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小说网 www.18xs.com,明传万里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孔夫子曰过: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形容时间像流水一样不停地流逝,一去不复返,感慨人生世事变换之快。
转眼间又到了第二场招覆发案的日子,赵彦这次等到下午才去看,见自己的座位号只是在内圈中游,倒也不以为杵。
二月十八,忌伐木作梁、动土安床,宜嫁娶祭祀、祈福求嗣。
今日乃是县试的最后一场,考的是经史时务策一道、应物诗一首。
策问又称策题,是策试的考试题目,始于西汉。
最初是皇帝以政事书于简策,考问各郡国推举的贤良文学直言极谏之士,要求其逐条对答作为施政参考,并藉以简拔官员的考试。
汉武帝以后,策问又成为太学考察博士弟子通晓经学、选拔任用的考试方式,及至如今,依旧作为大明朝科举考试的一道关卡,若是只通八股而不通世事,想要作好也是很难的。
策问的内容很丰富,举凡政治、经济、军事、法律、文化、教育、天文、地理、民族等各种与国计民生相关的大事或经史典籍中的问题,都可以作为策问题目。
当然,那些天下大事离如今连秀才都不是的考生们比较远,所以李知州很体贴的没有出那些分量很重的题目,而是直接让考生们写一写,如果他们是李知州的话,应该如何才能将深州治理的更好。
都是在本地土生土长的人物,其中不乏目光敏锐,富有远见卓识的英才,其中有些人早就看李知州的施政举措不顺眼了,如今能有机会代其‘治理’州县,自然将自己心中所想洋洋洒洒、一条一条的写了出来。
赵彦看过题目后,却暗地里对李知州啐了一口,这明显是个坑,埋得就是那些看李知州不顺眼的考生。
这李知州贪财诡诈,靠溜须拍马混到如今的位置上,此次做为‘抡才小典’的主考官,会这么大方的让人写文章批评自己吗?
政客不是政治家,他们永远是世上思想最诡异的人,没有之一,而李知州绝对称不上政治家,只能算是一名政客。
想通了这一点,那这篇策论如何写,赵彦心中已然有数了,无非是拍李知州马匹罢了,赵彦对此没有心理负担,打好腹稿后,一篇马屁文章便一挥而就。
至于最后那首应物诗,李知州给出的题目是以‘竹’为题,让考生们作一首咏物诗词,诗也可,词也可。
好嘛,李知州前边让人写时务策拍他的马屁,后面又借竹子来隐喻他的清高,既想当婊子又想立牌坊,也真是没谁了。
竹子是什么?竹子是草不是树,这当然是一句废话……
魏晋时期有竹林七贤,到了明代又与松、梅并称为岁寒三友,自古便是文人墨客们喜欢作诗作文歌颂的一种植物,有高洁、坚贞、正直之类的寓意。
若是说起明代以前与竹子相关的诗词,那真是不胜枚举,可惜赵彦知道的别人也知道,自然不能照抄,而明清时期咏竹的诗词,他也只记住了一首,便是清代郑板桥的《竹石》。
这首《竹石》与于谦的《石灰吟》一并收录进了小学课本里,因这两首诗风骨魁奇、词句出众,其中深意一目了然,所以赵彦到现在都还记得清清楚楚。
于谦此时还没有成为民族英雄,自然也没有被英宗朱祁镇杀害,他正巡抚山西、河南,声望日隆,而那首《石灰吟》据说是他十二岁的时候作的,年纪那么小就知道咏物言志,想来绝对会让大部分人汗颜。
对于于谦这位仁兄的大名,赵彦自然是如雷贯耳,不过此时他在考试,多想无益。
郑板桥的《竹石》若是写出来肯定能得李知州青睐,不过这么明目张胆抄袭‘后辈’的诗词,赵彦心里还真有点别扭。就算这首诗没作好,应该也不影响自己通过县试,赵彦想到这儿便打消了抄袭的念头,决定自己作一首蒙混过去。
《咏竹》,青竹幽幽多茎节,参天成林思无邪……勉强作了一首七言诗,时间看起来还早,却已有人起身开始交卷了。
赵彦不愿久等,便也跟着起身将卷子放到李知州桌案上,这次李知州倒是没给他使什么眼色,只是略微点了点头,之后便闭上眼睛开始养神,想必还未从腹泻的痛苦中回复过来。
&nb... -->>
孔夫子曰过: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形容时间像流水一样不停地流逝,一去不复返,感慨人生世事变换之快。
转眼间又到了第二场招覆发案的日子,赵彦这次等到下午才去看,见自己的座位号只是在内圈中游,倒也不以为杵。
二月十八,忌伐木作梁、动土安床,宜嫁娶祭祀、祈福求嗣。
今日乃是县试的最后一场,考的是经史时务策一道、应物诗一首。
策问又称策题,是策试的考试题目,始于西汉。
最初是皇帝以政事书于简策,考问各郡国推举的贤良文学直言极谏之士,要求其逐条对答作为施政参考,并藉以简拔官员的考试。
汉武帝以后,策问又成为太学考察博士弟子通晓经学、选拔任用的考试方式,及至如今,依旧作为大明朝科举考试的一道关卡,若是只通八股而不通世事,想要作好也是很难的。
策问的内容很丰富,举凡政治、经济、军事、法律、文化、教育、天文、地理、民族等各种与国计民生相关的大事或经史典籍中的问题,都可以作为策问题目。
当然,那些天下大事离如今连秀才都不是的考生们比较远,所以李知州很体贴的没有出那些分量很重的题目,而是直接让考生们写一写,如果他们是李知州的话,应该如何才能将深州治理的更好。
都是在本地土生土长的人物,其中不乏目光敏锐,富有远见卓识的英才,其中有些人早就看李知州的施政举措不顺眼了,如今能有机会代其‘治理’州县,自然将自己心中所想洋洋洒洒、一条一条的写了出来。
赵彦看过题目后,却暗地里对李知州啐了一口,这明显是个坑,埋得就是那些看李知州不顺眼的考生。
这李知州贪财诡诈,靠溜须拍马混到如今的位置上,此次做为‘抡才小典’的主考官,会这么大方的让人写文章批评自己吗?
政客不是政治家,他们永远是世上思想最诡异的人,没有之一,而李知州绝对称不上政治家,只能算是一名政客。
想通了这一点,那这篇策论如何写,赵彦心中已然有数了,无非是拍李知州马匹罢了,赵彦对此没有心理负担,打好腹稿后,一篇马屁文章便一挥而就。
至于最后那首应物诗,李知州给出的题目是以‘竹’为题,让考生们作一首咏物诗词,诗也可,词也可。
好嘛,李知州前边让人写时务策拍他的马屁,后面又借竹子来隐喻他的清高,既想当婊子又想立牌坊,也真是没谁了。
竹子是什么?竹子是草不是树,这当然是一句废话……
魏晋时期有竹林七贤,到了明代又与松、梅并称为岁寒三友,自古便是文人墨客们喜欢作诗作文歌颂的一种植物,有高洁、坚贞、正直之类的寓意。
若是说起明代以前与竹子相关的诗词,那真是不胜枚举,可惜赵彦知道的别人也知道,自然不能照抄,而明清时期咏竹的诗词,他也只记住了一首,便是清代郑板桥的《竹石》。
这首《竹石》与于谦的《石灰吟》一并收录进了小学课本里,因这两首诗风骨魁奇、词句出众,其中深意一目了然,所以赵彦到现在都还记得清清楚楚。
于谦此时还没有成为民族英雄,自然也没有被英宗朱祁镇杀害,他正巡抚山西、河南,声望日隆,而那首《石灰吟》据说是他十二岁的时候作的,年纪那么小就知道咏物言志,想来绝对会让大部分人汗颜。
对于于谦这位仁兄的大名,赵彦自然是如雷贯耳,不过此时他在考试,多想无益。
郑板桥的《竹石》若是写出来肯定能得李知州青睐,不过这么明目张胆抄袭‘后辈’的诗词,赵彦心里还真有点别扭。就算这首诗没作好,应该也不影响自己通过县试,赵彦想到这儿便打消了抄袭的念头,决定自己作一首蒙混过去。
《咏竹》,青竹幽幽多茎节,参天成林思无邪……勉强作了一首七言诗,时间看起来还早,却已有人起身开始交卷了。
赵彦不愿久等,便也跟着起身将卷子放到李知州桌案上,这次李知州倒是没给他使什么眼色,只是略微点了点头,之后便闭上眼睛开始养神,想必还未从腹泻的痛苦中回复过来。
&nb...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