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小说网 www.18xs.com,大宋处心积虑十六年,方知是水浒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第310章 往昔不知何为曲,今朝初闻曲中人
道君皇帝闻言捻着胡须笑了笑,出个甚么题目才好呢?
他看了一眼下方众人,周邦彦肯定不会起首作词,应是那些京城词家先来,那这题目就不能出得太难,难的要留去后面。
他了解周邦彦的词风,周的词抒婉约,写风流,道情长,勿论古今,那这些就先不用。
他也了解赵柽的诗风词风,些年来这老二的诗词他都看过,大部分吹擂豪情,鼓壮志,道雄哉,写边塞,言悲怆,却是少于描景。
完全是两个路子,如果单论文风来说,两者各有千秋,但却风马牛不相及。
周邦彦少雄浑,赵柽少柔情。
不过相比之下,周邦彦更全面一些,毕竟年岁在那里放着,几十年来各种类型的诗词都写过,好坏不说,总是全部能写。
赵柽不同,至少道君皇帝没见过他写景色类的诗词,伤春悲秋少有,至于节庆类的,那两首中秋曲才是头遭。
想到这里,道君皇帝笑道:“朕先出个应景的好了,眼下秋深,就以时气各作词曲。”
以时气作文,那就是写秋,可以写心情感怀,可以写秋日风光,可以借秋咏志,但前提都少不了要描写景色。
在道君皇帝心中,这是赵柽不擅长的。
赵柽在下面闻言,微微垂了目,嘴角露出一丝不易觉察的微笑。
果然,从题目上就被针对了。
但这都在他的预料之中,道君皇帝必出他平日里少作的题目,以为他不擅长。
他平时写东西少景少情,多豪放感悟,道君皇帝会依这个路数反着来。
再结合周邦彦不会先一步出手,而是让那些词家试探,那么道君皇帝就不至于出太难的题,最可能是应时气的题目。
应什么时气?自然是秋日!
他一共给赵元奴送去了三首曲子,其中第一首就是写秋的。
周邦彦等人一起道:“臣等遵旨。”
赵柽也道:“臣领旨。”
这是车轮大战,并不是一首或几首定输赢。
对面出一人作秋词,他这里应着,然后再对下一题目下一个人,甚至一轮后可以重新再来,直到一方接不下为止。
可谁让他没人啊,找不来人帮他冲锋陷阵,毕竟曲子刚兴,写得好的寥寥无几,估计也就京畿一带算是如火如荼,远去两广西北这等边地,怕是曲事还未传播过去。
这时别说有关清曲的派别没有,就算是大体要走的路子脉络都没有形成。
赵柽今晚就是要给清曲开出一条路来,让天下学作曲子的人,都能够有一个典范,不至于走偏了路数,写成那种词不词,曲不曲,没有任何意义的文字出来。
这时他道:“官家,臣有一事觉得不妥。”
道君皇帝道:“秦王有话便说。”
赵柽瞅着对面道:“臣觉得既然官家出题,对方一人应题,倘若臣的曲子完全碾压对方所作之词,那应对之人便该再没资格继续出场1
他说的很简单,一个题目,对方输了的话,就别再出来丢人现眼了,哪怕对方心里还有存货,也不够资格出来再与他应对。
道君皇帝在上方闻言一愕,这话听起来没有毛病,毕竟赵柽这边就一个人,对面十几个,输了下去就是,也别出场了。
可他今日是必要借这词曲之争来打压老二的,一切有利的机会都不能放过,便是有些犹豫。
赵柽又道:“虽然官家公平,让臣也邀人,但臣并没有邀来,可虽是如此,对面的词家输了还上场的话,只怕今晚宴会传扬出去会被士林笑话,何况……对这些词家的声名亦是有损1
道君皇帝瞅了一眼周邦彦等人:“这……”
赵柽笑道:“若是官家觉得外人不会看轻今日晚宴,对面词家也不在乎多年累积的名声,周大家也不怕晚节不保,那臣倒是无谓了。”
道君皇帝脸色立刻黑了下来,这老二话说的倒是冠冕堂皇,却是绵里藏针,开始反击。
只是这事儿也确实如他所说,不是那么光彩,传扬出去,有些丢了身份和面皮。
周邦彦脸色也不好看,他这次回京本来想单独和赵柽辩驳,不料道君皇帝居然把别的词家一起叫来,他想反对也没办法,此刻赵柽直接点出来,未免就有些难堪。
他也是个轻狂之人,想当年神宗朝时,王大相公变法开始,他视天下文人如无物,写下长达七千多字的《汴都赋》,进献给神宗皇帝。
这篇颂扬盛世、讴歌变法的作品,神宗皇帝捧在手中,读了半天却读不下来,因为他在文里用了不少古文奇字,神宗皇帝不认识。
哪怕召来“七岁知读书,日诵数千言”的尚书左丞李清臣,让李清臣在殿上大声诵读,但李清臣也有很多字不认识,好在李脑子够快,遂“多以边旁言之”。
随后,神宗皇帝在政事堂亲自见他,任命他为太学正,就这样他直接从一名太学生,摇身一变成为了管理太学的官员。
自此,他周邦彦声名远播,从文坛鹊起,待许多词人大家逐渐老而故去,他开始名扬天下,到这一朝更是稳坐当代词家第一人的位子,在道君皇帝这朝,无人能出左右。
这是何等荣耀,何等风光,眼下居然要和一群人来对付个后生晚辈。
这根本是他周邦彦不屑为之的,别说他现在词家大宗的身份,就算当年他于文坛没有这些身份地位时,也绝不可能做这样的事情。
可是!词曲之争,兹事体大,这已经涉及到文统了!
所以,他忍了!但是赵柽的话语却让他直接破防,是啊,文统是文统,文统不是他一个人的,晚节却是他自己的,两者相比之下……似乎还是晚节更重要一些吧!
道君皇帝这时还没开口,周邦彦回头看向众人,众人面色羞惭,都是轻轻点头。
他正色道:“官家,臣看就依秦王所说好了。”
道君皇帝闻言瞅了瞅赵柽,瞧其一副淡定自若模样,心中有气,道:“秦王所说虽有些道理,但不能依照此来,周爱卿当不在此列,还有秦王必须作出远胜词家的曲子才行1
赵柽点头:“官家英明,周大家自然不在此列。”
道君皇帝淡淡道:“那就开始吧。”说完靠着椅背,微微阖上双目。
对面周邦彦道:“秦王先请1
赵柽摇头:“你们人多,你们先来,本王还要再想片刻1
周邦彦点头看向左右身后,此刻不少词家都心中愤慨,跃跃欲试。
这与秋有关的词其实寻常,此刻又正是秋季,不止赵柽一人料到会出此题,就是他们中也不少猜到。
这种时气词,大抵都有存货,不比即兴所指的题目,要现场琢磨,立刻就有几人示意想要出常
周邦彦瞅了其中一个叫陈斯道的词家,点了点头。
陈斯道立刻站起身来到场中,冲道君皇帝行了一礼:“官家,臣献丑了。”
他是五品的官员,礼数自然充足,又和赵柽王黼等人客气一番,随后便道填词桂枝香。
词牌子桂枝香,极为应景,双调一百零一字。
桂枝香还名疏帘淡月,大抵以王安石的金陵怀古为正体,不过变体也有几种,这陈斯道填的是正体。
他有腹稿,便让旁边乐工直接起调,然后吟诵出来。
是一篇临秋畅怀的词,见秋伤悲追忆往事,又遥想将来,其中描景精致,工整严谨。
词罢众人不由叫好,道君皇帝在上面也微微点头。
赵柽却嗤笑道:“百零... -->>
第310章 往昔不知何为曲,今朝初闻曲中人
道君皇帝闻言捻着胡须笑了笑,出个甚么题目才好呢?
他看了一眼下方众人,周邦彦肯定不会起首作词,应是那些京城词家先来,那这题目就不能出得太难,难的要留去后面。
他了解周邦彦的词风,周的词抒婉约,写风流,道情长,勿论古今,那这些就先不用。
他也了解赵柽的诗风词风,些年来这老二的诗词他都看过,大部分吹擂豪情,鼓壮志,道雄哉,写边塞,言悲怆,却是少于描景。
完全是两个路子,如果单论文风来说,两者各有千秋,但却风马牛不相及。
周邦彦少雄浑,赵柽少柔情。
不过相比之下,周邦彦更全面一些,毕竟年岁在那里放着,几十年来各种类型的诗词都写过,好坏不说,总是全部能写。
赵柽不同,至少道君皇帝没见过他写景色类的诗词,伤春悲秋少有,至于节庆类的,那两首中秋曲才是头遭。
想到这里,道君皇帝笑道:“朕先出个应景的好了,眼下秋深,就以时气各作词曲。”
以时气作文,那就是写秋,可以写心情感怀,可以写秋日风光,可以借秋咏志,但前提都少不了要描写景色。
在道君皇帝心中,这是赵柽不擅长的。
赵柽在下面闻言,微微垂了目,嘴角露出一丝不易觉察的微笑。
果然,从题目上就被针对了。
但这都在他的预料之中,道君皇帝必出他平日里少作的题目,以为他不擅长。
他平时写东西少景少情,多豪放感悟,道君皇帝会依这个路数反着来。
再结合周邦彦不会先一步出手,而是让那些词家试探,那么道君皇帝就不至于出太难的题,最可能是应时气的题目。
应什么时气?自然是秋日!
他一共给赵元奴送去了三首曲子,其中第一首就是写秋的。
周邦彦等人一起道:“臣等遵旨。”
赵柽也道:“臣领旨。”
这是车轮大战,并不是一首或几首定输赢。
对面出一人作秋词,他这里应着,然后再对下一题目下一个人,甚至一轮后可以重新再来,直到一方接不下为止。
可谁让他没人啊,找不来人帮他冲锋陷阵,毕竟曲子刚兴,写得好的寥寥无几,估计也就京畿一带算是如火如荼,远去两广西北这等边地,怕是曲事还未传播过去。
这时别说有关清曲的派别没有,就算是大体要走的路子脉络都没有形成。
赵柽今晚就是要给清曲开出一条路来,让天下学作曲子的人,都能够有一个典范,不至于走偏了路数,写成那种词不词,曲不曲,没有任何意义的文字出来。
这时他道:“官家,臣有一事觉得不妥。”
道君皇帝道:“秦王有话便说。”
赵柽瞅着对面道:“臣觉得既然官家出题,对方一人应题,倘若臣的曲子完全碾压对方所作之词,那应对之人便该再没资格继续出场1
他说的很简单,一个题目,对方输了的话,就别再出来丢人现眼了,哪怕对方心里还有存货,也不够资格出来再与他应对。
道君皇帝在上方闻言一愕,这话听起来没有毛病,毕竟赵柽这边就一个人,对面十几个,输了下去就是,也别出场了。
可他今日是必要借这词曲之争来打压老二的,一切有利的机会都不能放过,便是有些犹豫。
赵柽又道:“虽然官家公平,让臣也邀人,但臣并没有邀来,可虽是如此,对面的词家输了还上场的话,只怕今晚宴会传扬出去会被士林笑话,何况……对这些词家的声名亦是有损1
道君皇帝瞅了一眼周邦彦等人:“这……”
赵柽笑道:“若是官家觉得外人不会看轻今日晚宴,对面词家也不在乎多年累积的名声,周大家也不怕晚节不保,那臣倒是无谓了。”
道君皇帝脸色立刻黑了下来,这老二话说的倒是冠冕堂皇,却是绵里藏针,开始反击。
只是这事儿也确实如他所说,不是那么光彩,传扬出去,有些丢了身份和面皮。
周邦彦脸色也不好看,他这次回京本来想单独和赵柽辩驳,不料道君皇帝居然把别的词家一起叫来,他想反对也没办法,此刻赵柽直接点出来,未免就有些难堪。
他也是个轻狂之人,想当年神宗朝时,王大相公变法开始,他视天下文人如无物,写下长达七千多字的《汴都赋》,进献给神宗皇帝。
这篇颂扬盛世、讴歌变法的作品,神宗皇帝捧在手中,读了半天却读不下来,因为他在文里用了不少古文奇字,神宗皇帝不认识。
哪怕召来“七岁知读书,日诵数千言”的尚书左丞李清臣,让李清臣在殿上大声诵读,但李清臣也有很多字不认识,好在李脑子够快,遂“多以边旁言之”。
随后,神宗皇帝在政事堂亲自见他,任命他为太学正,就这样他直接从一名太学生,摇身一变成为了管理太学的官员。
自此,他周邦彦声名远播,从文坛鹊起,待许多词人大家逐渐老而故去,他开始名扬天下,到这一朝更是稳坐当代词家第一人的位子,在道君皇帝这朝,无人能出左右。
这是何等荣耀,何等风光,眼下居然要和一群人来对付个后生晚辈。
这根本是他周邦彦不屑为之的,别说他现在词家大宗的身份,就算当年他于文坛没有这些身份地位时,也绝不可能做这样的事情。
可是!词曲之争,兹事体大,这已经涉及到文统了!
所以,他忍了!但是赵柽的话语却让他直接破防,是啊,文统是文统,文统不是他一个人的,晚节却是他自己的,两者相比之下……似乎还是晚节更重要一些吧!
道君皇帝这时还没开口,周邦彦回头看向众人,众人面色羞惭,都是轻轻点头。
他正色道:“官家,臣看就依秦王所说好了。”
道君皇帝闻言瞅了瞅赵柽,瞧其一副淡定自若模样,心中有气,道:“秦王所说虽有些道理,但不能依照此来,周爱卿当不在此列,还有秦王必须作出远胜词家的曲子才行1
赵柽点头:“官家英明,周大家自然不在此列。”
道君皇帝淡淡道:“那就开始吧。”说完靠着椅背,微微阖上双目。
对面周邦彦道:“秦王先请1
赵柽摇头:“你们人多,你们先来,本王还要再想片刻1
周邦彦点头看向左右身后,此刻不少词家都心中愤慨,跃跃欲试。
这与秋有关的词其实寻常,此刻又正是秋季,不止赵柽一人料到会出此题,就是他们中也不少猜到。
这种时气词,大抵都有存货,不比即兴所指的题目,要现场琢磨,立刻就有几人示意想要出常
周邦彦瞅了其中一个叫陈斯道的词家,点了点头。
陈斯道立刻站起身来到场中,冲道君皇帝行了一礼:“官家,臣献丑了。”
他是五品的官员,礼数自然充足,又和赵柽王黼等人客气一番,随后便道填词桂枝香。
词牌子桂枝香,极为应景,双调一百零一字。
桂枝香还名疏帘淡月,大抵以王安石的金陵怀古为正体,不过变体也有几种,这陈斯道填的是正体。
他有腹稿,便让旁边乐工直接起调,然后吟诵出来。
是一篇临秋畅怀的词,见秋伤悲追忆往事,又遥想将来,其中描景精致,工整严谨。
词罢众人不由叫好,道君皇帝在上面也微微点头。
赵柽却嗤笑道:“百零...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