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小说网 www.18xs.com,智能工厂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中国需要采用什么样的经济体制,资源委员会的翁文灏也有论述。
现在各国的经济体制,概括的说有三种类型。
第一种是完全国营和计划经济,苏联为代表。短时间重整了军备,成为强国,但民众付出了巨大牺牲。但可以参考其计划经济的方法和勇敢前进的精神。
第二种是政府完全统治下的全体主义经济,以德意日为代表,同时容忍私人企业。增强国家全体的力量和军备,侵犯其它国家利益。这种体制能够克服自由散漫,在短时间取得成果。
但是,中国是爱好和平,要为国际和平做贡献。当然,至于爱好和平的理由是不是因为自己太弱了,这就不得而知了。
最后一种是以自由竞争为主,部分政府控制,以英美为代表。部分政府控制与上述的两类体制不同,是守护和促进市场经济的自由,比较适合中国的国情。
与注重时效的陈公博宋子文等人不同,翁文灏是计划经济论者,希望国防优先,政府应该负更多的责任促进国营事业的发展。他在经济发展战略上,可谓是目光如炬,看出了这其中的根本所在。
但很可惜,姜瑞元没有采用这种模式,**政府迫切的需要在经济上打开活路,获取资本商人的认可。
从建立政府的那一刻起,**政府的经济模式就以民间轻工业为主,采用自由市场经济体制,打算战时再向计划统治经济倾斜。有意思的是,积极推进民间企业的张謇、宋子文、陈公博等都拥有自己经营的民营企业。
而在**政府内部,掌握经济大权的人,也正是这些人,至于孔祥熙,他是独力难支,不得不屈从于主流需求。
其实在北洋军阀统治时期,也即是辛亥**之后的十多年时间里,中国都是实行自由主义经济体制。
由于采用民营资本为主体的自由市场经济体制,民国初期的经济发展非常迅速。按照钟泱收集来的相关资料记载,工业增长率在1912至1920年间高达13.4,1921至1922年有一短暂萧条,1923至今却也高达8.7。
这样的经济增长数据,时不时和某个伟大的经济改革很像呢?走起了谁人的老路,实在是耐人寻味啊,不知情的人,或许还在为了这种事情而庆贺吧,这就是百姓。
可以说在二战前民国时期,尽管连绵战争,工业增长率仍高达8到9。如此惊人的经济增长,想来肯定是亚洲第一的吧。
事实上,情况也的确是这样,中国在这个时期,单论经济增长速度,还真是超过了神为了列强之一的日本。
在这一时期,日本采用重工业优先的统制经济模式,效益低,增长率低下。一战期间工业增长率为13.4,战前工业增长率仅3.8,与蓬勃发展的中国相比,可谓是死气沉沉。国民收入也不高,大多数百姓生活困苦,与中国相比,也不遑多让。
20年代的增长率又退回到3.8,但根据钟泱自己对历史的认知,在原本的时空里,1932-1936由于向战争突入,工业生产又加速,日本工业增长率达到11.1。这就是真实的日本工业化轨迹,与所谓的市场效益完全无关。
中国日本在甲午战争后才拉开差距,但中国锐意进行了政治和经济改革,民国期的经济得到了飞速发展,增长率远远高于日本。
1930年以前是中国的黄金十年,上海非常繁华,有东方巴黎之称。但这繁荣却是虚壳,虽然许多国人还停留在这个奢华的美梦之中,钟泱却是清醒的。
他自从来到了这片时空,就一直收集着来自东方岛国的资料,发现和原本的历史轨迹,几乎一致。而在经济领域上,却和红色朝廷的历史教科书,完全不同。
中国的轻工业发展模式,有着效益,**政府也因此而积累了巨额的财富。论工业,日本全面超越中国,但真的论财富,**政府却是高于日本政府的。
原本时空的沉重历史,也在低语着这个事实,九一八之后,中国不战而丢东北,抗战时英勇的中国士兵要用大刀向装备精良的鬼子头上砍去,中国面临亡国灭种的危机。
抗战期间中国工业不能为前线提供一架飞机,一辆坦克,一门重炮。而日本却可以建造当时世界上最大的战舰“大和”,生产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战斗机“零式”。
经过高速经济增长,中国远远落后于日本。中国所谓的工业增长实质上是把自己的资源加工好后送到国外,人民生活迅速降低,挣来的钱用于奢侈消费,而没有用来提高民族的知识和技术水准。
这是多么讽刺的一件事情,采用着工业**时英国崛起的脚步,**政府欣喜若狂的从轻工业中赚取财富。这是资本主义经济体制注重市场效益的结果,的确是发财致富的好路子。
而日本,却是是一群猪脑袋,但钟泱却深刻的认识到,继续这样“聪明”下去,中国只会被猪脑袋的日本打成猪头。
其实在经济体制改革上,华联走的也是轻工业发展路线,真正在搞重工业的人,只有钟泱和伊忠明两人。
陈泽和刘浩然,他们只是拿着钟泱提供的技术和机器,在生产产品。天宇集团和兴华社,依旧吧主要的盈利放在了轻工业发展领域,因为资金周转快,效益显著。
后世的历史,总说日本是资本主义强国,而**政府统治下的中国,是农业国。但这里面,却是有着让人瞠目结舌的内情。
实际上日本的经济体制,一直都算不上是资本主义,严格来说,更像是社会主义多一些。这很奇怪吗?一点都不奇怪,属于什么经济体制,那得看运作模式。
日本的这套体制与苏联有很深的渊源,叫社会主义也不过,反正现在也没有人能够回答什么是社会主义。
目前日本还是在走着半资本主义的路线,但已经是畸形的重工业倾斜发展了,和西方的资本主义发展模式有着本质差别。
钟泱可是记得,在原本的时空里,1939年日本在中苏边境与苏联打了一仗,结果是全军覆没,被苏联现代化的装备吓呆了。
1904年日俄战争日本获胜,1917年俄国十月**后,日本还西伯利亚出兵,与列强一起绞杀俄国**。然而20年后,日本远远落后了。
于是,在1940年仿照苏联模式,物资调拨,向重点产业倾斜,摒弃‘利润‘,构造了战时计划经济体制。现在的日本经济体制也被称为1940年体制。
苏联模式很有成效,但很快也发现了问题,于是进行了一通改革,最终形成了战后的经济体制。日本经济史的封面上这么写着:计划与市场纠葛的经济体制在战后的废墟中保存了下来。
这是钟泱需要走的道路,也是华联不得不走的经济发展之路,比起日本的困境,钟泱更为幸运一些,因为他又智能工厂这样的金手指。
在重工业领域的发展上,这就是无限强大的大杀器,除了教育事业无法加速之外,设备的仿造和技术窃取,已经无法成为华联崛起的拦路虎了。
想要依靠贸易来积累足够的工业发展资本?在这个时代,只是一个可笑的笑话罢了,并且也是绝对无法完成的任务。。.。
更多到,地址
中国需要采用什么样的经济体制,资源委员会的翁文灏也有论述。
现在各国的经济体制,概括的说有三种类型。
第一种是完全国营和计划经济,苏联为代表。短时间重整了军备,成为强国,但民众付出了巨大牺牲。但可以参考其计划经济的方法和勇敢前进的精神。
第二种是政府完全统治下的全体主义经济,以德意日为代表,同时容忍私人企业。增强国家全体的力量和军备,侵犯其它国家利益。这种体制能够克服自由散漫,在短时间取得成果。
但是,中国是爱好和平,要为国际和平做贡献。当然,至于爱好和平的理由是不是因为自己太弱了,这就不得而知了。
最后一种是以自由竞争为主,部分政府控制,以英美为代表。部分政府控制与上述的两类体制不同,是守护和促进市场经济的自由,比较适合中国的国情。
与注重时效的陈公博宋子文等人不同,翁文灏是计划经济论者,希望国防优先,政府应该负更多的责任促进国营事业的发展。他在经济发展战略上,可谓是目光如炬,看出了这其中的根本所在。
但很可惜,姜瑞元没有采用这种模式,**政府迫切的需要在经济上打开活路,获取资本商人的认可。
从建立政府的那一刻起,**政府的经济模式就以民间轻工业为主,采用自由市场经济体制,打算战时再向计划统治经济倾斜。有意思的是,积极推进民间企业的张謇、宋子文、陈公博等都拥有自己经营的民营企业。
而在**政府内部,掌握经济大权的人,也正是这些人,至于孔祥熙,他是独力难支,不得不屈从于主流需求。
其实在北洋军阀统治时期,也即是辛亥**之后的十多年时间里,中国都是实行自由主义经济体制。
由于采用民营资本为主体的自由市场经济体制,民国初期的经济发展非常迅速。按照钟泱收集来的相关资料记载,工业增长率在1912至1920年间高达13.4,1921至1922年有一短暂萧条,1923至今却也高达8.7。
这样的经济增长数据,时不时和某个伟大的经济改革很像呢?走起了谁人的老路,实在是耐人寻味啊,不知情的人,或许还在为了这种事情而庆贺吧,这就是百姓。
可以说在二战前民国时期,尽管连绵战争,工业增长率仍高达8到9。如此惊人的经济增长,想来肯定是亚洲第一的吧。
事实上,情况也的确是这样,中国在这个时期,单论经济增长速度,还真是超过了神为了列强之一的日本。
在这一时期,日本采用重工业优先的统制经济模式,效益低,增长率低下。一战期间工业增长率为13.4,战前工业增长率仅3.8,与蓬勃发展的中国相比,可谓是死气沉沉。国民收入也不高,大多数百姓生活困苦,与中国相比,也不遑多让。
20年代的增长率又退回到3.8,但根据钟泱自己对历史的认知,在原本的时空里,1932-1936由于向战争突入,工业生产又加速,日本工业增长率达到11.1。这就是真实的日本工业化轨迹,与所谓的市场效益完全无关。
中国日本在甲午战争后才拉开差距,但中国锐意进行了政治和经济改革,民国期的经济得到了飞速发展,增长率远远高于日本。
1930年以前是中国的黄金十年,上海非常繁华,有东方巴黎之称。但这繁荣却是虚壳,虽然许多国人还停留在这个奢华的美梦之中,钟泱却是清醒的。
他自从来到了这片时空,就一直收集着来自东方岛国的资料,发现和原本的历史轨迹,几乎一致。而在经济领域上,却和红色朝廷的历史教科书,完全不同。
中国的轻工业发展模式,有着效益,**政府也因此而积累了巨额的财富。论工业,日本全面超越中国,但真的论财富,**政府却是高于日本政府的。
原本时空的沉重历史,也在低语着这个事实,九一八之后,中国不战而丢东北,抗战时英勇的中国士兵要用大刀向装备精良的鬼子头上砍去,中国面临亡国灭种的危机。
抗战期间中国工业不能为前线提供一架飞机,一辆坦克,一门重炮。而日本却可以建造当时世界上最大的战舰“大和”,生产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战斗机“零式”。
经过高速经济增长,中国远远落后于日本。中国所谓的工业增长实质上是把自己的资源加工好后送到国外,人民生活迅速降低,挣来的钱用于奢侈消费,而没有用来提高民族的知识和技术水准。
这是多么讽刺的一件事情,采用着工业**时英国崛起的脚步,**政府欣喜若狂的从轻工业中赚取财富。这是资本主义经济体制注重市场效益的结果,的确是发财致富的好路子。
而日本,却是是一群猪脑袋,但钟泱却深刻的认识到,继续这样“聪明”下去,中国只会被猪脑袋的日本打成猪头。
其实在经济体制改革上,华联走的也是轻工业发展路线,真正在搞重工业的人,只有钟泱和伊忠明两人。
陈泽和刘浩然,他们只是拿着钟泱提供的技术和机器,在生产产品。天宇集团和兴华社,依旧吧主要的盈利放在了轻工业发展领域,因为资金周转快,效益显著。
后世的历史,总说日本是资本主义强国,而**政府统治下的中国,是农业国。但这里面,却是有着让人瞠目结舌的内情。
实际上日本的经济体制,一直都算不上是资本主义,严格来说,更像是社会主义多一些。这很奇怪吗?一点都不奇怪,属于什么经济体制,那得看运作模式。
日本的这套体制与苏联有很深的渊源,叫社会主义也不过,反正现在也没有人能够回答什么是社会主义。
目前日本还是在走着半资本主义的路线,但已经是畸形的重工业倾斜发展了,和西方的资本主义发展模式有着本质差别。
钟泱可是记得,在原本的时空里,1939年日本在中苏边境与苏联打了一仗,结果是全军覆没,被苏联现代化的装备吓呆了。
1904年日俄战争日本获胜,1917年俄国十月**后,日本还西伯利亚出兵,与列强一起绞杀俄国**。然而20年后,日本远远落后了。
于是,在1940年仿照苏联模式,物资调拨,向重点产业倾斜,摒弃‘利润‘,构造了战时计划经济体制。现在的日本经济体制也被称为1940年体制。
苏联模式很有成效,但很快也发现了问题,于是进行了一通改革,最终形成了战后的经济体制。日本经济史的封面上这么写着:计划与市场纠葛的经济体制在战后的废墟中保存了下来。
这是钟泱需要走的道路,也是华联不得不走的经济发展之路,比起日本的困境,钟泱更为幸运一些,因为他又智能工厂这样的金手指。
在重工业领域的发展上,这就是无限强大的大杀器,除了教育事业无法加速之外,设备的仿造和技术窃取,已经无法成为华联崛起的拦路虎了。
想要依靠贸易来积累足够的工业发展资本?在这个时代,只是一个可笑的笑话罢了,并且也是绝对无法完成的任务。。.。
更多到,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