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小说网 www.18xs.com,明末文豪从抄书开始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nbsp; 这些人之前被冯从愆以各种风月的事情诈骗,却自以为是丑事不敢对外张扬,可现在这事情被别人抖出,他们脸面已丢,干脆就把怨气全都发到冯从愆身上。 冯从愆全家都被骚扰的苦不堪言,冯从愆的妻家逼迫他写了一纸休书,和冯从愆彻底划清界限,而冯从愆也变装易服连夜逃离南京,日后只能江湖漂泊跑到外地给人做幕僚为生。
事情以湘妃纱招收冯从愆手下六个姑娘入厂作为结局。冯从愆一跑,这些被他买来的姑娘全都衣食无着,胡氏出面把这几个女子收为干女儿,宣布会让她们自食其力到出嫁的年纪,纱厂为其择良配,还会给每人一份嫁妆。此举获得广泛赞誉,顺便还在江南更加打响了湘妃纱的名气。
几天之后,《白蛇传》的排演初步完成,薛素素也带着戏班一起南下苏州为参与虎丘大会做准备。
至于王文龙则没有去苏州,因为叶昼则的民党向他发来邀请,参与春末的“民党大会”。
王文龙虽不是民党成员,却因为是经济学的奠基人和民族主义的提出者,在民党中享有崇高地位。以王文龙的影响力,民党开会必须有他到场,否则定让人有草台班子的感觉。
……
第一届江南民党大会,就在叶昼则的乌衣巷宅中举行。
包括叶昼则、张鼐、夏嘉遇、姚鼎等一批鼓吹民族主义最为积极的名士,还有对民党思想颇为认同的周汝登、章潢、刘元卿等名宿,包括经济学会毛文龙等商人代表全都受邀到来。
在场近百人物济济一堂,足见这两年江南民党的发展壮大之成效,会议的主要目的是确定接下来民党的发展宗旨。
民党的具体做事当然是叶昼则等人负责,但是组织规模大到了一定程度,想要上下一气团结一心,没有这样确定党派核心思想的大会是不行的。
会议参与成员之前多半是以书信互相联系,如章湟之前一直住在江西都没来过南京,他只是对民党思想表示支持而已。
大家来此共商党派未来发展的方向,本来以为能够很快达成默契,却没想到真正是距离产生美,会开到半上午就开始吵架,然后就进行不下去了。
天南海北的民党成员聚集在一起,才知道各自的思想差距有多大,在推行民族主义以及讨论经济学等大方向上大家并没有什么异见,但是具体执行起来各人的方向却是全然不同。
吵的主要议题纠结在两点:一是民党成员是否要参加科举去改变时局?二是民党接不接纳天主教?
在民党成员是否要参加科举的问题上,讨论大抵分成三派:一派比较随性,认为民党的成员能考得上科举就考,考不上也不要勉强,只要考上之后能够维持本心就好。第二派则认为民党应该互相帮助,主动推举自己的党员走上科举之路。而第三派则完全反过来,认为民党的思想和如今的朝廷科举制度全然不合,不应该以追求科举为先,而应该用全部力量在江南发展市商阶级的支持者,成为一个不入朝局却能够在野影响朝政的党派。
三派的支持人物底色非常明显,已经有了功名的读书人主张随遇而安,还在苦哈哈求上进的士子希望民党支持他们科举,根本不相信大明官员的商人群体则认为民党应该坚持在野,他们地位不同,对于一件事的处理方法以及观察视角自然也完全不同。
(本章完)
nbsp; 这些人之前被冯从愆以各种风月的事情诈骗,却自以为是丑事不敢对外张扬,可现在这事情被别人抖出,他们脸面已丢,干脆就把怨气全都发到冯从愆身上。 冯从愆全家都被骚扰的苦不堪言,冯从愆的妻家逼迫他写了一纸休书,和冯从愆彻底划清界限,而冯从愆也变装易服连夜逃离南京,日后只能江湖漂泊跑到外地给人做幕僚为生。
事情以湘妃纱招收冯从愆手下六个姑娘入厂作为结局。冯从愆一跑,这些被他买来的姑娘全都衣食无着,胡氏出面把这几个女子收为干女儿,宣布会让她们自食其力到出嫁的年纪,纱厂为其择良配,还会给每人一份嫁妆。此举获得广泛赞誉,顺便还在江南更加打响了湘妃纱的名气。
几天之后,《白蛇传》的排演初步完成,薛素素也带着戏班一起南下苏州为参与虎丘大会做准备。
至于王文龙则没有去苏州,因为叶昼则的民党向他发来邀请,参与春末的“民党大会”。
王文龙虽不是民党成员,却因为是经济学的奠基人和民族主义的提出者,在民党中享有崇高地位。以王文龙的影响力,民党开会必须有他到场,否则定让人有草台班子的感觉。
……
第一届江南民党大会,就在叶昼则的乌衣巷宅中举行。
包括叶昼则、张鼐、夏嘉遇、姚鼎等一批鼓吹民族主义最为积极的名士,还有对民党思想颇为认同的周汝登、章潢、刘元卿等名宿,包括经济学会毛文龙等商人代表全都受邀到来。
在场近百人物济济一堂,足见这两年江南民党的发展壮大之成效,会议的主要目的是确定接下来民党的发展宗旨。
民党的具体做事当然是叶昼则等人负责,但是组织规模大到了一定程度,想要上下一气团结一心,没有这样确定党派核心思想的大会是不行的。
会议参与成员之前多半是以书信互相联系,如章湟之前一直住在江西都没来过南京,他只是对民党思想表示支持而已。
大家来此共商党派未来发展的方向,本来以为能够很快达成默契,却没想到真正是距离产生美,会开到半上午就开始吵架,然后就进行不下去了。
天南海北的民党成员聚集在一起,才知道各自的思想差距有多大,在推行民族主义以及讨论经济学等大方向上大家并没有什么异见,但是具体执行起来各人的方向却是全然不同。
吵的主要议题纠结在两点:一是民党成员是否要参加科举去改变时局?二是民党接不接纳天主教?
在民党成员是否要参加科举的问题上,讨论大抵分成三派:一派比较随性,认为民党的成员能考得上科举就考,考不上也不要勉强,只要考上之后能够维持本心就好。第二派则认为民党应该互相帮助,主动推举自己的党员走上科举之路。而第三派则完全反过来,认为民党的思想和如今的朝廷科举制度全然不合,不应该以追求科举为先,而应该用全部力量在江南发展市商阶级的支持者,成为一个不入朝局却能够在野影响朝政的党派。
三派的支持人物底色非常明显,已经有了功名的读书人主张随遇而安,还在苦哈哈求上进的士子希望民党支持他们科举,根本不相信大明官员的商人群体则认为民党应该坚持在野,他们地位不同,对于一件事的处理方法以及观察视角自然也完全不同。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