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小说网 www.18xs.com,逍遥侯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就在王小乙和高小二换了一根锯条,继续锯木的时候,李中易低着头,在咯个的锯木声上,开始考虑解决方案。
首先,画出墨线的工具,倒是好办。李中易的家里就有好些特制的炭笔,这是他设计神臂弓,私下里画图纸的时候,命瓶儿领着家中婢女磨制出来。
反正,李中易还没有下一代,家中的众多婢女们除了打扫卫生之外,并无特别多的工作,大多数时间都是闲着聊天,或是绣帕子。
在李中易造出白柔麻纸之前,他的大袖之中,始终带着好几块瓶儿和芍药亲手绣的白绢帕。
如今,自然是鸟枪换上了炮,李中易打心眼腻味,一张手帕子既擦嘴巴,又擦汗,别提多恶心了。
嗯,短锯也有些问题,如何改成两个人操作的长铁锯,工作效率应该大大的加强吧?
想到这里,李中易不禁眼前一亮,对啊,造箭坊的工棚里边,他一直没见有长铁锯的踪影,显然,这个工具即使已经发明了,也应* 该是没有在官营企业里边推广才是。
李中易一想起,锯铁质量不行,一旦过热,很容易就断掉,就觉得脑袋很疼。
难道还需要炼钢不成?
如果时间足够,李中易倒是可以考虑一下重新建出新炼钢炉,实验炼出好钢。
如今,整个造箭的任务,顶多也就是一个月的时间,恐怕。李中易的新炼钢炉还没造好,就已经被免职,回家歇菜去了。
造箭坊虽然管理不善。工作效率低下,可是,麻雀虽小,五脏却俱全。
就在距离工棚的不远处,就有一座小型的炼钢炉,李中易走过去一看,炉温尚热。木炭、铁矿石堆得和一座小山似的,可是铁匠们却一个没见着。
李中易长长的呼出一口气,周冲玩的这一招。简直是太狠了,这是直接要断他的根啊。
不内行,就要挨打,古今同理!
李中易心里很明白。现在再去找周冲要铁匠。只会耽误工夫,没有任何用处。
与其等靠要,不如自己去想办法,李中易想到这里,转身回了公事厅。
李小七知道李中易的习惯,赶紧从随身携带的胯包里,找出炭笔和白麻纸,搁到书案之上。
李中易捏着木炭笔。在纸上列出了需要马上就办的几件急务:长锯,墨炭笔。上等钢料,贴在箭尾的羽毛,磨圆箭杆的石磨。
铁箭头的模具,倒是有,问题是,铁匠都不见了踪影。
他暂时能够想到的,也就是这些东西,至于想不到的,只能在实践中摸索了。
嗯,李中易停下笔的一瞬间,忽然想到,制图或是画线,首先就要用到一把直尺。
直尺,这可是标准化生产的第一件重要工具,可谓是必不可少!
“小七,你去找找看,工棚里有没有直尺?”李中易有一种打乱仗的感觉,可是,也没有啥子好办法。
谁让他读大学的时候,选的是中医药学科,而不是工程机械专业呢?
李小七在工棚里找了一大圈,楞是没找到一把直尺,据他找的工匠问来的情况,大家都是凭借既有的经验,进行操作,根本就没听说过直尺这种东东。
李中易暗暗摇头不已,他曾经看过的一部记录片《复活的军团》,里边出土的古文物,介绍得很清楚,早在千年之前的大秦帝国,标准化的生产已经大行其道。
秦弩非常厉害,是秦国对付草原蛮族和中原六国的利器法宝,据《复活的军团》介绍,每一支秦弩箭的误差,几乎都可以忽略不计。
李中易想到这里,不由暗暗摇头,千年之前的老祖宗都掌握的标准化作业,到了这后周朝,却退化到连一把标准直尺都没有的程度。
可想而知,独尊儒术,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的思想,从根子上鄙视应用工程科学技术的结果,对于中国古代科学技术的更新换代,起到了多么大的阻碍作用?
上哪里去找作为参照物的基准尺度呢?李中易陷入到了长考之中。
由于北方中原地区,长年处于战乱时期,城头经常变幻大王旗,唐代的一些计量工具的标准,很多都遗失了,或是根本无人考虑要去整理。
因为平时很少注意的缘故,官府并不重视直尺的标准化,只要目测比较直,也就可以了。
但是,针对升、斗、石,这些装粮食的体积单位,官府涉及到切身税收利益,就异常重视。每座县衙门前,都有加盖有官印的标准计量工具,作为基准。
当然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大斗收粮税,小斗交给官仓,类似的损公肥私现象,屡见不鲜。
李中易亲自检查过已经造出的羽箭,有了一个惊人的发现。每支箭的长短都不一,即使是目测,也有很大的差距。
多则相差几厘米左右,比李中易的左手第一根指节还要长,显然,完全没有标准化的概念,大致差不离,也就糊弄过去了。
这就和中国的战史记录一样,都有个不精确的毛病。... -->>
就在王小乙和高小二换了一根锯条,继续锯木的时候,李中易低着头,在咯个的锯木声上,开始考虑解决方案。
首先,画出墨线的工具,倒是好办。李中易的家里就有好些特制的炭笔,这是他设计神臂弓,私下里画图纸的时候,命瓶儿领着家中婢女磨制出来。
反正,李中易还没有下一代,家中的众多婢女们除了打扫卫生之外,并无特别多的工作,大多数时间都是闲着聊天,或是绣帕子。
在李中易造出白柔麻纸之前,他的大袖之中,始终带着好几块瓶儿和芍药亲手绣的白绢帕。
如今,自然是鸟枪换上了炮,李中易打心眼腻味,一张手帕子既擦嘴巴,又擦汗,别提多恶心了。
嗯,短锯也有些问题,如何改成两个人操作的长铁锯,工作效率应该大大的加强吧?
想到这里,李中易不禁眼前一亮,对啊,造箭坊的工棚里边,他一直没见有长铁锯的踪影,显然,这个工具即使已经发明了,也应* 该是没有在官营企业里边推广才是。
李中易一想起,锯铁质量不行,一旦过热,很容易就断掉,就觉得脑袋很疼。
难道还需要炼钢不成?
如果时间足够,李中易倒是可以考虑一下重新建出新炼钢炉,实验炼出好钢。
如今,整个造箭的任务,顶多也就是一个月的时间,恐怕。李中易的新炼钢炉还没造好,就已经被免职,回家歇菜去了。
造箭坊虽然管理不善。工作效率低下,可是,麻雀虽小,五脏却俱全。
就在距离工棚的不远处,就有一座小型的炼钢炉,李中易走过去一看,炉温尚热。木炭、铁矿石堆得和一座小山似的,可是铁匠们却一个没见着。
李中易长长的呼出一口气,周冲玩的这一招。简直是太狠了,这是直接要断他的根啊。
不内行,就要挨打,古今同理!
李中易心里很明白。现在再去找周冲要铁匠。只会耽误工夫,没有任何用处。
与其等靠要,不如自己去想办法,李中易想到这里,转身回了公事厅。
李小七知道李中易的习惯,赶紧从随身携带的胯包里,找出炭笔和白麻纸,搁到书案之上。
李中易捏着木炭笔。在纸上列出了需要马上就办的几件急务:长锯,墨炭笔。上等钢料,贴在箭尾的羽毛,磨圆箭杆的石磨。
铁箭头的模具,倒是有,问题是,铁匠都不见了踪影。
他暂时能够想到的,也就是这些东西,至于想不到的,只能在实践中摸索了。
嗯,李中易停下笔的一瞬间,忽然想到,制图或是画线,首先就要用到一把直尺。
直尺,这可是标准化生产的第一件重要工具,可谓是必不可少!
“小七,你去找找看,工棚里有没有直尺?”李中易有一种打乱仗的感觉,可是,也没有啥子好办法。
谁让他读大学的时候,选的是中医药学科,而不是工程机械专业呢?
李小七在工棚里找了一大圈,楞是没找到一把直尺,据他找的工匠问来的情况,大家都是凭借既有的经验,进行操作,根本就没听说过直尺这种东东。
李中易暗暗摇头不已,他曾经看过的一部记录片《复活的军团》,里边出土的古文物,介绍得很清楚,早在千年之前的大秦帝国,标准化的生产已经大行其道。
秦弩非常厉害,是秦国对付草原蛮族和中原六国的利器法宝,据《复活的军团》介绍,每一支秦弩箭的误差,几乎都可以忽略不计。
李中易想到这里,不由暗暗摇头,千年之前的老祖宗都掌握的标准化作业,到了这后周朝,却退化到连一把标准直尺都没有的程度。
可想而知,独尊儒术,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的思想,从根子上鄙视应用工程科学技术的结果,对于中国古代科学技术的更新换代,起到了多么大的阻碍作用?
上哪里去找作为参照物的基准尺度呢?李中易陷入到了长考之中。
由于北方中原地区,长年处于战乱时期,城头经常变幻大王旗,唐代的一些计量工具的标准,很多都遗失了,或是根本无人考虑要去整理。
因为平时很少注意的缘故,官府并不重视直尺的标准化,只要目测比较直,也就可以了。
但是,针对升、斗、石,这些装粮食的体积单位,官府涉及到切身税收利益,就异常重视。每座县衙门前,都有加盖有官印的标准计量工具,作为基准。
当然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大斗收粮税,小斗交给官仓,类似的损公肥私现象,屡见不鲜。
李中易亲自检查过已经造出的羽箭,有了一个惊人的发现。每支箭的长短都不一,即使是目测,也有很大的差距。
多则相差几厘米左右,比李中易的左手第一根指节还要长,显然,完全没有标准化的概念,大致差不离,也就糊弄过去了。
这就和中国的战史记录一样,都有个不精确的毛病。...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