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小说网 www.18xs.com,乾隆朝的造反日常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这可真不愧是亲爹啊!
“你啊。”柳氏点了点柳阳的额头。
“娘~”柳阳抱着柳氏胳膊撒娇着叫着。
“娘知道你功课多,学业累。但再苦再累你爹给你的札记你也要仔细的看。”柳氏叮嘱着自己的孩子说,她的眼睛里闪过一道璀璨到极致的光泽。
想到赵亮对她说过的那些话,她这心肝都嘭嘭跳的跟打鼓一样。
“那里头有很多很多有益的经验。娘刚才说的话你不是不懂么,你要是看了你爹给你的札记,你就能懂了。有时候,小民的不利会变成大户的有利,一方面的损失会变成另一方面的收益。”
柳阳有些懵逼。但他回到书房后还是乖乖的拿出了赵亮寄来的札记,细细的读了起来。
两天后,把札记看到了第七章的前半部分时候,他忽然恍然大悟:原来就是趁人之危的搞土地兼并啊!
小老百姓受苦受难的时候,大户巨室们就正好乘火打劫,利用灾民走投无路的状态用粮食银钱低价收购农民的土地。
然后柳阳心中立马给自己老爹打上了一个大大的‘奸’字标签。
不过这个奸字标签在他看了第七章的后半部分后又淡化了许多。因为他爹在第七章的后半截里阐述了自己所想象的‘理想社会’。
消灭自耕农和小地主。让农村彻底的二级分化。
一类人是农场主,他们有能力有技术,同时还有钱,能够尽快的接受新事物。
另一类人就是农业工人。
然后多余的人口就可以进入城市,进入工厂了。
柳阳紧接着去看第八章。
第八章中赵亮分析了汉唐宋明清等诸多王朝的本质,自耕农,以及土地不多的中小地主,他们一直都是各个王朝政治经济稳定的基石,还是国家赋税和兵员的主要来源。
每个王朝的兴盛到衰落都历经了自耕农数量众多到减少的这一过程,所以都可以把王朝的兴衰与自耕农的数量直接绑定,凡是自耕农数量众多的时候,往往也就是王朝最为兴盛的时期。
而当大量的自耕农在赋税的压迫下,纷纷破产的时候,那王朝也就无法扭转的衰败了。
这是一无法抗拒的过程,因为一旦王朝进入稳定期,土地兼并就会随之剧烈起来,就如赵家。十几年前的小地主,现在已经拥有耕地数十万亩了。
随着土地兼并的加剧,大量的自耕农会沦落为佃户,数量逐步减少,王朝也就随之进入衰败,直到下一场新的大变革促成土地的重新分配。
这也就是历史的一个大轮回。
中国历朝历代,就都没有哪一个能逃脱的过这一轮回的。
所以赵亮认为,抑制兼并并不可取,再去抑制那也不可能彻底组织,也只是慢性自杀。
想要打破这一轮回,就只能给富裕的劳动力去寻找稳定的生活路径和来源——而需要劳动力极多的工厂作坊就是一个很好的去处。
赵亮在札记中列举了赵家产业的一些基本数据,比如纺织厂的人工,比如汝州煤铁的人工,等等,那个数字加在一块是叫年纪才八岁的小柳阳感到震惊的。
竟然有那么多人给自己父亲做事?
陈州城里又才有多少人啊?
赵亮又说,如果这天下不是只一个赵家,而是两个、三个、四个……,十个八个九个,三五十三五百个赵家,那天下还有那么多的人无所事事吗?
汉口只是一个镇子,内里的各条街道上已经聚满了从周边逃难来的灾民,瓢泼的大雨使得鄂北境内多条河流泛滥,并且泛滥的洪水迟迟不退,四面八方的难民只能纷纷涌向城市——农村都受灾之后,城市就是他们存活的唯一希望。
那里有官府,官府总要管他们死活的。
短短几天时间,汉口就已经涌入了数万难民,他们扶老携幼,躲在一切能够躲避雨水的地方:庙宇、屋檐甚至是大树下。只要是地势略高的地方,都挤满了人。但还是有许多人不得不躺卧在泥泞的地方,任凭雨水的浇淋。
这可已经不是盛夏了。
汉口的官员并非不作为,事实上他们已经在‘全力以赴’的救济灾民了。
所以灾民们好歹还能喝上两碗热粥。
汉口的商户们不需要当官的来压榨,就主动的捐献了银子粮食药材和各类物资。
这些都是小菜一碟,只要闹出大乱,这儿的商人们宁愿破财免灾。
一些官员胥吏甚至还借此机会大发了一笔。
但商人们捐献的东西,再加上官府拨调的赈灾钱粮,好歹还能有一部分落到灾民的头上。
这也是为什么会有那么多的灾民往汉口来的缘故。
大家都不傻的。
这可真不愧是亲爹啊!
“你啊。”柳氏点了点柳阳的额头。
“娘~”柳阳抱着柳氏胳膊撒娇着叫着。
“娘知道你功课多,学业累。但再苦再累你爹给你的札记你也要仔细的看。”柳氏叮嘱着自己的孩子说,她的眼睛里闪过一道璀璨到极致的光泽。
想到赵亮对她说过的那些话,她这心肝都嘭嘭跳的跟打鼓一样。
“那里头有很多很多有益的经验。娘刚才说的话你不是不懂么,你要是看了你爹给你的札记,你就能懂了。有时候,小民的不利会变成大户的有利,一方面的损失会变成另一方面的收益。”
柳阳有些懵逼。但他回到书房后还是乖乖的拿出了赵亮寄来的札记,细细的读了起来。
两天后,把札记看到了第七章的前半部分时候,他忽然恍然大悟:原来就是趁人之危的搞土地兼并啊!
小老百姓受苦受难的时候,大户巨室们就正好乘火打劫,利用灾民走投无路的状态用粮食银钱低价收购农民的土地。
然后柳阳心中立马给自己老爹打上了一个大大的‘奸’字标签。
不过这个奸字标签在他看了第七章的后半部分后又淡化了许多。因为他爹在第七章的后半截里阐述了自己所想象的‘理想社会’。
消灭自耕农和小地主。让农村彻底的二级分化。
一类人是农场主,他们有能力有技术,同时还有钱,能够尽快的接受新事物。
另一类人就是农业工人。
然后多余的人口就可以进入城市,进入工厂了。
柳阳紧接着去看第八章。
第八章中赵亮分析了汉唐宋明清等诸多王朝的本质,自耕农,以及土地不多的中小地主,他们一直都是各个王朝政治经济稳定的基石,还是国家赋税和兵员的主要来源。
每个王朝的兴盛到衰落都历经了自耕农数量众多到减少的这一过程,所以都可以把王朝的兴衰与自耕农的数量直接绑定,凡是自耕农数量众多的时候,往往也就是王朝最为兴盛的时期。
而当大量的自耕农在赋税的压迫下,纷纷破产的时候,那王朝也就无法扭转的衰败了。
这是一无法抗拒的过程,因为一旦王朝进入稳定期,土地兼并就会随之剧烈起来,就如赵家。十几年前的小地主,现在已经拥有耕地数十万亩了。
随着土地兼并的加剧,大量的自耕农会沦落为佃户,数量逐步减少,王朝也就随之进入衰败,直到下一场新的大变革促成土地的重新分配。
这也就是历史的一个大轮回。
中国历朝历代,就都没有哪一个能逃脱的过这一轮回的。
所以赵亮认为,抑制兼并并不可取,再去抑制那也不可能彻底组织,也只是慢性自杀。
想要打破这一轮回,就只能给富裕的劳动力去寻找稳定的生活路径和来源——而需要劳动力极多的工厂作坊就是一个很好的去处。
赵亮在札记中列举了赵家产业的一些基本数据,比如纺织厂的人工,比如汝州煤铁的人工,等等,那个数字加在一块是叫年纪才八岁的小柳阳感到震惊的。
竟然有那么多人给自己父亲做事?
陈州城里又才有多少人啊?
赵亮又说,如果这天下不是只一个赵家,而是两个、三个、四个……,十个八个九个,三五十三五百个赵家,那天下还有那么多的人无所事事吗?
汉口只是一个镇子,内里的各条街道上已经聚满了从周边逃难来的灾民,瓢泼的大雨使得鄂北境内多条河流泛滥,并且泛滥的洪水迟迟不退,四面八方的难民只能纷纷涌向城市——农村都受灾之后,城市就是他们存活的唯一希望。
那里有官府,官府总要管他们死活的。
短短几天时间,汉口就已经涌入了数万难民,他们扶老携幼,躲在一切能够躲避雨水的地方:庙宇、屋檐甚至是大树下。只要是地势略高的地方,都挤满了人。但还是有许多人不得不躺卧在泥泞的地方,任凭雨水的浇淋。
这可已经不是盛夏了。
汉口的官员并非不作为,事实上他们已经在‘全力以赴’的救济灾民了。
所以灾民们好歹还能喝上两碗热粥。
汉口的商户们不需要当官的来压榨,就主动的捐献了银子粮食药材和各类物资。
这些都是小菜一碟,只要闹出大乱,这儿的商人们宁愿破财免灾。
一些官员胥吏甚至还借此机会大发了一笔。
但商人们捐献的东西,再加上官府拨调的赈灾钱粮,好歹还能有一部分落到灾民的头上。
这也是为什么会有那么多的灾民往汉口来的缘故。
大家都不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