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小说网 www.18xs.com,星际强兵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实验室中得到了验证,即“质量转移技术”。这项技术的核心其实依然是空间通道,只不过用来传递的不是飞船,而是大质量物体。说得简单一点,就是通过一条提前开启的,而且只在极短时间内存在的空间通道,将大质量物体转移到某个目标点上,从而导致目标点空间扭曲。虽然存在的时间十分短暂,但是足够开启一条更大的空间通道,并且让飞船以光速到达目标点。因为大质量物体所导致的空间扭曲会随着前进空间通道关闭而消失,所以随后开启的主空间通道的跨越距离必须受到严格限制。当然,这并不是主要问题,只要不断开启前进通道就能不断的通过其产生的空间扭曲开启主空间通道,从而实现跨恒星系统航行。真正的问题是前进空间通道的尺寸对大质量物体所产生的限制。简单的说,这个物体必须有足够大的质量,尺寸却必须足够的小。
在深入研究后,人类科学家发现,唯一符合要求的大质量物体是黑洞。
如果只是如此,还没多大的问题,因为银河系中有很多黑洞,而且以人类科学家掌握的技术,转移一个普通黑洞算不上麻烦,至少没有无法跨过的障碍,需要的只是时间,以及足够多的投入。
问题是,这还不是全部问题。
在进行了一次以理论研究为目的的实验之后,人类科学家发现了一个新现象,而且是一道无法逾越的障碍。这就是,黑洞在离开了恒星系统,处在恒星系统之间的空间里面,会迅速消亡。随后,这个现象得到了理论说明,即在完全延展的空间里面,原能密度过低,而黑洞本身就是原能富积体,因此当处于原能低密度的环境中的时候,构成黑洞的巨大质量将转变成原能去填补周围的原能真空。事实上,这个过程一直在进行,只是因为恒星系统内部的空间高度扭曲,原能密度并不低,所以黑洞的耗散速度很慢。在恒星系统之间的空间,因为几乎没有原能,所以黑洞会以惊人的速度耗散。更重要的是,耗散的速度跟黑洞质量没多大关系,因为黑洞的质量越大,原能富积度越高,耗散速度就越快,因此从耗散到消亡的时间与黑洞的质量没有直接关系。
这个时间有多长呢?
按照理论计算结果,在几十毫秒到几百毫秒之间。
显然,太短了。
就算飞船以光速进入空间通道,而且以光速飞行,压缩率达到一万倍,也就是当时的极限水准,飞船通过空间通道所能飞出的距离也就只有几百到几千光秒,而跨越一万光年所要进行的空间跳跃次数就是天文数字。
这个壁障被人类科学家称为“耗散陷阱”。
只是,人类科学家并没有因此死心。
为了越过“耗散陷阱”构成的障碍,人类科学家可以说是无所不用其极,不但用掉了大量资源,也耗费了不少人力。直到第二纪元最后几百年,随着“瞬时跳跃”理论,才取得了关键性突破。
“瞬时跳跃”理论并不复杂,关键只有一点,即以极短的时间依次开启多条早已设定好的空间通道,而且通过高度压缩的方式来大幅度缩短空间通道的内部尺寸,达到以极短时间实现跨恒星系统航行的目的。该理论的核心依然是“质量转移技术”,只不过得在几乎同一时间转移多个黑洞。
严格说,“瞬时跳跃”根本不是理论,只是一种技术手段上的创新。
因为没有在理论上取得突破,所以实现“瞬时跳跃”的技术难度更大,对各方面的要求也更高。
最为关键的就是,需要同时转移多个黑洞,而且是质量足够大的黑洞,从而产生足够巨大的空间扭曲,确保开启的空间通道的内部尺寸足够的小,让飞船能够在有限的时间内通过空间通道。
事实上,这也是灾难的根源。
很简单,满足条件的黑洞只有一个,即银河系的中心黑洞。
虽然在此之后,人类科学家在技术上有很多创新,以此达到降低实现“瞬时跳跃”难度的目的,但是受理论限制,这些技术上的创新都没有能够解决最关键的问题,即实现“瞬时跳跃”必须利用银河系的中心黑洞。
在经过数百年的研究,各个方面的相关技术都得到解决之后,人类科学委员会最终通过了启动“瞬间条约”的决议。至于最后的结果,根本就不是秘密,也就是导致银河系彻底毁灭的“灭世灾难”。(未完待续。)
实验室中得到了验证,即“质量转移技术”。这项技术的核心其实依然是空间通道,只不过用来传递的不是飞船,而是大质量物体。说得简单一点,就是通过一条提前开启的,而且只在极短时间内存在的空间通道,将大质量物体转移到某个目标点上,从而导致目标点空间扭曲。虽然存在的时间十分短暂,但是足够开启一条更大的空间通道,并且让飞船以光速到达目标点。因为大质量物体所导致的空间扭曲会随着前进空间通道关闭而消失,所以随后开启的主空间通道的跨越距离必须受到严格限制。当然,这并不是主要问题,只要不断开启前进通道就能不断的通过其产生的空间扭曲开启主空间通道,从而实现跨恒星系统航行。真正的问题是前进空间通道的尺寸对大质量物体所产生的限制。简单的说,这个物体必须有足够大的质量,尺寸却必须足够的小。
在深入研究后,人类科学家发现,唯一符合要求的大质量物体是黑洞。
如果只是如此,还没多大的问题,因为银河系中有很多黑洞,而且以人类科学家掌握的技术,转移一个普通黑洞算不上麻烦,至少没有无法跨过的障碍,需要的只是时间,以及足够多的投入。
问题是,这还不是全部问题。
在进行了一次以理论研究为目的的实验之后,人类科学家发现了一个新现象,而且是一道无法逾越的障碍。这就是,黑洞在离开了恒星系统,处在恒星系统之间的空间里面,会迅速消亡。随后,这个现象得到了理论说明,即在完全延展的空间里面,原能密度过低,而黑洞本身就是原能富积体,因此当处于原能低密度的环境中的时候,构成黑洞的巨大质量将转变成原能去填补周围的原能真空。事实上,这个过程一直在进行,只是因为恒星系统内部的空间高度扭曲,原能密度并不低,所以黑洞的耗散速度很慢。在恒星系统之间的空间,因为几乎没有原能,所以黑洞会以惊人的速度耗散。更重要的是,耗散的速度跟黑洞质量没多大关系,因为黑洞的质量越大,原能富积度越高,耗散速度就越快,因此从耗散到消亡的时间与黑洞的质量没有直接关系。
这个时间有多长呢?
按照理论计算结果,在几十毫秒到几百毫秒之间。
显然,太短了。
就算飞船以光速进入空间通道,而且以光速飞行,压缩率达到一万倍,也就是当时的极限水准,飞船通过空间通道所能飞出的距离也就只有几百到几千光秒,而跨越一万光年所要进行的空间跳跃次数就是天文数字。
这个壁障被人类科学家称为“耗散陷阱”。
只是,人类科学家并没有因此死心。
为了越过“耗散陷阱”构成的障碍,人类科学家可以说是无所不用其极,不但用掉了大量资源,也耗费了不少人力。直到第二纪元最后几百年,随着“瞬时跳跃”理论,才取得了关键性突破。
“瞬时跳跃”理论并不复杂,关键只有一点,即以极短的时间依次开启多条早已设定好的空间通道,而且通过高度压缩的方式来大幅度缩短空间通道的内部尺寸,达到以极短时间实现跨恒星系统航行的目的。该理论的核心依然是“质量转移技术”,只不过得在几乎同一时间转移多个黑洞。
严格说,“瞬时跳跃”根本不是理论,只是一种技术手段上的创新。
因为没有在理论上取得突破,所以实现“瞬时跳跃”的技术难度更大,对各方面的要求也更高。
最为关键的就是,需要同时转移多个黑洞,而且是质量足够大的黑洞,从而产生足够巨大的空间扭曲,确保开启的空间通道的内部尺寸足够的小,让飞船能够在有限的时间内通过空间通道。
事实上,这也是灾难的根源。
很简单,满足条件的黑洞只有一个,即银河系的中心黑洞。
虽然在此之后,人类科学家在技术上有很多创新,以此达到降低实现“瞬时跳跃”难度的目的,但是受理论限制,这些技术上的创新都没有能够解决最关键的问题,即实现“瞬时跳跃”必须利用银河系的中心黑洞。
在经过数百年的研究,各个方面的相关技术都得到解决之后,人类科学委员会最终通过了启动“瞬间条约”的决议。至于最后的结果,根本就不是秘密,也就是导致银河系彻底毁灭的“灭世灾难”。(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