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小说网 www.18xs.com,汉风再起之帝国时代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第253章 崛起的“波斯之剑”
波斯萨法维帝国地处于亚洲中西部地区,是古代丝绸之路的交汇点,素有“欧亚陆桥”之称,是东西方交通贸易的重要枢纽。故而,其战略地位举足轻重。
这个庞大的帝国地理辽阔,北接中亚、东邻印度、南接阿拉伯半岛和霍尔木兹海峡、西与波斯湾相连相连,乃是齐国经营和维持印度洋霸权最为关键的一环。
泰平二十年(1724年),齐国为了进一步控制这个古老的帝国,确保这个关键的一环不会出现疏漏,在阿富汗人攻入伊斯法罕,俘虏帝国沙阿素丹·侯赛因,几欲灭亡萨法维王朝之际,应继任的阿巴斯三世借兵请求,集结海陆军两万余,不远万里登陆波斯,非常“热心”地帮其平定了阿富汗人的叛乱。
经过近一年的战争,暴虐的阿富汗叛军最终被逐出帝国,并很快使其消散于崇山峻岭的阿富汗山区,重新恢复了萨法维王朝的统治。
至泰平二十一年(1725年),北方强邻俄罗斯帝国趁着波斯内乱,悍然侵入高加索地区,试图实现当年彼得一世未能完成的征服大业。
拥有崇高“国际主义精神”的齐国大军顾不上平灭阿富汗叛军后的疲劳,毅然决然地又带领波斯军队迎击侵入的俄军。
经过两年的拉锯作战,齐波联军重挫入侵的俄军,并反攻至俄罗斯境内,逼得对方不得不以放弃所有被占高加索地盘为代价,签订了《俄波希尔凡和约》,彻底稳定了波斯萨法维帝国东北边界地区安全。
囿于当地复杂的民族问题和宗教问题,加之帝国急需平定境内大大小小的割据势力,实现帝国真正意义上的政治统一,齐国-波斯联军并未在高加索地区做过多停留,待和约签订后,便迅速撤兵返回内陆。
在离开前,联军先后在高加索地区建立和恢复了巴库王国、卡赫季王国、伊里苏素丹国、卡特利王国等数个附属羁縻王国,继续作为帝国与俄罗斯之间的缓冲地带。
待通译将话语翻译完毕后,齐国陆军驻波斯军事参谋团高级参谋、昭信校尉(上校)文守言随即将手中的指挥棒在波斯东北地区划了一个大圈。
搞定完这一切,时间已经到了1731年4月中旬,正值仲春时节,万物勃发,而波斯境内的诸多割据势力仿佛也如那些不断向上生长的野草一般,再次露出狰狞的面容,开启新的一轮暗战,以期兼并更多的地方势力,发展壮大自己地盘,试图在帝国未来的政治格局中能拥有更多的话语权。
文守言的话音一落,在场波斯将领均不由露出震惊的表情。
“更让人头疼的是,帝国那位谋逆自立伪帝国沙阿的塔赫玛斯普王子在马赞德兰无法立足后,在手下的蛊惑下,跑到了呼罗珊地区,并很快与纳迪尔合流。他们双方打着帝国沙阿的名义,四处攻略,扩大地盘。就在我联军发起库拉河战役,大败俄军的时候,纳迪尔引兵攻入赫拉特(今阿富汗赫拉特省),击败了当地的阿卜达里人,并收降无数,从而进一步壮大了纳迪尔的实力。”
为了使这個游牧势力有能力对抗俄罗斯,联军不仅将战场缴获的大批俄军武器移交给他们,而且还不遗余力地为其提供财政和物资支持,以充分提升土尔扈特部的实力,充当好波斯萨法维王朝的战略前哨。
帝国都城伊斯法罕城高耸入云,城墙上遮天蔽日的塔楼错落有致,布满绿树的皇城尽显威严、壮观。
“你们不要怀疑阿卜达里人会为纳迪尔效命,据俾路之和坎大哈两边传来的消息,尽管纳迪尔的征讨行动没有彻底击败或者制服阿卜达里人,但这些地方部族武装明显都是一群非常识时务的精明人物。他们选择投降,也愿意与纳迪尔结盟,除了想依附一个强者,来对抗他们的宿敌吉尔扎伊人外,不排除要利用当前整个地区的混乱局势,为自己的族人谋取一个泼天的富贵。”
“哦,对了,我们之所以对纳迪尔如此重视,除了他占据了广阔的呼罗珊地区,交联阿富汗和布哈拉汗国,有日益发展壮大的趋势,还有一个更重要的原因就是,纳迪尔有一支花费重金蓄养的常备大军。粗略估算,他的核心军队人数规模在一万五千到两万之间,而且训练有素,战力强横,实力绝对不容小嘘。”
4月13日,位于伊玛姆广场西侧的阿里加普宫,在二楼一间宽敞的大殿内,二十余名帝国禁卫军和帝国新军高级将领正襟危坐,神情严肃,正在倾听一名齐国军官讲解帝国接下来的军事安排。
同时,为了遏制俄罗斯帝国,防止其再度南下入侵,联军通过武力威逼和经济诱惑,迫使盘踞在伏尔加河流域的土尔扈特部转变立场,投向齐国和波斯。
经过五年多的恢复,昔日遭到阿富汗叛军毁损严重的城市再次焕发出新的荣光,重新成为帝国最高权力中枢所在,一道道诏令的发出,无不影响着境内千万各族子民的命运。
“然而,事不遂愿,俄国人趁帝国内乱之际,举兵侵入高加索地区,迫使我联军不得不放弃原有作战计划,千里驰援,转进高加索,以击来袭俄军。就在我联军与俄军纠缠于高加索地区而无暇他顾之际,这个纳迪尔趁机坐大。在数年时间里,他先后击败呼罗珊地方总督马利克·马哈茂德、土库曼部落首领阿拉赫韦尔迪、杰拉尔部落首领塔赫玛斯普·汗·杰拉尔等诸多地方实力派,最后攻占了马什哈德,几乎全据呼罗珊地区。”
这么多年来,在齐国的整训下,帝国也仅组建了两万余规模的新军部队,剩下杂七杂八的数万步兵和骑兵,全都是根据战事需要,从各个省和地方部族当中临时征召而来。
搞错没?一个地方军阀头子,竟然还养了一支数万规模的常备军!
这他娘的哪里是一个割据势力所能做出的惊人壮举。
“在我齐波联军大破阿富汗叛军,收复伊斯法罕后,曾一路追击叛军至坎大哈附近,会同印度方向攻来的我齐国陆军和喀拉特汗国军队再次重创阿富汗叛军,使其不复有威胁帝国之军力。当初,我联军本该趁势挥兵杀入呼罗珊地区,恢复当地的统治秩序,重建地方政治架构,将该地区纳入中央威权之下。”
“目前,帝国境内最大的一股割据势力当属盘踞于东北呼罗珊地区的纳迪尔(即波斯之剑纳迪尔沙),为帝国的长治久安,必须以最快的速度将其收服,或者予以消灭。”
“阿卜达里的首领给纳迪尔和伪沙阿塔赫玛斯普二世赠送了许多贵重的礼物,同时也获得了对方许多荣誉称号和封赐。许多阿卜达里人直接进入塔赫玛斯普麾下效力,还有很大一部分讲波斯语的部族直接搬到了马什哈德周边,以示忠诚。在阿卜达里人的带动下,大量骁勇善战的阿富汗部落骑兵加入到纳迪尔的骑兵部队,迅速的扩充他的军队规模。”
... -->>
第253章 崛起的“波斯之剑”
波斯萨法维帝国地处于亚洲中西部地区,是古代丝绸之路的交汇点,素有“欧亚陆桥”之称,是东西方交通贸易的重要枢纽。故而,其战略地位举足轻重。
这个庞大的帝国地理辽阔,北接中亚、东邻印度、南接阿拉伯半岛和霍尔木兹海峡、西与波斯湾相连相连,乃是齐国经营和维持印度洋霸权最为关键的一环。
泰平二十年(1724年),齐国为了进一步控制这个古老的帝国,确保这个关键的一环不会出现疏漏,在阿富汗人攻入伊斯法罕,俘虏帝国沙阿素丹·侯赛因,几欲灭亡萨法维王朝之际,应继任的阿巴斯三世借兵请求,集结海陆军两万余,不远万里登陆波斯,非常“热心”地帮其平定了阿富汗人的叛乱。
经过近一年的战争,暴虐的阿富汗叛军最终被逐出帝国,并很快使其消散于崇山峻岭的阿富汗山区,重新恢复了萨法维王朝的统治。
至泰平二十一年(1725年),北方强邻俄罗斯帝国趁着波斯内乱,悍然侵入高加索地区,试图实现当年彼得一世未能完成的征服大业。
拥有崇高“国际主义精神”的齐国大军顾不上平灭阿富汗叛军后的疲劳,毅然决然地又带领波斯军队迎击侵入的俄军。
经过两年的拉锯作战,齐波联军重挫入侵的俄军,并反攻至俄罗斯境内,逼得对方不得不以放弃所有被占高加索地盘为代价,签订了《俄波希尔凡和约》,彻底稳定了波斯萨法维帝国东北边界地区安全。
囿于当地复杂的民族问题和宗教问题,加之帝国急需平定境内大大小小的割据势力,实现帝国真正意义上的政治统一,齐国-波斯联军并未在高加索地区做过多停留,待和约签订后,便迅速撤兵返回内陆。
在离开前,联军先后在高加索地区建立和恢复了巴库王国、卡赫季王国、伊里苏素丹国、卡特利王国等数个附属羁縻王国,继续作为帝国与俄罗斯之间的缓冲地带。
待通译将话语翻译完毕后,齐国陆军驻波斯军事参谋团高级参谋、昭信校尉(上校)文守言随即将手中的指挥棒在波斯东北地区划了一个大圈。
搞定完这一切,时间已经到了1731年4月中旬,正值仲春时节,万物勃发,而波斯境内的诸多割据势力仿佛也如那些不断向上生长的野草一般,再次露出狰狞的面容,开启新的一轮暗战,以期兼并更多的地方势力,发展壮大自己地盘,试图在帝国未来的政治格局中能拥有更多的话语权。
文守言的话音一落,在场波斯将领均不由露出震惊的表情。
“更让人头疼的是,帝国那位谋逆自立伪帝国沙阿的塔赫玛斯普王子在马赞德兰无法立足后,在手下的蛊惑下,跑到了呼罗珊地区,并很快与纳迪尔合流。他们双方打着帝国沙阿的名义,四处攻略,扩大地盘。就在我联军发起库拉河战役,大败俄军的时候,纳迪尔引兵攻入赫拉特(今阿富汗赫拉特省),击败了当地的阿卜达里人,并收降无数,从而进一步壮大了纳迪尔的实力。”
为了使这個游牧势力有能力对抗俄罗斯,联军不仅将战场缴获的大批俄军武器移交给他们,而且还不遗余力地为其提供财政和物资支持,以充分提升土尔扈特部的实力,充当好波斯萨法维王朝的战略前哨。
帝国都城伊斯法罕城高耸入云,城墙上遮天蔽日的塔楼错落有致,布满绿树的皇城尽显威严、壮观。
“你们不要怀疑阿卜达里人会为纳迪尔效命,据俾路之和坎大哈两边传来的消息,尽管纳迪尔的征讨行动没有彻底击败或者制服阿卜达里人,但这些地方部族武装明显都是一群非常识时务的精明人物。他们选择投降,也愿意与纳迪尔结盟,除了想依附一个强者,来对抗他们的宿敌吉尔扎伊人外,不排除要利用当前整个地区的混乱局势,为自己的族人谋取一个泼天的富贵。”
“哦,对了,我们之所以对纳迪尔如此重视,除了他占据了广阔的呼罗珊地区,交联阿富汗和布哈拉汗国,有日益发展壮大的趋势,还有一个更重要的原因就是,纳迪尔有一支花费重金蓄养的常备大军。粗略估算,他的核心军队人数规模在一万五千到两万之间,而且训练有素,战力强横,实力绝对不容小嘘。”
4月13日,位于伊玛姆广场西侧的阿里加普宫,在二楼一间宽敞的大殿内,二十余名帝国禁卫军和帝国新军高级将领正襟危坐,神情严肃,正在倾听一名齐国军官讲解帝国接下来的军事安排。
同时,为了遏制俄罗斯帝国,防止其再度南下入侵,联军通过武力威逼和经济诱惑,迫使盘踞在伏尔加河流域的土尔扈特部转变立场,投向齐国和波斯。
经过五年多的恢复,昔日遭到阿富汗叛军毁损严重的城市再次焕发出新的荣光,重新成为帝国最高权力中枢所在,一道道诏令的发出,无不影响着境内千万各族子民的命运。
“然而,事不遂愿,俄国人趁帝国内乱之际,举兵侵入高加索地区,迫使我联军不得不放弃原有作战计划,千里驰援,转进高加索,以击来袭俄军。就在我联军与俄军纠缠于高加索地区而无暇他顾之际,这个纳迪尔趁机坐大。在数年时间里,他先后击败呼罗珊地方总督马利克·马哈茂德、土库曼部落首领阿拉赫韦尔迪、杰拉尔部落首领塔赫玛斯普·汗·杰拉尔等诸多地方实力派,最后攻占了马什哈德,几乎全据呼罗珊地区。”
这么多年来,在齐国的整训下,帝国也仅组建了两万余规模的新军部队,剩下杂七杂八的数万步兵和骑兵,全都是根据战事需要,从各个省和地方部族当中临时征召而来。
搞错没?一个地方军阀头子,竟然还养了一支数万规模的常备军!
这他娘的哪里是一个割据势力所能做出的惊人壮举。
“在我齐波联军大破阿富汗叛军,收复伊斯法罕后,曾一路追击叛军至坎大哈附近,会同印度方向攻来的我齐国陆军和喀拉特汗国军队再次重创阿富汗叛军,使其不复有威胁帝国之军力。当初,我联军本该趁势挥兵杀入呼罗珊地区,恢复当地的统治秩序,重建地方政治架构,将该地区纳入中央威权之下。”
“目前,帝国境内最大的一股割据势力当属盘踞于东北呼罗珊地区的纳迪尔(即波斯之剑纳迪尔沙),为帝国的长治久安,必须以最快的速度将其收服,或者予以消灭。”
“阿卜达里的首领给纳迪尔和伪沙阿塔赫玛斯普二世赠送了许多贵重的礼物,同时也获得了对方许多荣誉称号和封赐。许多阿卜达里人直接进入塔赫玛斯普麾下效力,还有很大一部分讲波斯语的部族直接搬到了马什哈德周边,以示忠诚。在阿卜达里人的带动下,大量骁勇善战的阿富汗部落骑兵加入到纳迪尔的骑兵部队,迅速的扩充他的军队规模。”
...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