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小说网 www.18xs.com,秦殇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第五十二节:冰释前嫌明大义,军心思秦事终成。
(81)
堂上众人,见大王即将表态,就无一人再作喧哗,李侔及李过、高一功也停止争吵,先前站起身子看热闹的又都坐了下去。一会儿,人人各安其位,大厅内顿时就安静了下来,那李过、高一功及李侔,均自回到座位坐下。
易铭待众人安静下来,却将身子转向李侔,问道:“兄长,小弟有句话想问问兄长,不知可否?”
李侔见易铭大秦殿堂之上众目睽睽之下称他作兄长,如何担当得起?这古时君君臣臣父父子子,规矩大如天,不能乱的,所以李侔惊恐答道:“大王,卑职不敢,请大王示下。”
易铭就问道:“兄长,这国与家相比,哪个重?”
李侔不知易铭葫芦里卖的什么药,只得答道:“大王,当然是国为重。”
易铭虽然只问李侔,却又转身面向众人,大声问道:“那国恨与家仇,又是哪个为重?”
李侔终于有点懂了,就答道:“禀大王,如非得分出个轻重,自然是国恨为重。”
易铭点点头,对众人说道:“自清军入关,迄今已五六年,中华大地大半沦陷,长城内外、大江南北,无数黎民百姓无不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反观我华夏斯民,百倍于满人,却不能团结一致,共御满清。大顺、大明、大西政权,各自为政,互相倾轧、勾心斗角、互不统属,又不顾大义、不识大体、不知大节,纷争私斗,难道这是天下黎民百姓希望看到的吗?”
易铭讲到这里,见大厅之上,众人听得诚惶诚恐、战战兢兢,有不少人都面有愧色,其中更以李侔为甚。
易铭都被自己刚才大义凛然的话感动了,于是他又动容说道:“大顺皇帝一时糊涂,自绝肱骨,致使部众心寒,离心离德,自此不愿死命抗敌,所以才一败再败。今日我大秦绝不步其后尘。如今形势,中兴汉统才是大义所在。所以本王以为:杀兄之仇不是不报,而是冤有头、债有主,不能找错了对象,冤枉了忠良。我兄长之死,与李过将军、高一功将军无关,今后任何人不得在这件事情上和两位将军过不去,也不得和大顺过不去,如有违犯,必将严惩,你等知道了吗?”
众文武均说:“是!”李侔惶恐之余,也答着:“是!”
李过、高一功二人见易铭言语之间,左一个大顺皇帝、又一个大顺政权,对李自成和大顺充满敬仰之情和认可之意,不禁大为动容,两人抱拳施礼表示感谢。
高一功感概万分,说道:“久闻秦王殿下胸怀宽广,宽仁敦厚,果然名不虚传,在下佩服。在下对大王不计前嫌、鼎力相助亦感激万分,而今天下大乱、清狗横行,我辈自知力量微弱,数年来自保不暇,何谈驱逐暴清。所以我与李将军愿投大王麾下,听凭大王驱使,今生今世,永无反叛,还望大王接纳。”
高一功刚说完,李过也道:“非是我等背弃大顺、大明,自先皇鼎湖弃世,我大顺军各散五方,群龙无首,互不隶属,不能合力抗清。所以和清军周旋常常落于下风,军队越打越少,处境日渐艰难。如若不是大王鼎力相助,我等或许早就兵败身亡了,放眼当今天下,能担此平定天下之重任者,唯大王一人而已。在下深思熟虑、决心已定,从今往后,李过愿遵大王号令。”
易铭听了二人表态,心里却想到:即便是李过、高一功这样的英雄,此时此刻也面临巨大的生存危机,他们没有更大的政治抱负和政治野心,他们不过是拖家带口、颠沛流离、东征西讨,希图有个稳定的安身立命的环境。而现实却时时生活在恐惧中,心理既脆弱又敏感,要么妻儿老小云云部众被别人无情剿杀,要么为了保全自己无情地杀掉别人。他们这支号称十万之众的军队,除老幼妇残外,能够作战的,无非就三五万人而已。而这样的军队打起仗来,瞻前顾后,行动迟缓,虽然为了家人的生命安危,作战中不惜以命相拼,战斗力非凡。但面对清军如狼似虎一再绞杀,也只是苦苦支撑、苟延残喘罢了!所以他们寻求大秦庇护,也是情势所逼、万不得已的选择。自己对他两个客客气气,还对他俩无比看重,可谓恩遇有加,所以也许两人再无顾忌,一心想投靠我大秦。
两人主动表示愿意投靠大秦,厅上众人,虽然不觉得意外,但话从两人口中主动讲来,却让大秦上下一时还顾虑多多。他们都知道,这李过、高一功本就是纵横天下、独当一面的大英雄,历来不愿受制于人,今日话说得好听,要是今后横生枝节、制造事端、不服管教怎么办?所以一个个沉默不语,就一股脑全看着易铭。
易铭也对两人的话沉思良久,他对此也顾虑颇多,心想:这件事情如果处理得不好,反而会很麻烦。
易铭知道,这些军阀视自己的军队,如同*一般,如果不是万不得已,哪能轻易投靠别人。何况,形势不好时四处寻求庇护,情势有变,往往又拉起队伍、翻脸不认人,你也拿他无可奈何。究其原因,则无非是这部队,就好比他家私人的责任田,怎么作怎么管,外人实在无法插手。要改变这种现状,除非将其军队与大秦军队混编,并对其各级军官进行调整,调离一批、安插一批,理顺统属关系,严明军纪政令,自上而下,贯彻执行也得绝无障碍才行。
所以易铭思考再三,犹豫不决。李过、高一功却是等不及,李过又说道:“大王,难道不允。”
易铭心里清楚,必须表态了。
他抬头又看了看李过和高一功,虽然他知道历史上李过面对清廷一年内招抚他六次,均人信不还,李过的抗清决心倒是很坚定。自己虽然不是大清朝,而这个高一功的真实想法又难得说清楚。易铭还听说这李自成的高皇后还在常德活得好好的,说是还曾经想立李过为帝,做什么大顺二世的,表面投了自己,以后一有机会又背叛,这不是反受其乱么。
所以易铭思量再三,就说道:“两位将军旷古奇才,是真英雄,我大秦如能得二位将军相助,似雪中送炭,如猛虎添翼,何愁大事不成。只是我不是不允,而是不敢屈尊呀!”
李过听后,爽朗笑笑,他已明白易铭心思,于是说道:“大王是有顾虑吧?”
易铭见李过直爽,直接点透,也不隐瞒,就道:“将军果然豪爽,我佩服。在下有三个条件,如若答应,将视李将军... -->>
第五十二节:冰释前嫌明大义,军心思秦事终成。
(81)
堂上众人,见大王即将表态,就无一人再作喧哗,李侔及李过、高一功也停止争吵,先前站起身子看热闹的又都坐了下去。一会儿,人人各安其位,大厅内顿时就安静了下来,那李过、高一功及李侔,均自回到座位坐下。
易铭待众人安静下来,却将身子转向李侔,问道:“兄长,小弟有句话想问问兄长,不知可否?”
李侔见易铭大秦殿堂之上众目睽睽之下称他作兄长,如何担当得起?这古时君君臣臣父父子子,规矩大如天,不能乱的,所以李侔惊恐答道:“大王,卑职不敢,请大王示下。”
易铭就问道:“兄长,这国与家相比,哪个重?”
李侔不知易铭葫芦里卖的什么药,只得答道:“大王,当然是国为重。”
易铭虽然只问李侔,却又转身面向众人,大声问道:“那国恨与家仇,又是哪个为重?”
李侔终于有点懂了,就答道:“禀大王,如非得分出个轻重,自然是国恨为重。”
易铭点点头,对众人说道:“自清军入关,迄今已五六年,中华大地大半沦陷,长城内外、大江南北,无数黎民百姓无不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反观我华夏斯民,百倍于满人,却不能团结一致,共御满清。大顺、大明、大西政权,各自为政,互相倾轧、勾心斗角、互不统属,又不顾大义、不识大体、不知大节,纷争私斗,难道这是天下黎民百姓希望看到的吗?”
易铭讲到这里,见大厅之上,众人听得诚惶诚恐、战战兢兢,有不少人都面有愧色,其中更以李侔为甚。
易铭都被自己刚才大义凛然的话感动了,于是他又动容说道:“大顺皇帝一时糊涂,自绝肱骨,致使部众心寒,离心离德,自此不愿死命抗敌,所以才一败再败。今日我大秦绝不步其后尘。如今形势,中兴汉统才是大义所在。所以本王以为:杀兄之仇不是不报,而是冤有头、债有主,不能找错了对象,冤枉了忠良。我兄长之死,与李过将军、高一功将军无关,今后任何人不得在这件事情上和两位将军过不去,也不得和大顺过不去,如有违犯,必将严惩,你等知道了吗?”
众文武均说:“是!”李侔惶恐之余,也答着:“是!”
李过、高一功二人见易铭言语之间,左一个大顺皇帝、又一个大顺政权,对李自成和大顺充满敬仰之情和认可之意,不禁大为动容,两人抱拳施礼表示感谢。
高一功感概万分,说道:“久闻秦王殿下胸怀宽广,宽仁敦厚,果然名不虚传,在下佩服。在下对大王不计前嫌、鼎力相助亦感激万分,而今天下大乱、清狗横行,我辈自知力量微弱,数年来自保不暇,何谈驱逐暴清。所以我与李将军愿投大王麾下,听凭大王驱使,今生今世,永无反叛,还望大王接纳。”
高一功刚说完,李过也道:“非是我等背弃大顺、大明,自先皇鼎湖弃世,我大顺军各散五方,群龙无首,互不隶属,不能合力抗清。所以和清军周旋常常落于下风,军队越打越少,处境日渐艰难。如若不是大王鼎力相助,我等或许早就兵败身亡了,放眼当今天下,能担此平定天下之重任者,唯大王一人而已。在下深思熟虑、决心已定,从今往后,李过愿遵大王号令。”
易铭听了二人表态,心里却想到:即便是李过、高一功这样的英雄,此时此刻也面临巨大的生存危机,他们没有更大的政治抱负和政治野心,他们不过是拖家带口、颠沛流离、东征西讨,希图有个稳定的安身立命的环境。而现实却时时生活在恐惧中,心理既脆弱又敏感,要么妻儿老小云云部众被别人无情剿杀,要么为了保全自己无情地杀掉别人。他们这支号称十万之众的军队,除老幼妇残外,能够作战的,无非就三五万人而已。而这样的军队打起仗来,瞻前顾后,行动迟缓,虽然为了家人的生命安危,作战中不惜以命相拼,战斗力非凡。但面对清军如狼似虎一再绞杀,也只是苦苦支撑、苟延残喘罢了!所以他们寻求大秦庇护,也是情势所逼、万不得已的选择。自己对他两个客客气气,还对他俩无比看重,可谓恩遇有加,所以也许两人再无顾忌,一心想投靠我大秦。
两人主动表示愿意投靠大秦,厅上众人,虽然不觉得意外,但话从两人口中主动讲来,却让大秦上下一时还顾虑多多。他们都知道,这李过、高一功本就是纵横天下、独当一面的大英雄,历来不愿受制于人,今日话说得好听,要是今后横生枝节、制造事端、不服管教怎么办?所以一个个沉默不语,就一股脑全看着易铭。
易铭也对两人的话沉思良久,他对此也顾虑颇多,心想:这件事情如果处理得不好,反而会很麻烦。
易铭知道,这些军阀视自己的军队,如同*一般,如果不是万不得已,哪能轻易投靠别人。何况,形势不好时四处寻求庇护,情势有变,往往又拉起队伍、翻脸不认人,你也拿他无可奈何。究其原因,则无非是这部队,就好比他家私人的责任田,怎么作怎么管,外人实在无法插手。要改变这种现状,除非将其军队与大秦军队混编,并对其各级军官进行调整,调离一批、安插一批,理顺统属关系,严明军纪政令,自上而下,贯彻执行也得绝无障碍才行。
所以易铭思考再三,犹豫不决。李过、高一功却是等不及,李过又说道:“大王,难道不允。”
易铭心里清楚,必须表态了。
他抬头又看了看李过和高一功,虽然他知道历史上李过面对清廷一年内招抚他六次,均人信不还,李过的抗清决心倒是很坚定。自己虽然不是大清朝,而这个高一功的真实想法又难得说清楚。易铭还听说这李自成的高皇后还在常德活得好好的,说是还曾经想立李过为帝,做什么大顺二世的,表面投了自己,以后一有机会又背叛,这不是反受其乱么。
所以易铭思量再三,就说道:“两位将军旷古奇才,是真英雄,我大秦如能得二位将军相助,似雪中送炭,如猛虎添翼,何愁大事不成。只是我不是不允,而是不敢屈尊呀!”
李过听后,爽朗笑笑,他已明白易铭心思,于是说道:“大王是有顾虑吧?”
易铭见李过直爽,直接点透,也不隐瞒,就道:“将军果然豪爽,我佩服。在下有三个条件,如若答应,将视李将军...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