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小说网 www.18xs.com,大宋赢家:从拯救李清照开始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有丹会,大喜。他巴不得有更多露脸的机会呢。
“嗯,你先下去休息,朕还有事情要跟这位商讨。”赵佶指了指御药院的医官。
“臣告退。”
林灵素出去后,赵佶手里抛了抛林灵素刚炼制的金丹,似乎还带着余温:“听说你跟着林灵素几个月了,都有哪些收获和心得?”
“回陛下,生金、丹砂、水银都有毒性。金丹大药,不可不戒。”医官丝毫没有因为官家喜欢林灵素和金丹,而曲意逢迎。
“你倒是耿直,跟着道士几个月,没有被他忽悠瘸了?”赵佶笑道。
“臣一心向道,不过此道非彼道,臣醉心于研究本草真经及其药理,丹药只是其中的一小部分。”
“嗯,很好,丹会你留下来,跟踪观察一下服用之人的症状和表现,也许对你的研究有点帮助。每一颗丹药他们都做了登记,有的也许还真有点用处。”
“那可太好了,臣多谢官家。”
一下子有三千多个标本做研究,自己能节省多少时间,多少体力和钱财啊,简直是可遇不可求的绝佳机缘,出来之前给赵佶磕了好几个响头。
福宁殿。
从垂拱殿回到福宁殿,郑宝琴将一个奏章递给了赵佶:“官家请审阅,这个奏章很有点问题。”
“哦?朕看看。”
这是一个叫白谔的宦官呈递上来的奏章,宦官干政,已是不妥了。
“他什么品阶,入宫多少年了?”赵佶问。
郑宝琴在向太后那里多年,皇宫里面的人事非常熟悉。
内侍高品的太监,在宫里干了不止一年,怎么如此不懂规矩?赵佶寻思着。
赵佶接着往下看,里面的话让他陷入了沉思。
寥寥十个字:乞皇太后不候升祔还政。
“不等灵柩下葬就要皇太后还政给官家,这个白谔用心极为险恶,官家可千万不能上当。”
郑宝琴对这句话深有感触,只因她先前是向太后的人,现在成了皇上的人。
向太后与皇上是一个阵营的,向太后已经答应了替皇上听政,纯属帮忙,她本人无心政务。
答应一共听政七个月,目前向太后还有两个月就要还政给皇上。
这厮早不提晚不提,偏偏这个时候提出来。
这不是离间向太后和皇上吗?
“宝琴分析得挺透彻,他只将矛头对着向太后,对朕只字不提,够阴的。
此事绝不能善了,明天朝堂上朕要大臣们彻底查一查。”
上朝之后,赵佶将白谔奏事的案子抛了出来,向太后大怒,怒斥白谔不懂规矩,指示赵佶应将此人斩首。
底下群臣则开始了他们各不相同的表演。
向太后提拔上来的韩忠彦破口大骂,应马上将白谔处死,一副义愤填膺的样子。
另外几个章惇提拔的官员反对处斩,理由是:白谔只是一个不懂规矩的太监,胡说八道几句,斥责一番即可。
“启禀陛下,此人曾是蔡王赵似的老师,臣建议先审一审再定夺为妥。”曾布非常及时地提醒道。
赵佶点点头,示意曾布自己心里有数。眼下最关键的是不能把梁从政朱太妃他们逼上绝路。
这个集团要是铤而走险,别说赵佶的皇位,就是性命也会有极大的风险。
章惇梁从政目前谨言慎行,没有任何把柄落到赵佶手里,他不可能无缘无故随意整治他们。
梁从政不置可否,没有发表任何意见。
自从他勾联拥立蔡王赵似为帝失败,就已经上了蔡王赵似和朱太妃他们的贼船了。
身家性命和家族命运,是飞黄腾达还是一朝毁灭,眼下已经到了关键时刻。
最好的办法就是把政局,把后宫搞乱,篓子捅的越大越好,他们方才有可能乱中翻盘取胜。
各方势力在蔡府活动频繁,难免被官家和向太后的耳目发现端倪,这一招离间计,只会破坏官家他们阵营,有利于己方。
且看他们如何破解吧,要是官家和向太后争斗起来,自己这边的绝佳机会就来了。
一个老的老,一个小的小,嘿嘿。
“开封知府何在?”赵佶听到曾布的话里有话,只能先审一审,稳住再说。
又是圣瑞宫,还真是阴魂不散呐,赵佶暗骂道。
“启禀陛下,臣在。”吴居厚俯身回复。
“立刻将此人提审,查个明白,如若犯法,严惩不贷!”
“臣遵旨。”
吴居厚连续审理了两起原本梁从政他们自己可以审理的案子,他心知肚明,皇上是不信任梁从政了。
要是这几次办案得当,也许还能往上再升一升。
退朝之后,赵佶专门陪着向太后一路回到宫里,坐好之后,赵佶看得出来向太后还是有些不高兴。
“大娘娘尽管宽心,此人一定要严惩,不过眼下最要紧的,是我们不能着了敌人离间计的道儿。”
向太后知道赵佶并不急着亲政,最近一直在宫里宫外玩乐,两个心爱的押班也赐给他了,他答应严惩白谔,心情好了不少。
“官家考虑得挺周到,的确是稳定压倒一切。明天等吴居厚的奏报再说。”
第二天,吴居厚奏报,白谔没有任何人唆使,完全是他自己不懂事乱来的。问赵佶接下来如何处理。
“各位臣工,此事如何处理啊?”赵佶想听听他们的想法。
“启禀陛下,臣以为此人死罪可免,活罪难逃,可打他个八十大板。”
“回陛下,念在此人初犯,可训斥一番驱逐出宫。”
“启禀陛下,臣以为应将其流放编管三百里。”
底下七嘴八舌的意见是各有不同。
脊杖八十大板不得把人活活打死,跟斩首有何区别,不可行。赵佶首先否定了这个建议。
训斥一番,不痛不痒,也不爽,被赵佶排除了。
流放编管几百里,倒是不错的主意。向太后应该满意的吧?
清了清嗓子,赵佶说道:“朕决定将其流放编管五百里,各位臣工以为如何?”
向太后等了几秒钟,嗯了一声,不再反对。
底下群臣看着向太后无异议,他们也顺水推舟,纷纷赞成皇上的处理方案。
“那就这样定了,退朝!”赵佶总算把这个棘手费神的案子解决掉了。
有丹会,大喜。他巴不得有更多露脸的机会呢。
“嗯,你先下去休息,朕还有事情要跟这位商讨。”赵佶指了指御药院的医官。
“臣告退。”
林灵素出去后,赵佶手里抛了抛林灵素刚炼制的金丹,似乎还带着余温:“听说你跟着林灵素几个月了,都有哪些收获和心得?”
“回陛下,生金、丹砂、水银都有毒性。金丹大药,不可不戒。”医官丝毫没有因为官家喜欢林灵素和金丹,而曲意逢迎。
“你倒是耿直,跟着道士几个月,没有被他忽悠瘸了?”赵佶笑道。
“臣一心向道,不过此道非彼道,臣醉心于研究本草真经及其药理,丹药只是其中的一小部分。”
“嗯,很好,丹会你留下来,跟踪观察一下服用之人的症状和表现,也许对你的研究有点帮助。每一颗丹药他们都做了登记,有的也许还真有点用处。”
“那可太好了,臣多谢官家。”
一下子有三千多个标本做研究,自己能节省多少时间,多少体力和钱财啊,简直是可遇不可求的绝佳机缘,出来之前给赵佶磕了好几个响头。
福宁殿。
从垂拱殿回到福宁殿,郑宝琴将一个奏章递给了赵佶:“官家请审阅,这个奏章很有点问题。”
“哦?朕看看。”
这是一个叫白谔的宦官呈递上来的奏章,宦官干政,已是不妥了。
“他什么品阶,入宫多少年了?”赵佶问。
郑宝琴在向太后那里多年,皇宫里面的人事非常熟悉。
内侍高品的太监,在宫里干了不止一年,怎么如此不懂规矩?赵佶寻思着。
赵佶接着往下看,里面的话让他陷入了沉思。
寥寥十个字:乞皇太后不候升祔还政。
“不等灵柩下葬就要皇太后还政给官家,这个白谔用心极为险恶,官家可千万不能上当。”
郑宝琴对这句话深有感触,只因她先前是向太后的人,现在成了皇上的人。
向太后与皇上是一个阵营的,向太后已经答应了替皇上听政,纯属帮忙,她本人无心政务。
答应一共听政七个月,目前向太后还有两个月就要还政给皇上。
这厮早不提晚不提,偏偏这个时候提出来。
这不是离间向太后和皇上吗?
“宝琴分析得挺透彻,他只将矛头对着向太后,对朕只字不提,够阴的。
此事绝不能善了,明天朝堂上朕要大臣们彻底查一查。”
上朝之后,赵佶将白谔奏事的案子抛了出来,向太后大怒,怒斥白谔不懂规矩,指示赵佶应将此人斩首。
底下群臣则开始了他们各不相同的表演。
向太后提拔上来的韩忠彦破口大骂,应马上将白谔处死,一副义愤填膺的样子。
另外几个章惇提拔的官员反对处斩,理由是:白谔只是一个不懂规矩的太监,胡说八道几句,斥责一番即可。
“启禀陛下,此人曾是蔡王赵似的老师,臣建议先审一审再定夺为妥。”曾布非常及时地提醒道。
赵佶点点头,示意曾布自己心里有数。眼下最关键的是不能把梁从政朱太妃他们逼上绝路。
这个集团要是铤而走险,别说赵佶的皇位,就是性命也会有极大的风险。
章惇梁从政目前谨言慎行,没有任何把柄落到赵佶手里,他不可能无缘无故随意整治他们。
梁从政不置可否,没有发表任何意见。
自从他勾联拥立蔡王赵似为帝失败,就已经上了蔡王赵似和朱太妃他们的贼船了。
身家性命和家族命运,是飞黄腾达还是一朝毁灭,眼下已经到了关键时刻。
最好的办法就是把政局,把后宫搞乱,篓子捅的越大越好,他们方才有可能乱中翻盘取胜。
各方势力在蔡府活动频繁,难免被官家和向太后的耳目发现端倪,这一招离间计,只会破坏官家他们阵营,有利于己方。
且看他们如何破解吧,要是官家和向太后争斗起来,自己这边的绝佳机会就来了。
一个老的老,一个小的小,嘿嘿。
“开封知府何在?”赵佶听到曾布的话里有话,只能先审一审,稳住再说。
又是圣瑞宫,还真是阴魂不散呐,赵佶暗骂道。
“启禀陛下,臣在。”吴居厚俯身回复。
“立刻将此人提审,查个明白,如若犯法,严惩不贷!”
“臣遵旨。”
吴居厚连续审理了两起原本梁从政他们自己可以审理的案子,他心知肚明,皇上是不信任梁从政了。
要是这几次办案得当,也许还能往上再升一升。
退朝之后,赵佶专门陪着向太后一路回到宫里,坐好之后,赵佶看得出来向太后还是有些不高兴。
“大娘娘尽管宽心,此人一定要严惩,不过眼下最要紧的,是我们不能着了敌人离间计的道儿。”
向太后知道赵佶并不急着亲政,最近一直在宫里宫外玩乐,两个心爱的押班也赐给他了,他答应严惩白谔,心情好了不少。
“官家考虑得挺周到,的确是稳定压倒一切。明天等吴居厚的奏报再说。”
第二天,吴居厚奏报,白谔没有任何人唆使,完全是他自己不懂事乱来的。问赵佶接下来如何处理。
“各位臣工,此事如何处理啊?”赵佶想听听他们的想法。
“启禀陛下,臣以为此人死罪可免,活罪难逃,可打他个八十大板。”
“回陛下,念在此人初犯,可训斥一番驱逐出宫。”
“启禀陛下,臣以为应将其流放编管三百里。”
底下七嘴八舌的意见是各有不同。
脊杖八十大板不得把人活活打死,跟斩首有何区别,不可行。赵佶首先否定了这个建议。
训斥一番,不痛不痒,也不爽,被赵佶排除了。
流放编管几百里,倒是不错的主意。向太后应该满意的吧?
清了清嗓子,赵佶说道:“朕决定将其流放编管五百里,各位臣工以为如何?”
向太后等了几秒钟,嗯了一声,不再反对。
底下群臣看着向太后无异议,他们也顺水推舟,纷纷赞成皇上的处理方案。
“那就这样定了,退朝!”赵佶总算把这个棘手费神的案子解决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