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小说网 www.18xs.com,重生明末当皇帝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辽东开发公司,主要就是对辽宁半岛的矿产、林区进行开发的公司,这对北直隶的投资者来说很有吸引力。
北直隶制造业日渐繁荣,对矿产的需求有了更大的需求。同时因为各种建设活动的展开,对木材的需求也很巨大,而北直隶显然没有多少森林资源。
开发流程很简单,首先收复的辽宁半岛的一切资源,都将由官方进行拍卖出售,官方拿到钱之后,则负责修建港口、官道、城镇等基础设施,有了这些设施就可以进行各种开发和商业活动,也就可以征税了。
拿到产权的公司,则各自招募工人对耕地、林区、矿产进行开发。
耕地方面主要被皇家农业公司弄走了,皇家农业公司在辽东采取的是农场的经营模式,这种经营模式下不会再有村庄这个行政级别,并采取粗放种植的模式,最大程度的提高个人产值。
因此辽东半岛这次资源拍卖,耕地是不在拍卖范围的。同时林区也只打算拍卖大概一半,剩下一半将成为国有资产,朱由校还决定将其中一些林区划分为生态保护区。
东北人参总得保护一下的,历史证明,一旦市场化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人参都逃不过被过度采挖的下场。宋代把上党参挖得差不多没了,明代则把上党参挖绝种了,后世差不多把东北人参挖绝种了。
这次资产出售,各种企业都可以参与。就算是皇家资本,都是走公账。反正钱也就是左手换右手,价格就算比较高也无所谓。毕竟朝廷的官方订单,基本上都是交给皇家财团。
朱由校这种对辽东半岛的开发方案,基本上就是将辽东半岛变成一个完全商业化的区域。这里将不存在什么自给自足的农村自然经济。
在辽东半岛的家庭,要么是资本家,要么就是工人,要么就是官方编制。这样的模式下,个人产值的提升比较简单,主要的优点就是抗灾能力强。而且对于当前朱由校制定的税收模式来说,这种模式能征收到更多的商业税。
行政方面,自然是按照北直隶那一套来。
一场胜仗过后,要做的事情显然太多了。对耕地、林区的登记造册,对矿产的勘探,对港口、城镇、官道的修建,对行政的铺设,以及招募移民等等工作,都要在紧张忙碌的进行。
移民到辽东半岛的工作相对简单。首先逃回关内的辽民不少,这些辽民如果愿意回到辽东,都可以安排到辽东工作。
另外北方各省也不缺想要移民的,而且移民到辽东半岛可以坐船走海陆,从天津出发的话,几天时间就到了,路程也比较近。
为了开发辽东半岛,朱由校很快就安排人到民生比较困难的地区招募移民。例如陕北地区。还有人口众多的河南、山东。
能干得动活的只要肯去辽东,保证能找到每月工资不低于3元的工作。这样的工资确实是十分低的,但对于这年头很多无法温饱的家庭来说,却是非常愿意从事的。另外朝廷负责出路费,而且家属也可以一起去。
每月3元的工资,在北直隶都没有。毕竟北直隶人多,没有用工荒。而辽东半岛要开发。显然会有一些用工荒。
北直隶的工钱还提不上去,主要还是遭到了周边各省人口涌入的冲击。随着天启三年把北直隶户籍制度紧缩之后,涌入的人口倒是减少了很多,但来到北直隶的工人却依旧不少。
如今要获得北直隶的户籍,要在北直隶工作五年才行。
面对去辽东做工的‘高工资’。朱由校派出去的招工队轻松的招到了大批工人,大部分还是拖家带口的,一起移民过去倒是省去了很多很多麻烦,省的这些工人日后还要来回折腾。
在辽东半岛率先开工的自然是官方,朝廷对辽东半岛重新派遣了各级公务人员,大批的财政调拨下来,用于建设港口、官道、城镇。因为战乱的破坏,很多东西都要修复,大量基础设施要建设。
这些基础设施所需的资金,一是由资产拍卖获得,二是由皇家银行贷款,日后用当地税收还款。
开发辽东半岛肯定是稳赚不赔的,贷款主要是用于先期启动。
城镇都经过重新规划,不过辽东半岛的大部分城镇不再修建城墙,只有靠近前线,有可能被建奴袭扰的城镇才会修建城墙。城镇街道也规划得比较宽,排水系统也有进行规划。
至于建设得多大,那就是有多少人建设多大。
先期民房都是简单搭盖,用于安置移民。物资方面的供应则比较轻松,毕竟最先开发的是沿海地区,海运成本比较低,供... -->>
辽东开发公司,主要就是对辽宁半岛的矿产、林区进行开发的公司,这对北直隶的投资者来说很有吸引力。
北直隶制造业日渐繁荣,对矿产的需求有了更大的需求。同时因为各种建设活动的展开,对木材的需求也很巨大,而北直隶显然没有多少森林资源。
开发流程很简单,首先收复的辽宁半岛的一切资源,都将由官方进行拍卖出售,官方拿到钱之后,则负责修建港口、官道、城镇等基础设施,有了这些设施就可以进行各种开发和商业活动,也就可以征税了。
拿到产权的公司,则各自招募工人对耕地、林区、矿产进行开发。
耕地方面主要被皇家农业公司弄走了,皇家农业公司在辽东采取的是农场的经营模式,这种经营模式下不会再有村庄这个行政级别,并采取粗放种植的模式,最大程度的提高个人产值。
因此辽东半岛这次资源拍卖,耕地是不在拍卖范围的。同时林区也只打算拍卖大概一半,剩下一半将成为国有资产,朱由校还决定将其中一些林区划分为生态保护区。
东北人参总得保护一下的,历史证明,一旦市场化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人参都逃不过被过度采挖的下场。宋代把上党参挖得差不多没了,明代则把上党参挖绝种了,后世差不多把东北人参挖绝种了。
这次资产出售,各种企业都可以参与。就算是皇家资本,都是走公账。反正钱也就是左手换右手,价格就算比较高也无所谓。毕竟朝廷的官方订单,基本上都是交给皇家财团。
朱由校这种对辽东半岛的开发方案,基本上就是将辽东半岛变成一个完全商业化的区域。这里将不存在什么自给自足的农村自然经济。
在辽东半岛的家庭,要么是资本家,要么就是工人,要么就是官方编制。这样的模式下,个人产值的提升比较简单,主要的优点就是抗灾能力强。而且对于当前朱由校制定的税收模式来说,这种模式能征收到更多的商业税。
行政方面,自然是按照北直隶那一套来。
一场胜仗过后,要做的事情显然太多了。对耕地、林区的登记造册,对矿产的勘探,对港口、城镇、官道的修建,对行政的铺设,以及招募移民等等工作,都要在紧张忙碌的进行。
移民到辽东半岛的工作相对简单。首先逃回关内的辽民不少,这些辽民如果愿意回到辽东,都可以安排到辽东工作。
另外北方各省也不缺想要移民的,而且移民到辽东半岛可以坐船走海陆,从天津出发的话,几天时间就到了,路程也比较近。
为了开发辽东半岛,朱由校很快就安排人到民生比较困难的地区招募移民。例如陕北地区。还有人口众多的河南、山东。
能干得动活的只要肯去辽东,保证能找到每月工资不低于3元的工作。这样的工资确实是十分低的,但对于这年头很多无法温饱的家庭来说,却是非常愿意从事的。另外朝廷负责出路费,而且家属也可以一起去。
每月3元的工资,在北直隶都没有。毕竟北直隶人多,没有用工荒。而辽东半岛要开发。显然会有一些用工荒。
北直隶的工钱还提不上去,主要还是遭到了周边各省人口涌入的冲击。随着天启三年把北直隶户籍制度紧缩之后,涌入的人口倒是减少了很多,但来到北直隶的工人却依旧不少。
如今要获得北直隶的户籍,要在北直隶工作五年才行。
面对去辽东做工的‘高工资’。朱由校派出去的招工队轻松的招到了大批工人,大部分还是拖家带口的,一起移民过去倒是省去了很多很多麻烦,省的这些工人日后还要来回折腾。
在辽东半岛率先开工的自然是官方,朝廷对辽东半岛重新派遣了各级公务人员,大批的财政调拨下来,用于建设港口、官道、城镇。因为战乱的破坏,很多东西都要修复,大量基础设施要建设。
这些基础设施所需的资金,一是由资产拍卖获得,二是由皇家银行贷款,日后用当地税收还款。
开发辽东半岛肯定是稳赚不赔的,贷款主要是用于先期启动。
城镇都经过重新规划,不过辽东半岛的大部分城镇不再修建城墙,只有靠近前线,有可能被建奴袭扰的城镇才会修建城墙。城镇街道也规划得比较宽,排水系统也有进行规划。
至于建设得多大,那就是有多少人建设多大。
先期民房都是简单搭盖,用于安置移民。物资方面的供应则比较轻松,毕竟最先开发的是沿海地区,海运成本比较低,供...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