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小说网 www.18xs.com,重生之大发明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冯桂芬是读书人,对伦常名教很看重,太平军以拜上帝教为名破坏名教,冯桂芬是不会认同的,这与更加年轻,并且已接受洗礼成为基督教徒的王韬不同,后者曾经向太平军献策,对这股势力抱着同情甚至期望,冯桂芬则办过团练与太平军对抗,便是现在对太平军也充满不屑。
叶枫与石达开达成的默契只有极少数人才知道,华夏新军目前有两个营一千余人与太平军并肩作战,分别由华尔和雇佣军中的法国退役军官乔治统带。华尔随石达开转战两广,乔治则在杉关堵住曾国藩入闽的道路,双方联络和协调则由陆石武的情报处负责,真正清楚双方关系的人并不多。
叶枫知道冯桂芬的意思,一则是攻打太平军以取得瞩目的军功,让清廷不得不重用;同时太平军进入江西必然挡住曾国藩南下两广履任的道路,如果进攻湖南又是湘军大本营,曾国藩不能不救。
在叶枫看来,曾国藩和他的湘军绝对是摆在面前的最大障碍,清廷绿营战力已经不值一提,满清贵族将领统领的江南江北大营数次被太平军攻破,僧格林沁的满蒙骑兵先是在英法几千兵面前崩溃,后又在与捻军作战时全军覆没,清廷能战之兵,也就只有眼前的湘军和后来的淮
得到的情报显示,李鸿章还在安徽跟着别人混,后世著名的淮军还没有影子,那面前就只有曾国藩的湘军是守护清朝的最后力量,对于这支军事力量,又该采取怎样的立场呢?
叶枫靠在椅背上想了想:“若是曾国藩能继续我的新政,倒不介意由他来经营两广。”
曾在数国打拼的叶枫早就不是当初的政治白痴,无论在俄国也好、法国也好、包括后来的瑞典、美国、英国,没有政治上的保障,诺贝尔财团就不会发展到今日地规模。
但是叶枫从心底里不喜欢,更愿意从事科学研究的工作。看着一样又一样新的发明在自己的手中诞生,那种成就感要比政治中的勾心斗角好多了。
“据在下所知,曾国藩对洋务知之甚少,即便是态度开明一些,怕也无法接受全部的广东新政,”王韬道。
“何况曾国藩对于朝廷地态度。未必会像大人这般,敢于阳奉阴违,若将广东交与他,也等于交还给朝廷,新政必然中断,”冯桂芬也反对道。
冯桂芬虽然对太平军比较反感,但对清廷也缺乏心底的忠诚。特别是考察过欧美政体,接受了西方近代政治理论熏陶以后,这个在思想上比较新派的旧识学者。已经彻底抛弃了现在的朝廷,甚至正在从儒学经典中寻找新政的根据,还颇有收获。比如,从孟子“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等语中提出“民贵君亲”;以“君之视臣如手足,则臣视君如腹心;君之视臣如犬马。则臣视君如国人;君之视臣如土芥,则臣视君如冠仇”质疑封建愚忠;再以朱熹“天下者,天下之天下”否定家天下的合理性;以孟子“得乎丘民而为天子”提出皇帝的产生要得到人民地同意,也就是民主选举。
“立天子以为天下,非立天下以为天子”“天生民而立君,非为君也。奈何以四海之广。足一夫之用邪?”“岂天地之大,于兆人万姓之中独私其一人一姓乎?”自春秋至明末。诸子百家的经典被冯桂芬信手拈来,叶枫看了,也以为民主、自由这样的思想,自古有之。
在中国地历史上,王朝更替已成为惯例,每个时代都有死忠的人,但也有很多人将这种更替看作惯常,清可以代明,也能被替代,对读书人来说,未必是难以接受的观点。
“如果曾国藩能支持新政,那也不用再遮遮掩掩了,”叶枫并没有把旧式的湘军放在眼里,但也不得不承认湘军依然是此时国内最强大的军队,加上湘系的人脉,湖南、湖北、四川、江西、安徽、江苏、浙江都有可能闻风易帜,曾国藩完全有改朝换代的实力。“以湘军功勋,曾国藩如今也只有兵部侍郎地虚衔,连巡抚都不是,曾国藩对朝廷是怀着不满的,前番借着丁忧请辞就是想要挟朝廷给予封疆,没想到朝廷真的掳了他地兵权,直到石达开横扫江西,攻打浙江,对太平军形势不断恶化,才予以起复,仍未授予封疆,”冯桂芬分析道。
“起复以后,曾国藩像... -->>
冯桂芬是读书人,对伦常名教很看重,太平军以拜上帝教为名破坏名教,冯桂芬是不会认同的,这与更加年轻,并且已接受洗礼成为基督教徒的王韬不同,后者曾经向太平军献策,对这股势力抱着同情甚至期望,冯桂芬则办过团练与太平军对抗,便是现在对太平军也充满不屑。
叶枫与石达开达成的默契只有极少数人才知道,华夏新军目前有两个营一千余人与太平军并肩作战,分别由华尔和雇佣军中的法国退役军官乔治统带。华尔随石达开转战两广,乔治则在杉关堵住曾国藩入闽的道路,双方联络和协调则由陆石武的情报处负责,真正清楚双方关系的人并不多。
叶枫知道冯桂芬的意思,一则是攻打太平军以取得瞩目的军功,让清廷不得不重用;同时太平军进入江西必然挡住曾国藩南下两广履任的道路,如果进攻湖南又是湘军大本营,曾国藩不能不救。
在叶枫看来,曾国藩和他的湘军绝对是摆在面前的最大障碍,清廷绿营战力已经不值一提,满清贵族将领统领的江南江北大营数次被太平军攻破,僧格林沁的满蒙骑兵先是在英法几千兵面前崩溃,后又在与捻军作战时全军覆没,清廷能战之兵,也就只有眼前的湘军和后来的淮
得到的情报显示,李鸿章还在安徽跟着别人混,后世著名的淮军还没有影子,那面前就只有曾国藩的湘军是守护清朝的最后力量,对于这支军事力量,又该采取怎样的立场呢?
叶枫靠在椅背上想了想:“若是曾国藩能继续我的新政,倒不介意由他来经营两广。”
曾在数国打拼的叶枫早就不是当初的政治白痴,无论在俄国也好、法国也好、包括后来的瑞典、美国、英国,没有政治上的保障,诺贝尔财团就不会发展到今日地规模。
但是叶枫从心底里不喜欢,更愿意从事科学研究的工作。看着一样又一样新的发明在自己的手中诞生,那种成就感要比政治中的勾心斗角好多了。
“据在下所知,曾国藩对洋务知之甚少,即便是态度开明一些,怕也无法接受全部的广东新政,”王韬道。
“何况曾国藩对于朝廷地态度。未必会像大人这般,敢于阳奉阴违,若将广东交与他,也等于交还给朝廷,新政必然中断,”冯桂芬也反对道。
冯桂芬虽然对太平军比较反感,但对清廷也缺乏心底的忠诚。特别是考察过欧美政体,接受了西方近代政治理论熏陶以后,这个在思想上比较新派的旧识学者。已经彻底抛弃了现在的朝廷,甚至正在从儒学经典中寻找新政的根据,还颇有收获。比如,从孟子“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等语中提出“民贵君亲”;以“君之视臣如手足,则臣视君如腹心;君之视臣如犬马。则臣视君如国人;君之视臣如土芥,则臣视君如冠仇”质疑封建愚忠;再以朱熹“天下者,天下之天下”否定家天下的合理性;以孟子“得乎丘民而为天子”提出皇帝的产生要得到人民地同意,也就是民主选举。
“立天子以为天下,非立天下以为天子”“天生民而立君,非为君也。奈何以四海之广。足一夫之用邪?”“岂天地之大,于兆人万姓之中独私其一人一姓乎?”自春秋至明末。诸子百家的经典被冯桂芬信手拈来,叶枫看了,也以为民主、自由这样的思想,自古有之。
在中国地历史上,王朝更替已成为惯例,每个时代都有死忠的人,但也有很多人将这种更替看作惯常,清可以代明,也能被替代,对读书人来说,未必是难以接受的观点。
“如果曾国藩能支持新政,那也不用再遮遮掩掩了,”叶枫并没有把旧式的湘军放在眼里,但也不得不承认湘军依然是此时国内最强大的军队,加上湘系的人脉,湖南、湖北、四川、江西、安徽、江苏、浙江都有可能闻风易帜,曾国藩完全有改朝换代的实力。“以湘军功勋,曾国藩如今也只有兵部侍郎地虚衔,连巡抚都不是,曾国藩对朝廷是怀着不满的,前番借着丁忧请辞就是想要挟朝廷给予封疆,没想到朝廷真的掳了他地兵权,直到石达开横扫江西,攻打浙江,对太平军形势不断恶化,才予以起复,仍未授予封疆,”冯桂芬分析道。
“起复以后,曾国藩像...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