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小说网 www.18xs.com,九千岁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军大溃。铨与应泰分城守,应泰令铨退保河西,以图再举,不从。守三日,城破,被执不屈,欲杀之,引颈待刃,乃送归署。铨衣冠向阙拜,又遥拜父母,遂自经。
何廷魁,字汝谦,山西威远卫人。万历二十九年进士.守辽阳,城破,廷魁怀印率其妾高氏、金氏投井死,婢仆从死者六人。
崔儒秀,字儆初,陕州人。大明万历二十六年进士.辽阳被围,分守东城,矢集如雨,不少却。会兵溃,儒秀痛哭,戎服北向拜,自经
郑国昌,邠州人。大明万历三十五年进士。历山西参政。崇祯元年以按察使治兵永平,迁山西右布政使,上官奏留之。三年正月,清兵自京师东行,先使人伏文庙承尘上,主者不觉也。初四日黎明登城,有守将左右之,国昌觉其异,捶之至死。须臾,北楼火发,城遂破。国昌自缢城上,中军守备程应琦从之。应琦妻奔告国昌妻,与之偕死。
知府张凤奇,推官卢成功,卢龙教谕赵允殖,副总兵焦延庆,东胜卫指挥张国翰及里居中书舍人廖汝钦,武举唐之俊,诸生韩洞原、周祚新、冯维京、胡起鸣、胡光奎、田种玉等十数人皆死。国昌、凤奇一门尽死
张春,字泰宇,同州人。大明万历二十八年举于乡.死战不敌,与杨华征,游击薛大湖等三十三人俱被执,部卒死者无算。诸人见太宗文皇帝(皇太极)皆行臣礼,春独植立不跪。至晚,遣使赐以珍馔。春曰:“忠臣不事二君,礼也。我若贪生,亦安用我。”遂不食。越三日,复以酒馔赐之,春仍不食。令剃发,不从。居右庙,服故衣冠(明朝衣帽),迄不失臣节而死。
清兵攻保安,知县蒋秉采募兵坚守,力屈众溃,投缳死,合门殉之。
一桂,黄冈举人,督饷昌平,以南城最冲,身往扼之。俄西城失守,被执死。妻妾子女暨家众二十七人悉赴井死
孙士美,青浦人。由乡举授舒城教谕.十一年冬,满清兵至,力守三日,城破,自刭于角楼。父讷亦自缢,一家死者十三人.
白慧元,青涧人。崇祯七年进士,清兵抵城下,慧元躬擐甲胄,防御甚力。及城破,一门俱死
刘廷训,顺天通州人。岁贡生,为吴桥训导.清兵入畿内,外围将合,廷训急趋城上,语守者曰:“守死,逃亦死,盍死于守,为忠义鬼乎!”众泣诺(哭着答应),乃坚拒三昼夜。廷训中流矢,束胸力战,又中六矢乃死
张秉文,字含之,桐城人.清兵徇下州县十有六,遂临济南。秉文等分门死守,昼夜不解甲,援兵竟无至者。明年正月二日,城溃,秉文擐甲巷战,已被箭,力不能支,死之。妻方、妾陈,并投大明湖死。
学朱,字用晦,长洲人。崇祯四年进士.被荐未擢而遘难。望阙再拜,与妻刘偕死,阖门殉之
谦,孝感人,进士。战于城上,与季父有正偕死,母莫氏匿民间不食死,族戚傔从,死者四十余人.
烈献,黄陂贡生,城破,与二子俱死.
承宜,大学士爌孙,进士,与妻妾同死
重光,字秀恒,保定人。由贡生为柏乡训导,及清军至,吏民欲负之逃,重光不可,抱印赴井死。
颜胤绍,字赓明,曲阜人,复圣六十五代孙也.胤绍知城必破,豫集一家老稚于室中,积薪绕之,而身往城上策战守。城破,趋归官舍,举火焚室,衣冠北向再拜,跃入火中同死。
大明崇祯十七年,公元1644年,匪首李自成陷北京,毅宗(思宗)皇帝于景山自尽,是时死国难者,东阁大学士范景文以下二十一人,后吴三桂以“报君父之仇”引清军入关,李自成败走。是年为干支纪年甲申年,时称“甲申国变”。自是明季殉难臣工士子以百千计。以上名录辑选自《明史》,为大明崇祯十七年之后殉节者,括战死、不屈被杀、自杀三类。
降清名将:
五将降清皇太极即位后积极从事扩张政策。为了扩大武装力量,他除了把八旗变为24旗外,还采取种种措施招降纳叛,从明朝网罗将领。从天聪七年(1633)到崇德七年(1642)这10年间,明朝有五位重要将领投降了皇太极,使清朝的力量大大增强。这五将是孔有德、耿仲明、尚可喜、洪承畴和祖大寿。五将尤其是前四将归清,极大地壮大了清朝的力量。孔有德(1602—1652),辽东人。**哈赤攻克辽东,孔有德与耿仲明(1604—1649)奔皮岛(辽宁南大海中)明总兵毛文龙麾下。由于毛文龙屡为清所败又骄纵不受节制,为袁崇焕所杀。孔、耿二人走投登州巡抚孙元化,担任参将。天聪五年(1631),皇太极率兵围大凌河城,孙元化派遣孔有德率骑兵800赴援。孔有德到吴桥,下大雪,没有吃的,士兵便掠夺百姓财物。在部将李九成儿子李应元的唆使下,孔有德叛变,耿仲明为内应,攻下登州。孙元化自杀未遂,孔有德让他乘船离开,自号大元帅,耿仲明自称总兵官。明遣朱大典围攻,天聪七年三月,孔有德、耿仲明航海投降皇太极。孔有德一投降,皇太极就按原来他的自封号封他为都元帅,隶汉军正红旗。崇德元年封恭顺王。入关后随多尔衮进攻李自成起义军,又下江南镇压南明政权。顺治三年封定南王。九年为李定国围于桂林,自杀。耿仲明投降后,皇太极就按原来他的自封号封他为总兵官。崇德元年,封怀顺王。入关后,跟随孔有德进攻李自成,下江南镇压南明政权。顺治六年改封靖南王,领兵入广东。以匿逃人罪自杀于吉安。尚可喜,辽东人。崇祯时,为明东江总兵官(驻皮岛)黄龙部下。孔有德登州叛变后,黄龙提升他为广鹿岛副将。天聪七年,孔有德、耿仲明引后金兵攻旅顺,黄龙兵败自杀。明以沈世奎代黄龙为总兵,部校王廷瑞、袁安帮构陷尚可喜,可喜还据广鹿岛。天聪八年投降皇太极。皇太极封他为总兵官,崇德元年封智顺王,隶汉军镶蓝旗。顺治元年随阿济格西追李自成,三年又随孔有德南下。六年改封平南王,驻广东。康熙十二年,乞归海城。三藩起事,他仍然忠于朝廷,封平南亲王。十五年因子尚之信叛,忧而死。洪承畴(1593—1665),福建南安人。明万历进士,历任延绥巡抚,陕西三边总督、兵部尚书。崇德四年(1639)督师蓟辽,次年在松山为清兵所俘。皇太极派范文程劝降他,发现他爱惜衣服,梁上掉下一点灰尘,撒在他的衣服上,他拍了又拍。从此可见他更爱惜生命。听了这个报告,皇太极便亲自去看洪承畴。将身上的御衣解下披在洪承畴身上。洪承畴睁大眼睛感注释:激地看着皇太极,叹息说:“真命世之主也!”(命世的意思是著名于当世)便归顺了清朝。后来洪承畴隶属汉军镶黄旗。顺治二年到南京总督军务,经略湖广、广西、贵州。顺治亲政后,他积极贯彻顺治的怀柔政策,成绩显著。由于他的诱降,永历政权中很多官员投降了清朝,对于瓦解西南抗清力量起了很大作用。祖大寿(?1656),辽东人。天聪二年(1628)守宁远,擢前锋总兵官,驻守锦州。三年,皇太极率大军打到明都,袁崇焕与祖大寿千里入援。皇太极施反间计,制造谣言,崇祯误信,袁崇焕系狱。祖大寿惊惧出关。五年,祖大寿率军为大凌河(今辽宁锦县东)筑城。尚未竣工,皇太极率兵围城。城中缺食,祖大寿表示投降,说妻子在锦州,他愿回锦州作内应。但到锦州后,他就拒绝投降了。崇德三年(1638)十一月,皇太极领兵第4次伐明,当时祖大寿方屯中后所(在山海关和兴城之间)到中后所城。祖大寿出兵击退多铎。第二天,祖大寿被多铎与济尔哈郎围困。皇太极致书祖大寿,求相见,祖大寿闭城不出。崇德五年至七年,明清松锦大战,明军大败,七年二月,祖大寿据守的锦州被皇太极团团围困,城中无食,祖大寿投降。投降后仍授总兵官,隶汉军正黄旗,不受重用。顺治十三年去世。吴三桂(1612年—1678年)字长伯。明辽东人,祖籍江苏高邮。武举出身,锦州总兵吴襄子,以战功及父荫授都指挥,崇祯四年(1631)八月,皇太极发动「大凌河之役」,吴襄在赴援时逃亡,导致全军覆灭,祖大寿降清,孙承宗罢去,吴襄下狱,乃擢吴三桂为辽东总兵官,镇守山海关。史载吴三桂部“胆勇倍奋,士气益鼓”,是明末最后一支有战力的铁骑部队。崇祯十七年(1644)三月初,李自成破大同、真定,逼近北京,崇祯帝飞檄加封他为平西伯,令其放弃宁远(今辽宁兴城)入卫京师,起用吴襄提督京营。吴三桂奉旨入援京师,十六日抵山海关,一路上“迁延不急行,简阅步骑”,二十日抵达河北丰润时,李自成领导的农民起义军已进入北京,崇祯自缢景山(煤山),北京失陷,吴三桂撤兵退保山海关。李自成后曾多次招他归降,吴三桂再三犹豫,因其妾陈圆圆被李自成部将掠去,遂上书清睿亲王多尔衮,请清兵入关讨李。李自成害怕清兵入关,决定「灭吴保关」,4月13日,发兵二十馀万由李自成亲率大军,奔赴山海关攻讨吴三桂。22日山海关之战,吴军初败,吴三桂求救于多尔衮,引清兵入关,吴三桂与清军在一片石战役中联合大败李自成,(传说因爱妾陈圆圆被李自成掳劫,吴梅村有诗证:「恸哭三军俱缟素,冲冠一怒为红颜」。)受清封平西王。不久,他又为清军先锋,追击李自成,镇压陕西、四川等地的反清农民军。清顺治十四年(1657)受平西大将军,会同清军多尼等进攻南明云贵等地区。十六年,清廷命他镇守云南,并引兵入缅,迫缅王交出南明永历帝。康熙元年(1662),吴三桂杀南明永历帝于昆明,被清廷晋封为亲王,兼辖贵州省,形成割据势力。与镇守福建的靖南王耿精忠、镇守广东的平南王尚可喜子尚之信相呼应,成为拥兵自重的三藩。顺治十七年,朝廷以赋税不足,令吴三桂裁减兵员。吴三桂将绿营及投诚兵从六万人减至二万四千人,汰弱存强,留下的全是精锐之师。清廷于康熙十二年(1673年)下令撤藩。吴三桂闻讯后叛清。自称周王、总统天下水陆大元帅、兴明讨虏大将军,发布檄文,,联合平南王世子尚之信、靖南王耿精忠及广西将军孙延龄、陕西提督王辅臣等以反清复明为号召起兵反清,挥军入桂、川、湘、闽、粤诸省,战乱波及赣、陕、甘等省,史称三藩之乱。清政府调重兵全力镇压叛乱,逐渐扭转了战局,康熙十七年(1678年),吴三桂在湖南衡州称帝,国号大周,建元昭武。同年秋在长沙病死。其孙吴世璠继位,退据云南。康熙二十年(1681年)昆明被围,吴世璠自杀,余众出降。由于吴三桂作为汉人,一直与满清勾结,故他的行为在中国历史一直被视为「汉奸」的写照。清朝张茂稷〈读史偶感〉:“李陵心事久风尘,三十年来讵卧薪?复楚未能先覆楚,帝秦何必又亡秦。丹心早为红颜改,青史难宽白发人。永夜角声应不寐,那堪思子又思亲。”吴三桂与「圆圆曲」吴三桂降清后,文人对之讽刺不绝,其中最著名的莫过于吴伟业所写的「圆圆曲」。由于世人将吴三桂变节归咎于其爱妾陈圆圆被掳,令吴三桂为夺回陈氏而出卖国家,吴梅村以西施讽今,谱下七言长诗「圆圆曲」,指出陈圆圆无一丝损害国家之举,责任应在吴三桂。虽然晚清名家王国维比较圆圆曲与唐化诗人白居易之长恨歌时认为前者不若白氏之平白,境界逊后者一筹。然无可否认,吴伟业能将西施与陈圆圆之际遇融合得丝丝入扣。但最令吴三桂介怀的却是诗中中段几句与西施无关,矛头直指吴三桂的诗句:「尝闻倾国与倾城,翻使周郎受重名。妻子岂应关大计?英雄无奈是多情。全家白骨成灰土,一代红妆照汗青!」此段不但为陈圆圆开脱,更露骨地讽刺吴三桂卖国外另一令人不齿的原因:其家人均因其投清而被李自成所杀。吴三桂曾出重金希望吴伟业删改上述几句,然为吴伟业所拒绝。满清势力架构:爱新觉罗·阿济格(1605年年8月28日-1651年11月28日),万历三十三年出生,生母阿巴亥,乌喇那拉氏,中国清代亲王,清太祖**哈赤第十二子。清初名将。满族,剽悍少谋。初授台吉,后金天命十一年(公元1626年)以军功授贝勒,崇德元年(公元1636年)晋封武英郡王,清顺治元年(公元1644年)封和硕英亲王。地位仅次于四大贝勒。顺治五年(公元1648年)又以平西大将军督师征讨姜镶在大同的叛乱。在九江,又招降明军左梦庚部。他要求封叔王,被摄政王多尔衮拒绝。多尔衮死后,他企图摄政,被削爵幽禁赐死。清崇德元年(公元1636年)六月,带领清军分路入独石口,进抵居庸关,攻克昌平,直逼北京。明军皆不敢迎战。顺治元年(公元1644年)作为清军前锋随多尔衮入关。四月,与吴三桂、豫王多铎在山海关大破李自成农民军(见山海关之战)。又以靖远大将军自边外入陕西、四川,切断李自成后路,屡败李自成,杀死刘宗敏,俘获宋献策。爱新觉罗·阿巴泰(1589年-1646年),清太祖**哈赤第七子。1589年六月十六出生,母侧妃伊尔根觉罗氏。初受台吉,履从征战,有战功。初受台吉,履从征战,有战功。天命十一年(1626年)九月,皇太极即位,封为贝勒。明万历三十九年(1611年),阿巴泰与费英东、安费扬古率师讨伐东海窝集部乌尔固辰、穆棱二路,俘虏千余人后撒退。天命八年(1623年),偕同台吉德格类等讨伐扎噜特部,渡过辽河,击扎噜特部长昂安。昂安携同妻子引牛车逃遁,后金军队追击,昂邦章京达音布战死。阿巴泰继续推进,斩杀昂安及其子,俘虏其众后退军,**哈赤在郊外劳军,并赏赐跟从出征的将士。天命十一年(1626年)九月,皇太极即位,封为贝勒。天聪五年(1631年)七月,清朝初设六部,命其掌工部事。崇德元年(1636年)四月,封多罗饶余贝勒,六月,同英郡王阿济格率师攻明。崇德七年十月,为奉命大将军统兵攻明,由长城黄崖口入边,破八十余城,浮掠甚众。八年六月,由墙子岭返师。顺治元年(1644年)四月晋封多罗饶余郡王。次年正月,代豪格出师山东,进攻满家洞抗清武装。满家洞为活跃在山东嘉祥一带的抗清武装,他们挖遍地洞,出没其中,形成一定声势。清军用土石塞填地洞,攻破十几处。继而阿巴泰派遣都统准塔击败驻扎在徐州一带的南明军队,积极准备南下。顺治三年三月廿五,阿巴泰病逝,终年五十八岁。晋赠饶余敏亲王,爱新觉罗·阿巴泰,明万历十七年已丑六月十六日午时生,清太祖**哈赤第七子,侧妃伊尔根觉罗氏出。初称台吉,天命十一年九月,封多罗贝勒。天聪五年七月,掌工部事。崇德元年四月,晋饶余贝勒。三年八月,副奉命大将军多尔衮攻明。明年四月,凯旋。七年十月,授奉命大将军,攻明入塞,大掠畿辅、山东。八年六月,凯旋。顺治元年四月,晋饶余郡王。三年丙戌三月二十五日酉刻卒,年五十八。康熙元年二月,以子岳乐晋封亲王,赠如其爵。十年六月,追谥敏。乾隆十九年九月,入祀盛京贤王祠。四十三年三月,诏以阿巴泰与子岳乐俱有功绩,赐其子孙辅国公一人,世袭罔替。爱新觉罗·博洛(1613—1652)清宗室。爱新觉罗氏。**哈赤孙、饶馀郡王阿巴泰第三子,封贝勒。天聪九年(1635),从多铎攻宁远、锦州有功。崇德元年(1636),封固山贝子。翌年,参与议政,授理藩院承政。六年,设伏于阿尔斋堡,击败明将王朴、吴三桂。顺治元年(1644),因功封贝勒。次年,击溃李自成军于潼关。又攻常州、苏州、杭州,屡败明军,明淮王朱常洛自绍兴出降,攻克江阴。三年,授征南大将军,渡钱塘,取浙闽,派佟养甲南攻广东,先后攻灭南明鲁王、唐王政权,招降郑芝龙。四年,加封端重郡王,翌年,与阿济格征讨姜镶,晋封亲王。七年,与满达海、尼堪同理六部事。后坐事降爵。次年恢复亲王爵,命掌户部事。九年(1652)卒,谥定。十六年,以分多尔衮遗财罪追削爵谥号。爱新觉罗·济尔哈朗(1599年-1655年6月11日),是舒尔哈齐第六子,**哈赤之侄。济尔哈朗受封为和硕郑亲王,是清朝“铁帽子王”之一。其父死后,被**哈赤养育盛京宫中,视为己子,封为和硕贝勒。爱新觉罗·济尔哈朗(1599年11月19日-1655年6月11日),和硕庄亲王爱新觉罗·舒尔哈齐第六子;己亥年十月初二日(11月19日)丑时生,母为舒尔哈齐五娶福晋乌喇纳喇氏,布干贝勒之女。顺治十二年乙未五月初八日(1655年6月11日)寅时薨,年五十七。济尔哈朗自小就生活在**哈赤的宫中,由**哈赤加以抚养,所以他与**哈赤的儿子们关系很好,尤其是与皇太极的关系更是非同一般,这样他才会在父兄反叛后依旧受到信任和重用。济尔哈朗从青年时代起就追随**哈赤南征北讨,因军功受封为和硕贝勒。是**哈赤时期共柄国政的八大和硕贝勒之一,也是皇太极时代四大亲王之一。成为清朝历史上惟一一位受“叔王”封号的人。后入享太庙。敬谨庄亲王尼堪(1610—1653年),全名爱新觉罗·尼堪,清太祖**哈赤孙,**哈历史书《抗清英雄李定国》中的插图赤长子褚英第三子。崇德元年(公元1636年)封贝子,顺治元年(公元1644年)以战功进贝勒。顺治五年(公元1648年)进封为敬谨郡王,顺治六年(公元1649年)进封为敬谨亲王。后两次复降为郡王,又复,顺治十年(公元1653年)战死。谥曰庄。萨布素(1629—1701),清初宁古塔(黑龙江宁安县)人。1629年生于宁古塔南马场(今宁安市卧龙乡英山村)。满族镶黄旗人,姓富察氏。行伍出身。行伍出身。萨布素历任数十年“忠直无隐”、“家无余财”。降职后仍率卜魁(齐齐哈尔)民众治理水患。由于官场上明个暗斗,他被人弹劾诬陷。康熙四十一年(1702年),萨布素因积郁成疾,卒于黑龙江将军衙门。爱新觉罗·多铎,清初著名将领。清太祖**哈赤第十五子,阿济格、多尔衮同母弟,镶白旗主,时人通称十王。清太宗皇太极时,屡有战功。爱新觉罗·代善,**哈赤次子,和硕礼烈亲王。明万历十一年癸未七月初三日寅时生,元妃佟佳氏出,为皇长子褚英同母弟。三十五年四月,以击败乌拉功,赐号古英巴图鲁,明人或称为贵永介。天命元年四月,封和硕贝勒,参国、务国,人称为大贝勒。十一年八月,奉弟皇太极嗣父位。崇德元年四月,封和硕兄礼亲王。顺治二年春,至京师。五年戊子十月十一日丑刻卒,年六十六。鳌拜姓瓜尔佳氏,生年不详,出生于一个武将世家。有“满洲第一巴图鲁”的美称,是康熙皇帝早期的辅政大臣之一,重要内阁大臣。[1]伯父费英东在明万历十六年(1588)随其父索尔果投奔**哈赤,历任固山额真、“众额真”,天命建后金国前,位列五大臣之一。他英勇善战,曾被**哈赤誉为“万人敌”。鳌拜之父伟齐,系费英东第九弟,而鳌拜又是伟齐的第三子。鳌拜的二哥卓布泰、四弟巴哈、六弟穆里玛以及叔伯兄弟图赖(费英东之子),都是清初军功卓著的战将,在对明和对农民军的战争中效力甚多。但关于鳌拜五弟萨哈、七弟索山以及其他亲属的情况,历史失载,所知不多。卓布泰,一称赵布泰。瓜尔佳氏,满洲镶黄旗人。父卫齐,费英东第九弟。事太祖,从特尔晋等率兵伐虎尔哈,得五百户以归,授世职备御。天聪初,从太宗伐明,略遵化,进世职游击。上统大军出征,每令卫齐留守盛京,任八门提督。卒。顺治间,追谥端勤。
穆里玛(?—1669)瓜尔佳氏,满洲镶黄旗人,鳌拜弟,卫齐第六子。卫齐卒,袭世职牛录章京,授一等侍卫。顺治初,迁甲喇额真。世职累进一等阿达哈哈番兼拖沙喇哈番。从征金声桓,克饶州,遂下南昌。十七年,擢工部尚书,并授本旗满洲都统。李自成将李来亨等降於明,窜伏郧、襄山中,出劫掠为寇。康熙二年,授穆里玛靖西将军,图海定西将军,率师讨之。来亨拥众据茅麓山,穆里玛督兵攻围,九战皆捷。来亨等夜袭总督李国英、提督郑蛟麟营,穆里玛赴援,大破之,来亨**死,馀众降。论功,超进一等阿思哈尼哈番。鳌拜得罪,坐死。
瓜尔佳?巴哈,满洲镶黄旗,卓布泰弟。事太宗,以一等侍卫授议政大臣。顺治初,入关,从肃亲王豪格征张献忠有功,世职累进一等甲喇章京。睿亲王讨姜?,巴哈请从征,王勿许,拂衣起,坐论死,命罚锾以赎。睿亲王摄政,巴哈兄弟独不附。肃亲王卒於狱,子富绶尚幼,尚书宗室巩阿岱议杀之,巴哈及内大臣哈什屯持不可,乃止。巩阿岱因与弟锡翰及内大臣西讷布库等欲?陷以罪,闻上嘉其勤劳,议乃寝。世祖亲政,使证巩阿岱等罪状,皆坐诛。复命为议政大臣,世职累进一等阿思哈尼哈番,加少傅兼太子太傅,授领侍卫内大臣。鳌拜得罪,坐罢官夺世职。卒。游散忠明势力:李定国,字鸿远,小号一纯。明末杰出的军事家。幼从张献忠起义,明末清初大西农民军领袖之一。家世务农。崇祯三年(1630),年方十岁的李定国就参加了张献忠起义军,受到张献忠的喜爱。李定国随张献忠起义军转战于秦、晋、豫、楚,临敌陷阵以勇猛称,又喜读兵法、《资治通鉴》诸书,在军中以宽慈著。有文武才,以勇猛著称,杀敌不计其数。大西政权建立,擢安西将军,同孙可望、刘文秀、艾能奇一起,被养为义子,合称四将军。后数年,大顺元年,献忠死后,率大西军余部进驻云南,联明抗清。从而立下赫赫战功。野心势力:
李自成(1606年—1645年),原名鸿基,明末农民起义领袖,世居陕西米脂李继迁寨。童年时给地主牧羊,曾为银川驿卒。1629年起义,后为闯王高迎祥部下的闯将,勇猛有识略。荥阳大会时,提出分兵定向、四路攻战的方案,受到各部首领的赞同。高迎祥牺牲后,他继称闯王。
其时中原灾荒严重,阶级矛盾极度尖锐,李岩提出“均田免赋”等口号,获得广大人民的欢迎,部队发展到百万之众,成为农民战争中的主力军。1643年在襄阳称新顺王,并在河南汝州歼灭明陕西总督孙传庭的主力,旋乘胜进占西安。次年正月,建立大顺政权,年号永昌。不久攻克北京,推翻明王朝。四月,多尔衮率八旗军与明总兵吴三桂合兵,在山海关内外会战李自成。李自成战败,退出北京,率军在河南、陕西抗击。1645年5月17日,在湖北通城九宫山元帝庙遭村民误杀致死。
张献忠,字秉忠,号敬轩,(1606年9月18日-1647年1月2日),明末农民起义领袖,曾建立大西政权。与李自成齐名。1640年率部进兵四川。1644年在成都建立大西政权,即帝位,号大顺。1646年,清军南下,张献忠引兵拒战,在西充凤凰山中箭而死。其人多有奇闻异事流传,如入川屠蜀、江中沉宝等等。对此史学界也一直存在争议。
崇祯十六年据武昌,称大西王。不久克长沙,宣布免征三年钱粮,从者愈众。崇祯十七年(1644年)8月9日攻破成都,巡府龙文光,蜀王朱至澍及其嫔妃全部自杀身亡,其他官员当了俘虏。义军进入成都号称60万大军,很快控制了四川大部分地区的州、县,在成都,张献忠先号称秦王,接着宣告建立大西国,改元大顺。建立健全制度,后称帝,以成都为西京,8月16日登基皇位。
科技型人才:
宋应星(公元1587—约1666年),中国明末科学家,字长庚,汉族,奉新(今属江西)人。万历四十三年(1615)举于乡。崇祯七年(1643)任江西分宜教谕,十一年为福建汀州推官,十四年为安徽亳州知州。明亡后弃官归里,终老于乡。在当时商品经济高度发展、生产技术达到新水平的条件下,他在江西分宜教谕任内著成《天工开物》一书。宋应星的著作还有《野议》、《论气》、《谈天》、《思怜诗》、《画音归正》、《卮言十种》等,但今已佚失。
毕懋康(明),字孟侯,歙人。万历二十六年进士。以中书舍人授御史。言内阁不当专用词臣,边臣失律者宜重按,部郎田大年、贺盛瑞,中书舍人丁元荐以忤权要废,当雪,疏留中。视盐长芦。
畿辅多河渠,湮废不治。懋康言:“保定清河,其源发于满城,抵清苑而南十里,则汤家口为上闸,又十里则清杨为下闸,顺流东下,直抵天津。旁近易、安诸州,新安、雄、完、唐、庆都诸县,并通舟楫仰其利。二闸创自永乐初,日久颓圮,急宜修复,岁漕临、德二仓二十万石饷保定、易州、紫荆诸军,足使士卒宿饱。往者,密云、昌平故不通漕,万历初,总督刘应节、杨兆疏潮、白二河,陵泉诸水,漕粟以饷二镇,二镇之军赖之。此可仿而行也。”诏从之。巡按陕西,疏陈边政十事,劾罢副总兵王学书等七人。请建宗学如郡县学制,报可。改按山东,擢顺天府丞,以忧去。天启四年起右佥都御史,抚治郧阳。
懋康雅负器局,扬历中外,与族兄懋良并有清誉,称“二毕”。
撰《军器图说》。此书不分卷。有附图。书前有门人张继孟序,侄登辅小引、侄登翰跋与作者自序,自序署曰:“崇祯八年七月二十日原兵部右侍郎今致仕臣毕懋康谨对”。本书:“罗列各种火器、毒弩,图文并举,叙说军器之制造,使用与威力。书中云:“夷虏所最畏于中国者,火器也”。乾隆四十六年(1781年)禁毁。
1635年,身为大明火器研究家发明了燧发枪。能使火器在雨雪天使用,这是中华武器史上的巨大革命。但是随着明朝沦亡,满清的思想局限性,导致了火器发展停滞不前。(未完待续)
军大溃。铨与应泰分城守,应泰令铨退保河西,以图再举,不从。守三日,城破,被执不屈,欲杀之,引颈待刃,乃送归署。铨衣冠向阙拜,又遥拜父母,遂自经。
何廷魁,字汝谦,山西威远卫人。万历二十九年进士.守辽阳,城破,廷魁怀印率其妾高氏、金氏投井死,婢仆从死者六人。
崔儒秀,字儆初,陕州人。大明万历二十六年进士.辽阳被围,分守东城,矢集如雨,不少却。会兵溃,儒秀痛哭,戎服北向拜,自经
郑国昌,邠州人。大明万历三十五年进士。历山西参政。崇祯元年以按察使治兵永平,迁山西右布政使,上官奏留之。三年正月,清兵自京师东行,先使人伏文庙承尘上,主者不觉也。初四日黎明登城,有守将左右之,国昌觉其异,捶之至死。须臾,北楼火发,城遂破。国昌自缢城上,中军守备程应琦从之。应琦妻奔告国昌妻,与之偕死。
知府张凤奇,推官卢成功,卢龙教谕赵允殖,副总兵焦延庆,东胜卫指挥张国翰及里居中书舍人廖汝钦,武举唐之俊,诸生韩洞原、周祚新、冯维京、胡起鸣、胡光奎、田种玉等十数人皆死。国昌、凤奇一门尽死
张春,字泰宇,同州人。大明万历二十八年举于乡.死战不敌,与杨华征,游击薛大湖等三十三人俱被执,部卒死者无算。诸人见太宗文皇帝(皇太极)皆行臣礼,春独植立不跪。至晚,遣使赐以珍馔。春曰:“忠臣不事二君,礼也。我若贪生,亦安用我。”遂不食。越三日,复以酒馔赐之,春仍不食。令剃发,不从。居右庙,服故衣冠(明朝衣帽),迄不失臣节而死。
清兵攻保安,知县蒋秉采募兵坚守,力屈众溃,投缳死,合门殉之。
一桂,黄冈举人,督饷昌平,以南城最冲,身往扼之。俄西城失守,被执死。妻妾子女暨家众二十七人悉赴井死
孙士美,青浦人。由乡举授舒城教谕.十一年冬,满清兵至,力守三日,城破,自刭于角楼。父讷亦自缢,一家死者十三人.
白慧元,青涧人。崇祯七年进士,清兵抵城下,慧元躬擐甲胄,防御甚力。及城破,一门俱死
刘廷训,顺天通州人。岁贡生,为吴桥训导.清兵入畿内,外围将合,廷训急趋城上,语守者曰:“守死,逃亦死,盍死于守,为忠义鬼乎!”众泣诺(哭着答应),乃坚拒三昼夜。廷训中流矢,束胸力战,又中六矢乃死
张秉文,字含之,桐城人.清兵徇下州县十有六,遂临济南。秉文等分门死守,昼夜不解甲,援兵竟无至者。明年正月二日,城溃,秉文擐甲巷战,已被箭,力不能支,死之。妻方、妾陈,并投大明湖死。
学朱,字用晦,长洲人。崇祯四年进士.被荐未擢而遘难。望阙再拜,与妻刘偕死,阖门殉之
谦,孝感人,进士。战于城上,与季父有正偕死,母莫氏匿民间不食死,族戚傔从,死者四十余人.
烈献,黄陂贡生,城破,与二子俱死.
承宜,大学士爌孙,进士,与妻妾同死
重光,字秀恒,保定人。由贡生为柏乡训导,及清军至,吏民欲负之逃,重光不可,抱印赴井死。
颜胤绍,字赓明,曲阜人,复圣六十五代孙也.胤绍知城必破,豫集一家老稚于室中,积薪绕之,而身往城上策战守。城破,趋归官舍,举火焚室,衣冠北向再拜,跃入火中同死。
大明崇祯十七年,公元1644年,匪首李自成陷北京,毅宗(思宗)皇帝于景山自尽,是时死国难者,东阁大学士范景文以下二十一人,后吴三桂以“报君父之仇”引清军入关,李自成败走。是年为干支纪年甲申年,时称“甲申国变”。自是明季殉难臣工士子以百千计。以上名录辑选自《明史》,为大明崇祯十七年之后殉节者,括战死、不屈被杀、自杀三类。
降清名将:
五将降清皇太极即位后积极从事扩张政策。为了扩大武装力量,他除了把八旗变为24旗外,还采取种种措施招降纳叛,从明朝网罗将领。从天聪七年(1633)到崇德七年(1642)这10年间,明朝有五位重要将领投降了皇太极,使清朝的力量大大增强。这五将是孔有德、耿仲明、尚可喜、洪承畴和祖大寿。五将尤其是前四将归清,极大地壮大了清朝的力量。孔有德(1602—1652),辽东人。**哈赤攻克辽东,孔有德与耿仲明(1604—1649)奔皮岛(辽宁南大海中)明总兵毛文龙麾下。由于毛文龙屡为清所败又骄纵不受节制,为袁崇焕所杀。孔、耿二人走投登州巡抚孙元化,担任参将。天聪五年(1631),皇太极率兵围大凌河城,孙元化派遣孔有德率骑兵800赴援。孔有德到吴桥,下大雪,没有吃的,士兵便掠夺百姓财物。在部将李九成儿子李应元的唆使下,孔有德叛变,耿仲明为内应,攻下登州。孙元化自杀未遂,孔有德让他乘船离开,自号大元帅,耿仲明自称总兵官。明遣朱大典围攻,天聪七年三月,孔有德、耿仲明航海投降皇太极。孔有德一投降,皇太极就按原来他的自封号封他为都元帅,隶汉军正红旗。崇德元年封恭顺王。入关后随多尔衮进攻李自成起义军,又下江南镇压南明政权。顺治三年封定南王。九年为李定国围于桂林,自杀。耿仲明投降后,皇太极就按原来他的自封号封他为总兵官。崇德元年,封怀顺王。入关后,跟随孔有德进攻李自成,下江南镇压南明政权。顺治六年改封靖南王,领兵入广东。以匿逃人罪自杀于吉安。尚可喜,辽东人。崇祯时,为明东江总兵官(驻皮岛)黄龙部下。孔有德登州叛变后,黄龙提升他为广鹿岛副将。天聪七年,孔有德、耿仲明引后金兵攻旅顺,黄龙兵败自杀。明以沈世奎代黄龙为总兵,部校王廷瑞、袁安帮构陷尚可喜,可喜还据广鹿岛。天聪八年投降皇太极。皇太极封他为总兵官,崇德元年封智顺王,隶汉军镶蓝旗。顺治元年随阿济格西追李自成,三年又随孔有德南下。六年改封平南王,驻广东。康熙十二年,乞归海城。三藩起事,他仍然忠于朝廷,封平南亲王。十五年因子尚之信叛,忧而死。洪承畴(1593—1665),福建南安人。明万历进士,历任延绥巡抚,陕西三边总督、兵部尚书。崇德四年(1639)督师蓟辽,次年在松山为清兵所俘。皇太极派范文程劝降他,发现他爱惜衣服,梁上掉下一点灰尘,撒在他的衣服上,他拍了又拍。从此可见他更爱惜生命。听了这个报告,皇太极便亲自去看洪承畴。将身上的御衣解下披在洪承畴身上。洪承畴睁大眼睛感注释:激地看着皇太极,叹息说:“真命世之主也!”(命世的意思是著名于当世)便归顺了清朝。后来洪承畴隶属汉军镶黄旗。顺治二年到南京总督军务,经略湖广、广西、贵州。顺治亲政后,他积极贯彻顺治的怀柔政策,成绩显著。由于他的诱降,永历政权中很多官员投降了清朝,对于瓦解西南抗清力量起了很大作用。祖大寿(?1656),辽东人。天聪二年(1628)守宁远,擢前锋总兵官,驻守锦州。三年,皇太极率大军打到明都,袁崇焕与祖大寿千里入援。皇太极施反间计,制造谣言,崇祯误信,袁崇焕系狱。祖大寿惊惧出关。五年,祖大寿率军为大凌河(今辽宁锦县东)筑城。尚未竣工,皇太极率兵围城。城中缺食,祖大寿表示投降,说妻子在锦州,他愿回锦州作内应。但到锦州后,他就拒绝投降了。崇德三年(1638)十一月,皇太极领兵第4次伐明,当时祖大寿方屯中后所(在山海关和兴城之间)到中后所城。祖大寿出兵击退多铎。第二天,祖大寿被多铎与济尔哈郎围困。皇太极致书祖大寿,求相见,祖大寿闭城不出。崇德五年至七年,明清松锦大战,明军大败,七年二月,祖大寿据守的锦州被皇太极团团围困,城中无食,祖大寿投降。投降后仍授总兵官,隶汉军正黄旗,不受重用。顺治十三年去世。吴三桂(1612年—1678年)字长伯。明辽东人,祖籍江苏高邮。武举出身,锦州总兵吴襄子,以战功及父荫授都指挥,崇祯四年(1631)八月,皇太极发动「大凌河之役」,吴襄在赴援时逃亡,导致全军覆灭,祖大寿降清,孙承宗罢去,吴襄下狱,乃擢吴三桂为辽东总兵官,镇守山海关。史载吴三桂部“胆勇倍奋,士气益鼓”,是明末最后一支有战力的铁骑部队。崇祯十七年(1644)三月初,李自成破大同、真定,逼近北京,崇祯帝飞檄加封他为平西伯,令其放弃宁远(今辽宁兴城)入卫京师,起用吴襄提督京营。吴三桂奉旨入援京师,十六日抵山海关,一路上“迁延不急行,简阅步骑”,二十日抵达河北丰润时,李自成领导的农民起义军已进入北京,崇祯自缢景山(煤山),北京失陷,吴三桂撤兵退保山海关。李自成后曾多次招他归降,吴三桂再三犹豫,因其妾陈圆圆被李自成部将掠去,遂上书清睿亲王多尔衮,请清兵入关讨李。李自成害怕清兵入关,决定「灭吴保关」,4月13日,发兵二十馀万由李自成亲率大军,奔赴山海关攻讨吴三桂。22日山海关之战,吴军初败,吴三桂求救于多尔衮,引清兵入关,吴三桂与清军在一片石战役中联合大败李自成,(传说因爱妾陈圆圆被李自成掳劫,吴梅村有诗证:「恸哭三军俱缟素,冲冠一怒为红颜」。)受清封平西王。不久,他又为清军先锋,追击李自成,镇压陕西、四川等地的反清农民军。清顺治十四年(1657)受平西大将军,会同清军多尼等进攻南明云贵等地区。十六年,清廷命他镇守云南,并引兵入缅,迫缅王交出南明永历帝。康熙元年(1662),吴三桂杀南明永历帝于昆明,被清廷晋封为亲王,兼辖贵州省,形成割据势力。与镇守福建的靖南王耿精忠、镇守广东的平南王尚可喜子尚之信相呼应,成为拥兵自重的三藩。顺治十七年,朝廷以赋税不足,令吴三桂裁减兵员。吴三桂将绿营及投诚兵从六万人减至二万四千人,汰弱存强,留下的全是精锐之师。清廷于康熙十二年(1673年)下令撤藩。吴三桂闻讯后叛清。自称周王、总统天下水陆大元帅、兴明讨虏大将军,发布檄文,,联合平南王世子尚之信、靖南王耿精忠及广西将军孙延龄、陕西提督王辅臣等以反清复明为号召起兵反清,挥军入桂、川、湘、闽、粤诸省,战乱波及赣、陕、甘等省,史称三藩之乱。清政府调重兵全力镇压叛乱,逐渐扭转了战局,康熙十七年(1678年),吴三桂在湖南衡州称帝,国号大周,建元昭武。同年秋在长沙病死。其孙吴世璠继位,退据云南。康熙二十年(1681年)昆明被围,吴世璠自杀,余众出降。由于吴三桂作为汉人,一直与满清勾结,故他的行为在中国历史一直被视为「汉奸」的写照。清朝张茂稷〈读史偶感〉:“李陵心事久风尘,三十年来讵卧薪?复楚未能先覆楚,帝秦何必又亡秦。丹心早为红颜改,青史难宽白发人。永夜角声应不寐,那堪思子又思亲。”吴三桂与「圆圆曲」吴三桂降清后,文人对之讽刺不绝,其中最著名的莫过于吴伟业所写的「圆圆曲」。由于世人将吴三桂变节归咎于其爱妾陈圆圆被掳,令吴三桂为夺回陈氏而出卖国家,吴梅村以西施讽今,谱下七言长诗「圆圆曲」,指出陈圆圆无一丝损害国家之举,责任应在吴三桂。虽然晚清名家王国维比较圆圆曲与唐化诗人白居易之长恨歌时认为前者不若白氏之平白,境界逊后者一筹。然无可否认,吴伟业能将西施与陈圆圆之际遇融合得丝丝入扣。但最令吴三桂介怀的却是诗中中段几句与西施无关,矛头直指吴三桂的诗句:「尝闻倾国与倾城,翻使周郎受重名。妻子岂应关大计?英雄无奈是多情。全家白骨成灰土,一代红妆照汗青!」此段不但为陈圆圆开脱,更露骨地讽刺吴三桂卖国外另一令人不齿的原因:其家人均因其投清而被李自成所杀。吴三桂曾出重金希望吴伟业删改上述几句,然为吴伟业所拒绝。满清势力架构:爱新觉罗·阿济格(1605年年8月28日-1651年11月28日),万历三十三年出生,生母阿巴亥,乌喇那拉氏,中国清代亲王,清太祖**哈赤第十二子。清初名将。满族,剽悍少谋。初授台吉,后金天命十一年(公元1626年)以军功授贝勒,崇德元年(公元1636年)晋封武英郡王,清顺治元年(公元1644年)封和硕英亲王。地位仅次于四大贝勒。顺治五年(公元1648年)又以平西大将军督师征讨姜镶在大同的叛乱。在九江,又招降明军左梦庚部。他要求封叔王,被摄政王多尔衮拒绝。多尔衮死后,他企图摄政,被削爵幽禁赐死。清崇德元年(公元1636年)六月,带领清军分路入独石口,进抵居庸关,攻克昌平,直逼北京。明军皆不敢迎战。顺治元年(公元1644年)作为清军前锋随多尔衮入关。四月,与吴三桂、豫王多铎在山海关大破李自成农民军(见山海关之战)。又以靖远大将军自边外入陕西、四川,切断李自成后路,屡败李自成,杀死刘宗敏,俘获宋献策。爱新觉罗·阿巴泰(1589年-1646年),清太祖**哈赤第七子。1589年六月十六出生,母侧妃伊尔根觉罗氏。初受台吉,履从征战,有战功。初受台吉,履从征战,有战功。天命十一年(1626年)九月,皇太极即位,封为贝勒。明万历三十九年(1611年),阿巴泰与费英东、安费扬古率师讨伐东海窝集部乌尔固辰、穆棱二路,俘虏千余人后撒退。天命八年(1623年),偕同台吉德格类等讨伐扎噜特部,渡过辽河,击扎噜特部长昂安。昂安携同妻子引牛车逃遁,后金军队追击,昂邦章京达音布战死。阿巴泰继续推进,斩杀昂安及其子,俘虏其众后退军,**哈赤在郊外劳军,并赏赐跟从出征的将士。天命十一年(1626年)九月,皇太极即位,封为贝勒。天聪五年(1631年)七月,清朝初设六部,命其掌工部事。崇德元年(1636年)四月,封多罗饶余贝勒,六月,同英郡王阿济格率师攻明。崇德七年十月,为奉命大将军统兵攻明,由长城黄崖口入边,破八十余城,浮掠甚众。八年六月,由墙子岭返师。顺治元年(1644年)四月晋封多罗饶余郡王。次年正月,代豪格出师山东,进攻满家洞抗清武装。满家洞为活跃在山东嘉祥一带的抗清武装,他们挖遍地洞,出没其中,形成一定声势。清军用土石塞填地洞,攻破十几处。继而阿巴泰派遣都统准塔击败驻扎在徐州一带的南明军队,积极准备南下。顺治三年三月廿五,阿巴泰病逝,终年五十八岁。晋赠饶余敏亲王,爱新觉罗·阿巴泰,明万历十七年已丑六月十六日午时生,清太祖**哈赤第七子,侧妃伊尔根觉罗氏出。初称台吉,天命十一年九月,封多罗贝勒。天聪五年七月,掌工部事。崇德元年四月,晋饶余贝勒。三年八月,副奉命大将军多尔衮攻明。明年四月,凯旋。七年十月,授奉命大将军,攻明入塞,大掠畿辅、山东。八年六月,凯旋。顺治元年四月,晋饶余郡王。三年丙戌三月二十五日酉刻卒,年五十八。康熙元年二月,以子岳乐晋封亲王,赠如其爵。十年六月,追谥敏。乾隆十九年九月,入祀盛京贤王祠。四十三年三月,诏以阿巴泰与子岳乐俱有功绩,赐其子孙辅国公一人,世袭罔替。爱新觉罗·博洛(1613—1652)清宗室。爱新觉罗氏。**哈赤孙、饶馀郡王阿巴泰第三子,封贝勒。天聪九年(1635),从多铎攻宁远、锦州有功。崇德元年(1636),封固山贝子。翌年,参与议政,授理藩院承政。六年,设伏于阿尔斋堡,击败明将王朴、吴三桂。顺治元年(1644),因功封贝勒。次年,击溃李自成军于潼关。又攻常州、苏州、杭州,屡败明军,明淮王朱常洛自绍兴出降,攻克江阴。三年,授征南大将军,渡钱塘,取浙闽,派佟养甲南攻广东,先后攻灭南明鲁王、唐王政权,招降郑芝龙。四年,加封端重郡王,翌年,与阿济格征讨姜镶,晋封亲王。七年,与满达海、尼堪同理六部事。后坐事降爵。次年恢复亲王爵,命掌户部事。九年(1652)卒,谥定。十六年,以分多尔衮遗财罪追削爵谥号。爱新觉罗·济尔哈朗(1599年-1655年6月11日),是舒尔哈齐第六子,**哈赤之侄。济尔哈朗受封为和硕郑亲王,是清朝“铁帽子王”之一。其父死后,被**哈赤养育盛京宫中,视为己子,封为和硕贝勒。爱新觉罗·济尔哈朗(1599年11月19日-1655年6月11日),和硕庄亲王爱新觉罗·舒尔哈齐第六子;己亥年十月初二日(11月19日)丑时生,母为舒尔哈齐五娶福晋乌喇纳喇氏,布干贝勒之女。顺治十二年乙未五月初八日(1655年6月11日)寅时薨,年五十七。济尔哈朗自小就生活在**哈赤的宫中,由**哈赤加以抚养,所以他与**哈赤的儿子们关系很好,尤其是与皇太极的关系更是非同一般,这样他才会在父兄反叛后依旧受到信任和重用。济尔哈朗从青年时代起就追随**哈赤南征北讨,因军功受封为和硕贝勒。是**哈赤时期共柄国政的八大和硕贝勒之一,也是皇太极时代四大亲王之一。成为清朝历史上惟一一位受“叔王”封号的人。后入享太庙。敬谨庄亲王尼堪(1610—1653年),全名爱新觉罗·尼堪,清太祖**哈赤孙,**哈历史书《抗清英雄李定国》中的插图赤长子褚英第三子。崇德元年(公元1636年)封贝子,顺治元年(公元1644年)以战功进贝勒。顺治五年(公元1648年)进封为敬谨郡王,顺治六年(公元1649年)进封为敬谨亲王。后两次复降为郡王,又复,顺治十年(公元1653年)战死。谥曰庄。萨布素(1629—1701),清初宁古塔(黑龙江宁安县)人。1629年生于宁古塔南马场(今宁安市卧龙乡英山村)。满族镶黄旗人,姓富察氏。行伍出身。行伍出身。萨布素历任数十年“忠直无隐”、“家无余财”。降职后仍率卜魁(齐齐哈尔)民众治理水患。由于官场上明个暗斗,他被人弹劾诬陷。康熙四十一年(1702年),萨布素因积郁成疾,卒于黑龙江将军衙门。爱新觉罗·多铎,清初著名将领。清太祖**哈赤第十五子,阿济格、多尔衮同母弟,镶白旗主,时人通称十王。清太宗皇太极时,屡有战功。爱新觉罗·代善,**哈赤次子,和硕礼烈亲王。明万历十一年癸未七月初三日寅时生,元妃佟佳氏出,为皇长子褚英同母弟。三十五年四月,以击败乌拉功,赐号古英巴图鲁,明人或称为贵永介。天命元年四月,封和硕贝勒,参国、务国,人称为大贝勒。十一年八月,奉弟皇太极嗣父位。崇德元年四月,封和硕兄礼亲王。顺治二年春,至京师。五年戊子十月十一日丑刻卒,年六十六。鳌拜姓瓜尔佳氏,生年不详,出生于一个武将世家。有“满洲第一巴图鲁”的美称,是康熙皇帝早期的辅政大臣之一,重要内阁大臣。[1]伯父费英东在明万历十六年(1588)随其父索尔果投奔**哈赤,历任固山额真、“众额真”,天命建后金国前,位列五大臣之一。他英勇善战,曾被**哈赤誉为“万人敌”。鳌拜之父伟齐,系费英东第九弟,而鳌拜又是伟齐的第三子。鳌拜的二哥卓布泰、四弟巴哈、六弟穆里玛以及叔伯兄弟图赖(费英东之子),都是清初军功卓著的战将,在对明和对农民军的战争中效力甚多。但关于鳌拜五弟萨哈、七弟索山以及其他亲属的情况,历史失载,所知不多。卓布泰,一称赵布泰。瓜尔佳氏,满洲镶黄旗人。父卫齐,费英东第九弟。事太祖,从特尔晋等率兵伐虎尔哈,得五百户以归,授世职备御。天聪初,从太宗伐明,略遵化,进世职游击。上统大军出征,每令卫齐留守盛京,任八门提督。卒。顺治间,追谥端勤。
穆里玛(?—1669)瓜尔佳氏,满洲镶黄旗人,鳌拜弟,卫齐第六子。卫齐卒,袭世职牛录章京,授一等侍卫。顺治初,迁甲喇额真。世职累进一等阿达哈哈番兼拖沙喇哈番。从征金声桓,克饶州,遂下南昌。十七年,擢工部尚书,并授本旗满洲都统。李自成将李来亨等降於明,窜伏郧、襄山中,出劫掠为寇。康熙二年,授穆里玛靖西将军,图海定西将军,率师讨之。来亨拥众据茅麓山,穆里玛督兵攻围,九战皆捷。来亨等夜袭总督李国英、提督郑蛟麟营,穆里玛赴援,大破之,来亨**死,馀众降。论功,超进一等阿思哈尼哈番。鳌拜得罪,坐死。
瓜尔佳?巴哈,满洲镶黄旗,卓布泰弟。事太宗,以一等侍卫授议政大臣。顺治初,入关,从肃亲王豪格征张献忠有功,世职累进一等甲喇章京。睿亲王讨姜?,巴哈请从征,王勿许,拂衣起,坐论死,命罚锾以赎。睿亲王摄政,巴哈兄弟独不附。肃亲王卒於狱,子富绶尚幼,尚书宗室巩阿岱议杀之,巴哈及内大臣哈什屯持不可,乃止。巩阿岱因与弟锡翰及内大臣西讷布库等欲?陷以罪,闻上嘉其勤劳,议乃寝。世祖亲政,使证巩阿岱等罪状,皆坐诛。复命为议政大臣,世职累进一等阿思哈尼哈番,加少傅兼太子太傅,授领侍卫内大臣。鳌拜得罪,坐罢官夺世职。卒。游散忠明势力:李定国,字鸿远,小号一纯。明末杰出的军事家。幼从张献忠起义,明末清初大西农民军领袖之一。家世务农。崇祯三年(1630),年方十岁的李定国就参加了张献忠起义军,受到张献忠的喜爱。李定国随张献忠起义军转战于秦、晋、豫、楚,临敌陷阵以勇猛称,又喜读兵法、《资治通鉴》诸书,在军中以宽慈著。有文武才,以勇猛著称,杀敌不计其数。大西政权建立,擢安西将军,同孙可望、刘文秀、艾能奇一起,被养为义子,合称四将军。后数年,大顺元年,献忠死后,率大西军余部进驻云南,联明抗清。从而立下赫赫战功。野心势力:
李自成(1606年—1645年),原名鸿基,明末农民起义领袖,世居陕西米脂李继迁寨。童年时给地主牧羊,曾为银川驿卒。1629年起义,后为闯王高迎祥部下的闯将,勇猛有识略。荥阳大会时,提出分兵定向、四路攻战的方案,受到各部首领的赞同。高迎祥牺牲后,他继称闯王。
其时中原灾荒严重,阶级矛盾极度尖锐,李岩提出“均田免赋”等口号,获得广大人民的欢迎,部队发展到百万之众,成为农民战争中的主力军。1643年在襄阳称新顺王,并在河南汝州歼灭明陕西总督孙传庭的主力,旋乘胜进占西安。次年正月,建立大顺政权,年号永昌。不久攻克北京,推翻明王朝。四月,多尔衮率八旗军与明总兵吴三桂合兵,在山海关内外会战李自成。李自成战败,退出北京,率军在河南、陕西抗击。1645年5月17日,在湖北通城九宫山元帝庙遭村民误杀致死。
张献忠,字秉忠,号敬轩,(1606年9月18日-1647年1月2日),明末农民起义领袖,曾建立大西政权。与李自成齐名。1640年率部进兵四川。1644年在成都建立大西政权,即帝位,号大顺。1646年,清军南下,张献忠引兵拒战,在西充凤凰山中箭而死。其人多有奇闻异事流传,如入川屠蜀、江中沉宝等等。对此史学界也一直存在争议。
崇祯十六年据武昌,称大西王。不久克长沙,宣布免征三年钱粮,从者愈众。崇祯十七年(1644年)8月9日攻破成都,巡府龙文光,蜀王朱至澍及其嫔妃全部自杀身亡,其他官员当了俘虏。义军进入成都号称60万大军,很快控制了四川大部分地区的州、县,在成都,张献忠先号称秦王,接着宣告建立大西国,改元大顺。建立健全制度,后称帝,以成都为西京,8月16日登基皇位。
科技型人才:
宋应星(公元1587—约1666年),中国明末科学家,字长庚,汉族,奉新(今属江西)人。万历四十三年(1615)举于乡。崇祯七年(1643)任江西分宜教谕,十一年为福建汀州推官,十四年为安徽亳州知州。明亡后弃官归里,终老于乡。在当时商品经济高度发展、生产技术达到新水平的条件下,他在江西分宜教谕任内著成《天工开物》一书。宋应星的著作还有《野议》、《论气》、《谈天》、《思怜诗》、《画音归正》、《卮言十种》等,但今已佚失。
毕懋康(明),字孟侯,歙人。万历二十六年进士。以中书舍人授御史。言内阁不当专用词臣,边臣失律者宜重按,部郎田大年、贺盛瑞,中书舍人丁元荐以忤权要废,当雪,疏留中。视盐长芦。
畿辅多河渠,湮废不治。懋康言:“保定清河,其源发于满城,抵清苑而南十里,则汤家口为上闸,又十里则清杨为下闸,顺流东下,直抵天津。旁近易、安诸州,新安、雄、完、唐、庆都诸县,并通舟楫仰其利。二闸创自永乐初,日久颓圮,急宜修复,岁漕临、德二仓二十万石饷保定、易州、紫荆诸军,足使士卒宿饱。往者,密云、昌平故不通漕,万历初,总督刘应节、杨兆疏潮、白二河,陵泉诸水,漕粟以饷二镇,二镇之军赖之。此可仿而行也。”诏从之。巡按陕西,疏陈边政十事,劾罢副总兵王学书等七人。请建宗学如郡县学制,报可。改按山东,擢顺天府丞,以忧去。天启四年起右佥都御史,抚治郧阳。
懋康雅负器局,扬历中外,与族兄懋良并有清誉,称“二毕”。
撰《军器图说》。此书不分卷。有附图。书前有门人张继孟序,侄登辅小引、侄登翰跋与作者自序,自序署曰:“崇祯八年七月二十日原兵部右侍郎今致仕臣毕懋康谨对”。本书:“罗列各种火器、毒弩,图文并举,叙说军器之制造,使用与威力。书中云:“夷虏所最畏于中国者,火器也”。乾隆四十六年(1781年)禁毁。
1635年,身为大明火器研究家发明了燧发枪。能使火器在雨雪天使用,这是中华武器史上的巨大革命。但是随着明朝沦亡,满清的思想局限性,导致了火器发展停滞不前。(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