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8章白起---人屠 (1/2)
18小说网 www.18xs.com,魔帝滔天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商鞅变法之后的秦国国力日盛,其发展速度远远超过其他东方六国。经济实力和军事实力的增强使秦国的野心愈发膨胀,公元前325年,秦国秦惠文王称王。此时只要有实力的国家,都在这时期先后称王,这说明当时周王室已经衰微,其在各诸侯国间已经彻底丧失了威信。
公元前288年,秦昭襄王在动用武力压制了楚国后,自称是西方大帝(西帝)。其实他的这一举动不过是为了将东方的强国齐国拉到一条船上,所以他在称帝的同时,还派人去齐国请齐王田地为东方大帝(东帝)。这足以说明此时的秦国,已经彻底不将周王室放到眼里。
齐王认为秦国此举是对齐国同等地位的认可,所以他欣然接受了秦王的提议,将整个天下一分为二,但是齐国这样做无疑等于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将自己置于众矢之的的困境中。因为国王的地位已经够高了,改称帝号不但没有任何实质上的利益,还会给其他国家不必要的刺激。最终齐国国王称帝变成了一个闹剧,仅仅两天后,帝号就被取消了。但秦国却依然能够面对其他国家带来的压力,其只需要齐国在东方给予些微的配合,就有一统天下的实力。
从表面来看,虽然没有任何迹象可以说明秦国最终一统天下,是商鞅或者秦孝公蓄意制定的任何长期战略性计划或谋略的结果,但是从秦孝公开始,秦国似乎已经在酝酿一场颠覆六国的计划。秦昭襄王时期,秦国的对外战争总是起起落落,只要秦国打击一个国家,各国合纵的策略就会将秦国打回原形。东方六国似乎都有这种默契,它们从来没有想要灭亡秦国。
秦国的地理位置有着天然的优势,只要突破了函谷关,它就可以驰骋中原,觊觎社稷神器,即使没有进取之心,也可以凭借其四面环山、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地理优势,处于不败之地。当然,要图取天下,还需要进一步占据陇西、汉中以及蜀中三地,前面两地可以保证后方的稳固,获取精悍的兵源,后面的蜀中则可以保证战略供给,进而可以从南北两路进取中原。
所以公元前316年,秦国才会从楚国手中,花费巨大的代价将蜀(今四川成都平原地区)的领土握在自己手中,紧接着巴国(今重庆附近地区)的领土也被秦军占领。可以看出,秦国通过对这些地区的占领,不仅实现了秦国的战略意图,也削弱了楚国的国力,楚国在秦国的打击下日益衰落。
为了能够一统天下,秦国的连横外交活动接连不断。事实证明,连横、远交近攻等措施获取的胜利为秦国军队作战奠定了良好的外部环境,使得秦军在沙场征战的过程中,一路所向披靡。而具体实现秦国由内部的政治改革到外部的外交强化之人,就是可称战国名将之首的白起。
魏、韩、楚、齐等国都不屑一顾的边陲小国,在白起指挥下的南征北战中将杀气一点点弥散开来。东方列国对秦国的势力逐渐感到不安,时刻感受着利剑在头的威胁。
为了对抗秦国的铁骑,各诸侯国也加紧了军队的训练。这个时期涌现出一大批名将,在这些名将的指挥参与下,许多著名战役名流史册。看《史记》中的记载,战国末期最引人注目的事件,便是许多大规模的征战。就在公元前364至前234年的130余年间,秦国参与或者主导了至少15次大的战役,单单秦军给其作战的军队造成的伤亡总数就多达150万人左右。秦国主导的15次战争中有14次其都给对方造成了至少2万人的伤亡,这其中10万人以上伤亡的战役有4次。发生在公元前260年秦国对赵国的长平之役,仅仅在5个多月的时间内,赵国军队的伤亡数字就高达5万人。战争的结局是白起出奇兵,战胜了只会纸上谈兵的赵奢,赵军40万军队投降,白起“乃挟诈而尽坑杀之”,赵军最终得以归故乡的人,只有区区240人。
当然,有些学者对以上数字并不信任,原因是:
第一,他们认为,这些数据都是《史记》给出的,只有其他六国的伤亡数,却没有付出巨大伤亡的秦国的数据。
第二,《史记》只是简单地介绍了15次比较著名的战役,从战国的“战”字中,就应该知晓,赵国末期步入了争夺天下的关键时刻,各个诸侯国之间肯定是摩擦不断。如果将那些不知名的战斗也载入史册,则意味着秦国及其他诸侯国同样要遭受的伤亡数,包括被俘、受伤以及被杀的人,一定远远高于现在历史所见到的。
第三,体现在用词上,当时所用的标准字眼为“斩”(此字的用法可追溯到商鞅时代),长平之战为“坑”,前者是指在战斗中杀人,后者则是指没有道义的、活埋的形式杀人。可想而知,还有更多的杀人方式所产生的死亡数据是没有计在案的。
第四,则是很多学者将秦国对其他诸侯国的战争和近代或现代战争相比。如发生在1812年的拿破仑出征俄国之役,在6个月的时间内,损失了30万人马。乍一看,这与5个或6个月的长平之役相比大体相似(包括最后的坑杀),因为当时的法国(其实不仅包括法国,更多的是囊括了法国占领的广大的欧洲地区)的人口,要远比战国时期的秦国或者赵国的人口多。
因而一些学者最终得出结论:在字面意义上,秦国在对于其他诸侯国的战争中,所造成的伤亡数字是不可信的,要么过大,要么过小。如在长平之战中,秦国最终坑杀了赵国将士40万,对于当时... -->>
商鞅变法之后的秦国国力日盛,其发展速度远远超过其他东方六国。经济实力和军事实力的增强使秦国的野心愈发膨胀,公元前325年,秦国秦惠文王称王。此时只要有实力的国家,都在这时期先后称王,这说明当时周王室已经衰微,其在各诸侯国间已经彻底丧失了威信。
公元前288年,秦昭襄王在动用武力压制了楚国后,自称是西方大帝(西帝)。其实他的这一举动不过是为了将东方的强国齐国拉到一条船上,所以他在称帝的同时,还派人去齐国请齐王田地为东方大帝(东帝)。这足以说明此时的秦国,已经彻底不将周王室放到眼里。
齐王认为秦国此举是对齐国同等地位的认可,所以他欣然接受了秦王的提议,将整个天下一分为二,但是齐国这样做无疑等于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将自己置于众矢之的的困境中。因为国王的地位已经够高了,改称帝号不但没有任何实质上的利益,还会给其他国家不必要的刺激。最终齐国国王称帝变成了一个闹剧,仅仅两天后,帝号就被取消了。但秦国却依然能够面对其他国家带来的压力,其只需要齐国在东方给予些微的配合,就有一统天下的实力。
从表面来看,虽然没有任何迹象可以说明秦国最终一统天下,是商鞅或者秦孝公蓄意制定的任何长期战略性计划或谋略的结果,但是从秦孝公开始,秦国似乎已经在酝酿一场颠覆六国的计划。秦昭襄王时期,秦国的对外战争总是起起落落,只要秦国打击一个国家,各国合纵的策略就会将秦国打回原形。东方六国似乎都有这种默契,它们从来没有想要灭亡秦国。
秦国的地理位置有着天然的优势,只要突破了函谷关,它就可以驰骋中原,觊觎社稷神器,即使没有进取之心,也可以凭借其四面环山、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地理优势,处于不败之地。当然,要图取天下,还需要进一步占据陇西、汉中以及蜀中三地,前面两地可以保证后方的稳固,获取精悍的兵源,后面的蜀中则可以保证战略供给,进而可以从南北两路进取中原。
所以公元前316年,秦国才会从楚国手中,花费巨大的代价将蜀(今四川成都平原地区)的领土握在自己手中,紧接着巴国(今重庆附近地区)的领土也被秦军占领。可以看出,秦国通过对这些地区的占领,不仅实现了秦国的战略意图,也削弱了楚国的国力,楚国在秦国的打击下日益衰落。
为了能够一统天下,秦国的连横外交活动接连不断。事实证明,连横、远交近攻等措施获取的胜利为秦国军队作战奠定了良好的外部环境,使得秦军在沙场征战的过程中,一路所向披靡。而具体实现秦国由内部的政治改革到外部的外交强化之人,就是可称战国名将之首的白起。
魏、韩、楚、齐等国都不屑一顾的边陲小国,在白起指挥下的南征北战中将杀气一点点弥散开来。东方列国对秦国的势力逐渐感到不安,时刻感受着利剑在头的威胁。
为了对抗秦国的铁骑,各诸侯国也加紧了军队的训练。这个时期涌现出一大批名将,在这些名将的指挥参与下,许多著名战役名流史册。看《史记》中的记载,战国末期最引人注目的事件,便是许多大规模的征战。就在公元前364至前234年的130余年间,秦国参与或者主导了至少15次大的战役,单单秦军给其作战的军队造成的伤亡总数就多达150万人左右。秦国主导的15次战争中有14次其都给对方造成了至少2万人的伤亡,这其中10万人以上伤亡的战役有4次。发生在公元前260年秦国对赵国的长平之役,仅仅在5个多月的时间内,赵国军队的伤亡数字就高达5万人。战争的结局是白起出奇兵,战胜了只会纸上谈兵的赵奢,赵军40万军队投降,白起“乃挟诈而尽坑杀之”,赵军最终得以归故乡的人,只有区区240人。
当然,有些学者对以上数字并不信任,原因是:
第一,他们认为,这些数据都是《史记》给出的,只有其他六国的伤亡数,却没有付出巨大伤亡的秦国的数据。
第二,《史记》只是简单地介绍了15次比较著名的战役,从战国的“战”字中,就应该知晓,赵国末期步入了争夺天下的关键时刻,各个诸侯国之间肯定是摩擦不断。如果将那些不知名的战斗也载入史册,则意味着秦国及其他诸侯国同样要遭受的伤亡数,包括被俘、受伤以及被杀的人,一定远远高于现在历史所见到的。
第三,体现在用词上,当时所用的标准字眼为“斩”(此字的用法可追溯到商鞅时代),长平之战为“坑”,前者是指在战斗中杀人,后者则是指没有道义的、活埋的形式杀人。可想而知,还有更多的杀人方式所产生的死亡数据是没有计在案的。
第四,则是很多学者将秦国对其他诸侯国的战争和近代或现代战争相比。如发生在1812年的拿破仑出征俄国之役,在6个月的时间内,损失了30万人马。乍一看,这与5个或6个月的长平之役相比大体相似(包括最后的坑杀),因为当时的法国(其实不仅包括法国,更多的是囊括了法国占领的广大的欧洲地区)的人口,要远比战国时期的秦国或者赵国的人口多。
因而一些学者最终得出结论:在字面意义上,秦国在对于其他诸侯国的战争中,所造成的伤亡数字是不可信的,要么过大,要么过小。如在长平之战中,秦国最终坑杀了赵国将士40万,对于当时...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