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小说网 www.18xs.com,汉风再起之帝国时代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齐国现在的上升通道可还畅通?”
永隆帝的话语刚落,恰好大殿中的乐曲也停了下来,乐师和舞女们顿在原地,抬头望了过来,等待皇帝接下来的安排,使得殿内呈现出诡异的静谧。
“诸位先下去休息吧。”永隆帝挥了挥手,示意侍从官将乐手和舞女们带离光明殿。
一时间,整个大殿顿时显得空旷而幽静,这不禁让罗康宁感到一丝拘束和不安。
作为直属于皇室的民调处,虽然主要职责为国内反谍除奸,探查和制止任何危及皇室和内阁政府的不法之行,更是管制和约束国内言论书刊的重要机构之一,但它并不是一个类似前明东厂之类的特务组织,反而更像是帝国的综合情报部门,协调政府各部门和机构有关帝国安全方面的情报活动,为皇帝的国家安全决策提供依据和信息支持。
在帝国重大事务决策过程中,民调处总制也都会作为情报顾问应邀出席,这也确立了民调处在齐国诸多情报部门中重要地位,它是最接近帝国安全决策程序的情报机构。
可以说,凡是能担任这么一个重要部门的人选,必然是皇帝最为可靠的心腹之人。
罗康宁是在泰平帝驾崩前从皇室秘书监升任民调处总制,自然是想通过他为继任皇帝能绝对掌控这么一个最为关键的情报机构,从而可以为皇帝提供全方位的情报(信息)支持,避免被臣子们所蒙蔽。
永隆帝继位已两年多,在许多人看来,这位小皇帝似乎尚未完全攥住至高无上的皇权,仍旧在耐心而认真地学习如何才能管理好一个庞大的帝国,并小心翼翼地观察着内阁一举一动,竭力维系帝国政局的平稳。
但作为皇帝的亲近之人,罗康宁却深知永隆帝并非表面上看起来那般“青涩”和“稚嫩”,他完美地继承了大齐皇室最为优良的血统,拥有自律、果敢、勇毅、坚韧,以及心思缜密、明治善理等诸多帝王优秀品质。
永隆帝也并不是一个“生于深宫之中,长于妇人之手”的养尊处优、不亲世事的君王。他在皇子时曾花费一年时间,游历了大半个汉洲,走访了百余府县,对诸多地方民生都有切实的了解和体会。
另外,他还作为大齐皇室的慰问使,随同丹王访问了秦国,是历任皇帝中唯一一个曾到访过神州大陆的君王。
很多人看到永隆帝喜欢观看戏剧表演,在太仪宫里欣赏歌舞,有时也会于郊外走马游猎,更是不顾九五之尊身份在军营中与军人打成一片,一副少年心性天子的模样。
但罗康宁却从皇家侍从室和秘书监了解到,永隆帝也会经常挑灯学习和工作,除了会将内阁呈送过来的政务处理文件细细阅读和复盘外,还阅读大量书报资料,更是经常仔细阅读和品鉴《皇帝实录》,体味历代皇帝如何治理和掌控国家。
据说,永隆帝在阅读《皇帝实录》的过程中,已经写了厚厚一本笔记,多半是对太祖、太宗以及泰平帝所言所行,有了自己深刻的感悟。
可能是考虑到继位未久,威望不著,尚不能压服群臣,永隆帝才如此这般隐忍蛰伏。面对内阁权势的渐趋益涨,世家门阀的苗头日显,地方势力的坐大,他也是引而不发,观而不语,保持了足够的政治定力。
“治大国,若烹小鲜”,讲究的是谨言慎行,戒急用忍,切忌快意恩仇,金戈铁马。
永隆帝有此表现,已然是一名合格而睿智的君王了。
“太祖皇帝曾言,社会阶层上升通道,事实上就是主导一个国家演进发展的最核心的制度设计,也决定了一个国家、一个社会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的利益分配模式和发展方向。”永隆帝的声音在大殿内回响着,“在汉晋时期,有豪族,有世家,他们累世公卿,几乎把持了一个王朝所有的权柄和民间言论。那么,在那个时期,对普通百姓,有阶层上升通道吗?”
“可能有人说,举孝廉就是普通百姓的晋升之道。但问题是,谁来荐举,又是谁有资格被荐举呢?虽然史书中未有详尽描述,但我们都知道,这套制度不过是世家大族之间所玩的权利游戏罢了,你提拔了我的族中子弟,投桃报李,我便会荐举伱族中的优秀少年。当时所谓的阶层上升通道,别说与普通小民无关,其实和庶族的寒门子弟也没什么关系了。”
“市井之中,我们常听的《三国演义》评书里有一个四世三公的袁绍,就是典型的世家门阀。袁家在朝堂中有绝对的话语权,能广收门徒,招揽朝中爪牙,聚集政治人脉,还有资格举孝廉。那些低阶的官员和士人想要完成阶层的跃迁,只能依附于袁家这样的世家。一个王朝,因为阶级上升通道完全被世家门阀拿捏住了,皇权也只能借助外戚或者宦官势力和世族豪强进行权利斗争。要不然,屠户出身的何进为何能成为大将军?”
“无奈之举呀!因为有背景的人都有其他世家大族的利益链条捆绑着,汉帝只能找何进这种出身卑微、为了阶级上升通道可以陪皇帝死心塌地干到底的底层角色,来对付世家门阀。到了后面,三国混战,魏武据有中原,九品中正制随之产生,这也从根本上毁灭了当时本就聊胜于无的那点阶层上升通道。”
“当然,门阀世家的形成也不是全然一无是处,就当时的实际情况来说,因为有他们的存在,客观上在五胡乱华时期,保存了大量的汉族文明,也保存了大量的知识书籍,更是拯救和保存了大量汉族人口的生命安全,从而延续了华夏的文明和血脉。”
“经过两晋之分,南北并立,北方士族集团算是经历了一次残酷的血与火的锤炼。有的世家消亡了,有的大族变的更强了,世家最终形成了更为强大的门阀。这些门阀不仅掌握了知识和经济,而且还普遍是有强大的私有武装。其后相继诞生的隋唐两朝,本质上也是门阀政治的延续。不过呢,已经登顶皇权巅峰的文帝(隋文帝)却是想要摆脱九品中正制这个失败模式,也想要摆脱门阀世家的举荐制度,便弄出了科举制。”
“但是,当时的科举,乃至是后来唐朝的科举,它们和宋明时代的科举还不是一回事。隋唐时期的科举制度实际上是对门阀世家做出了极大妥协让步的。因为那个时期,朝廷遴选官员很多时候还是要举荐和征辟。而科举,则为那个年代的寒门士子提供一条额外的阶层上升通道,但是这条通道还不够宽。”
“那么,到了宋明时期,世家门阀几乎被消灭殆尽,整个国家的阶级上升通道便全都打通和扩宽了吗?”永隆帝站在大殿的门口,一抹阳光照耀在他的半边脸上,仿佛沐浴了一层圣光,给人一种莫名的威压,“其实,在宋明时代,阶层上升通道确实较此前要宽广许多,给了无数寒门子弟以希望和机会。但是,这个通道却仅对读书人开放,排除了社会其他阶层,尤其是对国家安全至关重要的武人以及推动社会发展进步的农工商阶层。”
“宋明两代,除了开国期间外,在大多数时候,武人地位都是很低下的,形如粗胚,宛如奴仆,极不受官员待见。至于商人,添为社会末等,工匠乃为贱役,农人虽为上民,但盘剥最甚,诸民几无上升可能,唯得利者,仅士人矣。前明之败,印鉴不远呀1
“陛下,臣愿为陛下赴汤蹈火,在所不辞。”罗康宁听完永隆帝的长篇宏论,震动不已,立时起身,朝皇帝深深一躬。
“郢州贪腐案虽然经报纸书刊的渲染,已激起社会民间舆论极大不满,逼得内阁和大理寺不得不重新进行审理。但那些贪渎之辈必不会坐以待毙,定然要上下互联,彼此沟通,竭力逃避牵扯到更多的势力和更多的人。所以,民调处需得探查其中隐私之事,并将其尽可能地暴露于世人之前。”
“……”罗康宁闻言不由一怔,诧异地看着永隆帝。
怎么话题突然又转到郢州贪腐案上面来了?
不是要拓宽社会阶层上升通道吗?
不是要打击齐国行将冒头的世家门阀吗?
“是,陛下。”罗康宁待看到胸有成竹的永隆帝,心中隐隐抓到了什么。
“另外,还有一事需要你用心去办。”永隆帝缓缓地说道:“两年前,先储君明德太子坠马之事,甚为蹊跷。你们民调处要重新启动调查,不惜任何手段和代价,也要弄个水落石出1
“……臣,遵旨1
(本章完)
齐国现在的上升通道可还畅通?”
永隆帝的话语刚落,恰好大殿中的乐曲也停了下来,乐师和舞女们顿在原地,抬头望了过来,等待皇帝接下来的安排,使得殿内呈现出诡异的静谧。
“诸位先下去休息吧。”永隆帝挥了挥手,示意侍从官将乐手和舞女们带离光明殿。
一时间,整个大殿顿时显得空旷而幽静,这不禁让罗康宁感到一丝拘束和不安。
作为直属于皇室的民调处,虽然主要职责为国内反谍除奸,探查和制止任何危及皇室和内阁政府的不法之行,更是管制和约束国内言论书刊的重要机构之一,但它并不是一个类似前明东厂之类的特务组织,反而更像是帝国的综合情报部门,协调政府各部门和机构有关帝国安全方面的情报活动,为皇帝的国家安全决策提供依据和信息支持。
在帝国重大事务决策过程中,民调处总制也都会作为情报顾问应邀出席,这也确立了民调处在齐国诸多情报部门中重要地位,它是最接近帝国安全决策程序的情报机构。
可以说,凡是能担任这么一个重要部门的人选,必然是皇帝最为可靠的心腹之人。
罗康宁是在泰平帝驾崩前从皇室秘书监升任民调处总制,自然是想通过他为继任皇帝能绝对掌控这么一个最为关键的情报机构,从而可以为皇帝提供全方位的情报(信息)支持,避免被臣子们所蒙蔽。
永隆帝继位已两年多,在许多人看来,这位小皇帝似乎尚未完全攥住至高无上的皇权,仍旧在耐心而认真地学习如何才能管理好一个庞大的帝国,并小心翼翼地观察着内阁一举一动,竭力维系帝国政局的平稳。
但作为皇帝的亲近之人,罗康宁却深知永隆帝并非表面上看起来那般“青涩”和“稚嫩”,他完美地继承了大齐皇室最为优良的血统,拥有自律、果敢、勇毅、坚韧,以及心思缜密、明治善理等诸多帝王优秀品质。
永隆帝也并不是一个“生于深宫之中,长于妇人之手”的养尊处优、不亲世事的君王。他在皇子时曾花费一年时间,游历了大半个汉洲,走访了百余府县,对诸多地方民生都有切实的了解和体会。
另外,他还作为大齐皇室的慰问使,随同丹王访问了秦国,是历任皇帝中唯一一个曾到访过神州大陆的君王。
很多人看到永隆帝喜欢观看戏剧表演,在太仪宫里欣赏歌舞,有时也会于郊外走马游猎,更是不顾九五之尊身份在军营中与军人打成一片,一副少年心性天子的模样。
但罗康宁却从皇家侍从室和秘书监了解到,永隆帝也会经常挑灯学习和工作,除了会将内阁呈送过来的政务处理文件细细阅读和复盘外,还阅读大量书报资料,更是经常仔细阅读和品鉴《皇帝实录》,体味历代皇帝如何治理和掌控国家。
据说,永隆帝在阅读《皇帝实录》的过程中,已经写了厚厚一本笔记,多半是对太祖、太宗以及泰平帝所言所行,有了自己深刻的感悟。
可能是考虑到继位未久,威望不著,尚不能压服群臣,永隆帝才如此这般隐忍蛰伏。面对内阁权势的渐趋益涨,世家门阀的苗头日显,地方势力的坐大,他也是引而不发,观而不语,保持了足够的政治定力。
“治大国,若烹小鲜”,讲究的是谨言慎行,戒急用忍,切忌快意恩仇,金戈铁马。
永隆帝有此表现,已然是一名合格而睿智的君王了。
“太祖皇帝曾言,社会阶层上升通道,事实上就是主导一个国家演进发展的最核心的制度设计,也决定了一个国家、一个社会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的利益分配模式和发展方向。”永隆帝的声音在大殿内回响着,“在汉晋时期,有豪族,有世家,他们累世公卿,几乎把持了一个王朝所有的权柄和民间言论。那么,在那个时期,对普通百姓,有阶层上升通道吗?”
“可能有人说,举孝廉就是普通百姓的晋升之道。但问题是,谁来荐举,又是谁有资格被荐举呢?虽然史书中未有详尽描述,但我们都知道,这套制度不过是世家大族之间所玩的权利游戏罢了,你提拔了我的族中子弟,投桃报李,我便会荐举伱族中的优秀少年。当时所谓的阶层上升通道,别说与普通小民无关,其实和庶族的寒门子弟也没什么关系了。”
“市井之中,我们常听的《三国演义》评书里有一个四世三公的袁绍,就是典型的世家门阀。袁家在朝堂中有绝对的话语权,能广收门徒,招揽朝中爪牙,聚集政治人脉,还有资格举孝廉。那些低阶的官员和士人想要完成阶层的跃迁,只能依附于袁家这样的世家。一个王朝,因为阶级上升通道完全被世家门阀拿捏住了,皇权也只能借助外戚或者宦官势力和世族豪强进行权利斗争。要不然,屠户出身的何进为何能成为大将军?”
“无奈之举呀!因为有背景的人都有其他世家大族的利益链条捆绑着,汉帝只能找何进这种出身卑微、为了阶级上升通道可以陪皇帝死心塌地干到底的底层角色,来对付世家门阀。到了后面,三国混战,魏武据有中原,九品中正制随之产生,这也从根本上毁灭了当时本就聊胜于无的那点阶层上升通道。”
“当然,门阀世家的形成也不是全然一无是处,就当时的实际情况来说,因为有他们的存在,客观上在五胡乱华时期,保存了大量的汉族文明,也保存了大量的知识书籍,更是拯救和保存了大量汉族人口的生命安全,从而延续了华夏的文明和血脉。”
“经过两晋之分,南北并立,北方士族集团算是经历了一次残酷的血与火的锤炼。有的世家消亡了,有的大族变的更强了,世家最终形成了更为强大的门阀。这些门阀不仅掌握了知识和经济,而且还普遍是有强大的私有武装。其后相继诞生的隋唐两朝,本质上也是门阀政治的延续。不过呢,已经登顶皇权巅峰的文帝(隋文帝)却是想要摆脱九品中正制这个失败模式,也想要摆脱门阀世家的举荐制度,便弄出了科举制。”
“但是,当时的科举,乃至是后来唐朝的科举,它们和宋明时代的科举还不是一回事。隋唐时期的科举制度实际上是对门阀世家做出了极大妥协让步的。因为那个时期,朝廷遴选官员很多时候还是要举荐和征辟。而科举,则为那个年代的寒门士子提供一条额外的阶层上升通道,但是这条通道还不够宽。”
“那么,到了宋明时期,世家门阀几乎被消灭殆尽,整个国家的阶级上升通道便全都打通和扩宽了吗?”永隆帝站在大殿的门口,一抹阳光照耀在他的半边脸上,仿佛沐浴了一层圣光,给人一种莫名的威压,“其实,在宋明时代,阶层上升通道确实较此前要宽广许多,给了无数寒门子弟以希望和机会。但是,这个通道却仅对读书人开放,排除了社会其他阶层,尤其是对国家安全至关重要的武人以及推动社会发展进步的农工商阶层。”
“宋明两代,除了开国期间外,在大多数时候,武人地位都是很低下的,形如粗胚,宛如奴仆,极不受官员待见。至于商人,添为社会末等,工匠乃为贱役,农人虽为上民,但盘剥最甚,诸民几无上升可能,唯得利者,仅士人矣。前明之败,印鉴不远呀1
“陛下,臣愿为陛下赴汤蹈火,在所不辞。”罗康宁听完永隆帝的长篇宏论,震动不已,立时起身,朝皇帝深深一躬。
“郢州贪腐案虽然经报纸书刊的渲染,已激起社会民间舆论极大不满,逼得内阁和大理寺不得不重新进行审理。但那些贪渎之辈必不会坐以待毙,定然要上下互联,彼此沟通,竭力逃避牵扯到更多的势力和更多的人。所以,民调处需得探查其中隐私之事,并将其尽可能地暴露于世人之前。”
“……”罗康宁闻言不由一怔,诧异地看着永隆帝。
怎么话题突然又转到郢州贪腐案上面来了?
不是要拓宽社会阶层上升通道吗?
不是要打击齐国行将冒头的世家门阀吗?
“是,陛下。”罗康宁待看到胸有成竹的永隆帝,心中隐隐抓到了什么。
“另外,还有一事需要你用心去办。”永隆帝缓缓地说道:“两年前,先储君明德太子坠马之事,甚为蹊跷。你们民调处要重新启动调查,不惜任何手段和代价,也要弄个水落石出1
“……臣,遵旨1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