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章 明月几时 (2/2)
18小说网 www.18xs.com,全球锻炼,开局水浒我来选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喷了个遍,人送外号“李怼怼”。
例如,她说柳永的词虽适合音律,但词句过于俗气;王安石、曾巩的文章有西汉古风,非常高雅,但如果他们写词,恐怕只会“让人倒胃口”,因为那样的词根本没法唱!
“不应该担心吗?”
李清照气鼓鼓地反问:“公子您天赋异禀,以文入词或许也能流传千年。但如果人人都去学你,该怎么办呢?”
“那就让他们学吧,创新才能推动发展。如果词与曲调不合,为何不去调整曲调来适应词呢?”
苏墨笑着回答,神情洒脱。
辛弃疾确实是采取以文入词的方式,还经常暗讽朝政,引用典故之多令人惊叹。但他不同于苏轼的是,辛弃疾懂音乐,他的词是可以唱的。
遗憾的是,辛弃疾的影响实在太大,后来的辛派弟子们虽没有辛弃疾的才华,却盲目效仿他以文入词,结果新词完全失去了传唱性,词与曲子彻底分道扬镳,词传播的基础也随之消失。
尽管如此,即便词的唱法在历史长河中渐渐消亡,但苏轼、欧阳修、辛弃疾等人的词作因其文以载道的魅力,仍然名垂青史。
“推陈出新?你说的是借鉴淮阴侯韩信的故事吧?真是让我耳目一新。”
“至于调整曲调来适应词,岂不是一件难事?”
李清照愣了一下,眼中闪烁着惊喜的光芒,却又立刻叹了口气:“这些曲调都是历代名家的杰作,哪那么容易改动?”
“有琴吗?琵琶也可以。”
苏墨询问道。
之前他说“推陈出新”这个词在这个时期尚未发明,不过李清照的文化底蕴深厚,一听就知道苏墨的意思,省去了他不少解释的工夫。
“有!”
李清照笑着从身边的包裹里取出一把古琴放在桌子上。这把古琴造型古朴,由梧桐木制成,琴尾还有一片焦痕,像是曾经被大火焚烧过。
“原来是焦尾古琴。”
苏墨笑了笑:“那我就以苏东坡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为例,试着唱一曲吧,请李女士不要笑话我。”
他虽以前不会弹琴,但在成为武道宗师后,对自己身体的掌控已经达到了微妙的地步。虽然对于“琴道”的理解尚且不如那些一代国手,但是寻常的专业琴师也未必能超越苏墨。
“东坡居士才华横溢,这首词意境深远,即便是与唐朝李白、杜甫的诗歌相比,也不逊色。”
“但如果强行将其配上唱腔,难免有些……”
“嗯,这个调子……?”
李清照原本带着些许嘲讽的目光,在听到苏墨调试了几下琴弦后,顿时变了脸色,脸上闪过一丝复杂而又迷茫的神情。
“明月几时有……”
不同于宋词传统唱法的新颖唱腔在李清照耳边响起。
她脸色变幻不定,似乎有些生气,又似乎有些困惑。
“这首歌原本是由一位女子演唱的,她的嗓音比我好得多,经历的事情也比我丰富,更能贴近东坡居士写词时的心情。”
苏墨轻轻叹息。这首歌后来被众多歌手翻唱,其中不乏天后级别的歌手,她们用自己的声音诠释出了各自对这首词的理解。
喷了个遍,人送外号“李怼怼”。
例如,她说柳永的词虽适合音律,但词句过于俗气;王安石、曾巩的文章有西汉古风,非常高雅,但如果他们写词,恐怕只会“让人倒胃口”,因为那样的词根本没法唱!
“不应该担心吗?”
李清照气鼓鼓地反问:“公子您天赋异禀,以文入词或许也能流传千年。但如果人人都去学你,该怎么办呢?”
“那就让他们学吧,创新才能推动发展。如果词与曲调不合,为何不去调整曲调来适应词呢?”
苏墨笑着回答,神情洒脱。
辛弃疾确实是采取以文入词的方式,还经常暗讽朝政,引用典故之多令人惊叹。但他不同于苏轼的是,辛弃疾懂音乐,他的词是可以唱的。
遗憾的是,辛弃疾的影响实在太大,后来的辛派弟子们虽没有辛弃疾的才华,却盲目效仿他以文入词,结果新词完全失去了传唱性,词与曲子彻底分道扬镳,词传播的基础也随之消失。
尽管如此,即便词的唱法在历史长河中渐渐消亡,但苏轼、欧阳修、辛弃疾等人的词作因其文以载道的魅力,仍然名垂青史。
“推陈出新?你说的是借鉴淮阴侯韩信的故事吧?真是让我耳目一新。”
“至于调整曲调来适应词,岂不是一件难事?”
李清照愣了一下,眼中闪烁着惊喜的光芒,却又立刻叹了口气:“这些曲调都是历代名家的杰作,哪那么容易改动?”
“有琴吗?琵琶也可以。”
苏墨询问道。
之前他说“推陈出新”这个词在这个时期尚未发明,不过李清照的文化底蕴深厚,一听就知道苏墨的意思,省去了他不少解释的工夫。
“有!”
李清照笑着从身边的包裹里取出一把古琴放在桌子上。这把古琴造型古朴,由梧桐木制成,琴尾还有一片焦痕,像是曾经被大火焚烧过。
“原来是焦尾古琴。”
苏墨笑了笑:“那我就以苏东坡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为例,试着唱一曲吧,请李女士不要笑话我。”
他虽以前不会弹琴,但在成为武道宗师后,对自己身体的掌控已经达到了微妙的地步。虽然对于“琴道”的理解尚且不如那些一代国手,但是寻常的专业琴师也未必能超越苏墨。
“东坡居士才华横溢,这首词意境深远,即便是与唐朝李白、杜甫的诗歌相比,也不逊色。”
“但如果强行将其配上唱腔,难免有些……”
“嗯,这个调子……?”
李清照原本带着些许嘲讽的目光,在听到苏墨调试了几下琴弦后,顿时变了脸色,脸上闪过一丝复杂而又迷茫的神情。
“明月几时有……”
不同于宋词传统唱法的新颖唱腔在李清照耳边响起。
她脸色变幻不定,似乎有些生气,又似乎有些困惑。
“这首歌原本是由一位女子演唱的,她的嗓音比我好得多,经历的事情也比我丰富,更能贴近东坡居士写词时的心情。”
苏墨轻轻叹息。这首歌后来被众多歌手翻唱,其中不乏天后级别的歌手,她们用自己的声音诠释出了各自对这首词的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