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小说网 www.18xs.com,五代第一太祖爷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两篇《平边策》究竟谁更胜一筹难有定论,品评文章本就是见仁见智,除非差如黑名单上二十几个通篇错字、语句不顺的半文盲官员,那真是任谁看了都得摇头。
柴荣也不会非要在二人间分个高下,在他心目中,先南后北的战略大方向也附和他的预期。
只是其中细微差别,令柴荣心里还有些拿不定注意。
陶谷主张的先南后北,是指先取淮南,而后视天下形势再做调整,或兵进西川灭后蜀,或集中力量征伐幽燕,唐国反倒是不急于灭亡。
王朴主张的先南后北,同样是要先取淮南之地,然后防备河北和关中、汉中之地,以防契丹和后蜀趁机进犯,战略意图还是放在江南,以灭亡唐国和吴越,尽收江南和闵地为主。
王朴认为,只要大江南北一统,收复幽燕易如反掌。
大周只有一处死敌,就是太原北汉,需用强兵以摧枯拉朽之势将其灭绝,不留丝毫后患。
二人主张各有道理,柴荣沉思良久,看向朱秀道:“他二人都说先南后北的观点是受你启发,你也不妨来说说,我大周的统一大业应该怎么走才对?”
朱秀笑道:“臣的观点恰好是把陶公和文伯公文章里的观点进行整合,简单来说共分三步。
第一步,先取淮南,此人口、赋税稠密之地,战略价值极高,乃重中之重!
第二步,平荆南、岭南,招降吴越,对南唐形成包夹之势。
第三步,可以视天下形势而定,若战机出现,臣主张先攻幽燕,夺回河北屏障,巩固中原安危。”
王朴忍不住质疑道:“江南富饶,却君臣孱弱,何不先取之?如果在我朝集中兵力南进之时,后蜀和契丹来犯,又该如何应对?”
柴荣默然不语,显然也是和王朴有同样的疑虑。
朱秀不慌不忙,笑道:“江南君臣喜欢风花雪月,以吟诗作对、赏曲听戏为雅,以操弄兵戈、习武好斗为俗,这种不良风气在官僚上层的确成风,但不代表民间和军中如此!
自杨行密割据江淮以来,江南之地渐渐自成一体,李氏历经李昪、李璟两代治理,休兵养民,国家渐安,在百姓和军士心目中,自然更加信任江宁朝廷。
总的说来,江南孱弱亦不乏死战之士,契丹虽强却也有可趁之机!”
柴荣沉声道:“你的意思,唐国不是想象中那般容易攻取,而契丹在幽燕的统治也不是坚不可摧?”
朱秀拱手:“正是!”
王溥也道:“臣也认为,想要摧毁江南朝廷在臣民心目中的威信,绝非一两次小胜就做到的,毕竟江南之地离开中原统辖,已有五十余年啊~”
柴荣道:“说说后蜀,又该如何应对?”
朱秀道:“孟昶龟缩西川终究难成气候,但如果趁我朝用兵之际,出兵袭扰关中也着实麻烦。对付孟蜀,臣认为不妨以攻代守,主动出击,夺取秦、成、阶、凤四州之地,压缩蜀军战略空间,迫使其退守川西、汉中,不敢轻易窥伺我关中之地!
阶州乃秦陇锁钥、巴蜀咽喉,扼守阶州,便能阻断蜀军出川,我泾原、关中则免受蜀军袭扰之苦!”
柴荣频频点头,目中光芒越来越亮。
他的目光总放在南唐和契丹身上,对于孟蜀倒是没有深入思考过。
如何应付后蜀,朱秀的话给出最好的答桉。
陶谷不着痕迹地赞叹道:“朱县公真乃老成谋国之言啊!如此一来,我大周西境再无后患,可以集中精力南北攻略!”
朱秀谦虚地拱拱手:“有陶公和文伯公珠玉在前,在下不过是拾人牙慧罢了!”
两个家伙相视而笑,一切尽在不言中。
在皇帝面前相互吹捧,也是需要拿捏好分寸的。
王朴陷入沉思,朱秀的话也给了他新的启示。
柴荣见他沉默不言,笑道:“文伯公有何话不妨直说。”
王朴作揖,叹服道:“人言朱文才有经世之才,今日方知传言果然不假!朱侍郎的建议更加全面周到,王某佩服!”
朱秀笑道:“文伯公过誉了。”
柴荣看看二人,爽朗大笑:“你二人建言各有可取之处,朕今日召你们前来商谈,受益匪浅啊!”
二人又一同拜谢。
其实柴荣心里很清楚,相比较朱秀的建议,王朴的战略规划太过被动,也太过取巧,把攻略江南放在战略首要地位。
按照王朴的设想,国家大一统的前提,是建立在彻底灭亡南唐的基础上。
至于后蜀、吴越、荆南、岭南等地都不足为惧。
等到大江南北一统,收复幽燕指日可待。
柴荣又问朱秀:“你方才说契丹方面有可趁之机,究竟是何意?”
朱秀笑道:“契丹虽然全面彷照汉家制度立国,但数百年来的部落贵族联盟制还未彻底消绝。
耶律阿保机家族最不缺的就是野心家,已故太后述律平、耶律德光、世宗耶律阮,到如今的耶律璟,哪个不是经过一番惨烈厮杀,才夺得帝位大权。
辽国皇位传承天然伴随血雨腥风,究其根本原因,是因为契丹上层贵族在全盘汉化学习汉家衣冠传统,和恪守祖制、维护部落联盟奴隶制之间摇摆不定。
臣料定,契丹内部争权夺利的传统还会延续下去,不经过几代人的厮杀演变,契丹人难以在发展大局上形成一致。
臣建议密切关注契丹内部局势,一旦其内部生乱,契丹各部族陷入内斗,就是我朝出兵收复幽燕的良机!”
柴荣默默点头,没有对朱秀这番话做出评价。
王朴道:“契丹势大,兵锋凶勐,一旦轻起战端,结局难以预料,为何不等国家彻底一统,国力精进之后,再徐徐图之?”
朱秀苦笑道:“文伯公可想过,如果等到我朝彻底一统,再经营几年积攒国力,之后调集重兵北伐,与契丹人决战。
可到了那时,契丹贵族内部也基本完成整合,制度统一,号令严明,再无内乱之忧,国力蒸蒸日上,不见得比我朝差。
那时候,契丹占尽幽燕地利,掌握战略主动权,是战是和,全凭契丹人说了算。
河北至云朔一带的防务,将会成为我朝无比沉重的负担。
那时再想解决边患问题,就不是一两代人能做到的,汉人和契丹,将会陷入长久的对峙局面。”
“这.....”王朴愕然,张了张嘴却发现自己难以反驳,苦笑着长叹口气。
柴荣和王溥皆是面色凝重,沉默不言。
朱秀所说的情况,的确是完全有可能发生的。
契丹人几次南侵计划无疾而终,不就是因为关键时刻,上层贵族集团发动动乱,为争夺帝位惨烈内斗,最终无暇南顾?
耶律阿保机之后,耶律德光上位,联合母亲述律平对付兄长耶律倍,将其软禁在东丹,逼得耶律倍不... -->>
两篇《平边策》究竟谁更胜一筹难有定论,品评文章本就是见仁见智,除非差如黑名单上二十几个通篇错字、语句不顺的半文盲官员,那真是任谁看了都得摇头。
柴荣也不会非要在二人间分个高下,在他心目中,先南后北的战略大方向也附和他的预期。
只是其中细微差别,令柴荣心里还有些拿不定注意。
陶谷主张的先南后北,是指先取淮南,而后视天下形势再做调整,或兵进西川灭后蜀,或集中力量征伐幽燕,唐国反倒是不急于灭亡。
王朴主张的先南后北,同样是要先取淮南之地,然后防备河北和关中、汉中之地,以防契丹和后蜀趁机进犯,战略意图还是放在江南,以灭亡唐国和吴越,尽收江南和闵地为主。
王朴认为,只要大江南北一统,收复幽燕易如反掌。
大周只有一处死敌,就是太原北汉,需用强兵以摧枯拉朽之势将其灭绝,不留丝毫后患。
二人主张各有道理,柴荣沉思良久,看向朱秀道:“他二人都说先南后北的观点是受你启发,你也不妨来说说,我大周的统一大业应该怎么走才对?”
朱秀笑道:“臣的观点恰好是把陶公和文伯公文章里的观点进行整合,简单来说共分三步。
第一步,先取淮南,此人口、赋税稠密之地,战略价值极高,乃重中之重!
第二步,平荆南、岭南,招降吴越,对南唐形成包夹之势。
第三步,可以视天下形势而定,若战机出现,臣主张先攻幽燕,夺回河北屏障,巩固中原安危。”
王朴忍不住质疑道:“江南富饶,却君臣孱弱,何不先取之?如果在我朝集中兵力南进之时,后蜀和契丹来犯,又该如何应对?”
柴荣默然不语,显然也是和王朴有同样的疑虑。
朱秀不慌不忙,笑道:“江南君臣喜欢风花雪月,以吟诗作对、赏曲听戏为雅,以操弄兵戈、习武好斗为俗,这种不良风气在官僚上层的确成风,但不代表民间和军中如此!
自杨行密割据江淮以来,江南之地渐渐自成一体,李氏历经李昪、李璟两代治理,休兵养民,国家渐安,在百姓和军士心目中,自然更加信任江宁朝廷。
总的说来,江南孱弱亦不乏死战之士,契丹虽强却也有可趁之机!”
柴荣沉声道:“你的意思,唐国不是想象中那般容易攻取,而契丹在幽燕的统治也不是坚不可摧?”
朱秀拱手:“正是!”
王溥也道:“臣也认为,想要摧毁江南朝廷在臣民心目中的威信,绝非一两次小胜就做到的,毕竟江南之地离开中原统辖,已有五十余年啊~”
柴荣道:“说说后蜀,又该如何应对?”
朱秀道:“孟昶龟缩西川终究难成气候,但如果趁我朝用兵之际,出兵袭扰关中也着实麻烦。对付孟蜀,臣认为不妨以攻代守,主动出击,夺取秦、成、阶、凤四州之地,压缩蜀军战略空间,迫使其退守川西、汉中,不敢轻易窥伺我关中之地!
阶州乃秦陇锁钥、巴蜀咽喉,扼守阶州,便能阻断蜀军出川,我泾原、关中则免受蜀军袭扰之苦!”
柴荣频频点头,目中光芒越来越亮。
他的目光总放在南唐和契丹身上,对于孟蜀倒是没有深入思考过。
如何应付后蜀,朱秀的话给出最好的答桉。
陶谷不着痕迹地赞叹道:“朱县公真乃老成谋国之言啊!如此一来,我大周西境再无后患,可以集中精力南北攻略!”
朱秀谦虚地拱拱手:“有陶公和文伯公珠玉在前,在下不过是拾人牙慧罢了!”
两个家伙相视而笑,一切尽在不言中。
在皇帝面前相互吹捧,也是需要拿捏好分寸的。
王朴陷入沉思,朱秀的话也给了他新的启示。
柴荣见他沉默不言,笑道:“文伯公有何话不妨直说。”
王朴作揖,叹服道:“人言朱文才有经世之才,今日方知传言果然不假!朱侍郎的建议更加全面周到,王某佩服!”
朱秀笑道:“文伯公过誉了。”
柴荣看看二人,爽朗大笑:“你二人建言各有可取之处,朕今日召你们前来商谈,受益匪浅啊!”
二人又一同拜谢。
其实柴荣心里很清楚,相比较朱秀的建议,王朴的战略规划太过被动,也太过取巧,把攻略江南放在战略首要地位。
按照王朴的设想,国家大一统的前提,是建立在彻底灭亡南唐的基础上。
至于后蜀、吴越、荆南、岭南等地都不足为惧。
等到大江南北一统,收复幽燕指日可待。
柴荣又问朱秀:“你方才说契丹方面有可趁之机,究竟是何意?”
朱秀笑道:“契丹虽然全面彷照汉家制度立国,但数百年来的部落贵族联盟制还未彻底消绝。
耶律阿保机家族最不缺的就是野心家,已故太后述律平、耶律德光、世宗耶律阮,到如今的耶律璟,哪个不是经过一番惨烈厮杀,才夺得帝位大权。
辽国皇位传承天然伴随血雨腥风,究其根本原因,是因为契丹上层贵族在全盘汉化学习汉家衣冠传统,和恪守祖制、维护部落联盟奴隶制之间摇摆不定。
臣料定,契丹内部争权夺利的传统还会延续下去,不经过几代人的厮杀演变,契丹人难以在发展大局上形成一致。
臣建议密切关注契丹内部局势,一旦其内部生乱,契丹各部族陷入内斗,就是我朝出兵收复幽燕的良机!”
柴荣默默点头,没有对朱秀这番话做出评价。
王朴道:“契丹势大,兵锋凶勐,一旦轻起战端,结局难以预料,为何不等国家彻底一统,国力精进之后,再徐徐图之?”
朱秀苦笑道:“文伯公可想过,如果等到我朝彻底一统,再经营几年积攒国力,之后调集重兵北伐,与契丹人决战。
可到了那时,契丹贵族内部也基本完成整合,制度统一,号令严明,再无内乱之忧,国力蒸蒸日上,不见得比我朝差。
那时候,契丹占尽幽燕地利,掌握战略主动权,是战是和,全凭契丹人说了算。
河北至云朔一带的防务,将会成为我朝无比沉重的负担。
那时再想解决边患问题,就不是一两代人能做到的,汉人和契丹,将会陷入长久的对峙局面。”
“这.....”王朴愕然,张了张嘴却发现自己难以反驳,苦笑着长叹口气。
柴荣和王溥皆是面色凝重,沉默不言。
朱秀所说的情况,的确是完全有可能发生的。
契丹人几次南侵计划无疾而终,不就是因为关键时刻,上层贵族集团发动动乱,为争夺帝位惨烈内斗,最终无暇南顾?
耶律阿保机之后,耶律德光上位,联合母亲述律平对付兄长耶律倍,将其软禁在东丹,逼得耶律倍不...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