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小说网 www.18xs.com,[综]母仪天下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司徒宪接到旨意, 也是吓了一跳,他哪里想得到,自个还在愁着自家这位父皇越来越能折腾,结果这位这几年致力于给自个找麻烦的父皇就这么没了?
司徒宪倒是没生出什么怀疑来,人有旦夕祸福,有的时候, 上一刻还好端端的,下一刻就没了的事情也多见得很, 太医也说了,是因为喝酒喝多了,气血上涌导致的中风猝死,司徒宪松了一口气的同时, 又想到司徒旻曾经的好处了!
不过呢,也就是想想而已,司徒宪现在最需要做的其实还是赶紧先继位再说,免得夜长梦多,谁知道司徒宽和司徒寅会不会一时糊涂, 铤而走险。
司徒宽和司徒寅没有铤而走险,他们也傻掉了!夺嫡这种事情可以做, 但是需要建立在一定的时间跨度上头。像是汉景帝, 当初要是问栗姬之后,人就已经彻底撑不住了,那就算是栗姬真的如她所说的那样,将汉景帝其他的妃嫔都干掉了, 那么汉景帝也只能继续让刘荣做太子,做继承人,而不会是选择那时候还很小的刘彻。除非是没有办法,否则的话,有点理智的皇帝都不会给国家选择一个幼小的皇帝,或者说是压根没有多少根基,无法达成朝政平缓过渡的继承人,因为这会造成一系列的问题。
哪怕司徒旻再活五年时间,司徒宽都要把握在关键时刻可以发动一场政变,就算是失败,他起码还可以挣扎一下。但是现在呢,事情发生得太突然了,突然到司徒宽跟司徒旻压根来不及做任何动作,司徒宪也不可能多给他们时间,因此,只得认命了,老老实实地跟着司徒宪一路快马加鞭,前往骊山行宫。
骊山行宫距离长安并不远,所以,在司徒旻死后第三天,该来的人就已经来齐了。
行宫里头也已经搭建起了一个简单的灵堂,一众文武大臣就在灵前拥护司徒宪这个太子继位。司徒宪做了近二十年的太子,一直以来也没有出什么纰漏,在朝堂上其实名声并不差,至于那些弹劾太子的,一般也就是一些小节,这会儿也没人会在这种事情上头介意,之前弹劾过太子的一般就是揣摩圣意,或者是想要邀名的那种,如今呢,恨不得太子直接将他们忘到九霄云外才好,或者说恨不得立刻见风使舵,直接跪舔,怎么可能提那些不愉快的事情。
因此,按照惯例,三请三让之后,司徒宪顺利登基,然后就下达了作为皇帝的第一个诏书,那就是先带着先帝的灵柩回宫,举办丧礼,总不能一直在行宫这边停灵,然后百官乃至诸多诰命都要进宫哭灵,停灵七七四十九天之后,再葬入皇陵。
这边在办理丧事,而长春宫中,所有人都变得轻松起来。之前的时候,虽说舒云这个皇后一直表现得非常淡定,但是,先帝一年到头来长春宫不超过十次,来了好多次也都是坐一坐就走,跟皇后也没话好说,反而常年待在永安宫中,以至于甄贵妃那边水涨船高,宫里头一些奴婢跟着见风使舵,私底下甚至还有直接将甄贵妃叫做是西宫娘娘的,就差没直接跟长春宫打擂台了。
而如今呢,先帝过世,甄贵妃就差没在灵前哭死了,曾经的那些得意,如今都化作了苦水,还不得不吞下去!她是真希望自个跟着先帝一块去了,也免得遭受之后的折辱。可是问题是,她儿子还小,娘家那边,现在也就罢了,之后呢,只怕就要遭受清算,所以,就算是受不了,她也得忍着,好歹就算是新帝登基了,也不能无故夺了自个弟弟的爵位,而有儿子的爵位在,她还能够保下娘家的一部分血脉。若是她没了,司徒宏年纪还小,回头要是被太后随便选个太妃养着,说不定就养得忘了自家外家是谁了,就算不这样,只需要闭塞他的耳目,让他不知道外面发生了什么,说不定等到司徒宏开府的时候,甄家那边坟头都长草了!
有了这样的打算,甄贵妃哪里敢不保重自己的性命,面对其他人的风言风语,她也只能忍着了!
她不是没忍过,但是之前忍着这些事情,是因为那时候她有先帝的宠爱,心里头有底,自己这边受了一分的委屈,先帝都能帮她还回十二分去,可现在呢,谁还能帮她撑腰呢?现在才算是体会到了什么叫做忍字心头一把刀,并且还极为惶惑,生怕出了先帝的孝期,太后就要在自己身上出气。
舒云哪里有时间跟甄贵妃斗气,嗯现在是甄太妃了,没错,舒云不是什么喜欢迁怒的人,在她看来,甄贵妃当年能有那般的气焰,不过就是司徒旻的纵容而已。不过呢,司徒宪可是早就看甄家,看甄贵妃不爽了,因此,之后册封的时候,找了个借口,说甄家那边孝期不谨,甄贵妃管教无妨,所以甄贵妃压根没能被册封为贵太妃,就是变成了一个普通的太妃了,偏偏她还不能觉得委屈,真要是落个怨望的罪名,那就更没好日子过了!
这边司徒旻的灵柩被送入了皇陵,虽说是觉得跟这位合葬其实是挺腻味的,不过呢,对舒云来说,在这里也就是个过客而已,还是不要劳民伤财,平白再花费太多财力修建一个陵墓出来了,该合葬就合葬好了!因此,皇陵并没有完全封上。而原本伺候司徒旻的那些宫人,一部分找到了别的出路,到其他地方伺候去了,其他的知道的事情比较多的,那就只能去皇陵守陵了。
老实说,这是对人力的极大浪费,不过如今呢,是司徒宪当家,舒云并不想多管这些事情。
司徒宪虽说是对舒云这个太后颇为敬重,但是呢,有的事情,舒云能不干涉,还是不要干涉好了,舒云可不想回头因为理念上的问题,跟儿子闹翻了,所以,只需要她能够得到一定程度上的自由,至于其他的事情,舒云并不想掺和。
对于官员还有那些勋贵来说,国孝会持续很长一段时间,民间那边百日之后,反而是该如何就如何了!这也给朝廷省了不少事情,起码过年的时候,不用那么大阵仗了,可以以孝期的名义一切从简。
新年之后,新君登基,自然要换上新的年号,司徒宪对于年号什么的也不是特别上心,礼部那边根据天干地支,五行阴阳之类的,拟了十几个送了上来,司徒宪扫了一眼,最后选了崇康作为年号,那么,这一年就算得上是崇康元年了!
舒云年前的时候就搬到了慈宁宫,长春宫成了周皇后的住处,周皇后嫁给司徒宪这几年,还算是比较合格的一个太子妃,性情看着柔顺,心里头也是有数的,并不会一直人云亦云,也没有急着拉拔娘家什么的,颇为稳重。
司徒宪对这个妻子还算是比较满意,夫妻之间颇为相合,不过就是性子太大方了一些,舒云之前没有给司徒宪安排什么侧妃,司徒宪自个也没有这个意思,但是呢,前两年的时候,东宫还是进了人,进的是周氏的一个远房表妹杨氏,因为周氏嫁过来好几年都没有怀孕,东宫一直无后,司徒宪自个没着急,周氏这个太子妃却着急起来了,尤其在司徒宽和司徒实都已经有了孩子的情况下,周氏就沉不住气了。
结果等到新人进宫之后不久,周氏就有了身孕,这就真的是哑巴吃黄连,有苦说不出了!不过呢,好在她性子还算是比较好的,杨氏进宫之后,虽说没能如周氏所想,借腹生子,但是周氏对她还算是比较宽厚,并未有什么其他想法,东宫后宫还算是比较和谐的。尤其后来周氏生了个女儿之后,又开始指望着杨氏生一个儿子了,司徒宪见周氏这样子,他自然也懒得给杨氏避孕,问题是,杨氏看着非常健康,但是就是没有怀孕。
等到司徒宪登基,周氏做了皇后,结果又贤惠了一把,让杨氏占了个嫔位,司徒宪在这种事情上头并不会驳了周氏的意见,她既然想要做个贤后,那就去做吧,司徒宪并不会干涉。而周皇后大概如今又想着,杨氏大概是不容易有孕,所以又开始琢磨着等着孝期过去之后,是不是要直接选秀给皇家开枝散叶了!
而舒云呢,顿时就知道这个儿媳妇的毛病了,太要面子,这样的人其实顺境还好,遇到逆境的时候就比较要命了。不过呢,舒云在这种事情上头,压根不能插嘴,要知道,她在其他人眼里,也算得上是一个贤后呢!当初她因为年纪小没怀孕的时候,宫里头也没耽误生孩子,而轮到自个儿媳妇,就想要她换一种活法吧!因此,她干脆什么都不插手,直接就将皇宫里头的这些事情交给了周皇后管着。
至于那些太妃太嫔什么的,舒云已经跟司徒宪说过了,等到孝期过了,有儿子的,回头儿子开府之后就直接跟着儿子过就是了,如果生了公主的,公主愿意奉养生母,也可以跟着去公主府,至于那些没有子女的,其实按照舒云的本心,让她们回娘家也行,不过这个时代,真要是这么做,这些女人回去之后,还不知道要面临什么呢,说不定直接被送家庙里头给先帝祈福了,所以还是继续留在宫中了。
司徒宪也巴不得如此,这些太妃太嫔留在宫里头也是个麻烦,倒不是缺了她们的份例,而是先帝留下来的妃嫔实在是比较多,都挤在慈宁宫那里,那真的太不人道了,因此,司徒宪还不得不再腾出一个宫殿出来,让贤太妃,甄太妃还有惠太妃带着另外一些原本不是很消停的先帝嫔妃住在那里,免得回头给自个老娘添堵。而比较省事的淑太妃就住在了慈宁宫那边。
如今太后给了个好主意,司徒宪顿时觉得省心了很多,别的不说,有子有女的嫔妃都送出去,留下的原本就是一些位份比较低的,她们出身不高,就算是住得比较逼仄也满足了。要知道前朝的时候,无子的妃嫔在先帝驾崩之后,是需要去皇家寺庙里头出家的,再往前更恐怖,没孩子的直接殉葬好吧!所以,这些妃嫔还能够留在宫里,除了住得不够宽敞之外,还能够享受跟以前一样的份例待遇,也算是比较知足了。
舒云倒是希望她们不要那么知足了,她们好歹都是受过一定教育的,如果愿意改行搞理工科或者是学习别的知识的话,舒云还是乐于给她们更多的自由的,可惜的是,她们显然对于这些不感兴趣,如今慈宁宫这边,以淑妃为首,她们更乐意的是凑在一起看话本,还有一些呢,干脆信佛了,闲着没事就去佛堂捡佛豆什么的。
舒云想要搞女学,这些妃嫔显然是不可能再配合的了,倒是如今司徒宪的大女儿,过两年也到了上学的时候了,可以考虑让她多学一点东西,当然,最好这事还是先跟司徒宪那边掰扯清楚了。
守孝期间,舒云已经将之前曾经整理过的那些教材又都整理了出来,交给自己名下的活字印刷作坊印刷了一批,等着国孝结束之后,宫里头高位的妃嫔大半都已经出宫了,这才拿给了司徒宪。
这些年,舒云给司徒宪的技术不少,司徒宪并没有深究的意思,舒云拿出这些教材之后,只是假托自己还没进宫的时候,偶然得到了这些书籍,后来一直在暗中学习,颇有心得,如今觉得这些实在是富国强民的知识,总不能一直藏着掖着,如同前人一样深藏匣中,不见天日吧!
司徒宪这些年来从舒云那里弄到了不少私货,为此可是积累了不少本钱,所以,他自然知道,这些被主流的读书人认为是奇技淫巧的知识,到底具备着多大的价值,当然,他也能够理解舒云一直没有将这些拿出来的心思,说白了,先帝跟自家母后不是一条心,母后也很担心回头被过河拆桥。这后宫之中,想要让一个人好好活着不容易,但是想要让一个人无声无息地死去,却不是什么困难的事情。
司徒宪知道朝中就有一个朝臣,他还没有发迹的时候,得了一个乡绅的资助,当时约定两家结成儿女亲家,结果等到后来,他做了官,而那个乡绅呢,家里却也仅仅是在老家那边有些影响力罢了,甚至给女儿的嫁妆也不甚丰富。他又不想背负一个背信弃义的名头,因此照旧让儿子娶了那个乡绅之女做儿媳,但是,那个儿媳嫁过来没多久就病逝了!
原本大家都觉得大概是水土不服,但是之前,司徒宪清理朝堂,这一位是个见风使舵的,当年还在朝堂上弹劾过他,是跟甄家有勾结的,司徒宪上位,自然有人体察上意,将曾经得罪过他的人提溜出来,这一位被下狱,家里的下人自然也被关了起来,然后就有下人招认,说是之前那位大少奶奶,其实是被刻意毒死的。
那位大少奶奶进门之后,先是被折腾了一番,然后三九天气,又被罚了去佛堂捡佛豆,之后自然就病了一场,然后抓的却是相克的药,用的是十八反的手段,所以这药越喝越坏,不过一个月的功夫,人家撒手没了!
大少爷在外头表现得对亡妻情深义重,还写过好几首的悼亡诗,最后,在家人的“逼迫”下,又另娶了一个妻子,却是甄家的旁支之女。
司徒宪在知道这事之后,简直觉得恶心,真是做了女表子还要立牌坊,不想背负背信弃义的名头,就直接要了人家女儿的性命,简直是叫人作呕!但事实上,司徒宪后来知道,其实这种事情很多。一些大户人家,家里主母如果做了什么难以原谅的错事,为了不影响到儿女的前程或者说是家族的声誉,像是什么关佛堂,或者是去家庙之类的惩戒其实是很少的,因为这么做,明眼人都知道,这家主母是做错了事情。因此,许多人家就会选择让她病逝。尤其,这年头,大户人家的女眷,出门的机会很少,先是对外放个风声,表示家里夫人病了,请上几个大夫,然后呢,对外说几次夫人病重,换了几个大夫都没用的话,之后不治而亡就是理所当然的事情了!
这种事情,即便是官府,也是没法追究的。所以,真要是当初舒云将东西拿出来,回头他们母子有了足以威胁到皇权的声望,说不定先帝真有可能为了自个的权势,让他们母子就这么被病逝掉!
而这种事情,如果是由自己引导的话,司徒宪只要一想,就觉得心里一热。做皇帝的人,总有些立功立言立德的心思,司徒宪呢,琢磨着开疆拓土什么的有些不靠谱,老实说,在无线电发明出来之前,除非是搞殖民,搞分封,否则的话,对于偏远一些的地方,统治成本是很高的,像是唐朝的时候,为什么会出现藩镇之乱,也就是因为领土太大,不得不给各个地方的节度使放权,要不然的话,根本统治不过来。>
司徒宪接到旨意, 也是吓了一跳,他哪里想得到,自个还在愁着自家这位父皇越来越能折腾,结果这位这几年致力于给自个找麻烦的父皇就这么没了?
司徒宪倒是没生出什么怀疑来,人有旦夕祸福,有的时候, 上一刻还好端端的,下一刻就没了的事情也多见得很, 太医也说了,是因为喝酒喝多了,气血上涌导致的中风猝死,司徒宪松了一口气的同时, 又想到司徒旻曾经的好处了!
不过呢,也就是想想而已,司徒宪现在最需要做的其实还是赶紧先继位再说,免得夜长梦多,谁知道司徒宽和司徒寅会不会一时糊涂, 铤而走险。
司徒宽和司徒寅没有铤而走险,他们也傻掉了!夺嫡这种事情可以做, 但是需要建立在一定的时间跨度上头。像是汉景帝, 当初要是问栗姬之后,人就已经彻底撑不住了,那就算是栗姬真的如她所说的那样,将汉景帝其他的妃嫔都干掉了, 那么汉景帝也只能继续让刘荣做太子,做继承人,而不会是选择那时候还很小的刘彻。除非是没有办法,否则的话,有点理智的皇帝都不会给国家选择一个幼小的皇帝,或者说是压根没有多少根基,无法达成朝政平缓过渡的继承人,因为这会造成一系列的问题。
哪怕司徒旻再活五年时间,司徒宽都要把握在关键时刻可以发动一场政变,就算是失败,他起码还可以挣扎一下。但是现在呢,事情发生得太突然了,突然到司徒宽跟司徒旻压根来不及做任何动作,司徒宪也不可能多给他们时间,因此,只得认命了,老老实实地跟着司徒宪一路快马加鞭,前往骊山行宫。
骊山行宫距离长安并不远,所以,在司徒旻死后第三天,该来的人就已经来齐了。
行宫里头也已经搭建起了一个简单的灵堂,一众文武大臣就在灵前拥护司徒宪这个太子继位。司徒宪做了近二十年的太子,一直以来也没有出什么纰漏,在朝堂上其实名声并不差,至于那些弹劾太子的,一般也就是一些小节,这会儿也没人会在这种事情上头介意,之前弹劾过太子的一般就是揣摩圣意,或者是想要邀名的那种,如今呢,恨不得太子直接将他们忘到九霄云外才好,或者说恨不得立刻见风使舵,直接跪舔,怎么可能提那些不愉快的事情。
因此,按照惯例,三请三让之后,司徒宪顺利登基,然后就下达了作为皇帝的第一个诏书,那就是先带着先帝的灵柩回宫,举办丧礼,总不能一直在行宫这边停灵,然后百官乃至诸多诰命都要进宫哭灵,停灵七七四十九天之后,再葬入皇陵。
这边在办理丧事,而长春宫中,所有人都变得轻松起来。之前的时候,虽说舒云这个皇后一直表现得非常淡定,但是,先帝一年到头来长春宫不超过十次,来了好多次也都是坐一坐就走,跟皇后也没话好说,反而常年待在永安宫中,以至于甄贵妃那边水涨船高,宫里头一些奴婢跟着见风使舵,私底下甚至还有直接将甄贵妃叫做是西宫娘娘的,就差没直接跟长春宫打擂台了。
而如今呢,先帝过世,甄贵妃就差没在灵前哭死了,曾经的那些得意,如今都化作了苦水,还不得不吞下去!她是真希望自个跟着先帝一块去了,也免得遭受之后的折辱。可是问题是,她儿子还小,娘家那边,现在也就罢了,之后呢,只怕就要遭受清算,所以,就算是受不了,她也得忍着,好歹就算是新帝登基了,也不能无故夺了自个弟弟的爵位,而有儿子的爵位在,她还能够保下娘家的一部分血脉。若是她没了,司徒宏年纪还小,回头要是被太后随便选个太妃养着,说不定就养得忘了自家外家是谁了,就算不这样,只需要闭塞他的耳目,让他不知道外面发生了什么,说不定等到司徒宏开府的时候,甄家那边坟头都长草了!
有了这样的打算,甄贵妃哪里敢不保重自己的性命,面对其他人的风言风语,她也只能忍着了!
她不是没忍过,但是之前忍着这些事情,是因为那时候她有先帝的宠爱,心里头有底,自己这边受了一分的委屈,先帝都能帮她还回十二分去,可现在呢,谁还能帮她撑腰呢?现在才算是体会到了什么叫做忍字心头一把刀,并且还极为惶惑,生怕出了先帝的孝期,太后就要在自己身上出气。
舒云哪里有时间跟甄贵妃斗气,嗯现在是甄太妃了,没错,舒云不是什么喜欢迁怒的人,在她看来,甄贵妃当年能有那般的气焰,不过就是司徒旻的纵容而已。不过呢,司徒宪可是早就看甄家,看甄贵妃不爽了,因此,之后册封的时候,找了个借口,说甄家那边孝期不谨,甄贵妃管教无妨,所以甄贵妃压根没能被册封为贵太妃,就是变成了一个普通的太妃了,偏偏她还不能觉得委屈,真要是落个怨望的罪名,那就更没好日子过了!
这边司徒旻的灵柩被送入了皇陵,虽说是觉得跟这位合葬其实是挺腻味的,不过呢,对舒云来说,在这里也就是个过客而已,还是不要劳民伤财,平白再花费太多财力修建一个陵墓出来了,该合葬就合葬好了!因此,皇陵并没有完全封上。而原本伺候司徒旻的那些宫人,一部分找到了别的出路,到其他地方伺候去了,其他的知道的事情比较多的,那就只能去皇陵守陵了。
老实说,这是对人力的极大浪费,不过如今呢,是司徒宪当家,舒云并不想多管这些事情。
司徒宪虽说是对舒云这个太后颇为敬重,但是呢,有的事情,舒云能不干涉,还是不要干涉好了,舒云可不想回头因为理念上的问题,跟儿子闹翻了,所以,只需要她能够得到一定程度上的自由,至于其他的事情,舒云并不想掺和。
对于官员还有那些勋贵来说,国孝会持续很长一段时间,民间那边百日之后,反而是该如何就如何了!这也给朝廷省了不少事情,起码过年的时候,不用那么大阵仗了,可以以孝期的名义一切从简。
新年之后,新君登基,自然要换上新的年号,司徒宪对于年号什么的也不是特别上心,礼部那边根据天干地支,五行阴阳之类的,拟了十几个送了上来,司徒宪扫了一眼,最后选了崇康作为年号,那么,这一年就算得上是崇康元年了!
舒云年前的时候就搬到了慈宁宫,长春宫成了周皇后的住处,周皇后嫁给司徒宪这几年,还算是比较合格的一个太子妃,性情看着柔顺,心里头也是有数的,并不会一直人云亦云,也没有急着拉拔娘家什么的,颇为稳重。
司徒宪对这个妻子还算是比较满意,夫妻之间颇为相合,不过就是性子太大方了一些,舒云之前没有给司徒宪安排什么侧妃,司徒宪自个也没有这个意思,但是呢,前两年的时候,东宫还是进了人,进的是周氏的一个远房表妹杨氏,因为周氏嫁过来好几年都没有怀孕,东宫一直无后,司徒宪自个没着急,周氏这个太子妃却着急起来了,尤其在司徒宽和司徒实都已经有了孩子的情况下,周氏就沉不住气了。
结果等到新人进宫之后不久,周氏就有了身孕,这就真的是哑巴吃黄连,有苦说不出了!不过呢,好在她性子还算是比较好的,杨氏进宫之后,虽说没能如周氏所想,借腹生子,但是周氏对她还算是比较宽厚,并未有什么其他想法,东宫后宫还算是比较和谐的。尤其后来周氏生了个女儿之后,又开始指望着杨氏生一个儿子了,司徒宪见周氏这样子,他自然也懒得给杨氏避孕,问题是,杨氏看着非常健康,但是就是没有怀孕。
等到司徒宪登基,周氏做了皇后,结果又贤惠了一把,让杨氏占了个嫔位,司徒宪在这种事情上头并不会驳了周氏的意见,她既然想要做个贤后,那就去做吧,司徒宪并不会干涉。而周皇后大概如今又想着,杨氏大概是不容易有孕,所以又开始琢磨着等着孝期过去之后,是不是要直接选秀给皇家开枝散叶了!
而舒云呢,顿时就知道这个儿媳妇的毛病了,太要面子,这样的人其实顺境还好,遇到逆境的时候就比较要命了。不过呢,舒云在这种事情上头,压根不能插嘴,要知道,她在其他人眼里,也算得上是一个贤后呢!当初她因为年纪小没怀孕的时候,宫里头也没耽误生孩子,而轮到自个儿媳妇,就想要她换一种活法吧!因此,她干脆什么都不插手,直接就将皇宫里头的这些事情交给了周皇后管着。
至于那些太妃太嫔什么的,舒云已经跟司徒宪说过了,等到孝期过了,有儿子的,回头儿子开府之后就直接跟着儿子过就是了,如果生了公主的,公主愿意奉养生母,也可以跟着去公主府,至于那些没有子女的,其实按照舒云的本心,让她们回娘家也行,不过这个时代,真要是这么做,这些女人回去之后,还不知道要面临什么呢,说不定直接被送家庙里头给先帝祈福了,所以还是继续留在宫中了。
司徒宪也巴不得如此,这些太妃太嫔留在宫里头也是个麻烦,倒不是缺了她们的份例,而是先帝留下来的妃嫔实在是比较多,都挤在慈宁宫那里,那真的太不人道了,因此,司徒宪还不得不再腾出一个宫殿出来,让贤太妃,甄太妃还有惠太妃带着另外一些原本不是很消停的先帝嫔妃住在那里,免得回头给自个老娘添堵。而比较省事的淑太妃就住在了慈宁宫那边。
如今太后给了个好主意,司徒宪顿时觉得省心了很多,别的不说,有子有女的嫔妃都送出去,留下的原本就是一些位份比较低的,她们出身不高,就算是住得比较逼仄也满足了。要知道前朝的时候,无子的妃嫔在先帝驾崩之后,是需要去皇家寺庙里头出家的,再往前更恐怖,没孩子的直接殉葬好吧!所以,这些妃嫔还能够留在宫里,除了住得不够宽敞之外,还能够享受跟以前一样的份例待遇,也算是比较知足了。
舒云倒是希望她们不要那么知足了,她们好歹都是受过一定教育的,如果愿意改行搞理工科或者是学习别的知识的话,舒云还是乐于给她们更多的自由的,可惜的是,她们显然对于这些不感兴趣,如今慈宁宫这边,以淑妃为首,她们更乐意的是凑在一起看话本,还有一些呢,干脆信佛了,闲着没事就去佛堂捡佛豆什么的。
舒云想要搞女学,这些妃嫔显然是不可能再配合的了,倒是如今司徒宪的大女儿,过两年也到了上学的时候了,可以考虑让她多学一点东西,当然,最好这事还是先跟司徒宪那边掰扯清楚了。
守孝期间,舒云已经将之前曾经整理过的那些教材又都整理了出来,交给自己名下的活字印刷作坊印刷了一批,等着国孝结束之后,宫里头高位的妃嫔大半都已经出宫了,这才拿给了司徒宪。
这些年,舒云给司徒宪的技术不少,司徒宪并没有深究的意思,舒云拿出这些教材之后,只是假托自己还没进宫的时候,偶然得到了这些书籍,后来一直在暗中学习,颇有心得,如今觉得这些实在是富国强民的知识,总不能一直藏着掖着,如同前人一样深藏匣中,不见天日吧!
司徒宪这些年来从舒云那里弄到了不少私货,为此可是积累了不少本钱,所以,他自然知道,这些被主流的读书人认为是奇技淫巧的知识,到底具备着多大的价值,当然,他也能够理解舒云一直没有将这些拿出来的心思,说白了,先帝跟自家母后不是一条心,母后也很担心回头被过河拆桥。这后宫之中,想要让一个人好好活着不容易,但是想要让一个人无声无息地死去,却不是什么困难的事情。
司徒宪知道朝中就有一个朝臣,他还没有发迹的时候,得了一个乡绅的资助,当时约定两家结成儿女亲家,结果等到后来,他做了官,而那个乡绅呢,家里却也仅仅是在老家那边有些影响力罢了,甚至给女儿的嫁妆也不甚丰富。他又不想背负一个背信弃义的名头,因此照旧让儿子娶了那个乡绅之女做儿媳,但是,那个儿媳嫁过来没多久就病逝了!
原本大家都觉得大概是水土不服,但是之前,司徒宪清理朝堂,这一位是个见风使舵的,当年还在朝堂上弹劾过他,是跟甄家有勾结的,司徒宪上位,自然有人体察上意,将曾经得罪过他的人提溜出来,这一位被下狱,家里的下人自然也被关了起来,然后就有下人招认,说是之前那位大少奶奶,其实是被刻意毒死的。
那位大少奶奶进门之后,先是被折腾了一番,然后三九天气,又被罚了去佛堂捡佛豆,之后自然就病了一场,然后抓的却是相克的药,用的是十八反的手段,所以这药越喝越坏,不过一个月的功夫,人家撒手没了!
大少爷在外头表现得对亡妻情深义重,还写过好几首的悼亡诗,最后,在家人的“逼迫”下,又另娶了一个妻子,却是甄家的旁支之女。
司徒宪在知道这事之后,简直觉得恶心,真是做了女表子还要立牌坊,不想背负背信弃义的名头,就直接要了人家女儿的性命,简直是叫人作呕!但事实上,司徒宪后来知道,其实这种事情很多。一些大户人家,家里主母如果做了什么难以原谅的错事,为了不影响到儿女的前程或者说是家族的声誉,像是什么关佛堂,或者是去家庙之类的惩戒其实是很少的,因为这么做,明眼人都知道,这家主母是做错了事情。因此,许多人家就会选择让她病逝。尤其,这年头,大户人家的女眷,出门的机会很少,先是对外放个风声,表示家里夫人病了,请上几个大夫,然后呢,对外说几次夫人病重,换了几个大夫都没用的话,之后不治而亡就是理所当然的事情了!
这种事情,即便是官府,也是没法追究的。所以,真要是当初舒云将东西拿出来,回头他们母子有了足以威胁到皇权的声望,说不定先帝真有可能为了自个的权势,让他们母子就这么被病逝掉!
而这种事情,如果是由自己引导的话,司徒宪只要一想,就觉得心里一热。做皇帝的人,总有些立功立言立德的心思,司徒宪呢,琢磨着开疆拓土什么的有些不靠谱,老实说,在无线电发明出来之前,除非是搞殖民,搞分封,否则的话,对于偏远一些的地方,统治成本是很高的,像是唐朝的时候,为什么会出现藩镇之乱,也就是因为领土太大,不得不给各个地方的节度使放权,要不然的话,根本统治不过来。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