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章 附录三下略:陈述道德,考察安危 (2) (1/2)
18小说网 www.18xs.com,六韬·鬼谷子谋略全本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一项法令违背了民众的利益,那么其他法令也就无法实行;一项恶政实施了,也就等于跟百姓结下了很多冤仇。因此,对顺从的民众就要施行善政,对顽固凶残的刁民就要严加惩处,这样国家的法令才能得以顺利地推行,而民众也不会有怨恨之言了。如果用民众怨恨的法令去治理怨恨的民众,就会违背常规;如果用民众仇视的法规去约束仇视的民众,其所引发的灾祸是无法制止的。治理国家,管理民众,就要让他们心平气和;要做到心平气和,政治就必须清明。民众各得其所,国家就会太平无事。
犯上作乱的人受到尊重,贪婪卑鄙的人富有,这样的情况就算有一个贤明的君主,也不能很好地治理天下。犯上作乱的人被诛杀,贪婪卑鄙的人被关押,只有这样,教化才能得以施行,而种种坏事就会悄然消去。廉洁、淡泊名利的人,不能以官位、俸禄相诱而求得;有节操、讲义气的人,不能以严威、重刑相要挟。所以,英明的君主要想得到贤才,一定要了解他的品性而施以不同的方式。想要招致高尚清廉的人,一定要重修礼节;想要网罗重气节大义的人,一定要重修道义。这样不仅可以招致贤士,君主英明的声名也可以保全。
圣人和君子都知道国家强盛和衰弱的根本,通晓国家成功和失败的端倪,审查明确治理乱世的时机,能够把握好进退的分寸。即使是贫困,也不会贪图亡国的高官;即使是困苦,也绝不贪图乱世的俸禄。隐姓埋名却有治理天下邦国之道的人,会在时机到来的时候出山,所以一出山就会身居要职;君主的志向跟自己的志向相投,就可以建立不朽的功勋。所以他们的谋略高深,并且能名扬后世。
圣明的君主发动战争,并不是因为他喜欢打仗,而是要用战争去诛灭强暴、讨伐乱贼。而以正义之师去讨伐不义之师,就好像挖掘开长江、黄河的水去浇灭一个小小的火把一样,也好像是在深渊边推挤摇摇欲坠的人一样,肯定能够夺取胜利。圣明的君主之所以悠闲恬淡而不急于进攻,是不愿意造成过多的人员和物质损耗。兵器,是不祥之物,天道厌恶它,不得已的时候才会使用它,这是符合“天道”的。人生活在“道”中,就像鱼生活在水中,得到水才能生存,没有水就要死亡。所以,君子常常感到恐惧,而不敢违背“道”。朝政被豪强把持,国家的威望就会衰弱;生杀大权掌握在喜欢杀戮的人手里,国家的威望就衰竭了;豪强如果俯首听命,那么国家就可以长久维持;生杀大权掌握在君主的手里,国家才会变得安定。人民生活穷困,国家就没有可以储备的东西;百姓生活富足,国家才会安乐。
贤臣被重用,奸佞的人就会被排斥在外;奸臣被重用,贤能的人就会被置于死地。如果内外失去了应有的次序,国家就会祸乱无穷。
大臣自比君主,众多奸邪就会乘机聚集;大臣享有君主那样的尊崇,上下就会名分不分;君主沦为臣下的地位,上下的秩序就会被颠倒了。
伤害贤才的人,祸乱就要殃及他的子孙三代;埋没贤才的人,他的自身就要受到祸害;嫉妒贤才的人,他的名声就不能予以保全;积极引进贤才的人,福泽会流布于子孙后代。因此,君子急切推举贤才,这样他美好的名声才会被广为传颂。
让一个人得到利益而使一百个人遭到损害,民众就会离开城郭;让一个人得到利益而使一万个人遭到损害,全国人民的心就不会团结。除掉一个人能让一百个人得利,人民就会感激他的恩泽;除掉一个人而让一万个人得利,政局就不会发生动乱。
“下略”主要讲的是国家盛衰的原因。为人君主者看了“下略”就能明白如何从源头上治理国家,从而审查治理国家的纲纪。身为君主要视天下为己任,明白广大百姓的心声,制定出符合广大人民利益的政令。在人才的选用上要亲贤远佞,使贤人归附,而让奸佞之徒远... -->>
一项法令违背了民众的利益,那么其他法令也就无法实行;一项恶政实施了,也就等于跟百姓结下了很多冤仇。因此,对顺从的民众就要施行善政,对顽固凶残的刁民就要严加惩处,这样国家的法令才能得以顺利地推行,而民众也不会有怨恨之言了。如果用民众怨恨的法令去治理怨恨的民众,就会违背常规;如果用民众仇视的法规去约束仇视的民众,其所引发的灾祸是无法制止的。治理国家,管理民众,就要让他们心平气和;要做到心平气和,政治就必须清明。民众各得其所,国家就会太平无事。
犯上作乱的人受到尊重,贪婪卑鄙的人富有,这样的情况就算有一个贤明的君主,也不能很好地治理天下。犯上作乱的人被诛杀,贪婪卑鄙的人被关押,只有这样,教化才能得以施行,而种种坏事就会悄然消去。廉洁、淡泊名利的人,不能以官位、俸禄相诱而求得;有节操、讲义气的人,不能以严威、重刑相要挟。所以,英明的君主要想得到贤才,一定要了解他的品性而施以不同的方式。想要招致高尚清廉的人,一定要重修礼节;想要网罗重气节大义的人,一定要重修道义。这样不仅可以招致贤士,君主英明的声名也可以保全。
圣人和君子都知道国家强盛和衰弱的根本,通晓国家成功和失败的端倪,审查明确治理乱世的时机,能够把握好进退的分寸。即使是贫困,也不会贪图亡国的高官;即使是困苦,也绝不贪图乱世的俸禄。隐姓埋名却有治理天下邦国之道的人,会在时机到来的时候出山,所以一出山就会身居要职;君主的志向跟自己的志向相投,就可以建立不朽的功勋。所以他们的谋略高深,并且能名扬后世。
圣明的君主发动战争,并不是因为他喜欢打仗,而是要用战争去诛灭强暴、讨伐乱贼。而以正义之师去讨伐不义之师,就好像挖掘开长江、黄河的水去浇灭一个小小的火把一样,也好像是在深渊边推挤摇摇欲坠的人一样,肯定能够夺取胜利。圣明的君主之所以悠闲恬淡而不急于进攻,是不愿意造成过多的人员和物质损耗。兵器,是不祥之物,天道厌恶它,不得已的时候才会使用它,这是符合“天道”的。人生活在“道”中,就像鱼生活在水中,得到水才能生存,没有水就要死亡。所以,君子常常感到恐惧,而不敢违背“道”。朝政被豪强把持,国家的威望就会衰弱;生杀大权掌握在喜欢杀戮的人手里,国家的威望就衰竭了;豪强如果俯首听命,那么国家就可以长久维持;生杀大权掌握在君主的手里,国家才会变得安定。人民生活穷困,国家就没有可以储备的东西;百姓生活富足,国家才会安乐。
贤臣被重用,奸佞的人就会被排斥在外;奸臣被重用,贤能的人就会被置于死地。如果内外失去了应有的次序,国家就会祸乱无穷。
大臣自比君主,众多奸邪就会乘机聚集;大臣享有君主那样的尊崇,上下就会名分不分;君主沦为臣下的地位,上下的秩序就会被颠倒了。
伤害贤才的人,祸乱就要殃及他的子孙三代;埋没贤才的人,他的自身就要受到祸害;嫉妒贤才的人,他的名声就不能予以保全;积极引进贤才的人,福泽会流布于子孙后代。因此,君子急切推举贤才,这样他美好的名声才会被广为传颂。
让一个人得到利益而使一百个人遭到损害,民众就会离开城郭;让一个人得到利益而使一万个人遭到损害,全国人民的心就不会团结。除掉一个人能让一百个人得利,人民就会感激他的恩泽;除掉一个人而让一万个人得利,政局就不会发生动乱。
“下略”主要讲的是国家盛衰的原因。为人君主者看了“下略”就能明白如何从源头上治理国家,从而审查治理国家的纲纪。身为君主要视天下为己任,明白广大百姓的心声,制定出符合广大人民利益的政令。在人才的选用上要亲贤远佞,使贤人归附,而让奸佞之徒远...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