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7章 怀柔之策 (1/2)
18小说网 www.18xs.com,执宰大明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周雨婷在典厩署的时候,翰林院的翰林、都察院的御史以及六科给事中,三五成群地聚在各自的衙门里,私下里谈论着吴少卿家中被砸一事。我会告诉你,更新最快的是眼.快么?讀蕶蕶尐說網
所谓朝堂上的清流,指的就是翰林、御史和六科给事中这些言官,他们也是朝中士大夫阶层的代表人物,褒贬时政,上疏言事,弹劾朝中大员,是朝堂上一股巨大的政治势力,也是皇帝掌控百官的重要的力量。
这些清流有一个最明显的特征,除了极少数受皇恩而成为言官的人外,其余的都是科举出身的进士,只有两榜正科出身,才有资格成为清流。
吴少卿家中的事情使得朝堂上的清流们义愤填膺,故而聚在一起商议着要给吴少卿讨一个公道,同时也是维护士大夫阶层的利益。
由于受到了家中巨变的刺激,吴少卿一上值就去了翰林院,来到他的公房里伏在案前奋笔疾书,要上书弹劾妖道元霞上人蛊惑圣心、谗言误国以及雇凶杀人。
翰林学士、侍读学士、侍讲学士等翰林院的上层官员都前来公房看望吴少卿,既对他家中的遭遇表示同情,也对凶徒的恶行表达了愤慨,纷纷站在了他的一边,对其表示了声援。
写好了弹劾的奏疏后,吴少卿径直赶去了文渊阁,将奏疏交给了内阁次辅杨荣,然后立在文渊阁的院中等待。
杨荣自然清楚元霞上人没有吴少卿所弹劾的那些罪责,穿了不过是皇后用来掩人耳目的幌子而已,可他又不能明,只能采取拖延的对策,打算将这件事情拖下去,等到太子进京后就会真相大白。
可是随后发生的事情令杨荣颇为意外,那些在文渊阁当值的翰林们竟然相继放下了手中的事务,默默地站在了吴少卿的身后以示对他的支持。
文渊阁的各项事务需要那些当值的翰林们来处理,他们这一罢值,文渊阁的运作顿时停滞了下来。
杨荣清楚吴少卿家的遭遇引发了翰林们的众怒,他知道自己无法强令那些同仇敌忾的翰林复职,因此急匆匆进宫向张皇后禀告,请张皇后予以定夺。
张皇后闻讯后面色一寒,她现在已经够头疼张旺和吴少卿的事情,没想到那些翰林还来凑热闹,心中顿时大怒。
她本想严惩那些罢值的翰林,以儆效尤,但是被杨荣劝阻。
文渊阁这些翰林的态度就是朝堂上那些清流的态度,一旦这些罢值的翰林受到惩处,那么朝堂上的那些清流必定群情激动,做出更为过激的事情中来。
清流们既然以士大夫阶层的佼佼者自居,自然也有着士大夫不畏权势和生死的风骨,在他们看来名声比生命还要重要,肯定会奋起抗争,给吴少卿和那些惩处的罢值翰林讨一个公道。
即使是有些清流不想卷入这件事情中来,但迫于大势所趋也不得不加入其中,否则会落一个欺世盗名、沽名钓誉的恶名,名节和声誉可就要全毁了。
届时,皇后面对的将是整个朝堂的清流团体,那些清流“遇强则强”,越是面对位高权重的大臣就显得越强韧,这样才能彰显其风骨和名节。
皇后母仪天下,可谓是除了皇上之外大明第二尊贵的人物,那些清流面对皇上都敢死谏到底,更何况面对张皇后,如果张皇后采取激烈的手段,岂不是正好给了他们一个扬名立万的机会?
杨荣也是清流出身,自然对清流的事情一清二楚,故而劝阻张皇后惩处那些罢值的翰林,以免激起更大的波澜。
张皇后并不是那种刚愎自用之人,经过杨荣的劝解后心中怒气逐渐消散,前去御花园见杨士奇和骞义,听取两人的意见。
杨士奇和骞义与杨荣一样,也不赞成惩处那些罢值的翰林,以免激化事态,同时也是中了筹划此事的幕后之人的圈套,对方现在巴不得张皇后与朝堂的清流们势成水火。
两人看来,当今之计唯有采取怀柔之策,想方设法地将吴少卿的上疏的事情拖下来,以避免与那些清流们正面冲突。
从李云天离开京城的日子算起,倘若太子出行一切顺利的话,数天后就将抵达京城,届时只要将洪熙帝驾崩的真相公之于众,那么无论张旺自杀一事还是吴少卿家中被砸的事情,所有的麻烦都会迎刃而解。
故而,在杨士奇和骞义的建议下,张皇后让杨荣着手处理吴少卿的上疏,召集内阁和五府六部的大员进行协商,算是给了吴少卿一个交待。
元霞上人是洪熙帝所选,又在主持洪熙帝的斋戒祈福仪式,再加上吴少卿手中并没有什么证据,故而要想弹劾他也并非易事。
再者了,内阁和五... -->>
周雨婷在典厩署的时候,翰林院的翰林、都察院的御史以及六科给事中,三五成群地聚在各自的衙门里,私下里谈论着吴少卿家中被砸一事。我会告诉你,更新最快的是眼.快么?讀蕶蕶尐說網
所谓朝堂上的清流,指的就是翰林、御史和六科给事中这些言官,他们也是朝中士大夫阶层的代表人物,褒贬时政,上疏言事,弹劾朝中大员,是朝堂上一股巨大的政治势力,也是皇帝掌控百官的重要的力量。
这些清流有一个最明显的特征,除了极少数受皇恩而成为言官的人外,其余的都是科举出身的进士,只有两榜正科出身,才有资格成为清流。
吴少卿家中的事情使得朝堂上的清流们义愤填膺,故而聚在一起商议着要给吴少卿讨一个公道,同时也是维护士大夫阶层的利益。
由于受到了家中巨变的刺激,吴少卿一上值就去了翰林院,来到他的公房里伏在案前奋笔疾书,要上书弹劾妖道元霞上人蛊惑圣心、谗言误国以及雇凶杀人。
翰林学士、侍读学士、侍讲学士等翰林院的上层官员都前来公房看望吴少卿,既对他家中的遭遇表示同情,也对凶徒的恶行表达了愤慨,纷纷站在了他的一边,对其表示了声援。
写好了弹劾的奏疏后,吴少卿径直赶去了文渊阁,将奏疏交给了内阁次辅杨荣,然后立在文渊阁的院中等待。
杨荣自然清楚元霞上人没有吴少卿所弹劾的那些罪责,穿了不过是皇后用来掩人耳目的幌子而已,可他又不能明,只能采取拖延的对策,打算将这件事情拖下去,等到太子进京后就会真相大白。
可是随后发生的事情令杨荣颇为意外,那些在文渊阁当值的翰林们竟然相继放下了手中的事务,默默地站在了吴少卿的身后以示对他的支持。
文渊阁的各项事务需要那些当值的翰林们来处理,他们这一罢值,文渊阁的运作顿时停滞了下来。
杨荣清楚吴少卿家的遭遇引发了翰林们的众怒,他知道自己无法强令那些同仇敌忾的翰林复职,因此急匆匆进宫向张皇后禀告,请张皇后予以定夺。
张皇后闻讯后面色一寒,她现在已经够头疼张旺和吴少卿的事情,没想到那些翰林还来凑热闹,心中顿时大怒。
她本想严惩那些罢值的翰林,以儆效尤,但是被杨荣劝阻。
文渊阁这些翰林的态度就是朝堂上那些清流的态度,一旦这些罢值的翰林受到惩处,那么朝堂上的那些清流必定群情激动,做出更为过激的事情中来。
清流们既然以士大夫阶层的佼佼者自居,自然也有着士大夫不畏权势和生死的风骨,在他们看来名声比生命还要重要,肯定会奋起抗争,给吴少卿和那些惩处的罢值翰林讨一个公道。
即使是有些清流不想卷入这件事情中来,但迫于大势所趋也不得不加入其中,否则会落一个欺世盗名、沽名钓誉的恶名,名节和声誉可就要全毁了。
届时,皇后面对的将是整个朝堂的清流团体,那些清流“遇强则强”,越是面对位高权重的大臣就显得越强韧,这样才能彰显其风骨和名节。
皇后母仪天下,可谓是除了皇上之外大明第二尊贵的人物,那些清流面对皇上都敢死谏到底,更何况面对张皇后,如果张皇后采取激烈的手段,岂不是正好给了他们一个扬名立万的机会?
杨荣也是清流出身,自然对清流的事情一清二楚,故而劝阻张皇后惩处那些罢值的翰林,以免激起更大的波澜。
张皇后并不是那种刚愎自用之人,经过杨荣的劝解后心中怒气逐渐消散,前去御花园见杨士奇和骞义,听取两人的意见。
杨士奇和骞义与杨荣一样,也不赞成惩处那些罢值的翰林,以免激化事态,同时也是中了筹划此事的幕后之人的圈套,对方现在巴不得张皇后与朝堂的清流们势成水火。
两人看来,当今之计唯有采取怀柔之策,想方设法地将吴少卿的上疏的事情拖下来,以避免与那些清流们正面冲突。
从李云天离开京城的日子算起,倘若太子出行一切顺利的话,数天后就将抵达京城,届时只要将洪熙帝驾崩的真相公之于众,那么无论张旺自杀一事还是吴少卿家中被砸的事情,所有的麻烦都会迎刃而解。
故而,在杨士奇和骞义的建议下,张皇后让杨荣着手处理吴少卿的上疏,召集内阁和五府六部的大员进行协商,算是给了吴少卿一个交待。
元霞上人是洪熙帝所选,又在主持洪熙帝的斋戒祈福仪式,再加上吴少卿手中并没有什么证据,故而要想弹劾他也并非易事。
再者了,内阁和五...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