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小说网 www.18xs.com,中华秘典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p; 欲界天的众生,入胎时是男女一对一对地投生于天界的花蕊中的。在花开时,他们便以天男及天女的形式化生。在天界中,并不需日、月来报时,而以花开花合为一天。这一道中的众生一生享乐不尽,有一个佛经中的故事与此有关。
在释迦如来在世时,他有一个弟子叫「舍利弗」(梵名shariputra),佛教中著名的《般若心经》便是为他而说的一部经文教法。这个舍利弗是一位德高望重的比丘,他有一位弟子叫「海生」。海生是一位在家居士,其职业为医师,而且医术十分高明,受着众人的敬重。在海生出入时,由于其高贵地位,通常都骑象而出行。有一次,海生在半路上遇到其师父舍利弗。由于他十分敬重自己的上师,他竟然不顾仪态地、连跌带滚地由象背直接扑倒地面上向师父顶礼。所以,这个海生医师,可说是一个敬师的模范。海生在一生中作善甚多,但却死在其师舍利弗在生时。在死后,海生因其善业力而生于天界中。他的前生老师舍利弗,以神通升至天界,意欲为他说法教学。在见到前生为海生医师的天男时,舍利弗正欲趋前向他说法开示,但这个天男只向舍利弗扬了一下手示意,便马上继续玩乐去了。
这并非是因为天男不记得舍利弗。相反地,由于其业力,天男能清楚记忆其前生的事,却因天界之乐实在诱惑太大了,以致他只能在一刹那间扬手向极为敬重的老师打招呼,便又迷失于极度的享乐之中。这个情况,就有点儿像我们在观看极为精彩的电视节目时,亲友来往我们亦只会略为应酬一下的情形。我们仔细想一想,一位本来至为敬师的人,在天界中仍然抵不住诱惑,何况是我们呢?由此可见,天界虽为六道中福报最大的一道,但却并非修持佛法的一个有利地点。正由于此原因,我们求生于净土中,而不求生于天界享乐。
天界虽无生苦、老苦及病苦,但天界众生在死前,一样有极可畏的痛苦。他们的寿元虽极长,但始终亦难免一死。又由在天界投生时,他们的善业福报皆用尽了,下一生多投生于三恶道中。在死前的一段时间,天界众生会出现天人五衰的情况,例如其身上的花会枯谢、身上不再放出光明、本来自然散发香气之身现在发出阵阵体臭及身上开始流汗。于此时,其天界友人都会远远避开他,任由他一个孤独地等死。由于天界众生自然有神通力,他们能预见下生将堕恶道。我们试想想,我们不知下一生会投生何处,尚会怕死贪生。天界众生天生爱干净,而且一生享乐,在预见将生为污秽的畜牲、地狱或饿鬼道众生时,他们的恐惧及无依感是多么的大呢!
以上是欲天界的描述。至于色界及无色界天的众生,情况虽不同,但他们仍然逃不出痛苦的结果,最终仍难免一死。
在民间信仰中,有不少人信奉及供养天界众生,以求幸运、健康及其他顺缘。其实,天界众生自身也难保,如何堪能作众生的依怙呢!也有人祭祀龙族、土地及鬼类等等众生,这也是并无长远及实际利益的。
以上已讲完六道轮回的概略情况(注:较详细的描述见于法师著作《甘露法洋》及《生死之轮》)。总的来说,不论我们是生于地狱的最深处或最大享乐的天界,我们仍然逃不离痛苦,也未脱出轮回的循环,只能一次又一次地经历生及死。只要一天仍被无明、贪、?、痴等烦恼所主,我们就一天不得自在与真正的安宁。在想及六道之苦时,我们不可像背书般把各道之苦单单逐一数出,就如事不关己似的,而是必需生起觉受,犹如亲历其境一般。参思死亡及痛苦,是策励我们修持的动力。有些人只喜欢自己观自身为殊胜的本尊佛相及身处坛城净土,但其实若观自己身陷地狱而处于地狱火中,或许效益更大,更能激励自己止恶积善。也有些人以为偶尔坐一坐,什么都不思考,便是成佛之道,其实参思人身难得、生死无常及六道之苦,才是真真正正的修持。
我们自无始以来,不断地轮回,不断地经历生与死的循环,从来未曾获得永恒的安宁及福乐。如果想彻底地脱出轮回之痛苦循环,我们必须把这循环从根切断。轮回的来源是烦恼与业力,二者中又以烦恼为主要元凶。在烦恼中,以贪、?、痴为主要,此三者中又以痴为主要元凶。在各种愚痴当中,我执是最最根本的无明。故此,我们必须把我执去除,方能把生死轮回由根拔起。但到底如何才能根除我执呢?答案是我们必须依循佛陀的道路。佛陀并非天生就是佛陀。佛陀本来也是一个凡夫,与我们一样由父母所生,与我们一样由烦恼及种种缺点。佛陀透过修持,培养出菩提心,多劫以来积累了圆满的福德及智慧,最终才成就了无上佛境。我们之所以仍是在六道轮回中打滚的凡夫,是因为我们并无菩提心,也并未积善止恶,反而乐此不疲地因我执而生分别心、以利己之心积恶业。这就是凡夫与佛陀间之唯一分别。如果我们也像断除我执,便要跟着佛陀所教的道路来修持。佛陀虽有大智、大悲及大力量,但他亦无法以水为我们洗去罪业,亦无法以手摩顶把他的证悟传予我们。
佛陀所能为我们做的,不外乎是教导我们如何自己修持以断我执。他所教导的种种法门,被称为「八万四千之多的法门」,但可被归纳为大、小二乘教法体系。小乘的修持者,先要体悟三恶道苦乃至六道之苦及其来源,以培养出厌离六道之心,以此作为动力,走上小乘五道之修持道路,最终断除我执而证悟罗汉境界,从而脱出生死苦海。此乃小乘者的修持动机、目标及方法。大乘修持者,因见六道之苦而生欲求出离之心,进而延伸至不忍舍弃众生、欲令一切有情众生皆得离苦的心,为了这个目的而欲得圆满能力来救渡众生——圆满的福与慧,所以他们欲求无上佛境。在生起这种基于出离心的菩提心后,他们踏上大乘五道,朝着佛境的目标而进发。在修持的方法上,大乘又分为显及密两种修持。显乘修持需经三大阿僧祗劫之久的时间,来积聚成佛所需具备的福德及智慧资粮;密乘则有即身成佛之殊胜不共方法。以上乃大乘者的修持动机、目标及方法。
p; 欲界天的众生,入胎时是男女一对一对地投生于天界的花蕊中的。在花开时,他们便以天男及天女的形式化生。在天界中,并不需日、月来报时,而以花开花合为一天。这一道中的众生一生享乐不尽,有一个佛经中的故事与此有关。
在释迦如来在世时,他有一个弟子叫「舍利弗」(梵名shariputra),佛教中著名的《般若心经》便是为他而说的一部经文教法。这个舍利弗是一位德高望重的比丘,他有一位弟子叫「海生」。海生是一位在家居士,其职业为医师,而且医术十分高明,受着众人的敬重。在海生出入时,由于其高贵地位,通常都骑象而出行。有一次,海生在半路上遇到其师父舍利弗。由于他十分敬重自己的上师,他竟然不顾仪态地、连跌带滚地由象背直接扑倒地面上向师父顶礼。所以,这个海生医师,可说是一个敬师的模范。海生在一生中作善甚多,但却死在其师舍利弗在生时。在死后,海生因其善业力而生于天界中。他的前生老师舍利弗,以神通升至天界,意欲为他说法教学。在见到前生为海生医师的天男时,舍利弗正欲趋前向他说法开示,但这个天男只向舍利弗扬了一下手示意,便马上继续玩乐去了。
这并非是因为天男不记得舍利弗。相反地,由于其业力,天男能清楚记忆其前生的事,却因天界之乐实在诱惑太大了,以致他只能在一刹那间扬手向极为敬重的老师打招呼,便又迷失于极度的享乐之中。这个情况,就有点儿像我们在观看极为精彩的电视节目时,亲友来往我们亦只会略为应酬一下的情形。我们仔细想一想,一位本来至为敬师的人,在天界中仍然抵不住诱惑,何况是我们呢?由此可见,天界虽为六道中福报最大的一道,但却并非修持佛法的一个有利地点。正由于此原因,我们求生于净土中,而不求生于天界享乐。
天界虽无生苦、老苦及病苦,但天界众生在死前,一样有极可畏的痛苦。他们的寿元虽极长,但始终亦难免一死。又由在天界投生时,他们的善业福报皆用尽了,下一生多投生于三恶道中。在死前的一段时间,天界众生会出现天人五衰的情况,例如其身上的花会枯谢、身上不再放出光明、本来自然散发香气之身现在发出阵阵体臭及身上开始流汗。于此时,其天界友人都会远远避开他,任由他一个孤独地等死。由于天界众生自然有神通力,他们能预见下生将堕恶道。我们试想想,我们不知下一生会投生何处,尚会怕死贪生。天界众生天生爱干净,而且一生享乐,在预见将生为污秽的畜牲、地狱或饿鬼道众生时,他们的恐惧及无依感是多么的大呢!
以上是欲天界的描述。至于色界及无色界天的众生,情况虽不同,但他们仍然逃不出痛苦的结果,最终仍难免一死。
在民间信仰中,有不少人信奉及供养天界众生,以求幸运、健康及其他顺缘。其实,天界众生自身也难保,如何堪能作众生的依怙呢!也有人祭祀龙族、土地及鬼类等等众生,这也是并无长远及实际利益的。
以上已讲完六道轮回的概略情况(注:较详细的描述见于法师著作《甘露法洋》及《生死之轮》)。总的来说,不论我们是生于地狱的最深处或最大享乐的天界,我们仍然逃不离痛苦,也未脱出轮回的循环,只能一次又一次地经历生及死。只要一天仍被无明、贪、?、痴等烦恼所主,我们就一天不得自在与真正的安宁。在想及六道之苦时,我们不可像背书般把各道之苦单单逐一数出,就如事不关己似的,而是必需生起觉受,犹如亲历其境一般。参思死亡及痛苦,是策励我们修持的动力。有些人只喜欢自己观自身为殊胜的本尊佛相及身处坛城净土,但其实若观自己身陷地狱而处于地狱火中,或许效益更大,更能激励自己止恶积善。也有些人以为偶尔坐一坐,什么都不思考,便是成佛之道,其实参思人身难得、生死无常及六道之苦,才是真真正正的修持。
我们自无始以来,不断地轮回,不断地经历生与死的循环,从来未曾获得永恒的安宁及福乐。如果想彻底地脱出轮回之痛苦循环,我们必须把这循环从根切断。轮回的来源是烦恼与业力,二者中又以烦恼为主要元凶。在烦恼中,以贪、?、痴为主要,此三者中又以痴为主要元凶。在各种愚痴当中,我执是最最根本的无明。故此,我们必须把我执去除,方能把生死轮回由根拔起。但到底如何才能根除我执呢?答案是我们必须依循佛陀的道路。佛陀并非天生就是佛陀。佛陀本来也是一个凡夫,与我们一样由父母所生,与我们一样由烦恼及种种缺点。佛陀透过修持,培养出菩提心,多劫以来积累了圆满的福德及智慧,最终才成就了无上佛境。我们之所以仍是在六道轮回中打滚的凡夫,是因为我们并无菩提心,也并未积善止恶,反而乐此不疲地因我执而生分别心、以利己之心积恶业。这就是凡夫与佛陀间之唯一分别。如果我们也像断除我执,便要跟着佛陀所教的道路来修持。佛陀虽有大智、大悲及大力量,但他亦无法以水为我们洗去罪业,亦无法以手摩顶把他的证悟传予我们。
佛陀所能为我们做的,不外乎是教导我们如何自己修持以断我执。他所教导的种种法门,被称为「八万四千之多的法门」,但可被归纳为大、小二乘教法体系。小乘的修持者,先要体悟三恶道苦乃至六道之苦及其来源,以培养出厌离六道之心,以此作为动力,走上小乘五道之修持道路,最终断除我执而证悟罗汉境界,从而脱出生死苦海。此乃小乘者的修持动机、目标及方法。大乘修持者,因见六道之苦而生欲求出离之心,进而延伸至不忍舍弃众生、欲令一切有情众生皆得离苦的心,为了这个目的而欲得圆满能力来救渡众生——圆满的福与慧,所以他们欲求无上佛境。在生起这种基于出离心的菩提心后,他们踏上大乘五道,朝着佛境的目标而进发。在修持的方法上,大乘又分为显及密两种修持。显乘修持需经三大阿僧祗劫之久的时间,来积聚成佛所需具备的福德及智慧资粮;密乘则有即身成佛之殊胜不共方法。以上乃大乘者的修持动机、目标及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