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小说网 www.18xs.com,唐奴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就在各家粮商老板以及背后东家都在做着大发横财的时候。朝廷的一纸公文让所有的粮商们有些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
“粮价虚高,人心浮动。奉天子诏令,长安城所有在售米价均不得超过四钱一斗。如有不从者,抄封商铺。”
面对着这一条有些诡异的通知,各家老板纷纷找到幕后东家开始打听。幕后的东家们也是迷糊,打听来打听去。只知道这是房玄龄和皇上两人商量出来的抑制米价的决策。
皇上若是真的抄了几个囤积居奇的粮商,来杀鸡儆猴,百官们都觉得没有问题。
皇上糊涂吗?还是房玄龄糊涂?若是这两人都糊涂了,文武百官们显然是不信的。
但若不糊涂,怎么就下了这么一道糊涂的诏令呢。
莫说四钱一斗。
就是四两一斗,也没人卖。
就在这所有的商家都在纷纷观望的时候,有人发现,竟然有人开始售粮了,而且售的还是上好的大米。不是被水泡过的,更不是已经发霉的。
背地里又开始了一轮的大厅。
一家新开的米行,好像是江宁过来的。
江宁?估计是哪个倒霉蛋,在听说了长安米贵,所以从江宁运米过来,本想着大发一笔横财,结果却很倒霉的朕赶上了这道指令,米自然不会再运回去,所以只能忍痛割肉了。
百姓们可不管这些,既然有人卖米了,而且还是这么的便宜。岂能不买?
朱雀大街上,一条长龙几乎快要排到城门口了。
没排上队的纷纷托关系,走后面,生怕买不上。
不过好在米行老板限定了每人只能买五斗。可就这样,排在后面的人还是担心买不到米。
长安城里的粮商也在看笑话,甚至让自家的伙计也去排队买米。现在是四钱,等皇上发现这诏令不起作用,收回去的时候,那就可是是四两,十两了。
不过,三天后,粮商们笑不出来了。
本以为李记米行最多只能支撑两天,结果现在已经是第三天了。
更让粮商们崩溃的是,城外几十辆打车源源不断驶进了米行的后门。这怕是有几百旦吧。
这是李关月故意的,让房玄龄从太仓中取了粮食之后,特意绕道城外,在从城外大张旗鼓的运进来,要的就是让长安城所有的米行都看到。
当晚,长安城米行的老板,不约而同的去拜访了李记米行的老板,李关月。
不过纷纷吃了闭门羹。
得到的只是门房送上的一句话。
“君子爱财,取之有道。商人逐利,但不可伤民。”
本来想拉拢这位大商人一起对抗朝廷那道指令的,结果只能失望而归。
白吃了闭门羹的粮商们聚到了一家酒楼,开始商议对策。
“这样可不行我,我观李记米行运来的大米,足以支撑到秋收。”
“他哪来那么多的米?这官道不是已经堵了么?”
“会不会是朝廷使得计策,故意让我们着道?”
“我看不像,朝廷也没这么多的米啊。”
没有人往官粮方面去想,不是想不到,而是生活在这个朝代的人,根本就不敢往那方面去想。
&nbs... -->>
就在各家粮商老板以及背后东家都在做着大发横财的时候。朝廷的一纸公文让所有的粮商们有些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
“粮价虚高,人心浮动。奉天子诏令,长安城所有在售米价均不得超过四钱一斗。如有不从者,抄封商铺。”
面对着这一条有些诡异的通知,各家老板纷纷找到幕后东家开始打听。幕后的东家们也是迷糊,打听来打听去。只知道这是房玄龄和皇上两人商量出来的抑制米价的决策。
皇上若是真的抄了几个囤积居奇的粮商,来杀鸡儆猴,百官们都觉得没有问题。
皇上糊涂吗?还是房玄龄糊涂?若是这两人都糊涂了,文武百官们显然是不信的。
但若不糊涂,怎么就下了这么一道糊涂的诏令呢。
莫说四钱一斗。
就是四两一斗,也没人卖。
就在这所有的商家都在纷纷观望的时候,有人发现,竟然有人开始售粮了,而且售的还是上好的大米。不是被水泡过的,更不是已经发霉的。
背地里又开始了一轮的大厅。
一家新开的米行,好像是江宁过来的。
江宁?估计是哪个倒霉蛋,在听说了长安米贵,所以从江宁运米过来,本想着大发一笔横财,结果却很倒霉的朕赶上了这道指令,米自然不会再运回去,所以只能忍痛割肉了。
百姓们可不管这些,既然有人卖米了,而且还是这么的便宜。岂能不买?
朱雀大街上,一条长龙几乎快要排到城门口了。
没排上队的纷纷托关系,走后面,生怕买不上。
不过好在米行老板限定了每人只能买五斗。可就这样,排在后面的人还是担心买不到米。
长安城里的粮商也在看笑话,甚至让自家的伙计也去排队买米。现在是四钱,等皇上发现这诏令不起作用,收回去的时候,那就可是是四两,十两了。
不过,三天后,粮商们笑不出来了。
本以为李记米行最多只能支撑两天,结果现在已经是第三天了。
更让粮商们崩溃的是,城外几十辆打车源源不断驶进了米行的后门。这怕是有几百旦吧。
这是李关月故意的,让房玄龄从太仓中取了粮食之后,特意绕道城外,在从城外大张旗鼓的运进来,要的就是让长安城所有的米行都看到。
当晚,长安城米行的老板,不约而同的去拜访了李记米行的老板,李关月。
不过纷纷吃了闭门羹。
得到的只是门房送上的一句话。
“君子爱财,取之有道。商人逐利,但不可伤民。”
本来想拉拢这位大商人一起对抗朝廷那道指令的,结果只能失望而归。
白吃了闭门羹的粮商们聚到了一家酒楼,开始商议对策。
“这样可不行我,我观李记米行运来的大米,足以支撑到秋收。”
“他哪来那么多的米?这官道不是已经堵了么?”
“会不会是朝廷使得计策,故意让我们着道?”
“我看不像,朝廷也没这么多的米啊。”
没有人往官粮方面去想,不是想不到,而是生活在这个朝代的人,根本就不敢往那方面去想。
&nbs...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