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二十 四镇督师 (1/2)
18小说网 www.18xs.com,日月宏图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两个时辰后,乾清宫,养德斋。
崇祯皇帝躺在榻上,皇后和诸妃都在旁边,还有一唇红齿白的孩童,正是太子朱慈烺,这时,王承恩引着杨嗣昌到了,杨嗣昌跪在地上,连连告罪。
崇祯令杨嗣昌起身,对太子说:“春哥儿站好了,细细看着。”
说罢,崇祯挣扎站起。让杨嗣昌站在门前,崇祯指着杨嗣昌对太子说:“春哥儿记着,此乃天下柱石,朕之肱骨,杨嗣昌杨先生是也!”
“臣不敢,臣不敢!”杨嗣昌连连说道,想要下跪,却被崇祯抓住衣袖,待杨嗣昌站好,崇祯作揖说道:“朕以天下听先生!”
“圣上......圣上.......。”杨嗣昌被崇祯如此礼遇,如何能不感动,当即跪下,热泪盈眶,说道:“微臣当以此身报效天子啊。”
“先生愿督领宣大破东虏吗?”崇祯问道。
杨嗣昌跪在地上:“臣愿意!”
“何时可破?”崇祯又问。
杨嗣昌抬头,看着崇祯殷切目光,说道:“启禀圣上,东虏势大,宣大二镇难支,臣不敢妄言何时破虏,而且,臣以为,几时破虏,收复多少失地,俱是虚妄。”
“请先生继续。”崇祯让王承恩送上凳子,示意杨嗣昌坐下说。
杨嗣昌道:“回禀圣上,东虏丁口不过百万,战兵不过十万尔,微臣以为,与虏作战,杀敌最重要,东虏人口不盛,杀一个便少一个,若杀虏上万,虏必不敢再犯大明边墙,若杀虏三万,则辽东可复,若杀虏五万,东虏可灭也,如此,臣不保证几时破虏,臣愿立下军令状,此战不杀虏三千,愿以死谢罪!”
崇祯道:“先生可知,自东虏起兵,王师败多胜少,杀虏过百之战乏善可陈,先生如何敢称杀虏三千?”
杨嗣昌当即说道:“宣大二镇,士兵疲弱,将领怯懦,当不可为之,微臣请圣上容臣二事,必可杀虏三千!”
“若真有如此大胜,朕如何不允!”崇祯脸色好看了许多。
“臣之二事,要二镇三人也。”杨嗣昌说道,见崇祯脸色如常,说:“第一事,臣请把延绥、山西镇编入臣麾下效力,并以周士奇为延绥巡抚,督领延绥军入卫援助!”
“呵呵,朕知道了,你是要朕之戚少保,孙伯纶孙将军呀!”崇祯说道。
崇祯说:“当初留孙伯纶于延绥,便有让其抵挡东虏之意,如今便随了你心愿,你要了延绥镇的周士奇和孙伯纶,那另一人是谁?”
在心中崇祯猜了个遍,也没想到有何人可挡东虏,而杨嗣昌亦重大局,不会轻动辽东之兵。
杨嗣昌道:“臣要的最后一人,便是要天子派遣内官监军!”
“不可,虽说文官统兵,内官监军是我大明祖制,但朕信你,无需旁人监管,先生放心去便是。”崇祯大方的说道。
杨嗣昌道:“容臣禀告,臣立下军令状,杀三千,臣之虏非旁人之虏,臣所说杀虏,专指建奴东虏尔,非鞑子西虏及汉人叛贼,圣上不知,边军跋扈,常杀良冒功,虽说东虏不可假冒,但朝中大臣见天子重托于臣,当攻讦于臣,臣不惜此身,然不可让有功将士受屈,是矣,请派监军!”
“好,朕便派遣御马监掌印太监高起潜监军,不过其只负责点验首级,其余诸事还是要烦劳先生啊。”崇祯思虑之后,便出言说道。
“臣谢过天子,若不以三千东虏首级筑京观,臣愿领死罪!”杨嗣昌又叩谢说道。
“父皇,杨先生是好先生,儿臣不愿他死。”朱慈烺在一旁看着,忽然抱着杨嗣昌大腿说道,嘤嘤哭泣。
崇祯看到,面带惊色:“正如春哥儿所言,先生大才,当为朕安定天下,莫要因一时之事而坏春秋大业呀。”
“谢天子!”杨嗣昌跪谢。
杨嗣昌走后,崇祯揽过朱慈烺,爱惜说道:“吾儿当为尧舜。”
第二日,天子升任杨嗣昌为左都御史,兼任兵部右侍郎,督师宣府、大同、山西、延绥四镇,全权负责东虏入寇之事,天子尽然输内帑,支取户部部分辽饷,获银二十万两,俱予杨嗣昌用以劳军。
杨嗣昌当日拜别天子,出京城,前往宣府抽调精兵过万,然后沿着内三关长城西进山西,杨嗣昌紧随宣府镇前锋,一路向西,沿途皆是骑马,八月中旬便抵达太原,此时东虏寇边已达月余。
随着督师军令下达,四镇军队皆有调动,而中秋节是杨嗣昌定下的日期,辖区内的巡抚、兵备道、副总兵以上的高级将领都要抵达太原军议,然而现实却超乎了杨嗣昌的预料,包括宣大总督在内,二镇将领多困于城池之中,不敢妄动,而延绥镇援兵接到消息已经是八月初了,除了孙伯纶和郝世禄的两营兵马过了黄河,正在赶来的路上,其余尚未动员完毕,还在待饷。
如此现状让杨嗣昌对大明兵制之败坏有了深切的感受,虽然他曾经巡抚山、永却着实没有用兵经验,在会见了山西镇总兵曹文诏之后,杨嗣昌传令宣大二镇坚守城池,同时调集兵马于宁武关,准备先肃清内长城以南的虏骑,再北上增援大同。
“曹将军,你先宽解一下,本官让你参赞军务,你一直如此大礼,如何使得?”书法之中,杨嗣昌面对全身披挂的曹文诏,和颜悦色的说道。
自从听了曹文诏的建议,再无强敌入内长城,各镇将领也踏实了许多,杨嗣昌如何不敬重他呢。
曹文诏是个传统武将,面见督师,自然全身披挂才是尊重,此时见督师体贴,便出了书房,换了一身袍服回来,对杨嗣昌说道:“督师大人,宣大精兵都被困在城内,... -->>
两个时辰后,乾清宫,养德斋。
崇祯皇帝躺在榻上,皇后和诸妃都在旁边,还有一唇红齿白的孩童,正是太子朱慈烺,这时,王承恩引着杨嗣昌到了,杨嗣昌跪在地上,连连告罪。
崇祯令杨嗣昌起身,对太子说:“春哥儿站好了,细细看着。”
说罢,崇祯挣扎站起。让杨嗣昌站在门前,崇祯指着杨嗣昌对太子说:“春哥儿记着,此乃天下柱石,朕之肱骨,杨嗣昌杨先生是也!”
“臣不敢,臣不敢!”杨嗣昌连连说道,想要下跪,却被崇祯抓住衣袖,待杨嗣昌站好,崇祯作揖说道:“朕以天下听先生!”
“圣上......圣上.......。”杨嗣昌被崇祯如此礼遇,如何能不感动,当即跪下,热泪盈眶,说道:“微臣当以此身报效天子啊。”
“先生愿督领宣大破东虏吗?”崇祯问道。
杨嗣昌跪在地上:“臣愿意!”
“何时可破?”崇祯又问。
杨嗣昌抬头,看着崇祯殷切目光,说道:“启禀圣上,东虏势大,宣大二镇难支,臣不敢妄言何时破虏,而且,臣以为,几时破虏,收复多少失地,俱是虚妄。”
“请先生继续。”崇祯让王承恩送上凳子,示意杨嗣昌坐下说。
杨嗣昌道:“回禀圣上,东虏丁口不过百万,战兵不过十万尔,微臣以为,与虏作战,杀敌最重要,东虏人口不盛,杀一个便少一个,若杀虏上万,虏必不敢再犯大明边墙,若杀虏三万,则辽东可复,若杀虏五万,东虏可灭也,如此,臣不保证几时破虏,臣愿立下军令状,此战不杀虏三千,愿以死谢罪!”
崇祯道:“先生可知,自东虏起兵,王师败多胜少,杀虏过百之战乏善可陈,先生如何敢称杀虏三千?”
杨嗣昌当即说道:“宣大二镇,士兵疲弱,将领怯懦,当不可为之,微臣请圣上容臣二事,必可杀虏三千!”
“若真有如此大胜,朕如何不允!”崇祯脸色好看了许多。
“臣之二事,要二镇三人也。”杨嗣昌说道,见崇祯脸色如常,说:“第一事,臣请把延绥、山西镇编入臣麾下效力,并以周士奇为延绥巡抚,督领延绥军入卫援助!”
“呵呵,朕知道了,你是要朕之戚少保,孙伯纶孙将军呀!”崇祯说道。
崇祯说:“当初留孙伯纶于延绥,便有让其抵挡东虏之意,如今便随了你心愿,你要了延绥镇的周士奇和孙伯纶,那另一人是谁?”
在心中崇祯猜了个遍,也没想到有何人可挡东虏,而杨嗣昌亦重大局,不会轻动辽东之兵。
杨嗣昌道:“臣要的最后一人,便是要天子派遣内官监军!”
“不可,虽说文官统兵,内官监军是我大明祖制,但朕信你,无需旁人监管,先生放心去便是。”崇祯大方的说道。
杨嗣昌道:“容臣禀告,臣立下军令状,杀三千,臣之虏非旁人之虏,臣所说杀虏,专指建奴东虏尔,非鞑子西虏及汉人叛贼,圣上不知,边军跋扈,常杀良冒功,虽说东虏不可假冒,但朝中大臣见天子重托于臣,当攻讦于臣,臣不惜此身,然不可让有功将士受屈,是矣,请派监军!”
“好,朕便派遣御马监掌印太监高起潜监军,不过其只负责点验首级,其余诸事还是要烦劳先生啊。”崇祯思虑之后,便出言说道。
“臣谢过天子,若不以三千东虏首级筑京观,臣愿领死罪!”杨嗣昌又叩谢说道。
“父皇,杨先生是好先生,儿臣不愿他死。”朱慈烺在一旁看着,忽然抱着杨嗣昌大腿说道,嘤嘤哭泣。
崇祯看到,面带惊色:“正如春哥儿所言,先生大才,当为朕安定天下,莫要因一时之事而坏春秋大业呀。”
“谢天子!”杨嗣昌跪谢。
杨嗣昌走后,崇祯揽过朱慈烺,爱惜说道:“吾儿当为尧舜。”
第二日,天子升任杨嗣昌为左都御史,兼任兵部右侍郎,督师宣府、大同、山西、延绥四镇,全权负责东虏入寇之事,天子尽然输内帑,支取户部部分辽饷,获银二十万两,俱予杨嗣昌用以劳军。
杨嗣昌当日拜别天子,出京城,前往宣府抽调精兵过万,然后沿着内三关长城西进山西,杨嗣昌紧随宣府镇前锋,一路向西,沿途皆是骑马,八月中旬便抵达太原,此时东虏寇边已达月余。
随着督师军令下达,四镇军队皆有调动,而中秋节是杨嗣昌定下的日期,辖区内的巡抚、兵备道、副总兵以上的高级将领都要抵达太原军议,然而现实却超乎了杨嗣昌的预料,包括宣大总督在内,二镇将领多困于城池之中,不敢妄动,而延绥镇援兵接到消息已经是八月初了,除了孙伯纶和郝世禄的两营兵马过了黄河,正在赶来的路上,其余尚未动员完毕,还在待饷。
如此现状让杨嗣昌对大明兵制之败坏有了深切的感受,虽然他曾经巡抚山、永却着实没有用兵经验,在会见了山西镇总兵曹文诏之后,杨嗣昌传令宣大二镇坚守城池,同时调集兵马于宁武关,准备先肃清内长城以南的虏骑,再北上增援大同。
“曹将军,你先宽解一下,本官让你参赞军务,你一直如此大礼,如何使得?”书法之中,杨嗣昌面对全身披挂的曹文诏,和颜悦色的说道。
自从听了曹文诏的建议,再无强敌入内长城,各镇将领也踏实了许多,杨嗣昌如何不敬重他呢。
曹文诏是个传统武将,面见督师,自然全身披挂才是尊重,此时见督师体贴,便出了书房,换了一身袍服回来,对杨嗣昌说道:“督师大人,宣大精兵都被困在城内,...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