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小说网 www.18xs.com,品三国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政治待遇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除了一个皇帝的称号以外,其他的方方面面都跟皇帝一模一样。而且由于他大权独揽,所以他比皇帝还皇帝。那么到了这个份上的时候,几乎所有的人都认为曹操要当皇帝了,他只剩下一个名字了嘛。曹操要篡汉自立,或者说代汉自立了。
曹操在赤壁之战后进行了三次战争,即破马超、韩遂,征孙权,伐张鲁。在这三次战争中,因为曹操要急着回到后方进行政治活动,所以都有半途而废之嫌。可以说曹操是三次放弃了军事牌,在后方却是三次打赢了政治牌,他的政治地位一升再升,最后几乎和皇帝的权力相当。此时曹操如果要称帝,已经没有人能够阻挡,那么他为什么最终没有称帝呢?
拥有和皇帝一样的政治待遇,并且大权独揽,曹操除了名义上不是皇帝,已经是事实上汉朝的最高统治者。这个时候,曹操不管是篡汉自立,还是代汉自立,都是轻而易举的事情。但在这样有利的局面下,曹操终其一生都没有当皇帝,这是为什么呢?
比较通行的说法,认为曹操审时度势、知难而退,把代汉自立的这样一个任务留给了他的儿子曹丕。这个也是有根据的,根据三国志裴松之的注,建安二十四年的时候,以陈群、桓阶、夏侯惇为代表的一些人向曹操劝进,劝曹操当皇帝。陈群他们的观点是这样的,说大汉王朝已经名存实亡,普天之下没有一寸土地、一个子民是汉王朝的,留它干什么?夏侯惇的观点是,皇帝是什么?皇帝就是万民之主,什么人是万民之主?能够拯救人民的,能够安抚人民的就是万民之主。现在谁在拯救和安抚人民?曹公啊,为什么不能当?可是曹操没有接受。曹操引用了孔子的一句话说:“施于有政,是益为政”什么意思呢?就是只要对政治产生影响,那就是执政,不一定要有一个执政的名分。然后他又说:“若天命在吾,吾为周文王”如果说天命确实在我们曹家,那我就做个周文王吧。因为我们都知道,周文王是三分天下有其二,而服事殷,已经有了这个天下的三分之二的地盘他都没有去推翻殷王朝;但是周文王的儿子周武王是灭掉了殷纣王,取而代之的。所以大家都说这个话的意思就是,我做周文王,儿子做周武王吧,都是这么认为的。
但是史学大师吕思勉先生不同意。吕先生说,曹操说吾为周文王,正见得曹操不肯篡汉;至于说他把这个任务留给了儿子,吕先生用了四个字来评价:“岂非梦呓”?他说你们这是说梦话。这个地方我是不太弄得懂、弄得清楚,我对吕先生是最为敬重的,我以前的讲座也多次引用吕先生的观点。但是我觉得,说曹操没有把这个事儿留给他儿子,好像也不大说的过去。
那么我的看法是这样,这个曹操当不当皇帝的事情,我总结了“四有”就是“有想法,有资格,有条件,有障碍”当然说曹操有这个想法是我的主观推测,讲清楚,因为他有没有这个想法,天知道呢,又不能找他来问,也没记载。但是,你说这个人做到那个份上了以后都不想,好像总是不太说得过去吧,对不对。第二,有资格,这个也不用讨论了。有条件,那更不用讨论了。那么有什么障碍呢?张作耀先生的曹操评传里面讲了四个障碍。
第一,曹操青年的时候说过一句话,说这个“废立之事,天下之至不祥也”我们回顾一下我们这个节目前面讲过的一错再错,我们讲到董卓废立、袁绍另立、袁术自立,都在皇帝问题上犯了一个严重的政治错误。而且这三件事情曹操都是不以为然的,而且曹操认为随随便便换皇帝是件非常不吉利的事情。这个观点可能到他晚年他还有。第二点,就是曹操世受汉恩,他们这个家族世世代代都受到大汉王朝的恩宠的,他报恩的思想可能还是有的,至少不忍心下手。第三点,就是曹操一直信誓旦旦,说我曹某人就是想做个齐桓公、晋文公,我绝不会篡汉的。赌咒发誓那么多次,最后他不能自己打自己耳光啊,这是第三点。第四点,就是曹操盘算了一下,发现他称皇帝不合算,为什么呢?他太清楚刘备、孙权是什么人了,他非常清楚只要我曹某人一称帝,刘备、孙权马上跟进,最后篡汉的罪名我曹某人背上,他们安安全全地去当皇帝,这不能便宜这两个小子,对吧。第二点,我曹操虽然现在不是皇帝,但我代表中央啊,刘备、孙权这些人,他再怎么说他只能算是地方。如果我当了皇帝,他们也跟着当皇帝,那他们地方变中央了,我跟他们的关系就不是中央和地方的关系,是对方的关系,是国与国的关系,是对等的关系,这也不合算。
这个就是张作耀先生总结出来的四个原因,我可以把它总结为十二个字,就是“不吉利,想报恩,难改口,不合算”但是我私下里以为还有一个说不出口的原因,就是曹操自惭形秽,他形象不好,长得太差了,个子又矮,估计脸蛋也不怎么样。这个现在听起来很可笑,有人要攻击我说又信口开河了,其实要知道一点历史的人就知道,那个时候是确实很重形象的,如果一个人形象太差了当皇帝,下面就会议论,议论的话叫做“望之不似人君”看上去不像,这恐怕也是个原因。
所以建安二十四年,据三国志-武帝纪裴松之引魏略这本书的记载,说这一年孙权上了一封劝进表,劝曹操当皇帝。那么曹操把孙权的这封信拿来给左右看了一下,说了这么一句话,说这小子是放肆地把我放在炉子上烤。
曹操已经是享受了皇帝的待遇,拥有了皇帝的权力,只是没有皇帝的名分,孙权的劝进表应该说并不是空穴来风。但曹操却认为孙权这是不怀好意,没安什么好心,是要把自己放在火炉上烤。曹操为什么要这么说?他真实的想法是什么?易中天先生又是怎样认为的呢?
所以我认为,曹操的真实的想法,恐怕最后是采取了这样的一个态度“听天由命”就是说,他说如果天命在我,我就做个周文王,这句话也未必就是确确实实地暗示他的儿子代汉自立;而是说如果真的天命在我这,那你就去代,如果天命不眷顾我,你就别代,你就继续做你的魏王,做你的丞相,我们只要掌握政权就行了。他是这样的一种两手的打算,是听天由命。但是,该做的事儿必须做,步子一步都不能停下来,所以才有了这样一系列的活动,或者说这一系列的得寸进尺。先是“如萧何故事”然后是“封魏公”然后“晋魏王”然后享受皇帝的一切礼遇待遇,一步都不停。
那么这一系列的行动或者说活动当中,最重要的一件事情是“封魏公”这是个转折点。为什么是一个转折点呢?表面上看起来,封公和封侯只是在爵位上升了一级,因为诸侯的爵位是公、侯、伯、子、男。但是你要知道汉代这个时候,公爵和侯爵它有个本质的区别,就是侯爵它最多有封邑、有封地,而公爵可以独立建国,可以建立自己的国家,他可以建宗庙和社稷。事实上曹操封了魏公以后也建了宗庙和社稷,在魏郡。社稷是什么呢?社稷就是社坛和稷坛,社坛是祭祀土地神的,稷坛是祭祀五谷神的。中国是一个农业国家,所以我们先民认为谁掌握了土地和粮食,谁就掌握了一个国家,就掌握了国家的政权,所以社稷是国家政权的象征。一个家族如果能够建立一个国家的话,那么他要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建庙、建社稷坛,叫做建庙立国;如果要消灭一个国家的话,那么打进它的首都以后一定要把它的宗庙和社稷坛给它毁了,叫做毁庙灭国。那么曹操封了魏公以后,在邺城建立他魏国的宗庙和社稷,就表明他已经建立了一个独立公国。我们现在还不能叫它独立王国,因为曹操是公爵嘛,独立公国。
那么这样一个建议是谁提出来的呢?是董昭提出来的。那么这是董昭的创意,还是曹操的授意呢?我们现在搞不清楚。但是可以肯定,这是曹操想做的事情。曹操在此以前已经做了充分的准备,做了三件事情:一个是扩地,就是把他的封地由十五个城变成了三十个城;第二件事情叫做并州,就是把天下的十四州并成了九州,并成了九州以后,并州、幽州、司州的四个郡归了他冀州,就是曹操把地盘扩大了;第三个就是造舆论。那么造舆论呢,那当然用不着曹操自己动手,也用不着自己动口,有的是人帮他造,比方说董昭啊。那么董昭这个人其实也是一个很有意思的人,我们注意曹操迎奉天子到许县,就是董昭的主意。董昭在三国史上只算一个次要人物,但是每次都出现在关键时刻。那么董昭就大造舆论,然后群臣联名上书给皇帝,请求给曹操封为魏公。于是皇帝就派一个叫郗虑的人,郗虑当时官职是御史大夫,也就是副总理兼监察部部长这么一个职务,持节策命,封曹操为魏公,同时担任大汉王朝的丞相,同时还兼任冀州牧。就是他的面子越来越大,实惠全部都保留了,这当然是曹操想要的事情了。
但是曹操要作秀,三让。策命来了以后曹操马上上表,说这个待遇是只有周公才能享受的啊,我曹操怎么敢当呢?不敢当,不敢当。于是,以荀攸为首的三十多个人就写信给曹操说,曹公啊,你怎么不敢当呢?敢当,敢当!您老人家的功劳比周公大多了,我们都是熟读历史的人,我们知道历史上找不到比你功劳更大的人,请你一定要当魏公。曹操说,那这样的话,那不好意思我就接受这些封地,魏公这个称号我是绝对不敢当的。那么荀攸他们又写信去说了,说曹公这样做就不好了嘛,对不对,给你加封这个公爵,这是皇上的意思嘛,也是我们文武百官的意思嘛,你这样推三推四的,那就不够意思了嘛。为了给皇上面子,也给我们一点面子,委屈您老人家,就当个魏公吧!恶心啊,真是不爽,也不像曹操的为人,但是必须这么做,因为这是规矩,这是惯例,这是必须要走的程序。如果你不让三回,马上就接过来,你看吧,马上就有人骂他厚颜无耻,你都不让一让,你就当之无愧了?
何况,曹操封魏公,他还有一条叫“加九锡”九锡就是九种特殊的待遇,一般加了九锡以后就离篡位差不太多了。加九锡、建宗庙、建社稷,这件事情认真说起来,在当时是冒天下之大不韪,因为它就是篡位的一种征兆。事实上,除了荀攸、董昭这些人劝进以外,反对派也还是大有人在的。尤其是让曹操意想不到的是,有一个和他关系最密切,最受他尊重,而且一直跟着他,既为他出谋划策,又为他出生入死的人,就相当于曹操集团的诸葛亮的这样一个地位和作用的这个人,表示了反对。那么这个人是谁呢?他为什么要反对?他反对了以后的结局又是怎样的呢?请看下集进退失据。
政治待遇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除了一个皇帝的称号以外,其他的方方面面都跟皇帝一模一样。而且由于他大权独揽,所以他比皇帝还皇帝。那么到了这个份上的时候,几乎所有的人都认为曹操要当皇帝了,他只剩下一个名字了嘛。曹操要篡汉自立,或者说代汉自立了。
曹操在赤壁之战后进行了三次战争,即破马超、韩遂,征孙权,伐张鲁。在这三次战争中,因为曹操要急着回到后方进行政治活动,所以都有半途而废之嫌。可以说曹操是三次放弃了军事牌,在后方却是三次打赢了政治牌,他的政治地位一升再升,最后几乎和皇帝的权力相当。此时曹操如果要称帝,已经没有人能够阻挡,那么他为什么最终没有称帝呢?
拥有和皇帝一样的政治待遇,并且大权独揽,曹操除了名义上不是皇帝,已经是事实上汉朝的最高统治者。这个时候,曹操不管是篡汉自立,还是代汉自立,都是轻而易举的事情。但在这样有利的局面下,曹操终其一生都没有当皇帝,这是为什么呢?
比较通行的说法,认为曹操审时度势、知难而退,把代汉自立的这样一个任务留给了他的儿子曹丕。这个也是有根据的,根据三国志裴松之的注,建安二十四年的时候,以陈群、桓阶、夏侯惇为代表的一些人向曹操劝进,劝曹操当皇帝。陈群他们的观点是这样的,说大汉王朝已经名存实亡,普天之下没有一寸土地、一个子民是汉王朝的,留它干什么?夏侯惇的观点是,皇帝是什么?皇帝就是万民之主,什么人是万民之主?能够拯救人民的,能够安抚人民的就是万民之主。现在谁在拯救和安抚人民?曹公啊,为什么不能当?可是曹操没有接受。曹操引用了孔子的一句话说:“施于有政,是益为政”什么意思呢?就是只要对政治产生影响,那就是执政,不一定要有一个执政的名分。然后他又说:“若天命在吾,吾为周文王”如果说天命确实在我们曹家,那我就做个周文王吧。因为我们都知道,周文王是三分天下有其二,而服事殷,已经有了这个天下的三分之二的地盘他都没有去推翻殷王朝;但是周文王的儿子周武王是灭掉了殷纣王,取而代之的。所以大家都说这个话的意思就是,我做周文王,儿子做周武王吧,都是这么认为的。
但是史学大师吕思勉先生不同意。吕先生说,曹操说吾为周文王,正见得曹操不肯篡汉;至于说他把这个任务留给了儿子,吕先生用了四个字来评价:“岂非梦呓”?他说你们这是说梦话。这个地方我是不太弄得懂、弄得清楚,我对吕先生是最为敬重的,我以前的讲座也多次引用吕先生的观点。但是我觉得,说曹操没有把这个事儿留给他儿子,好像也不大说的过去。
那么我的看法是这样,这个曹操当不当皇帝的事情,我总结了“四有”就是“有想法,有资格,有条件,有障碍”当然说曹操有这个想法是我的主观推测,讲清楚,因为他有没有这个想法,天知道呢,又不能找他来问,也没记载。但是,你说这个人做到那个份上了以后都不想,好像总是不太说得过去吧,对不对。第二,有资格,这个也不用讨论了。有条件,那更不用讨论了。那么有什么障碍呢?张作耀先生的曹操评传里面讲了四个障碍。
第一,曹操青年的时候说过一句话,说这个“废立之事,天下之至不祥也”我们回顾一下我们这个节目前面讲过的一错再错,我们讲到董卓废立、袁绍另立、袁术自立,都在皇帝问题上犯了一个严重的政治错误。而且这三件事情曹操都是不以为然的,而且曹操认为随随便便换皇帝是件非常不吉利的事情。这个观点可能到他晚年他还有。第二点,就是曹操世受汉恩,他们这个家族世世代代都受到大汉王朝的恩宠的,他报恩的思想可能还是有的,至少不忍心下手。第三点,就是曹操一直信誓旦旦,说我曹某人就是想做个齐桓公、晋文公,我绝不会篡汉的。赌咒发誓那么多次,最后他不能自己打自己耳光啊,这是第三点。第四点,就是曹操盘算了一下,发现他称皇帝不合算,为什么呢?他太清楚刘备、孙权是什么人了,他非常清楚只要我曹某人一称帝,刘备、孙权马上跟进,最后篡汉的罪名我曹某人背上,他们安安全全地去当皇帝,这不能便宜这两个小子,对吧。第二点,我曹操虽然现在不是皇帝,但我代表中央啊,刘备、孙权这些人,他再怎么说他只能算是地方。如果我当了皇帝,他们也跟着当皇帝,那他们地方变中央了,我跟他们的关系就不是中央和地方的关系,是对方的关系,是国与国的关系,是对等的关系,这也不合算。
这个就是张作耀先生总结出来的四个原因,我可以把它总结为十二个字,就是“不吉利,想报恩,难改口,不合算”但是我私下里以为还有一个说不出口的原因,就是曹操自惭形秽,他形象不好,长得太差了,个子又矮,估计脸蛋也不怎么样。这个现在听起来很可笑,有人要攻击我说又信口开河了,其实要知道一点历史的人就知道,那个时候是确实很重形象的,如果一个人形象太差了当皇帝,下面就会议论,议论的话叫做“望之不似人君”看上去不像,这恐怕也是个原因。
所以建安二十四年,据三国志-武帝纪裴松之引魏略这本书的记载,说这一年孙权上了一封劝进表,劝曹操当皇帝。那么曹操把孙权的这封信拿来给左右看了一下,说了这么一句话,说这小子是放肆地把我放在炉子上烤。
曹操已经是享受了皇帝的待遇,拥有了皇帝的权力,只是没有皇帝的名分,孙权的劝进表应该说并不是空穴来风。但曹操却认为孙权这是不怀好意,没安什么好心,是要把自己放在火炉上烤。曹操为什么要这么说?他真实的想法是什么?易中天先生又是怎样认为的呢?
所以我认为,曹操的真实的想法,恐怕最后是采取了这样的一个态度“听天由命”就是说,他说如果天命在我,我就做个周文王,这句话也未必就是确确实实地暗示他的儿子代汉自立;而是说如果真的天命在我这,那你就去代,如果天命不眷顾我,你就别代,你就继续做你的魏王,做你的丞相,我们只要掌握政权就行了。他是这样的一种两手的打算,是听天由命。但是,该做的事儿必须做,步子一步都不能停下来,所以才有了这样一系列的活动,或者说这一系列的得寸进尺。先是“如萧何故事”然后是“封魏公”然后“晋魏王”然后享受皇帝的一切礼遇待遇,一步都不停。
那么这一系列的行动或者说活动当中,最重要的一件事情是“封魏公”这是个转折点。为什么是一个转折点呢?表面上看起来,封公和封侯只是在爵位上升了一级,因为诸侯的爵位是公、侯、伯、子、男。但是你要知道汉代这个时候,公爵和侯爵它有个本质的区别,就是侯爵它最多有封邑、有封地,而公爵可以独立建国,可以建立自己的国家,他可以建宗庙和社稷。事实上曹操封了魏公以后也建了宗庙和社稷,在魏郡。社稷是什么呢?社稷就是社坛和稷坛,社坛是祭祀土地神的,稷坛是祭祀五谷神的。中国是一个农业国家,所以我们先民认为谁掌握了土地和粮食,谁就掌握了一个国家,就掌握了国家的政权,所以社稷是国家政权的象征。一个家族如果能够建立一个国家的话,那么他要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建庙、建社稷坛,叫做建庙立国;如果要消灭一个国家的话,那么打进它的首都以后一定要把它的宗庙和社稷坛给它毁了,叫做毁庙灭国。那么曹操封了魏公以后,在邺城建立他魏国的宗庙和社稷,就表明他已经建立了一个独立公国。我们现在还不能叫它独立王国,因为曹操是公爵嘛,独立公国。
那么这样一个建议是谁提出来的呢?是董昭提出来的。那么这是董昭的创意,还是曹操的授意呢?我们现在搞不清楚。但是可以肯定,这是曹操想做的事情。曹操在此以前已经做了充分的准备,做了三件事情:一个是扩地,就是把他的封地由十五个城变成了三十个城;第二件事情叫做并州,就是把天下的十四州并成了九州,并成了九州以后,并州、幽州、司州的四个郡归了他冀州,就是曹操把地盘扩大了;第三个就是造舆论。那么造舆论呢,那当然用不着曹操自己动手,也用不着自己动口,有的是人帮他造,比方说董昭啊。那么董昭这个人其实也是一个很有意思的人,我们注意曹操迎奉天子到许县,就是董昭的主意。董昭在三国史上只算一个次要人物,但是每次都出现在关键时刻。那么董昭就大造舆论,然后群臣联名上书给皇帝,请求给曹操封为魏公。于是皇帝就派一个叫郗虑的人,郗虑当时官职是御史大夫,也就是副总理兼监察部部长这么一个职务,持节策命,封曹操为魏公,同时担任大汉王朝的丞相,同时还兼任冀州牧。就是他的面子越来越大,实惠全部都保留了,这当然是曹操想要的事情了。
但是曹操要作秀,三让。策命来了以后曹操马上上表,说这个待遇是只有周公才能享受的啊,我曹操怎么敢当呢?不敢当,不敢当。于是,以荀攸为首的三十多个人就写信给曹操说,曹公啊,你怎么不敢当呢?敢当,敢当!您老人家的功劳比周公大多了,我们都是熟读历史的人,我们知道历史上找不到比你功劳更大的人,请你一定要当魏公。曹操说,那这样的话,那不好意思我就接受这些封地,魏公这个称号我是绝对不敢当的。那么荀攸他们又写信去说了,说曹公这样做就不好了嘛,对不对,给你加封这个公爵,这是皇上的意思嘛,也是我们文武百官的意思嘛,你这样推三推四的,那就不够意思了嘛。为了给皇上面子,也给我们一点面子,委屈您老人家,就当个魏公吧!恶心啊,真是不爽,也不像曹操的为人,但是必须这么做,因为这是规矩,这是惯例,这是必须要走的程序。如果你不让三回,马上就接过来,你看吧,马上就有人骂他厚颜无耻,你都不让一让,你就当之无愧了?
何况,曹操封魏公,他还有一条叫“加九锡”九锡就是九种特殊的待遇,一般加了九锡以后就离篡位差不太多了。加九锡、建宗庙、建社稷,这件事情认真说起来,在当时是冒天下之大不韪,因为它就是篡位的一种征兆。事实上,除了荀攸、董昭这些人劝进以外,反对派也还是大有人在的。尤其是让曹操意想不到的是,有一个和他关系最密切,最受他尊重,而且一直跟着他,既为他出谋划策,又为他出生入死的人,就相当于曹操集团的诸葛亮的这样一个地位和作用的这个人,表示了反对。那么这个人是谁呢?他为什么要反对?他反对了以后的结局又是怎样的呢?请看下集进退失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