台湾劫掠沿海,丧失制海权的满清知道,表面强大的大清已经难以防范海上来敌以保护东南沿海。思前想后,决定仿效顺治故例,强行将江、浙、闽、粤、鲁等省沿海居民分别内迁三十至五十里,设界防守,严禁逾越。只是此一时彼一时。顺治时期,人口只有四五千万,而乾隆时期,人口已经2亿,在东南沿海,更是人口的密集区。
据测算,待迁徙区域的面积四五万平方公里,人口恐怕已经数十万甚至上百万了。最糟糕的是,东南沿海土地已经人满为患,在哪里找到空地安置这些人?只能在遥远的湖广甚至东北安置这些人口。
一去上千里的移民对于老百姓来说几乎是不可承受之痛,因为这代表着自己已经无法拜祭自己的列举祖列宗了,这对一向尊崇祖先的汉人来说,自然是不能忍受的。
藏身在福建的郑开的徒子徒孙,福建漳浦人卢茂,在乡间大肆串联,于68年8月趁机举事,附近不甘移民的老百姓,响着云集,人数超过两千人,比历史上的几十人规模可是大了太多。这是因为漳浦正处于福建沿海,全县近半的人口都在迁徙范围之内,抗争的百姓自然众多。更有利的是,郑开的徒子徒孙从台湾运送来了大量的武器,不仅有大刀长矛,还有不少的火枪,让他们有了更多的底气。
更有利的是,漳浦县城此时并没有多少守备力量。因为县衙的衙役与县内的驻军都被派出去弹压并强制老百姓外迁,县城反而空虚了下来。
结果就是,卢茂的起义军十分顺利的就攻占了县城,知县徐观孙被捕,把总曾大猷战死。
攻占县城后,卢茂义军声势更加浩大,县城内的无业游民、失地农民、手工业者这些无产者纷纷加入,起义军滚雪... -->>
68年春,大名台湾府,台南,现在已经被改名,与郑成功时期极其类似,叫明京,仅仅是前面少了东都两个字。
王秋已经看了一个上午的文件,眼睛酸涩,老腰也酸痛起来,站了起来,伸了个懒腰。黄冠城在边上看到了,赶紧过来帮他捏捏肩膀。
王秋笑着说道,“冠城,你已经是内阁次相了,却要做小厮的活。”
黄冠城也笑了,“首相,在您面前,我永远是您的学生。”
黄冠城是个孤儿,自小被王秋收养,不是父子却胜似父子,只是一向称呼王秋为先生而已。
王秋是个闲不住的人,稍微休息下,就进入正题,“冠城,前段时间我让你们汇总下台湾现在的情形,你们做好报告了?”
前段时间,借鉴新华夏的做法,大明也每年都出台一个类似白皮书的国情咨文,阐述一年以来的国家总体情况。
黄冠城说,“嗯,这国情咨文已经准备好了,正在最后润色。”
“不用太多润色,我要先看看。”
黄冠城将咨文交给王秋。
从政治层面,按照崖山人的建议,大明将土地从地主阶层剥夺转移到农民阶层,不仅增加了税赋,还大大赢得了以农民为主体的民心,大明在台湾受到的拥戴已经超过了明郑时期。
经过一年多的整军备战,大明台湾府已经拥有了一万三千名正规军,全部装备遂发枪,与新华夏的米尼枪相比,也就是没有膛线,射程少了有四成,但是胜在无膛线的枪管容易制造,子弹也不用车制,加工难度都很低。在引入了新华夏的冲压机后,台湾已经能够生产火枪与轻便的火炮,子弹与实心炮弹也能够自己生产。由于*与炮管配合度较高,这些都需要从新华夏进口。
虽然如此,台湾军队的武器装备已经不落后于此时的西方国家了。
自信满满的大明台湾府打算出兵东南,先显示一下自己的存在了。
68年6月,明军出兵1万,进攻厦门。
先是金门岛,而后厦门岛,接着就是厦门岛周边的大陆地区。此时的厦门岛因为上一次华夏海军的肆虐,人烟极度稀少,驻军更是全无。
大明虽然轻松占领了这些地区,但是不仅财物没有什么进项,就是人口也没有多少,只有不到一千老弱,被掳至台湾。
不死心的大明继续向北用兵,接连劫掠了泉州、福州、宁德、温州等地,获得2万余口人。
此次军事行动,按照崖山人的标准,算是失败的,因为并没有带来经济利益或者说是其余的实利,甚至无法抵消出兵的费用。但是从政治层面上讲,却是相当成功的。
听闻台湾劫掠沿海,丧失制海权的满清知道,表面强大的大清已经难以防范海上来敌以保护东南沿海。思前想后,决定仿效顺治故例,强行将江、浙、闽、粤、鲁等省沿海居民分别内迁三十至五十里,设界防守,严禁逾越。只是此一时彼一时。顺治时期,人口只有四五千万,而乾隆时期,人口已经2亿,在东南沿海,更是人口的密集区。
据测算,待迁徙区域的面积四五万平方公里,人口恐怕已经数十万甚至上百万了。最糟糕的是,东南沿海土地已经人满为患,在哪里找到空地安置这些人?只能在遥远的湖广甚至东北安置这些人口。
一去上千里的移民对于老百姓来说几乎是不可承受之痛,因为这代表着自己已经无法拜祭自己的列举祖列宗了,这对一向尊崇祖先的汉人来说,自然是不能忍受的。
藏身在福建的郑开的徒子徒孙,福建漳浦人卢茂,在乡间大肆串联,于68年8月趁机举事,附近不甘移民的老百姓,响着云集,人数超过两千人,比历史上的几十人规模可是大了太多。这是因为漳浦正处于福建沿海,全县近半的人口都在迁徙范围之内,抗争的百姓自然众多。更有利的是,郑开的徒子徒孙从台湾运送来了大量的武器,不仅有大刀长矛,还有不少的火枪,让他们有了更多的底气。
更有利的是,漳浦县城此时并没有多少守备力量。因为县衙的衙役与县内的驻军都被派出去弹压并强制老百姓外迁,县城反而空虚了下来。
结果就是,卢茂的起义军十分顺利的就攻占了县城,知县徐观孙被捕,把总曾大猷战死。
攻占县城后,卢茂义军声势更加浩大,县城内的无业游民、失地农民、手工业者这些无产者纷纷加入,起义军滚雪...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