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小说网 www.18xs.com,万里大宋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大太监见到赵佶正盯着王贤,心中以为适才这个小侍从犯错,赵佶不高兴起来了,但是现在大典还是举行,他轻声提醒了一下,让赵佶回过神来。
赵佶对着王贤一笑,然后便轻步走进殿内,那龙庭便立于最上面,静静地在那里一动不动,却象征着一个王朝的最高处。
他轻轻地吸了口气,然后一步一步地走上前去,大太监搀扶着他,把他领到上面的玉阶后便放开手,然后便站在这旁边。
赵佶正立在这龙庭旁边,慢慢地坐了下去,随即便听到那大太监喊着早朝的口号,下面的众臣子皆跪了下来,皆呼喊三声。
他便是皇帝了!
赵佶脸上露出了一个不易察觉的笑容,他抬起了手,年轻的声音道:“诸卿平身!”
他这时朗声说道:“朕自入继大统,任大责重,不知如何治理天下。四海之大,问题之多,非朕一人所能遍察,端赖诸位臣工进忠言,辅佐朕,诸卿认为如何?”
下面的大臣连忙称善,纷纷说起皇帝英明起来了。
蔡京此时走出列,沉声道:“陛下新登大位,应以前事为例,请太后垂帘,以得听政!”
赵佶坐在龙庭上,看了看下面诸官,不由点头道:“朕初临大宝,事事不通,便要劳烦仁德忠慧太后垂帘听政,以辅国事,蔡卿,此事便由你草制其诏,交由三省。”
蔡京立刻领命道:“臣遵旨。”
此时蔡卞已经走上前来,他负责的是呈报官员升迁的事情,大宋皇帝新继大宝,总会要升迁官员,天下大赦,四海布上祥瑞,所以这个时候就是升迁的好机会,蔡卞朗声地把这些名单读起来,但是太过于长了,赵佶刚开始还能坐在龙位上仔细听着,可是后来却有些不耐烦起来,他轻轻地偏转过头来,然后偷偷地看着下面的臣工们。
章淳此时正仰首看着蔡卞朗诵名单,白须微微地动着,赵佶对这个大宋宰相很是不满,心中微微哼了一声,又偏转过头来,枢密院使曾布此时面上含笑,仿佛一切事情都与自己无关起来,蔡京正低头沉思,而后面的诸部大臣们皆是低眉顺目,像是一些极为听话的老人,个个不发一声。
可是赵佶心里却明白这都是一种错觉,朝堂之上就是争吵不断的地方,这些安静的朝廷大臣们只要一有事便会吵起来,先是一对一,随后是二对一,最后是众对众,吵起了群架,早朝便这样过去了,只有少数人会真正地想问题、出法子。
他正慢慢看着,突然耳边传来一句“着直秘阁侍制王贤入资政殿,升学士,入经筵”,不由地惊讶道:“什么?”
蔡卞正念着,此时听见赵佶询问,忙说道:“陛下何事动问?”
赵佶说道:“刚才你念的那句,重新说一遍。”
蔡卞连忙称是,然后又读道:“着直秘阁侍制王贤入资政殿,升学士,入经筵”,他读了一遍,觉得有些不对劲,又轻声读了一遍,这才明白过来,不由自主地看向了章淳。
此时殿中的朝臣们也反应过来了,皆是大为惊讶地说着不停。
资政殿学士是从真宗时代开始设立的,刚开始就是为大臣王钦若设立的,后来范仲淹诸人都先后为资政殿学士,这个是个虚职,表示是皇帝亲信此大臣,而后便成为罢职宰相挂名的一个职位,所以一般不可能轻易的授予官员。
而经筵是给皇帝说书的,算是皇帝的老师了,如此之位,自然是天下荣之,岂能是一般人所能窥之?
而今竟然听到一个不知名的人,还是一个直秘阁的侍制,被加封为资政殿学士,入主经筵,难怪下面的朝臣们都是议论纷纷起来,有些大儒们都是面色红润,直要像皇帝言上一番。
赵佶此时才有些明白过来,眼见下面人议论纷纷,不由有些暗骂自己慌张了,他忙道:“诸卿莫要争了,先让蔡卿读完。”
他说了一声,下面的大臣们结果没理会,那大太监此时看不过去了,立刻喊了一声道:“安静!安静!”
这个大太监声音颇大,倒是把下面的臣工们震住了,他们看了看赵佶,然后皆是俯下身来道:“陛下恕罪!”
赵佶此时看了看下面的臣子们,轻轻地点头道:“诸卿起身吧,蔡卿,你继续读吧。”
蔡卞应了一声,然后继续读下去,直到最后才俯身道:“臣门下省黄言奏陛下言,请陛下复核,臣躬身谢恩。”
此时他双手举过,那大太监把这道书拿了上去,然后转呈给赵佶。
赵佶稍微看了一下,然后便道:“适才朕听闻念及经筵之升的时候,诸卿颇有微词,朕入继大统,不知政事,自当要听诸卿之言,若有言事,皆可说来,朕不会因言事而降人之罪。”
此时下首立刻走出一个大概五十来岁的红袍大员,他直接说道:“陛下,臣适才闻有直秘阁侍制升资政殿学士,此乃万万不可,资政殿学士之职,只有罢朝中大员之位而得之,哪里有如此升法?更何况入经筵了,经筵之职,非大儒不能胜,前有司马光,后有程颐,皆是义、智、信、仁之辈,今一侍制而升为经筵,若传扬出去,天下士子必心寒啊,望陛下明断!”
赵佶微微一愣,随即轻声问道:“卿家何名?”
那中年人忙道:“臣乃是右正言陈瓘,经筵之事,乃是国之大事,陛下之大事,亲圣贤、远小人,若有奸邪之辈混迹其中,那便是国之不幸,是故此事不可不察!”
赵佶点了点头道:“原来你便是陈瓘,朕听过你,你之前作通判的时候,朝俸和田入只取其一,对人言钱只果腹蔽体而已,多之无用,时人皆称善,后来改任为太学博士,太学之中的士子们皆言卿家你之功劳,朕早听过你,你说的对,是该要从长计议。”
章淳此时闻言便站了出来道:“陛下,陈大人所言‘不可不察’,臣倒是想问上一句,陈大人又怎知此事未察?这升迁之名皆是由吏部所报,而后又经三省议论,由此而得知,哪里会有‘不可不察’之事?”
陈瓘一愣,随即便道:“依丞相所言,这提名之人必是丞相你了?”
章淳哼了一声道:“老夫岂会乱了规矩?陈大人此言何意?”
陈瓘看着章淳说道:“丞相,既然不乱规矩,不坏朝纲,则此事也应察之,不然不足以服天下!”
章淳最讨厌有人和他争了,当下便站了过去,然后对着赵佶拱了拱手道:“陛下,陈大人以为吏部所选之人不足以服天下,此乃诋毁朝政所属也,吏部自太祖而来,便分管全国官吏之事,虽朝中调迁亦要经由吏部颁批,若是选了不足以服天下之人,则吏部何存?朝政何存?陈大人适才说了这些,无一不是诋毁此中,请陛下明察!”
赵佶心中一动,便知道又开始乱扣帽子了,他对章淳没有什么好感,这时不由有些无趣,便要出言,却听到曾布打圆场道:“此事陈大人所言有理,然而陈大人也不当疑吏部之职,是非之道,尚有陛下来作定夺,两位大人便不要枉作争吵了。”
陈瓘知道自己说不过章淳,便偏转过头,又回臣列之中。
章淳此时拜了拜赵佶,然后说道:“陛下,开封人王贤,虽年幼任微官,然才华横溢,德之浩然,经筵之位岂不是有能有德者居之?昔日甘罗年仅十二,便已为相,可见居位不在年长,而在其才如何,其德如何,王贤虽年幼,而修书数部,陛下如若不信,可派人勘察,以明真伪!”
赵佶倒是起了好奇之心,他的眼光不由看向那门口,却见到王贤露出半个头,他不由有些想笑,此时沉吟一会道:“如此说来,朕倒是想见识一二,也罢,诸卿便先不要议此事了,待到朕见到此人,再作定夺。”
章淳和陈瓘皆是躬身称是,然后又各自回列。
赵佶此时看了看朝臣,然后道:“朕第一次早朝,尚未知事,诸卿议事便到此吧。”
他先站了起来,慌得下边的朝臣们都跪了下来,然后那大太监连忙喊道:“陛下回福宁殿,众臣退朝!”
赵佶随着那大太监走了出去,然后便见到门口的王贤,他不由想说什么,却终究没说话。
王贤也是一笑,便跟在赵佶的后面,然后走出去便有一群太监跟上,随即又有宫女跟了过来,排成长长的队伍,直接向那北边的福宁殿前行着。
这一路上浩浩荡荡,凡是太监、宫女们碰见这个队伍,皆都是慌忙跪下,王贤此时也跟着风光起来了,他左右看着,却又不敢扭的太狠,只能偷眼看周围的一些人,相同的衣服,此时走在一起,却又保持着安静的声音,极为守规矩。
福宁殿很快就到了,这些太监和宫女们只能到那殿外,然后便排成两边,赵佶此时走了进去,王贤便跟过去,依旧低头走在他的后面。
到了前门,赵佶便笑道:“黄公公,你先回去吧,太后身体不好,你且好生照料着。”
那个大太监此时应了一声,然后便走了出去,见到王贤还站在门外,便说道:“你还不回去?”
赵佶忙说道:“这个少年便留在这里吧,福宁殿也要留人看守。”
那大太监连忙说道:“老奴便去请侍卫留守福宁殿,皇上你不用担心!”
赵佶摆手笑道:“不用了,这个少年在这便成。”
那大太监又躬了一身,然后便带着其他太监离开了。
等到完全看不见他人,赵佶才呵呵一笑道:“王兄啊,你方才真是把朕吓了一跳,来来,进去说。”
王贤此时跟着赵佶走了进去,然后便跪了下去道:“草民王贤叩见皇上,吾皇陛下万岁!”
赵佶这时已经坐下了,见他这样子,不由皱眉道:“此处何必如此顾忌,你我二人也算相交,便不必如此拘礼,起来吧。”
王贤站了起来笑道:“陛下仁义,我是知道的,然而既身为帝王,便应该遵其道理,此种尊卑之道,不可不时时放在心上。”
赵佶哈哈笑道:“人小鬼大,难怪章淳那老匹夫把你和那甘罗比,在朕看来,甘罗只是徒有虚名而已,而你却真的想得更远,若是在秦,便封你为相也不稀奇。”
王贤忙道:“陛下谬赞了。”
赵佶笑道:“朕可没有胡乱说,不过朕现在实为好奇,你为何要扮作侍从走进来,刚才朕乍然见到你,一时惊讶,差一点失态了,若不是黄公公提醒,真想当场叫唤你一声。”
王贤听他说来,不由一笑,这个赵佶现在刚坐皇帝,还是如此的率性,他慢慢说道:“我听闻端王继承大宝,便想着过来观赏一二,然而苦于没机会,幸而蔡大人乃是主持此礼,所以我便托他帮忙,他也是知晓我与陛下你是相识,故而便扮作侍从走了进来,还望陛下不要降罪!”
赵佶此时坐在椅子上,笑呵呵地说道:“朕要降罪,便降你入经筵,给朕讲经!”
王贤一愣道:“经筵?陛下此言何意?”
赵佶微微笑道:“今日早朝,便是官员升迁,没想到有人要提你为资政殿学士,并且入经筵,给朕来讲书,这事便在早朝之中引起轩然大波,章淳差点又开始大吵大闹起来了。”
王贤一惊,他是知道学士并不是随便可以授予的,而入经筵讲书,那更是要求极高,他忙道:“我有何德何能,可居学士位,更遑论入经筵讲书了,陛下你莫要和我开玩笑了。”
赵佶笑道:“朕哪里会和你开玩笑,此事确是如此,朕听章淳说你年纪幼小,便就博学通才,已经修了好几卷书,此事是真是假?”
王贤苦笑地道:“在下也就是如此大的年纪,又有何能去修书,陛下实在是太过高看了。”
赵佶摇了摇头,然后道:“朕也在考虑要不要让你入经筵,说实话正言黄履此人品性皆佳,朕为藩王之时,以听闻他为人正直、出言无忌,又博学通才,德义之人,所以之前朕便想着让他来作经筵,然而今日突然一想,王贤你过来也是不错。”
王贤微微苦笑,自己是想着升官,可是作经筵侍讲可不是闹着玩得,这真要有真本事的,自己虽然对古之经书和一些思想尚能算是了解,但决不能算是通达,更遑论比起那些当世大儒了,作经筵岂不是要被人说是儿戏吗?万一哪一天有人考究过来,自己却答不上来,那还了得?所以他连忙推辞道:“我并无丝毫学问,哪里能入经筵,陛下实在所言黄履黄大人,我曾听闻过,他却是名闻天下,陛下选他作经筵侍讲,实是足以!”
赵佶一笑道:“你也不要妄自菲薄,朕已经答应过章淳,此事哪里有可改之处?过上几日,圣旨便会下达,王贤你便每日在崇政殿说书吧,朕必当好生学之。”
王贤无奈地道:“我哪里有陛下之才,此举便是让人看笑话了。”
赵佶呵呵笑了笑道:“不是看笑话,而且也未有人看朕笑话,你和朕是知交,而且又是博学之人,品行皆佳,朕倒是想知道你又该如何教朕的。”
王贤方要再说,却不料被赵佶一摆手,然后说道:“此事不用再言了,对了,王贤,你对朝中之事有何看法,方今朕初登大宝,实在是如履薄冰,战战兢兢,不知该行何事,而朝中诸臣之中,朕还不适十之四五,所行何事,皆有所阻,你认为该行何事?”
他这算是一个真心之言了,话语诚恳,算是向王贤求知了,王贤心中微微一动,赵佶心肠挺好,而且也想做个好皇帝,何不在他面前,早晚叮嘱着,指不定又一个李世民就出来了,也许二十年后便又是一番样子了。
他心中所想,口上却是说道:“我不敢说。”
赵佶奇怪地问道:“有何不敢说的?朕下旨意,便要你据实说来,你快说吧。”
王贤沉吟了一下方才说道:“陛下,为天下之主,最重何事?”
赵佶略感奇怪,但还是说道:“为君者自然是以社稷为重,要仁、义、德兼重,并要勤政爱民,如此方才可谓一个圣君。”
王贤笑了笑道:“陛下此言甚是,然三代不言,自秦而降,以历数朝,圣君又有几人?”
赵佶见他微笑,便笑道:“王贤你定然有话,便说与朕听吧。”
王贤慢慢说道:“回陛下,其实为帝王者,皆在登位之时,想着的是为一圣君,青史留名,然而千年以来,树木变换,河道几移,岁月悠悠,数朝之帝,又有多少人可被称为圣君?又有多少人现如今尚被交口称赞,被令人无法忘记?实乃是少之又少,为何?
便是... -->>
大太监见到赵佶正盯着王贤,心中以为适才这个小侍从犯错,赵佶不高兴起来了,但是现在大典还是举行,他轻声提醒了一下,让赵佶回过神来。
赵佶对着王贤一笑,然后便轻步走进殿内,那龙庭便立于最上面,静静地在那里一动不动,却象征着一个王朝的最高处。
他轻轻地吸了口气,然后一步一步地走上前去,大太监搀扶着他,把他领到上面的玉阶后便放开手,然后便站在这旁边。
赵佶正立在这龙庭旁边,慢慢地坐了下去,随即便听到那大太监喊着早朝的口号,下面的众臣子皆跪了下来,皆呼喊三声。
他便是皇帝了!
赵佶脸上露出了一个不易察觉的笑容,他抬起了手,年轻的声音道:“诸卿平身!”
他这时朗声说道:“朕自入继大统,任大责重,不知如何治理天下。四海之大,问题之多,非朕一人所能遍察,端赖诸位臣工进忠言,辅佐朕,诸卿认为如何?”
下面的大臣连忙称善,纷纷说起皇帝英明起来了。
蔡京此时走出列,沉声道:“陛下新登大位,应以前事为例,请太后垂帘,以得听政!”
赵佶坐在龙庭上,看了看下面诸官,不由点头道:“朕初临大宝,事事不通,便要劳烦仁德忠慧太后垂帘听政,以辅国事,蔡卿,此事便由你草制其诏,交由三省。”
蔡京立刻领命道:“臣遵旨。”
此时蔡卞已经走上前来,他负责的是呈报官员升迁的事情,大宋皇帝新继大宝,总会要升迁官员,天下大赦,四海布上祥瑞,所以这个时候就是升迁的好机会,蔡卞朗声地把这些名单读起来,但是太过于长了,赵佶刚开始还能坐在龙位上仔细听着,可是后来却有些不耐烦起来,他轻轻地偏转过头来,然后偷偷地看着下面的臣工们。
章淳此时正仰首看着蔡卞朗诵名单,白须微微地动着,赵佶对这个大宋宰相很是不满,心中微微哼了一声,又偏转过头来,枢密院使曾布此时面上含笑,仿佛一切事情都与自己无关起来,蔡京正低头沉思,而后面的诸部大臣们皆是低眉顺目,像是一些极为听话的老人,个个不发一声。
可是赵佶心里却明白这都是一种错觉,朝堂之上就是争吵不断的地方,这些安静的朝廷大臣们只要一有事便会吵起来,先是一对一,随后是二对一,最后是众对众,吵起了群架,早朝便这样过去了,只有少数人会真正地想问题、出法子。
他正慢慢看着,突然耳边传来一句“着直秘阁侍制王贤入资政殿,升学士,入经筵”,不由地惊讶道:“什么?”
蔡卞正念着,此时听见赵佶询问,忙说道:“陛下何事动问?”
赵佶说道:“刚才你念的那句,重新说一遍。”
蔡卞连忙称是,然后又读道:“着直秘阁侍制王贤入资政殿,升学士,入经筵”,他读了一遍,觉得有些不对劲,又轻声读了一遍,这才明白过来,不由自主地看向了章淳。
此时殿中的朝臣们也反应过来了,皆是大为惊讶地说着不停。
资政殿学士是从真宗时代开始设立的,刚开始就是为大臣王钦若设立的,后来范仲淹诸人都先后为资政殿学士,这个是个虚职,表示是皇帝亲信此大臣,而后便成为罢职宰相挂名的一个职位,所以一般不可能轻易的授予官员。
而经筵是给皇帝说书的,算是皇帝的老师了,如此之位,自然是天下荣之,岂能是一般人所能窥之?
而今竟然听到一个不知名的人,还是一个直秘阁的侍制,被加封为资政殿学士,入主经筵,难怪下面的朝臣们都是议论纷纷起来,有些大儒们都是面色红润,直要像皇帝言上一番。
赵佶此时才有些明白过来,眼见下面人议论纷纷,不由有些暗骂自己慌张了,他忙道:“诸卿莫要争了,先让蔡卿读完。”
他说了一声,下面的大臣们结果没理会,那大太监此时看不过去了,立刻喊了一声道:“安静!安静!”
这个大太监声音颇大,倒是把下面的臣工们震住了,他们看了看赵佶,然后皆是俯下身来道:“陛下恕罪!”
赵佶此时看了看下面的臣子们,轻轻地点头道:“诸卿起身吧,蔡卿,你继续读吧。”
蔡卞应了一声,然后继续读下去,直到最后才俯身道:“臣门下省黄言奏陛下言,请陛下复核,臣躬身谢恩。”
此时他双手举过,那大太监把这道书拿了上去,然后转呈给赵佶。
赵佶稍微看了一下,然后便道:“适才朕听闻念及经筵之升的时候,诸卿颇有微词,朕入继大统,不知政事,自当要听诸卿之言,若有言事,皆可说来,朕不会因言事而降人之罪。”
此时下首立刻走出一个大概五十来岁的红袍大员,他直接说道:“陛下,臣适才闻有直秘阁侍制升资政殿学士,此乃万万不可,资政殿学士之职,只有罢朝中大员之位而得之,哪里有如此升法?更何况入经筵了,经筵之职,非大儒不能胜,前有司马光,后有程颐,皆是义、智、信、仁之辈,今一侍制而升为经筵,若传扬出去,天下士子必心寒啊,望陛下明断!”
赵佶微微一愣,随即轻声问道:“卿家何名?”
那中年人忙道:“臣乃是右正言陈瓘,经筵之事,乃是国之大事,陛下之大事,亲圣贤、远小人,若有奸邪之辈混迹其中,那便是国之不幸,是故此事不可不察!”
赵佶点了点头道:“原来你便是陈瓘,朕听过你,你之前作通判的时候,朝俸和田入只取其一,对人言钱只果腹蔽体而已,多之无用,时人皆称善,后来改任为太学博士,太学之中的士子们皆言卿家你之功劳,朕早听过你,你说的对,是该要从长计议。”
章淳此时闻言便站了出来道:“陛下,陈大人所言‘不可不察’,臣倒是想问上一句,陈大人又怎知此事未察?这升迁之名皆是由吏部所报,而后又经三省议论,由此而得知,哪里会有‘不可不察’之事?”
陈瓘一愣,随即便道:“依丞相所言,这提名之人必是丞相你了?”
章淳哼了一声道:“老夫岂会乱了规矩?陈大人此言何意?”
陈瓘看着章淳说道:“丞相,既然不乱规矩,不坏朝纲,则此事也应察之,不然不足以服天下!”
章淳最讨厌有人和他争了,当下便站了过去,然后对着赵佶拱了拱手道:“陛下,陈大人以为吏部所选之人不足以服天下,此乃诋毁朝政所属也,吏部自太祖而来,便分管全国官吏之事,虽朝中调迁亦要经由吏部颁批,若是选了不足以服天下之人,则吏部何存?朝政何存?陈大人适才说了这些,无一不是诋毁此中,请陛下明察!”
赵佶心中一动,便知道又开始乱扣帽子了,他对章淳没有什么好感,这时不由有些无趣,便要出言,却听到曾布打圆场道:“此事陈大人所言有理,然而陈大人也不当疑吏部之职,是非之道,尚有陛下来作定夺,两位大人便不要枉作争吵了。”
陈瓘知道自己说不过章淳,便偏转过头,又回臣列之中。
章淳此时拜了拜赵佶,然后说道:“陛下,开封人王贤,虽年幼任微官,然才华横溢,德之浩然,经筵之位岂不是有能有德者居之?昔日甘罗年仅十二,便已为相,可见居位不在年长,而在其才如何,其德如何,王贤虽年幼,而修书数部,陛下如若不信,可派人勘察,以明真伪!”
赵佶倒是起了好奇之心,他的眼光不由看向那门口,却见到王贤露出半个头,他不由有些想笑,此时沉吟一会道:“如此说来,朕倒是想见识一二,也罢,诸卿便先不要议此事了,待到朕见到此人,再作定夺。”
章淳和陈瓘皆是躬身称是,然后又各自回列。
赵佶此时看了看朝臣,然后道:“朕第一次早朝,尚未知事,诸卿议事便到此吧。”
他先站了起来,慌得下边的朝臣们都跪了下来,然后那大太监连忙喊道:“陛下回福宁殿,众臣退朝!”
赵佶随着那大太监走了出去,然后便见到门口的王贤,他不由想说什么,却终究没说话。
王贤也是一笑,便跟在赵佶的后面,然后走出去便有一群太监跟上,随即又有宫女跟了过来,排成长长的队伍,直接向那北边的福宁殿前行着。
这一路上浩浩荡荡,凡是太监、宫女们碰见这个队伍,皆都是慌忙跪下,王贤此时也跟着风光起来了,他左右看着,却又不敢扭的太狠,只能偷眼看周围的一些人,相同的衣服,此时走在一起,却又保持着安静的声音,极为守规矩。
福宁殿很快就到了,这些太监和宫女们只能到那殿外,然后便排成两边,赵佶此时走了进去,王贤便跟过去,依旧低头走在他的后面。
到了前门,赵佶便笑道:“黄公公,你先回去吧,太后身体不好,你且好生照料着。”
那个大太监此时应了一声,然后便走了出去,见到王贤还站在门外,便说道:“你还不回去?”
赵佶忙说道:“这个少年便留在这里吧,福宁殿也要留人看守。”
那大太监连忙说道:“老奴便去请侍卫留守福宁殿,皇上你不用担心!”
赵佶摆手笑道:“不用了,这个少年在这便成。”
那大太监又躬了一身,然后便带着其他太监离开了。
等到完全看不见他人,赵佶才呵呵一笑道:“王兄啊,你方才真是把朕吓了一跳,来来,进去说。”
王贤此时跟着赵佶走了进去,然后便跪了下去道:“草民王贤叩见皇上,吾皇陛下万岁!”
赵佶这时已经坐下了,见他这样子,不由皱眉道:“此处何必如此顾忌,你我二人也算相交,便不必如此拘礼,起来吧。”
王贤站了起来笑道:“陛下仁义,我是知道的,然而既身为帝王,便应该遵其道理,此种尊卑之道,不可不时时放在心上。”
赵佶哈哈笑道:“人小鬼大,难怪章淳那老匹夫把你和那甘罗比,在朕看来,甘罗只是徒有虚名而已,而你却真的想得更远,若是在秦,便封你为相也不稀奇。”
王贤忙道:“陛下谬赞了。”
赵佶笑道:“朕可没有胡乱说,不过朕现在实为好奇,你为何要扮作侍从走进来,刚才朕乍然见到你,一时惊讶,差一点失态了,若不是黄公公提醒,真想当场叫唤你一声。”
王贤听他说来,不由一笑,这个赵佶现在刚坐皇帝,还是如此的率性,他慢慢说道:“我听闻端王继承大宝,便想着过来观赏一二,然而苦于没机会,幸而蔡大人乃是主持此礼,所以我便托他帮忙,他也是知晓我与陛下你是相识,故而便扮作侍从走了进来,还望陛下不要降罪!”
赵佶此时坐在椅子上,笑呵呵地说道:“朕要降罪,便降你入经筵,给朕讲经!”
王贤一愣道:“经筵?陛下此言何意?”
赵佶微微笑道:“今日早朝,便是官员升迁,没想到有人要提你为资政殿学士,并且入经筵,给朕来讲书,这事便在早朝之中引起轩然大波,章淳差点又开始大吵大闹起来了。”
王贤一惊,他是知道学士并不是随便可以授予的,而入经筵讲书,那更是要求极高,他忙道:“我有何德何能,可居学士位,更遑论入经筵讲书了,陛下你莫要和我开玩笑了。”
赵佶笑道:“朕哪里会和你开玩笑,此事确是如此,朕听章淳说你年纪幼小,便就博学通才,已经修了好几卷书,此事是真是假?”
王贤苦笑地道:“在下也就是如此大的年纪,又有何能去修书,陛下实在是太过高看了。”
赵佶摇了摇头,然后道:“朕也在考虑要不要让你入经筵,说实话正言黄履此人品性皆佳,朕为藩王之时,以听闻他为人正直、出言无忌,又博学通才,德义之人,所以之前朕便想着让他来作经筵,然而今日突然一想,王贤你过来也是不错。”
王贤微微苦笑,自己是想着升官,可是作经筵侍讲可不是闹着玩得,这真要有真本事的,自己虽然对古之经书和一些思想尚能算是了解,但决不能算是通达,更遑论比起那些当世大儒了,作经筵岂不是要被人说是儿戏吗?万一哪一天有人考究过来,自己却答不上来,那还了得?所以他连忙推辞道:“我并无丝毫学问,哪里能入经筵,陛下实在所言黄履黄大人,我曾听闻过,他却是名闻天下,陛下选他作经筵侍讲,实是足以!”
赵佶一笑道:“你也不要妄自菲薄,朕已经答应过章淳,此事哪里有可改之处?过上几日,圣旨便会下达,王贤你便每日在崇政殿说书吧,朕必当好生学之。”
王贤无奈地道:“我哪里有陛下之才,此举便是让人看笑话了。”
赵佶呵呵笑了笑道:“不是看笑话,而且也未有人看朕笑话,你和朕是知交,而且又是博学之人,品行皆佳,朕倒是想知道你又该如何教朕的。”
王贤方要再说,却不料被赵佶一摆手,然后说道:“此事不用再言了,对了,王贤,你对朝中之事有何看法,方今朕初登大宝,实在是如履薄冰,战战兢兢,不知该行何事,而朝中诸臣之中,朕还不适十之四五,所行何事,皆有所阻,你认为该行何事?”
他这算是一个真心之言了,话语诚恳,算是向王贤求知了,王贤心中微微一动,赵佶心肠挺好,而且也想做个好皇帝,何不在他面前,早晚叮嘱着,指不定又一个李世民就出来了,也许二十年后便又是一番样子了。
他心中所想,口上却是说道:“我不敢说。”
赵佶奇怪地问道:“有何不敢说的?朕下旨意,便要你据实说来,你快说吧。”
王贤沉吟了一下方才说道:“陛下,为天下之主,最重何事?”
赵佶略感奇怪,但还是说道:“为君者自然是以社稷为重,要仁、义、德兼重,并要勤政爱民,如此方才可谓一个圣君。”
王贤笑了笑道:“陛下此言甚是,然三代不言,自秦而降,以历数朝,圣君又有几人?”
赵佶见他微笑,便笑道:“王贤你定然有话,便说与朕听吧。”
王贤慢慢说道:“回陛下,其实为帝王者,皆在登位之时,想着的是为一圣君,青史留名,然而千年以来,树木变换,河道几移,岁月悠悠,数朝之帝,又有多少人可被称为圣君?又有多少人现如今尚被交口称赞,被令人无法忘记?实乃是少之又少,为何?
便是...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