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小说网 www.18xs.com,北宋穿越攻略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上元祭天官,中元祭地官,下元祭水官,各地奉祀三官大帝的寺庙都会举办盛大的庆贺活动。 三官的诞生日分别为农历的正月十五、七月十五、十月十五,这三天被称为“上元节”、“中元节”、“下元节”。
而上元放灯的习俗兴于唐而盛于宋。唐代放灯时间为三天(从正月十四到正月十六),赵宋立国后,宋太祖于乾德五年正月下诏:“上元张灯旧止三夜。今朝廷无事,区宇乂安,方当年谷之丰登,宜纵士民之行乐。其令开封府更放十七、十八两夜灯。”后遂为例,将上元放灯时间延长至五天。
而上元放花灯的节日气氛,老早就开始酝酿了。才过了冬至,在汴京宣德门前的御街上,开封府早已用竹木搭好了用于放灯的棚楼,饰以鲜花、彩旗、锦帛,挂着布画,“皆画神仙故事,或坊市卖药卖卦之人”,这种棚楼叫作“山棚”。
从岁前开始,汴京御街两廊每天都有各色艺人表演各种娱乐节目:魔术、杂技、说唱、歌舞、杂剧、蹴鞠、猴戏、猜灯谜,“奇巧百端,日新耳目”。而随着上元节临近,人们又在御街山棚的左右,摆出两座用五彩结成的文殊菩萨与普贤菩萨塑像,身跨狮子、白象,从菩萨的手指,喷出五道水流——可以说是古代的人工喷泉装置了。
从山棚到皇城宣德门,有一个大广场,官府在广场上用棘刺围成一个大圈,长百余丈,叫作“棘盆”。棘盆内搭建了乐棚,教坊的艺人就在这里演奏音乐、百戏。游人站在棘刺外面观赏。
正月十四时,曾晔兄弟与晏居厚同来,邀请方仲永前去观灯,被方仲永以“读书要紧”为由拒绝了。
笑话!谁愿意和你们一帮子糙老爷们去看灯,当然是要等十五元宵和惠子妹妹同去才对得起这良辰美景了。
到了十五,晏殊又陪皇帝看灯去了,晏溶月在王氏的默许之下,如约前往宣德门前的御街。方仲永赶到时,已是“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了。
没办法,谁也没想到在古代会遇上堵车呀?
其实想想也应该能理解,全汴梁一百多万人哪怕只出来一小半,一句“摩肩接踵”就不足以形容了。一路加塞挤缝,甚至拿出了百米赛跑的速度,方仲永才在天黑之前到了御街。
晏溶月见方仲永跑得气喘吁吁,又心疼又好笑地说道:“你跑这么快做什么?晚一些无妨的。看你,额头上都有汗了。”说着,取出丝巾替爱郎擦拭起来。
方仲永心安理得地享受着爱人的抚慰,口中笑道:“不妨事的,我身体棒着呢。这不是怕你等着急了吗?”
耳听得有金吾卫高呼:“圣上驾临,吉时已到,燃灯!”
却见那山棚万灯齐亮,金碧相射,锦绣交辉。上面还站有身姿曼妙的歌姬,衣裙飘飘,迎风招展,宛若神仙。奇的是山棚还设置有人工瀑布——用辘轳将水绞上山棚顶端,装在一个巨大的木柜中,然后定时将木柜的出水口打开,让水流冲下,形成壮观的瀑布,灯光映照之下,甚是好看。
赵祯与一班重臣所在的宣德门的两个垛楼上,亦各挂起灯球一枚,约方圆丈余,内燃如椽巨烛。
其实若只靠朝廷的花灯,是断然没有这般盛景的。彼时,各坊市、行会乃至官宦富贾尽皆争相扎制花灯,务求推陈出新、引人关注。
史载,“诸坊巷、马行、诸香药铺席、茶坊酒肆,灯烛各出新奇”,品种亦有“灯球、灯槊、绢灯笼、日月灯、诗牌绢灯、镜灯、字灯、马骑灯、凤灯、水灯、琉璃灯、影灯”,灯品之多,让人目不暇接。
更有些颇具生意头脑的小贩制作些可供手提的小灯,上书谜语一则,若是能猜得中则花灯赠送,否则便须付钱三十文。便有那大家闺秀,小家碧玉携情郎猜上一番。中了,往往也不白拿,钱往往付得还更多一些。即便不中,也只是聊博一笑而已,没有人会当真的。
方仲永自觉有些才情,便拉着晏溶月在人群中穿行,专找那灯谜去猜。却见所到之处,人群尽皆散开。
方仲永很是疑惑,自己的王八之气这么厉害了吗,还是大宋朝的人民素质都这么高吗?
回头一看,却见十几个彪形大汉手持哨棒围绕在自己周围。这妥妥的恶霸上街的节奏呀!还怎么与惠子卿卿我我?
方仲永依稀记得带头的是晏府的护院头领,问道:“你们不是常随侍晏大人左右吗,跟着我们俩做什么?”
护院头领拱手道:“老爷正在宣德门上伴驾,听闻方公子与小姐逛灯会,特命我等前来护卫。”
方仲永笑道:“这太平盛世,朗朗乾坤,哪里需要你们护卫?”
护院答道:“公子有所不知。这汴梁城中,三教九流之辈甚多。更有那登徒浪子、偷鸡摸狗之辈趁机寻衅滋事。若是冲撞了公子与小姐,搅了二位的雅兴多有不美。”
方仲永嘴上说“有劳了”,心里却是吐槽道:晏大人只怕不是让你们护卫我们,而是防着我这登徒子拐跑了他的女儿吧!真小气!(未完待续)
上元祭天官,中元祭地官,下元祭水官,各地奉祀三官大帝的寺庙都会举办盛大的庆贺活动。 三官的诞生日分别为农历的正月十五、七月十五、十月十五,这三天被称为“上元节”、“中元节”、“下元节”。
而上元放灯的习俗兴于唐而盛于宋。唐代放灯时间为三天(从正月十四到正月十六),赵宋立国后,宋太祖于乾德五年正月下诏:“上元张灯旧止三夜。今朝廷无事,区宇乂安,方当年谷之丰登,宜纵士民之行乐。其令开封府更放十七、十八两夜灯。”后遂为例,将上元放灯时间延长至五天。
而上元放花灯的节日气氛,老早就开始酝酿了。才过了冬至,在汴京宣德门前的御街上,开封府早已用竹木搭好了用于放灯的棚楼,饰以鲜花、彩旗、锦帛,挂着布画,“皆画神仙故事,或坊市卖药卖卦之人”,这种棚楼叫作“山棚”。
从岁前开始,汴京御街两廊每天都有各色艺人表演各种娱乐节目:魔术、杂技、说唱、歌舞、杂剧、蹴鞠、猴戏、猜灯谜,“奇巧百端,日新耳目”。而随着上元节临近,人们又在御街山棚的左右,摆出两座用五彩结成的文殊菩萨与普贤菩萨塑像,身跨狮子、白象,从菩萨的手指,喷出五道水流——可以说是古代的人工喷泉装置了。
从山棚到皇城宣德门,有一个大广场,官府在广场上用棘刺围成一个大圈,长百余丈,叫作“棘盆”。棘盆内搭建了乐棚,教坊的艺人就在这里演奏音乐、百戏。游人站在棘刺外面观赏。
正月十四时,曾晔兄弟与晏居厚同来,邀请方仲永前去观灯,被方仲永以“读书要紧”为由拒绝了。
笑话!谁愿意和你们一帮子糙老爷们去看灯,当然是要等十五元宵和惠子妹妹同去才对得起这良辰美景了。
到了十五,晏殊又陪皇帝看灯去了,晏溶月在王氏的默许之下,如约前往宣德门前的御街。方仲永赶到时,已是“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了。
没办法,谁也没想到在古代会遇上堵车呀?
其实想想也应该能理解,全汴梁一百多万人哪怕只出来一小半,一句“摩肩接踵”就不足以形容了。一路加塞挤缝,甚至拿出了百米赛跑的速度,方仲永才在天黑之前到了御街。
晏溶月见方仲永跑得气喘吁吁,又心疼又好笑地说道:“你跑这么快做什么?晚一些无妨的。看你,额头上都有汗了。”说着,取出丝巾替爱郎擦拭起来。
方仲永心安理得地享受着爱人的抚慰,口中笑道:“不妨事的,我身体棒着呢。这不是怕你等着急了吗?”
耳听得有金吾卫高呼:“圣上驾临,吉时已到,燃灯!”
却见那山棚万灯齐亮,金碧相射,锦绣交辉。上面还站有身姿曼妙的歌姬,衣裙飘飘,迎风招展,宛若神仙。奇的是山棚还设置有人工瀑布——用辘轳将水绞上山棚顶端,装在一个巨大的木柜中,然后定时将木柜的出水口打开,让水流冲下,形成壮观的瀑布,灯光映照之下,甚是好看。
赵祯与一班重臣所在的宣德门的两个垛楼上,亦各挂起灯球一枚,约方圆丈余,内燃如椽巨烛。
其实若只靠朝廷的花灯,是断然没有这般盛景的。彼时,各坊市、行会乃至官宦富贾尽皆争相扎制花灯,务求推陈出新、引人关注。
史载,“诸坊巷、马行、诸香药铺席、茶坊酒肆,灯烛各出新奇”,品种亦有“灯球、灯槊、绢灯笼、日月灯、诗牌绢灯、镜灯、字灯、马骑灯、凤灯、水灯、琉璃灯、影灯”,灯品之多,让人目不暇接。
更有些颇具生意头脑的小贩制作些可供手提的小灯,上书谜语一则,若是能猜得中则花灯赠送,否则便须付钱三十文。便有那大家闺秀,小家碧玉携情郎猜上一番。中了,往往也不白拿,钱往往付得还更多一些。即便不中,也只是聊博一笑而已,没有人会当真的。
方仲永自觉有些才情,便拉着晏溶月在人群中穿行,专找那灯谜去猜。却见所到之处,人群尽皆散开。
方仲永很是疑惑,自己的王八之气这么厉害了吗,还是大宋朝的人民素质都这么高吗?
回头一看,却见十几个彪形大汉手持哨棒围绕在自己周围。这妥妥的恶霸上街的节奏呀!还怎么与惠子卿卿我我?
方仲永依稀记得带头的是晏府的护院头领,问道:“你们不是常随侍晏大人左右吗,跟着我们俩做什么?”
护院头领拱手道:“老爷正在宣德门上伴驾,听闻方公子与小姐逛灯会,特命我等前来护卫。”
方仲永笑道:“这太平盛世,朗朗乾坤,哪里需要你们护卫?”
护院答道:“公子有所不知。这汴梁城中,三教九流之辈甚多。更有那登徒浪子、偷鸡摸狗之辈趁机寻衅滋事。若是冲撞了公子与小姐,搅了二位的雅兴多有不美。”
方仲永嘴上说“有劳了”,心里却是吐槽道:晏大人只怕不是让你们护卫我们,而是防着我这登徒子拐跑了他的女儿吧!真小气!(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