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18小说网 www.18xs.com,我在现代留过学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高遵惠拿着一个锦囊,舔了舔舌头。

    “果然还是得跟着官家才能赚钱!”他认真的说道。

    他现在是越来越崇慕在汴京的官家了。

    论赚钱,官家是真的有那么一点圣人的味道了。

    文官们总喜欢说什么:天不生孔子,文道万古如长夜。

    但,在高遵惠看来。

    天不生官家,万古商道如长夜!

    看看官家给他的这些锦囊吧!

    到广西拆开一个,出发,前往归化州、顺安州,借助侬家的人力物力,帮他种甘蔗。

    于是,他高某人就花了不到两千贯的成本,在归化州、顺安州的荒地,种下了两千亩以上的甘蔗!

    一亩地的种植成本,还不到一贯钱,就这还包含了甘蔗苗的运输成本在里面!

    并且,这些地,侬家人表示——怎么是我们的呢?明明就是国舅您的啊!您看,这地契上写的是国舅您的名字呢!

    高遵惠还在恍惚中,就被塞过来好几个娇滴滴的小娘子。

    虽然这侗溪人家的小娘子,不会唱小曲,不会弹琴,更不会和李师师一样,在他耳畔不断喊:官人我要。

    可她们会跳舞啊还会唱山歌啊!

    最要命的是,她们的腰臀真的有力气!

    这是完全不同于汴京瓦子的船新体验,在归化州的日子,高遵惠几乎是夜夜笙歌,连魂魄都差点留在了那些小娘子的肚皮下。

    而在高遵惠沉迷温柔乡的时候,侬家人拿着他剩下的甘蔗苗,又哐哐哐的种了两三千亩。

    也是到现在,高遵惠才明白原因——对侬家这样的土官来说,最不值钱的就是人力了。

    在理论上,土司治下的侗民,土司本人都可以无偿征发,因为他们的一切都属于土司。

    让干嘛就干嘛的那种。

    而他高遵惠开出的价码,实在是太让人动心了。

    种上甘蔗后,到收获一亩地就有一两贯呢!

    对这些侬家来说,这是泼天的富贵啊!

    至于会不会砸在手里面?

    谁担心这种事情呢?

    这可是大宋太皇太后的亲叔叔的买卖!

    对侬家人来说,即使只是为拍马屁,做做样子,也得种上这两千亩甘蔗田。

    想到这里,高遵惠嘴角溢出些笑容来。

    那又是什么时候打开的第二个锦囊呢?

    高遵惠记得清清楚楚,他是认认真真的按照着旨意,在完成了归化州、顺安州的甘蔗大业后,才打开的第二个锦囊。

    这是他作为外戚的自我修养——在我大宋,要当好外戚、勋贵,吃好这碗饭,不仅仅需要高度的自我定位,还需要有着一切行动听官家指挥的觉悟。

    那些自以为是,认不清自己定位的外戚、勋贵家族都已经被淘汰干净了。

    比如温成张皇后的外家,现在汴京城里还有谁鸟他们?

    再比如,前些时日,被编管地方的那几个家伙。

    要不是宫里面的太妃去两宫面前求情、说好话,搞不好连驸马郭献卿,据说差点就要去地方上冷静冷静了。

    这就是大宋对勋贵、外戚的手段。

    以磨勘为主,抽打为辅。

    拔掉刺头,去掉乖张,剩下的就是都是皇权的舔狗。

    作为高家人,高遵惠从小深受勋贵、外戚的自我修养教导。

    他可以贪,可以蠢,可以好色。

    但绝不会连吃饭的本事都忘掉。

    若是这样,高家必亡!

    所以,高遵惠的每一个步骤,都依着旨意来做,绝不逾越旨意。

    官家说了,什么时候才能拆锦囊,他就一定会等到那个时候再拆。

    想着那第二个锦囊。

    高遵惠嘴角的笑容,就更加压抑不住了。

    因为,这第二个锦囊上,依然很简单——配合章惇,雇佣南下青壮,渗透交趾北方各州,并以甘蔗为利,诱降彼辈!

    一开始,高遵惠是不信的。

    因为,甘蔗能榨糖,这在大宋是只有东南明州、苏州等地的蔗农才知道的事情。

    空口白牙的,谁会信?

    还诱降?

    高遵惠当时感觉,他雇佣的那些青壮,大抵会要死在交趾了。

    然而……

    高遵惠怎么都想不到,章惇至于使出了封官许愿加册封授爵,世袭罔替的绝招。

    一招就打在交趾各州土官和豪族的命门上。

    于是他雇佣的青壮,迅速渗透进去。

    各地土官、豪族,一听是大宋太皇太后亲叔叔的使者来谈合作的。

    一个个原地化身哈巴狗,只知道汪汪汪汪汪。

    再一听是来谈甘蔗种植的。

    土官、豪族们虽然不知道甘蔗是什么?

    但他们知道铜钱是什么?

    一听说种一亩甘蔗就可以卖一两贯钱。

    一个个眼珠子都要瞪出来了。

    不是没有人怀疑过,但,大宋的太皇太后的亲叔叔都来求合作了。

    不答应,也不像话啊!

    土官、豪族们,纷纷应允,不过傻子都知道,他们未必会真的在自己的地盘,大规模种植甘蔗。

    随随便便种个两三百亩,意思意识就得了。

    然后……然后……

    随着章惇一个个落实他的承诺。

    一张张空名劄子,送出去。

    一个个土官,摇身一变,成为大宋天子册封的世袭飞骑尉、云骑尉、羽林校尉。

    土官、豪族们发现,大宋的许诺是真的。

    说给册封就册封,说授官就授官。

    于是,这些家伙一边敲锣打鼓,将章惇授给的授官状、封爵书以及官印,送到自家祠堂。

    一边开始真的组织起人手,在各自辖区,大量种植甘蔗。

    少则千来亩,多的五千余亩。

    从明州、苏州等地,源源不断运来的甘蔗扦苗,就这样被种到了交趾各州。

    为什么呢?

    这既是因为,他高遵惠被吕嘉问怂恿着亲自去了一趟北件。

    并在哪里,见了很多土官。

    大宋太皇太后的亲叔叔这个头衔,对那些连汴京城都没有去过的地方土官来说,杀伤力委实有些大。

    同时,也是因为章惇的许诺,落到了实处!

    真的授官了、册封了!

    真的承认了他们了!

    基于这个原因,土官们对大宋的信任度达到了一个临界点。

    大家都愿意试一试。

    反正,就算最后种出来的甘蔗没有人要,他们也亏不了太多。

    无非是一点荒地,也无非是一些反正就在闲着的侗丁不值钱的劳动。

    可要是大宋太皇太后的亲叔叔,最后真的拿着铜钱来买甘蔗了。

    那他们就赚大了。

    一亩一两贯铜钱?

    一千亩岂不是一两千贯了?

    而在这个时候,从后方源源不断运到前线的铜钱,点燃了这些土官们心中的火焰。

    当他们亲眼看到,从邕州源源不断运到前线的,那一车车的铜钱,也亲眼看到大宋的官员,拿着这些铜钱给禁军、土官们发赏。

    所有人都震惊!

    他们这辈子都没有见过这样的场面。

    一箱箱铜钱,被人打开,箱子里满满都是孔方兄。

    叮叮当当的铜钱,敲动的不仅仅是禁军将士们的心。

    也是土官们的心。

    于是,就这样,土官们再无犹豫,纷纷和他签了契书,约定好了甘蔗收购价格。

    当时,高遵惠整个人都傻了。

    还能这样操作?

    我一个钱也没有花,只是许诺收购,签订好契书。

    土官们就愿意不要钱给我种甘蔗?

    成本都是他们的,种出来的甘蔗却是自己的。

    最让高遵惠难以把持的是——吕嘉问告诉他,官家打算将来让整个江北诸州,都不种稻米了。

    反正,他们的土地种稻米也种不出太多。

    不如统统种甘蔗算了。

    种甘蔗多划算啊!

    赚的可比种稻米多多了。

    “那,他们吃什么?”

    高遵惠至今依然记得,自己得知这个计划时的反应。

    然后,他就看到了吕嘉问像看傻子一样看他。

    “当然是吃米饭啊!”

    “不种稻米,哪来的米饭?”

    “交趾郡王会给的。”

    “啊?”

    于是,没几天高遵惠就得知了章惇给交趾人开出的和议条款。

    岁贡稻米百万石,另以市价出售一百万石。

    这个消息就像冲击波一样,让高遵惠整个人都风中凌乱了。

    然后他就又从吕嘉问那边知道了,官家对交趾人岁贡的稻米的用途。

    经过吕嘉问的调查——江北各州,稻米价格,每季都不同,但基本维持在大约三十钱一斗左右的水平。

    这是因为交趾本来就缺钱,铜钱的价格比大宋还要高。

    同样因为缺钱,所以大部分交易都是以物易物的方式进行。

    比如说一头水牛换多少米,一块布换多少盐巴这样。

    所以,吕嘉问将在交趾人的稻米送来后,在右江经略安抚使司所辖的羁縻州之中,公布官家的推恩宣抚之策。

    以诸土官明知大义,忠君爱国为理由,将所贡稻米,以市价的七成到一半,直接就地销售。

    一方面回收他们手里的铜钱。

    另外一方面,让他们失去种稻米的动力。

    按照吕嘉问介绍的官家部署来看。

    一旦,土官们种的甘蔗,卖上钱了,他们就会发现,种甘蔗的利润是稻米的两倍以上。

    这样一来,他们只需要种甘蔗,就可以获得超过种植水稻两倍以上的收益。

    而甘蔗比水稻好伺候多了。

    可以用更少的人,种更多的地,赚更多的钱。

    如此,三五年后,诸州将不再种植水稻。

    他们只要种好甘蔗,就可以直接拿钱,在右江经略安抚使司衙门的官仓买到便宜的稻米。

    如此,一套组合拳打下来。

    土官们的命脉,就完全系于大宋之手。

    他们羁縻也好,圈地自萌也罢。

    都将完全成为大宋的形状。

    而且,他们赚了钱,肯定得买大宋的商品。

    富裕起来的土官,肯定得学学汴京的享受方式。

    园林要不要来一套?

    蜀锦是不是得买一点?

    附庸风雅的文房器具,是不是得来一些?

    官家更有大恩典在等着他们——每岁自诸州,选忠臣之子,守土良臣之后五十人入汴京武学、太学就读。

    而汴京那地方,什么消费水平?

    就算是他高遵惠,在汴京城也不敢说,自己的钱就够花了。

    光顾一次李师师,就是好几百贯!

    哪怕只是随便浅看一回女相扑,也得三五贯!

    更不要说,汴京那突破天际的房价了。

    反正,高遵惠知道这里面的弯弯绕后,整个人都傻了。

    对那位官家的钦佩之情,更是源源不断,从心中涌现而出。

    这些措施,若全部落实下去。

    高遵惠感觉,不仅仅从此江北诸州,再也离不开大宋。

    他和他的蔗糖大业,也将稳如泰山。

    所有土官,都会乖乖给他种甘蔗。

    日进斗金,不在话下。

    他高遵惠搞不好,还将成为大宋有史以来最富裕的外戚。

    可新的问题,随之出现了。

    他去那里找人给他盯着榨糖作坊?又怎么把蔗糖从这交趾江北之地,运去扬州、杭州、汴京等地售卖呢?

    于是,高遵惠就依照旨意拆开了第三个锦囊。

    在这个锦囊中,他找到了解决第一个问题的办法。

    以所获交趾罪官、罪将之罪妇、罪婢,典与南下青壮。

    与之签契书,以三年为约。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