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小说网 www.18xs.com,但剧情就是这样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啊,什么全部 ?”少年问。
“这就是我所拥有的一切了”
“啊?”
“能够辅导你学习,可爱的后辈和严肃生硬的父亲,还有……这片星空 。我现在拥有的全部的东西,就只有这些,我能够给予你的就只有这么些东西。这便是,全部。”
————摘自《少女蟹》
作者:余爽(10岁)
==========================================================================================================================================================================================================================================
后来,我应报社委托将整个故事写完,弄成一部长篇连载,一期期登在报纸上。内容是一个男生拯救因螃蟹而失去重量的少女。
记者问如果将来出书,这个故事会取什么书名,还叫少女蟹吗?
我回答:“就叫《化物语》吧。”
,
后来这事被媒体炒大了,连贝尔格莱德的中学生都看过我的《化物语》,而且我把西尾维新原著中的男女主角年龄改成了小学生,所以“化物语”三个字渐渐成了小学生早恋的代名词,被学者们称为“化物语现象”。
那段日子,每天都有报社记者和学校领导之类的家伙找上门,想采访我、调查我,好奇我是怎么写出那肉麻玩意的。我在地窖看过不少恋爱漫画,所以在这方面的阅历远超同时代小学生,记者提问我总能回答得头头是道。
我唯一担心的是家人的反应。母亲为我哭过好几次,说我长大嫁不出去了。父亲在这件事上倒是挺开放,还鼓励我再搞几篇小说出来,他联系出版社卖钱。令我意外的是:家里居然没一个人怀疑我在抄书!包括姐姐。
可能是因为我从以前就表现出害怕地窖的样子,所以他们认为我绝对不可能一个人大晚上跑进去抄书。其实以前连我自己也这么认为。那么阴森的地方谁都不愿多靠近一步。
我被媒体捧成神童、天才作家,开始在报纸上连载新故事《灼眼的夏娜》。当时没想过用笔名,作品全部署名余爽,很快弄得小镇上家喻户晓。从小讨厌看书的我,却在小学四年级当上作家,每天收到满满一邮箱读者来信。我陶醉于飞跃繁星般的成就感,第一次尝到作家这职业的香味。整个寒假都轻飘飘的,像做梦一样。
如果这个梦继续做下去,我可能真的会靠抄袭成为职业作家,也就不会认识小遥了,也不会在暴雨中的图书室重新学会写作,不会写出真正属于我自己的处女作。
那段日子真的挺风光。
但有件事我一直耿耿于怀:那晚地窖中的白光时常闯入梦境,使我从床上惊醒。
“姐,有什么东西能发出比太阳还刺眼的白光?亮到睁不开眼睛的那种。”
“火把和油灯?”
“不对,那些都不够亮。姐你认真听我说啊……”
姐姐面对镜子梳着头:
“我不知道,可能以前祖先造过类似的东西吧。”
我很意外。提到祖先,姐姐居然没有滔滔不绝介绍手电筒、闪光灯、日光灯之类的玩意。我以前可是最烦她跟我谈这类话题。
前几天去她房间,发现以前那些旧时代的收藏品和电子零件都被她扔掉了,室内收拾得干净整洁,和普通女生房间没区别。我差点以为自己进错了门。
姐姐真是彻底变了。
回过神来,姐姐已经将额头靠上我的额头。
“还发烧吗?”
小时候母亲也曾这样为我量体温。
姐姐身上有刚出浴的香味,肌肤晶莹发亮,优美的锁骨线条毫无累赘。神态安详的姐姐,仿佛让全世界陷入静谧。
我将额头贴得更紧,闭上眼,在她耳畔小声问:
“姐,你以后还去土耳其吗?”
炉火上的水开了,沸腾着冒气。
夕阳斜照,我家染成一片红。
白天的温度渐渐消退。
姐姐没有回答,而是突然抱住我。金色长发一缕缕散在我肩膀上。我听到她在说:
“北约塔,北约塔。黑发姑娘往上爬。”2:33 S
最初几秒我没搞懂她什么意思,但我立刻忆起这是一首N37的儿歌《黑发姑娘》,我们小时候跳房子经常唱。
思绪一下子飘回许多年前,姐姐正望着窗外——北约塔。
我突然发现,我已经很久没看到姐姐朝那边望了。
于是我也跟着唱:
“北约塔,北约塔。
黑发姑娘往上爬。
耳朵聋,眼睛瞎。
黑发姑娘往上爬。
北约塔,北约塔。
姑娘还在往上爬。
天融化,日坠涯。
姑娘还在往上爬。
北约塔,北约塔。
姑娘还在往上爬。
不想爬,不想爬
姑娘还在往上爬。
北约塔,北约塔。
登上塔就看不见。
塔中塔,塔上塔。
登上塔就看不见。
北约塔,北约塔
黑发姑娘往上爬。
过生日,一个人。
黑发姑娘往上爬。”
,
太阳终究要下山。
北约塔消失于暮色中。
北约塔也许长了嘴,每天会对人说再见,但它太远了,我们听不到。
“黑发姑娘爬了一千年呐。”姐姐留下一句我当时不可能听懂的话,和一个故作开朗的笑容。起身去提开水。
如果当时我能了解姐姐正在经历多么恐怖的事情,哪怕只了解一点点,后来的结局也会大不相同。然而我只顾沉浸在愉快的寒假中,陶醉于年少成名的快感,直到那个男人的出现————
“我是《青年文广》的马尔科·阿夫拉莫夫斯基,打搅了。”
青年踩着那双白色布洛克皮鞋,踏进我家院子。
“啊,什么全部 ?”少年问。
“这就是我所拥有的一切了”
“啊?”
“能够辅导你学习,可爱的后辈和严肃生硬的父亲,还有……这片星空 。我现在拥有的全部的东西,就只有这些,我能够给予你的就只有这么些东西。这便是,全部。”
————摘自《少女蟹》
作者:余爽(10岁)
==========================================================================================================================================================================================================================================
后来,我应报社委托将整个故事写完,弄成一部长篇连载,一期期登在报纸上。内容是一个男生拯救因螃蟹而失去重量的少女。
记者问如果将来出书,这个故事会取什么书名,还叫少女蟹吗?
我回答:“就叫《化物语》吧。”
,
后来这事被媒体炒大了,连贝尔格莱德的中学生都看过我的《化物语》,而且我把西尾维新原著中的男女主角年龄改成了小学生,所以“化物语”三个字渐渐成了小学生早恋的代名词,被学者们称为“化物语现象”。
那段日子,每天都有报社记者和学校领导之类的家伙找上门,想采访我、调查我,好奇我是怎么写出那肉麻玩意的。我在地窖看过不少恋爱漫画,所以在这方面的阅历远超同时代小学生,记者提问我总能回答得头头是道。
我唯一担心的是家人的反应。母亲为我哭过好几次,说我长大嫁不出去了。父亲在这件事上倒是挺开放,还鼓励我再搞几篇小说出来,他联系出版社卖钱。令我意外的是:家里居然没一个人怀疑我在抄书!包括姐姐。
可能是因为我从以前就表现出害怕地窖的样子,所以他们认为我绝对不可能一个人大晚上跑进去抄书。其实以前连我自己也这么认为。那么阴森的地方谁都不愿多靠近一步。
我被媒体捧成神童、天才作家,开始在报纸上连载新故事《灼眼的夏娜》。当时没想过用笔名,作品全部署名余爽,很快弄得小镇上家喻户晓。从小讨厌看书的我,却在小学四年级当上作家,每天收到满满一邮箱读者来信。我陶醉于飞跃繁星般的成就感,第一次尝到作家这职业的香味。整个寒假都轻飘飘的,像做梦一样。
如果这个梦继续做下去,我可能真的会靠抄袭成为职业作家,也就不会认识小遥了,也不会在暴雨中的图书室重新学会写作,不会写出真正属于我自己的处女作。
那段日子真的挺风光。
但有件事我一直耿耿于怀:那晚地窖中的白光时常闯入梦境,使我从床上惊醒。
“姐,有什么东西能发出比太阳还刺眼的白光?亮到睁不开眼睛的那种。”
“火把和油灯?”
“不对,那些都不够亮。姐你认真听我说啊……”
姐姐面对镜子梳着头:
“我不知道,可能以前祖先造过类似的东西吧。”
我很意外。提到祖先,姐姐居然没有滔滔不绝介绍手电筒、闪光灯、日光灯之类的玩意。我以前可是最烦她跟我谈这类话题。
前几天去她房间,发现以前那些旧时代的收藏品和电子零件都被她扔掉了,室内收拾得干净整洁,和普通女生房间没区别。我差点以为自己进错了门。
姐姐真是彻底变了。
回过神来,姐姐已经将额头靠上我的额头。
“还发烧吗?”
小时候母亲也曾这样为我量体温。
姐姐身上有刚出浴的香味,肌肤晶莹发亮,优美的锁骨线条毫无累赘。神态安详的姐姐,仿佛让全世界陷入静谧。
我将额头贴得更紧,闭上眼,在她耳畔小声问:
“姐,你以后还去土耳其吗?”
炉火上的水开了,沸腾着冒气。
夕阳斜照,我家染成一片红。
白天的温度渐渐消退。
姐姐没有回答,而是突然抱住我。金色长发一缕缕散在我肩膀上。我听到她在说:
“北约塔,北约塔。黑发姑娘往上爬。”2:33 S
最初几秒我没搞懂她什么意思,但我立刻忆起这是一首N37的儿歌《黑发姑娘》,我们小时候跳房子经常唱。
思绪一下子飘回许多年前,姐姐正望着窗外——北约塔。
我突然发现,我已经很久没看到姐姐朝那边望了。
于是我也跟着唱:
“北约塔,北约塔。
黑发姑娘往上爬。
耳朵聋,眼睛瞎。
黑发姑娘往上爬。
北约塔,北约塔。
姑娘还在往上爬。
天融化,日坠涯。
姑娘还在往上爬。
北约塔,北约塔。
姑娘还在往上爬。
不想爬,不想爬
姑娘还在往上爬。
北约塔,北约塔。
登上塔就看不见。
塔中塔,塔上塔。
登上塔就看不见。
北约塔,北约塔
黑发姑娘往上爬。
过生日,一个人。
黑发姑娘往上爬。”
,
太阳终究要下山。
北约塔消失于暮色中。
北约塔也许长了嘴,每天会对人说再见,但它太远了,我们听不到。
“黑发姑娘爬了一千年呐。”姐姐留下一句我当时不可能听懂的话,和一个故作开朗的笑容。起身去提开水。
如果当时我能了解姐姐正在经历多么恐怖的事情,哪怕只了解一点点,后来的结局也会大不相同。然而我只顾沉浸在愉快的寒假中,陶醉于年少成名的快感,直到那个男人的出现————
“我是《青年文广》的马尔科·阿夫拉莫夫斯基,打搅了。”
青年踩着那双白色布洛克皮鞋,踏进我家院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