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小说网 www.18xs.com,明末传奇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而且进入到军队之中,吃穿住用都是保证的,每月的二两银子,完全是拿来养活家人的,这些银子能够保证家人有饭吃,不至于挨饿,再说郑家军目前的将士,有家人拖累的不是太多,洪家堡的青壮,家人在江宁县,吃穿不愁,得益于郑家,所以是拼死效力的,招募的流寇不少和家人失去了联系。
还有一点,郑家军最大的特别,是绝无克扣军饷的事宜,对于那些家人知道消息之后,跟随而来的家人,还能够特别的照顾,至少这些人购买的粮食,郑家军可以保证低价。
刚刚招募进入郑家军的军士,很快感受到了这一点。
消息很快在四周传开了。
报名的人很快多起来。
到了八月的中下旬,郑锦宏开始叫苦了,符合要求的人,远远不止两千人,一些看着特别优秀的苗子,因为人数的限制,可能不能够被招募到郑家军之中,这看来是很可惜的。
也就在这个时候,郑勋睿的命令来了,暂时不限制名额,合格的就招募进来,但有一点要求,那就是必须要经过严酷的训练,才能够真正成为郑家军的军士。
半个月的时间,招募了四千人。
这让郑勋睿都觉得奇怪了,榆林镇哪里来的这么多人啊,要知道这里遭受了连续四年的灾荒,情况甚至比延安府还要糟糕,很多的边军都跑了,加入到流寇队伍之中去了,剩下的大部分都是老弱妇孺,走不动了,只能够留下来等死,而且饥荒期间,这里也饿死了不少人,郑勋睿来到延绥镇的路上,看见的人就不是太多,而且青壮更少。
考虑到这些事情之后,郑勋睿开始仔细观察这些军士,一些招募进来的军士,似乎是懂得一些基本的军事知识,本来在榆林镇这个地方也不能够算是奇怪,可想到何耀武贪墨那么多的军饷,军士平日里是不可能训练的,这让他对招募的军士的来源,产生了怀疑。
揭开这个谜团的是郑锦宏。
郑锦宏也注意到这一点了,榆林镇卫、所、营、堡等地方的军士,人数不是很多,经过大半个月的核实,各级军官都实实在在的上报了数字,不敢隐瞒,害怕巡抚大人调查追究责任,最终统计起来,边军总人数只有三万五千人,而且这些军士之中,中年人以上的占据很大一部分,青壮是非常少的。
亲自参与过调查的郑锦宏,对于军士的来源同样产生了怀疑,他安排斥候到这些新兵中间,吃喝在一起,终于知道了,这些人绝大部分来自于延安府的州县,其中米脂、葭州、绥德等地的占据很大一部分。
郑勋睿在延安府各地的名气是非常大的,郑家军的名气也不小,而且郑家军的军士之中,就有不少人是延安府本地人,一些家人也跟着来到了榆林镇,这些军士和家人的宣传,让郑家军成为了延安州县不少人羡慕的军队,这一次郑家军决定开始招募军士了,延安府各地的人自然是蜂拥而至了,家里有种地的人,加之留在家中,粮食消耗也大,还不如加入到郑家军之中去,要是能够立功,说不定来日还能成为军官。
这些来投军的人,一部分是脱离了流寇队伍前来的,他们当然知道一些基本的军队要求,所以在招募的时候,表现是很不错的。
这些人也带动了榆林本地的一些青壮,他们虽然是军户,可没有军装,没有饷银,就是种地,看不到前途,索性加入到郑家军之中去,要知道郑家军的大帅是巡抚大人,如此榆林的那些军官,也不敢继续欺负他们,要求他们承担无法承受的赋税了。
招募事宜八月二十日结束。
正是酷暑季节,训练随即大规模的展开。
训练的事情,郑勋睿不需要太多的操心,他目前需要操心的事情不少,手里有那么多的黄金白银了,接下来就要大量的购买粮食,南方秋收季节结束的时间不长,应该是可以购买到大量粮食的,此外就是杨贺究竟联系的怎么样了,战马可是最为关键的东西了。
当然还有榆林镇的卫、缩、营、堡的军官军士,这些人不可能弃之不顾,毕竟郑勋睿是延绥巡抚,这也是他的职责之一,该稳定的地方还是要稳定的,尽管说银子耗费的有些冤枉,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
而且进入到军队之中,吃穿住用都是保证的,每月的二两银子,完全是拿来养活家人的,这些银子能够保证家人有饭吃,不至于挨饿,再说郑家军目前的将士,有家人拖累的不是太多,洪家堡的青壮,家人在江宁县,吃穿不愁,得益于郑家,所以是拼死效力的,招募的流寇不少和家人失去了联系。
还有一点,郑家军最大的特别,是绝无克扣军饷的事宜,对于那些家人知道消息之后,跟随而来的家人,还能够特别的照顾,至少这些人购买的粮食,郑家军可以保证低价。
刚刚招募进入郑家军的军士,很快感受到了这一点。
消息很快在四周传开了。
报名的人很快多起来。
到了八月的中下旬,郑锦宏开始叫苦了,符合要求的人,远远不止两千人,一些看着特别优秀的苗子,因为人数的限制,可能不能够被招募到郑家军之中,这看来是很可惜的。
也就在这个时候,郑勋睿的命令来了,暂时不限制名额,合格的就招募进来,但有一点要求,那就是必须要经过严酷的训练,才能够真正成为郑家军的军士。
半个月的时间,招募了四千人。
这让郑勋睿都觉得奇怪了,榆林镇哪里来的这么多人啊,要知道这里遭受了连续四年的灾荒,情况甚至比延安府还要糟糕,很多的边军都跑了,加入到流寇队伍之中去了,剩下的大部分都是老弱妇孺,走不动了,只能够留下来等死,而且饥荒期间,这里也饿死了不少人,郑勋睿来到延绥镇的路上,看见的人就不是太多,而且青壮更少。
考虑到这些事情之后,郑勋睿开始仔细观察这些军士,一些招募进来的军士,似乎是懂得一些基本的军事知识,本来在榆林镇这个地方也不能够算是奇怪,可想到何耀武贪墨那么多的军饷,军士平日里是不可能训练的,这让他对招募的军士的来源,产生了怀疑。
揭开这个谜团的是郑锦宏。
郑锦宏也注意到这一点了,榆林镇卫、所、营、堡等地方的军士,人数不是很多,经过大半个月的核实,各级军官都实实在在的上报了数字,不敢隐瞒,害怕巡抚大人调查追究责任,最终统计起来,边军总人数只有三万五千人,而且这些军士之中,中年人以上的占据很大一部分,青壮是非常少的。
亲自参与过调查的郑锦宏,对于军士的来源同样产生了怀疑,他安排斥候到这些新兵中间,吃喝在一起,终于知道了,这些人绝大部分来自于延安府的州县,其中米脂、葭州、绥德等地的占据很大一部分。
郑勋睿在延安府各地的名气是非常大的,郑家军的名气也不小,而且郑家军的军士之中,就有不少人是延安府本地人,一些家人也跟着来到了榆林镇,这些军士和家人的宣传,让郑家军成为了延安州县不少人羡慕的军队,这一次郑家军决定开始招募军士了,延安府各地的人自然是蜂拥而至了,家里有种地的人,加之留在家中,粮食消耗也大,还不如加入到郑家军之中去,要是能够立功,说不定来日还能成为军官。
这些来投军的人,一部分是脱离了流寇队伍前来的,他们当然知道一些基本的军队要求,所以在招募的时候,表现是很不错的。
这些人也带动了榆林本地的一些青壮,他们虽然是军户,可没有军装,没有饷银,就是种地,看不到前途,索性加入到郑家军之中去,要知道郑家军的大帅是巡抚大人,如此榆林的那些军官,也不敢继续欺负他们,要求他们承担无法承受的赋税了。
招募事宜八月二十日结束。
正是酷暑季节,训练随即大规模的展开。
训练的事情,郑勋睿不需要太多的操心,他目前需要操心的事情不少,手里有那么多的黄金白银了,接下来就要大量的购买粮食,南方秋收季节结束的时间不长,应该是可以购买到大量粮食的,此外就是杨贺究竟联系的怎么样了,战马可是最为关键的东西了。
当然还有榆林镇的卫、缩、营、堡的军官军士,这些人不可能弃之不顾,毕竟郑勋睿是延绥巡抚,这也是他的职责之一,该稳定的地方还是要稳定的,尽管说银子耗费的有些冤枉,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