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小说网 www.18xs.com,正说官场秘事大全集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在封建社会中,同乡关系是除亲属、裙带关系以外最亲近的关系。同乡之间有一种“亲不亲,故乡人”的友情,即所谓“乡谊”。乡谊渗透在清代官场中,在官场上的作用非常重要,是官场中人互相拉拢、互为党援的重要纽带。其表现可从四个方面来看。
一、优用乡人
掌握用人之权的官员在选任或酌补官员时,往往优先考虑同乡。从被选任或酌补者一方面来说,他们是靠着乡谊获得官职的。
李鸿章是在用人问题上重乡谊的典型。李鸿章是安徽合肥人,对皖籍求官者甚为关照,至有“滥用乡人”之评。李鸿章在任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时,凡是同乡前来投靠要官,他都接纳,并尽力委以官职,于是乡人“闻风麇集”,至“局所军营,安置殆遍,外省人几无容足之所”。如安徽婺源人吴懋鼎在天津任汇丰银行买办时,因清政府常向汇丰银行借款而与李鸿章攀上了同乡关系,往来频繁。在李鸿章的保荐下,吴懋捐得直隶候补道衔,并充任淮军钱粮所总办。对于犯案和无能的同乡,李鸿章也给予关照,乃至委以官职。安徽怀远人刘铭传在家乡组建团练时,因经费不足而命部下抢劫,结果被判死刑,后得看守之助逃跑,逃至苏州后,以乡谊谒李鸿章,李看在同乡情份上收留了他,并委以帮哨之职。李鸿章还因乡谊任用过识字不多的小贩为道府官,刘铭传对此曾叹道:“将道府要差委以此种无能之人,哪有不坏事的道理!”淮军将士多皖籍人,李鸿章又是靠淮军起家的,因而他对淮军将士甚为倚重和照顾。镇压太平天国以后,李鸿章曾对人说:当年乡井子弟捐躯杀贼保疆土,现在遇到了太平之年,就应该让他们聚财理家,一切小过失都应当宽纵勿问。李鸿章对于科考中同乡人是否中举也极为关注,因为这决定日后官场上能否增加皖籍官员的数量,中举者多则皖籍官员的势力就会增大。有件事很能说明李对此事的关注。光绪改元恩科,顺天乡试发榜前一天,李鸿章在北京贤良寺(其入京住处)设筵,邀请同乡显贵数人,秉烛通宵候报。至天明无人来报,于是派人到顺天府阅榜,安徽竟无一人。李鸿章非常不快,大声说道:“咸丰戊午,北闱不中我皖一人,闹出柏中堂大案,不要今年又闹笑话罢!”
关于以乡谊补官,《清稗类钞·诙谐类》“先酌乡人”条记有一例:各直省府州县缺概归酌补。某大吏对于乡人多所迁就,僚属为之语说:“酌则谁先?”大吏日:“先酌乡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说到补官时乡谊的重要作用:一省里面的补缺人员分四大宗,“第一宗,是给督抚同乡,或是世交,那不必说是一定好的了;第二宗,就是藩台的同乡世好,自然也是有照应的”;第三宗,是顶了大帽子的(即依仗权势者的力量);第四宗,是不相干者。可见与大僚有同乡关系的候补者是要优先照顾的。
二、同乡性幕帮、胥帮
做官靠乡谊,当幕友(师爷)、书吏(胥吏、书办)也少不了乡谊,一些地区的幕友、书吏还以乡谊为纽带结成牢固的地域性行帮。如淮军幕府中虽引用各省籍的幕友,但仍偏重皖籍,故皖籍幕友的比例最高。李鸿章曾说:“吾庐英俊,多从游者。”从游者即游幕者、幕友。四川的刑名、钱谷幕友,十分之九是浙江绍兴、湖州两地人,两地幕友各成一帮,各树党援,各自为本帮幕友得以入幕出力,衙门中的幕友系何帮之人,则何帮中人得馆较易。
清代官场有谚语云:“无绍不成衙。”说的是清代衙门中多绍兴籍的幕友和书吏。绍兴籍(指绍兴府,下辖山阴、会稽、萧山、诸暨、余姚、上虞、嵊、新昌八县)的幕友即著名的“绍兴师爷”(注:称“绍兴师爷”者并非皆绍兴籍人,其他地方的人也有,但以绍兴籍人为多,故常以“绍兴师爷”作为师爷的泛称),数量极多。绍兴籍师爷龚萼在《雪鸿轩尺牍》中说:“吾乡之业于斯(作幕)者不啻万家。”他们广泛分布在全国各地大大小小的衙门中,形成了一个庞大的地域性“师爷帮”,彼此互通声气,互为党援,并排挤其他乡籍的师爷。《文明小史》曾说到绍兴师爷在衙门中的情况:“原来那绍兴府人有一种世袭的产业,叫做作幕。什么叫做作幕?就是各省的那些衙门,无论大小,总有一位刑名老... -->>
在封建社会中,同乡关系是除亲属、裙带关系以外最亲近的关系。同乡之间有一种“亲不亲,故乡人”的友情,即所谓“乡谊”。乡谊渗透在清代官场中,在官场上的作用非常重要,是官场中人互相拉拢、互为党援的重要纽带。其表现可从四个方面来看。
一、优用乡人
掌握用人之权的官员在选任或酌补官员时,往往优先考虑同乡。从被选任或酌补者一方面来说,他们是靠着乡谊获得官职的。
李鸿章是在用人问题上重乡谊的典型。李鸿章是安徽合肥人,对皖籍求官者甚为关照,至有“滥用乡人”之评。李鸿章在任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时,凡是同乡前来投靠要官,他都接纳,并尽力委以官职,于是乡人“闻风麇集”,至“局所军营,安置殆遍,外省人几无容足之所”。如安徽婺源人吴懋鼎在天津任汇丰银行买办时,因清政府常向汇丰银行借款而与李鸿章攀上了同乡关系,往来频繁。在李鸿章的保荐下,吴懋捐得直隶候补道衔,并充任淮军钱粮所总办。对于犯案和无能的同乡,李鸿章也给予关照,乃至委以官职。安徽怀远人刘铭传在家乡组建团练时,因经费不足而命部下抢劫,结果被判死刑,后得看守之助逃跑,逃至苏州后,以乡谊谒李鸿章,李看在同乡情份上收留了他,并委以帮哨之职。李鸿章还因乡谊任用过识字不多的小贩为道府官,刘铭传对此曾叹道:“将道府要差委以此种无能之人,哪有不坏事的道理!”淮军将士多皖籍人,李鸿章又是靠淮军起家的,因而他对淮军将士甚为倚重和照顾。镇压太平天国以后,李鸿章曾对人说:当年乡井子弟捐躯杀贼保疆土,现在遇到了太平之年,就应该让他们聚财理家,一切小过失都应当宽纵勿问。李鸿章对于科考中同乡人是否中举也极为关注,因为这决定日后官场上能否增加皖籍官员的数量,中举者多则皖籍官员的势力就会增大。有件事很能说明李对此事的关注。光绪改元恩科,顺天乡试发榜前一天,李鸿章在北京贤良寺(其入京住处)设筵,邀请同乡显贵数人,秉烛通宵候报。至天明无人来报,于是派人到顺天府阅榜,安徽竟无一人。李鸿章非常不快,大声说道:“咸丰戊午,北闱不中我皖一人,闹出柏中堂大案,不要今年又闹笑话罢!”
关于以乡谊补官,《清稗类钞·诙谐类》“先酌乡人”条记有一例:各直省府州县缺概归酌补。某大吏对于乡人多所迁就,僚属为之语说:“酌则谁先?”大吏日:“先酌乡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说到补官时乡谊的重要作用:一省里面的补缺人员分四大宗,“第一宗,是给督抚同乡,或是世交,那不必说是一定好的了;第二宗,就是藩台的同乡世好,自然也是有照应的”;第三宗,是顶了大帽子的(即依仗权势者的力量);第四宗,是不相干者。可见与大僚有同乡关系的候补者是要优先照顾的。
二、同乡性幕帮、胥帮
做官靠乡谊,当幕友(师爷)、书吏(胥吏、书办)也少不了乡谊,一些地区的幕友、书吏还以乡谊为纽带结成牢固的地域性行帮。如淮军幕府中虽引用各省籍的幕友,但仍偏重皖籍,故皖籍幕友的比例最高。李鸿章曾说:“吾庐英俊,多从游者。”从游者即游幕者、幕友。四川的刑名、钱谷幕友,十分之九是浙江绍兴、湖州两地人,两地幕友各成一帮,各树党援,各自为本帮幕友得以入幕出力,衙门中的幕友系何帮之人,则何帮中人得馆较易。
清代官场有谚语云:“无绍不成衙。”说的是清代衙门中多绍兴籍的幕友和书吏。绍兴籍(指绍兴府,下辖山阴、会稽、萧山、诸暨、余姚、上虞、嵊、新昌八县)的幕友即著名的“绍兴师爷”(注:称“绍兴师爷”者并非皆绍兴籍人,其他地方的人也有,但以绍兴籍人为多,故常以“绍兴师爷”作为师爷的泛称),数量极多。绍兴籍师爷龚萼在《雪鸿轩尺牍》中说:“吾乡之业于斯(作幕)者不啻万家。”他们广泛分布在全国各地大大小小的衙门中,形成了一个庞大的地域性“师爷帮”,彼此互通声气,互为党援,并排挤其他乡籍的师爷。《文明小史》曾说到绍兴师爷在衙门中的情况:“原来那绍兴府人有一种世袭的产业,叫做作幕。什么叫做作幕?就是各省的那些衙门,无论大小,总有一位刑名老...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