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小说网 www.18xs.com,大唐第一巨商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秦钺通过卖蟋蟀,迅掘取到了他来到大唐朝后的第一桶金,也为他日后的商业王国积累了原始本金,打下了坚实的基础。/p>
前面说过,表面上是卖蟋蟀,其实蟋蟀只是个“引子”,秦钺一开始的目的就不是为了卖蟋蟀,而是卖更值钱的蟋蟀罐,这是他从《买椟还珠》那个古代故事里得到的启。/p>
不但蟋蟀罐和蟋蟀斗盆卖得火爆,就连秦钺他们带到集市上那只伶俐的小八哥都有好几个买主来打问过价钱了,这些买主不是有钱人家的大少爷大小姐,就是阔太太。/p>
那只小八哥现在不但声变得清晰了,除了你好、再会,还能说好几句三四个字的短语,像什么欢迎光临、娘子慢走、公子再来等,经常逗得人们哈哈大笑。/p>
虽然买主们为小八哥出的价钱最高的已经达到了十五贯钱,但秦钺并不急于把小八哥脱手,这倒不是因为李红不舍得,而是因为秦钺觉得这只小八哥还有很大的长进空间,如果再调教上一两个月,卖个几十贯钱还是有可能的,他可不想为了眼前这点利益就把小八哥低价处理了,何况现在的他也不缺这点钱。/p>
秦钺和李红并没有因为卖蟋蟀罐了财,就放弃了对家里那几只小鸟的调教。/p>
事实上,虽然秦钺的时间不多,但李红和黄虎的时间却很充裕,因为他们两人每天只需要去东市上卖半天蟋蟀罐,其他时间基本都是玩。两人一没事就坐在那些小鸟的笼子前和小鸟说话。尤其是黄虎,乡下的男孩子天生就爱养鸟,现在几乎都是他在照顾几只小鸟。/p>
为了让小鸟们早点学会说话,秦钺还用香灰为三只小八哥和两只鹩哥捻了舌。/p>
因为秦钺前世的爷爷曾经说过,八哥捻舌后开口更早,说话也会更清楚。/p>
虽然很多人都说给八哥捻舌太残忍,也不一定能起多大作用,但为了让小鸟们早点学会说话,秦钺还是狠狠心给小八哥和鹩哥捻了舌。/p>
秦钺以前见过爷爷给小八哥捻舌,所以操作起来并不是太难。/p>
所谓捻舌并不是一般人认为的用剪刀修剪,而是在手指上蘸点香灰,用两根手指慢慢地捻动小八哥的舌头,直到把小八哥舌头上的一层硬痂捻下来为止。据说这样能让小八哥的舌头变得更加柔软,说起话来也会更流利更清楚。/p>
事实上,秦钺也知道鸟儿的声器官是喉部而不是舌头。但他爷爷说过,虽然鸟儿的声器官是喉部不是舌头,但要是给小鸟捻了舌,因为舌头上会产生痛感,小鸟的注意力就会转移到口腔,这样也会连带着让喉咙变得越来越敏感,更有利于小鸟尽早学会声。/p>
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最近一段时间的调教,不但拿到集市上的那只小八哥开口了,其他几只八哥和鹩哥也66续续地开口了,虽然听上去声音还有些含混不清,但也总算让秦钺和李红看到了希望,因为这也是一项非常可观的收入来源。/p>
就连那只灰鹦鹉也学会了汉语,不但能说好几句吉祥话,音还特别标准。/p>
等到鸟儿学会声后,秦钺就让李红增加了一些教学内容,不但继续巩固以前教的那些字和词,还增加了一些四个字的吉祥话,像什么“别来无恙”、“欢迎光临”、“郎君你好”、“敬请钧安”等。/p>
秦钺真想教这些鸟儿说几句“恭喜财”、“大吉大利”什么的,可又怕唐人听不懂这些现代人的用语,至于“皇后吉祥”、“皇上万岁”这些清宫剧中的经典词语就更不敢乱用了,要是鸟儿见到谁都喊万岁,那他和李红非得被官府抓去砍了脑袋不可!/p>
因为除了那只灰鹦鹉,其他几只小鸟儿月龄最大的才三个多月,还不到教他们背唐诗的时候,秦钺又不想把这些半成品拿出去卖,而生活还要继续,他们就继续在东市上卖蟋蟀罐。/p>
有了这么多钱,又无法带在身上,放在家里也不是个办法,就算没有小偷,作为钱的主人,秦钺也是放心不下的,毕竟他和李红、黄虎每天都要上街卖蟋蟀罐,是不可能天天呆在家里守着这些钱的。/p>
虽然可以把铜钱换成银两,但将近三百两银子也不是个小数目,带在身上也很不方便。/p>
不放家里还能放哪?存银行吗?可唐朝别说银行,就连票号都没有!/p>
没有银行和票号,唐代大城市里不是有替商人保管银钱的柜坊吗?/p>
长安城里确实有供外地商人存放银钱的柜坊,但秦钺并不打算把这些钱存到柜坊中去,因为柜坊说白了只是个寄存处,只是一个供商贾临时存放银钱的地方,和银行根本就不是一个概念。/p>
唐代的柜坊和银行最大的区别就是,银行吸收存款会给储户利息,而柜坊不但不给储户利息,还要额外向储户收取一定的保管费,秦钺可舍不得把自己辛辛苦苦赚来的钱倒贴利息存到柜坊中去。/p>
秦钺想来想去,当务之急是抓紧把焦家的窑厂正式盘下来。/p>
虽然焦遂一再说不急,但他不能不急,一天不把窑厂正式盘下来,窑厂就一天不姓秦。/p>
&nbs... -->>
秦钺通过卖蟋蟀,迅掘取到了他来到大唐朝后的第一桶金,也为他日后的商业王国积累了原始本金,打下了坚实的基础。/p>
前面说过,表面上是卖蟋蟀,其实蟋蟀只是个“引子”,秦钺一开始的目的就不是为了卖蟋蟀,而是卖更值钱的蟋蟀罐,这是他从《买椟还珠》那个古代故事里得到的启。/p>
不但蟋蟀罐和蟋蟀斗盆卖得火爆,就连秦钺他们带到集市上那只伶俐的小八哥都有好几个买主来打问过价钱了,这些买主不是有钱人家的大少爷大小姐,就是阔太太。/p>
那只小八哥现在不但声变得清晰了,除了你好、再会,还能说好几句三四个字的短语,像什么欢迎光临、娘子慢走、公子再来等,经常逗得人们哈哈大笑。/p>
虽然买主们为小八哥出的价钱最高的已经达到了十五贯钱,但秦钺并不急于把小八哥脱手,这倒不是因为李红不舍得,而是因为秦钺觉得这只小八哥还有很大的长进空间,如果再调教上一两个月,卖个几十贯钱还是有可能的,他可不想为了眼前这点利益就把小八哥低价处理了,何况现在的他也不缺这点钱。/p>
秦钺和李红并没有因为卖蟋蟀罐了财,就放弃了对家里那几只小鸟的调教。/p>
事实上,虽然秦钺的时间不多,但李红和黄虎的时间却很充裕,因为他们两人每天只需要去东市上卖半天蟋蟀罐,其他时间基本都是玩。两人一没事就坐在那些小鸟的笼子前和小鸟说话。尤其是黄虎,乡下的男孩子天生就爱养鸟,现在几乎都是他在照顾几只小鸟。/p>
为了让小鸟们早点学会说话,秦钺还用香灰为三只小八哥和两只鹩哥捻了舌。/p>
因为秦钺前世的爷爷曾经说过,八哥捻舌后开口更早,说话也会更清楚。/p>
虽然很多人都说给八哥捻舌太残忍,也不一定能起多大作用,但为了让小鸟们早点学会说话,秦钺还是狠狠心给小八哥和鹩哥捻了舌。/p>
秦钺以前见过爷爷给小八哥捻舌,所以操作起来并不是太难。/p>
所谓捻舌并不是一般人认为的用剪刀修剪,而是在手指上蘸点香灰,用两根手指慢慢地捻动小八哥的舌头,直到把小八哥舌头上的一层硬痂捻下来为止。据说这样能让小八哥的舌头变得更加柔软,说起话来也会更流利更清楚。/p>
事实上,秦钺也知道鸟儿的声器官是喉部而不是舌头。但他爷爷说过,虽然鸟儿的声器官是喉部不是舌头,但要是给小鸟捻了舌,因为舌头上会产生痛感,小鸟的注意力就会转移到口腔,这样也会连带着让喉咙变得越来越敏感,更有利于小鸟尽早学会声。/p>
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最近一段时间的调教,不但拿到集市上的那只小八哥开口了,其他几只八哥和鹩哥也66续续地开口了,虽然听上去声音还有些含混不清,但也总算让秦钺和李红看到了希望,因为这也是一项非常可观的收入来源。/p>
就连那只灰鹦鹉也学会了汉语,不但能说好几句吉祥话,音还特别标准。/p>
等到鸟儿学会声后,秦钺就让李红增加了一些教学内容,不但继续巩固以前教的那些字和词,还增加了一些四个字的吉祥话,像什么“别来无恙”、“欢迎光临”、“郎君你好”、“敬请钧安”等。/p>
秦钺真想教这些鸟儿说几句“恭喜财”、“大吉大利”什么的,可又怕唐人听不懂这些现代人的用语,至于“皇后吉祥”、“皇上万岁”这些清宫剧中的经典词语就更不敢乱用了,要是鸟儿见到谁都喊万岁,那他和李红非得被官府抓去砍了脑袋不可!/p>
因为除了那只灰鹦鹉,其他几只小鸟儿月龄最大的才三个多月,还不到教他们背唐诗的时候,秦钺又不想把这些半成品拿出去卖,而生活还要继续,他们就继续在东市上卖蟋蟀罐。/p>
有了这么多钱,又无法带在身上,放在家里也不是个办法,就算没有小偷,作为钱的主人,秦钺也是放心不下的,毕竟他和李红、黄虎每天都要上街卖蟋蟀罐,是不可能天天呆在家里守着这些钱的。/p>
虽然可以把铜钱换成银两,但将近三百两银子也不是个小数目,带在身上也很不方便。/p>
不放家里还能放哪?存银行吗?可唐朝别说银行,就连票号都没有!/p>
没有银行和票号,唐代大城市里不是有替商人保管银钱的柜坊吗?/p>
长安城里确实有供外地商人存放银钱的柜坊,但秦钺并不打算把这些钱存到柜坊中去,因为柜坊说白了只是个寄存处,只是一个供商贾临时存放银钱的地方,和银行根本就不是一个概念。/p>
唐代的柜坊和银行最大的区别就是,银行吸收存款会给储户利息,而柜坊不但不给储户利息,还要额外向储户收取一定的保管费,秦钺可舍不得把自己辛辛苦苦赚来的钱倒贴利息存到柜坊中去。/p>
秦钺想来想去,当务之急是抓紧把焦家的窑厂正式盘下来。/p>
虽然焦遂一再说不急,但他不能不急,一天不把窑厂正式盘下来,窑厂就一天不姓秦。/p>
&nbs...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