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小说网 www.18xs.com,新三国翔龙风云录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第0十0章破黄巾龙威扬(二)
当黄巾军败逃后,吴骏带着众将来到北海城下。太史慈在吴骏的示意之下上前问话:“在下东莱太史慈,几日前奉太守孔大人之命前往庐江搬借援兵;今卫侯吴骏已率军前来,击退黄巾贼党。不知城上是哪一位将军当值,还请劳烦转告孔大人一声,太史慈幸不辱命,已请来援军,特回复命,还请大人开门一叙!”太史慈朗声向城上的守卫说道,同时张弓搭箭把卫侯吴骏写给孔融的书函射向城中。
“打开城门,迎接子义与卫侯大军!”原来方才震天的擂鼓与征战早已惊动北海城内的官员与百姓,孔融也早早来到城门之上观战。多日的征战使得孔融不得不小心谨慎,方才看到吴骏的几路大军对付黄巾贼党时犹如切菜砍瓜似的情形,让城上的孔融震撼不已。虽然此前自己也曾见过吴骏与太史慈两人,但在他看清太史慈的真面容与吴骏的书函之后,确信城外确是援军无疑,孔融才敢命人把城门打开,让吴骏及太史慈等人入城。
在城门打开之后,吴骏带着麾下众将鱼跃贯入城中,而孔融带着北海的大小官员早就列队两旁迎接吴骏大军。自从虎牢关一战后,吴骏就再也没有见过孔融,而那一次孔融与曹操走得很近,两人也只是闲谈几句而已。对他的认识,很多还是停留在历史的记忆中:孔融,字文举,鲁国人,乃孔子二十世代孙。灵帝时,辟司徒。中平初年,举高第,为侍御史。后辟司空府,拜中军候,迁虎贲中郎将。因得罪董卓,被贬至北海郡为相。但孔融“七岁让梨”的故事,加上孔融身为“建安七子”之首,使得他流传千古,世人皆知。
“太史慈见过孔大人,看到大人与北海城安然无恙,我就放心了。”太史慈上前向孔融作揖见礼。“子义孝义无双,此次若无子义,北海恐早已沦为贼党鱼肉!子义之恩,堪比天高!若子义不弃,请子义屈尊为护军都尉,替我统领北海全城兵马,如何?”太史慈单枪匹马独闯敌营,千里请来援军之事,早已在北海境内流传开来,都将他当作是北海的英雄。此时孔融麾下严重缺乏武将,就想通过高官笼络住太史慈,希望他能为自己效力,以保北海平安。“小子仅为一通讯小兵,何功之有?小子乃山野乡民,护军都尉乃身系全城安危,小子怎能胜任?若论功劳,还得数卫侯。若非卫侯不辞劳苦,千里驰援,你我恐无相见之日!”太史慈杀出重围,前去搬兵,并非为了名利仅为孝道。只见他巧妙地将话题引开,把吴骏介绍给孔融。
“庐江吴骏见过孔北海!大人诗文名满天下,更兼力抗贼党,坚贞不屈,在下钦佩万分!”在看到太史慈拒绝孔融的官位,心中一喜,上前给孔融见礼,同时替太史慈解围。吴骏对孔融还是十分推崇的,对他的赞誉有理有节,毫不矫情。“卫侯谬赞了。自从上次虎牢关一别,卫侯大人风采更胜从前,此次多亏卫侯及时赶到,才能击退贼党,老夫代表全城百姓谢过卫侯!”孔融其实早就注意到吴骏了,在看到太史慈无意效力自己之后,虽有些不甘,但也无可奈何,只能转而与吴骏相见。看着眼前这位高大身材、剑眉朗目的年轻人,孔融笑意盈盈地回礼着。
随后,吴骏及其麾下众将在孔融的带领之下来到孔府大厅。在众人正坐之后,孔融又给吴骏介绍起了北海官员与其他人,其中,令吴骏大感惊讶的是在这兵荒马乱的北海城里,竟然有三位名人,他们分别是程秉程德枢、田豫田国让、国渊国子尼。他们三人都是因为仰慕孔融的才学,分别从汝南、辽东等地赶来与孔融以文会友的,不料没过几日便发生了黄巾军暴动的事件,三人被困北海。在这三人中,最为出名的是国渊,他是经学大师郑玄的高足,精通史学、素有智谋。在历史上他是魏国著名的政治大臣,功绩比得上枣祗、袁涣等人,历任长史、太仆等职。吴骏凭借着渊博的才学和超越他们几千年的历史知识与孔融、程秉、田豫、国渊等人相谈甚欢;孔融他们对吴骏的学识大为钦佩,对吴骏能千里驰援徐州、北海之举深为感动。但孔融与吴骏的谈话重点主要还是在如何歼灭管亥溃败的余部贼党上。
“卫侯,此次贼党虽败,但其主力尤存,人数众多,不日之后定会再次来袭,不知卫侯可有歼敌良策?”孔融虽然在文学创作上颇有造诣,但是对于行军布阵之事就如门外汉一般,兼之麾下并无能征善战之将,眼下也只能求助于吴骏了。“大人请放心!若是大人相信,退敌之事就由我代劳指挥,大人只需在在府中静候佳音即可。”吴骏一路之上都在思考着这个问题,对于孔融的提问早有腹稿。对于行军征战,最忌号令不一、将令不明,所以吴骏恳请孔融暂由自己统筹指挥。“如此甚好!那就有劳卫侯了,北海三万兵马就由卫侯全权指挥,不听卫侯将领者力斩不赦!”孔融现在只能抓住吴骏这根救命稻草了,对于吴骏的要求一并答应,把自己的北海太守令印交给了吴骏。
从太守府回到临时住所,吴骏马上召集麾下众将召开军事会议商讨破敌良策,以求以最... -->>
第0十0章破黄巾龙威扬(二)
当黄巾军败逃后,吴骏带着众将来到北海城下。太史慈在吴骏的示意之下上前问话:“在下东莱太史慈,几日前奉太守孔大人之命前往庐江搬借援兵;今卫侯吴骏已率军前来,击退黄巾贼党。不知城上是哪一位将军当值,还请劳烦转告孔大人一声,太史慈幸不辱命,已请来援军,特回复命,还请大人开门一叙!”太史慈朗声向城上的守卫说道,同时张弓搭箭把卫侯吴骏写给孔融的书函射向城中。
“打开城门,迎接子义与卫侯大军!”原来方才震天的擂鼓与征战早已惊动北海城内的官员与百姓,孔融也早早来到城门之上观战。多日的征战使得孔融不得不小心谨慎,方才看到吴骏的几路大军对付黄巾贼党时犹如切菜砍瓜似的情形,让城上的孔融震撼不已。虽然此前自己也曾见过吴骏与太史慈两人,但在他看清太史慈的真面容与吴骏的书函之后,确信城外确是援军无疑,孔融才敢命人把城门打开,让吴骏及太史慈等人入城。
在城门打开之后,吴骏带着麾下众将鱼跃贯入城中,而孔融带着北海的大小官员早就列队两旁迎接吴骏大军。自从虎牢关一战后,吴骏就再也没有见过孔融,而那一次孔融与曹操走得很近,两人也只是闲谈几句而已。对他的认识,很多还是停留在历史的记忆中:孔融,字文举,鲁国人,乃孔子二十世代孙。灵帝时,辟司徒。中平初年,举高第,为侍御史。后辟司空府,拜中军候,迁虎贲中郎将。因得罪董卓,被贬至北海郡为相。但孔融“七岁让梨”的故事,加上孔融身为“建安七子”之首,使得他流传千古,世人皆知。
“太史慈见过孔大人,看到大人与北海城安然无恙,我就放心了。”太史慈上前向孔融作揖见礼。“子义孝义无双,此次若无子义,北海恐早已沦为贼党鱼肉!子义之恩,堪比天高!若子义不弃,请子义屈尊为护军都尉,替我统领北海全城兵马,如何?”太史慈单枪匹马独闯敌营,千里请来援军之事,早已在北海境内流传开来,都将他当作是北海的英雄。此时孔融麾下严重缺乏武将,就想通过高官笼络住太史慈,希望他能为自己效力,以保北海平安。“小子仅为一通讯小兵,何功之有?小子乃山野乡民,护军都尉乃身系全城安危,小子怎能胜任?若论功劳,还得数卫侯。若非卫侯不辞劳苦,千里驰援,你我恐无相见之日!”太史慈杀出重围,前去搬兵,并非为了名利仅为孝道。只见他巧妙地将话题引开,把吴骏介绍给孔融。
“庐江吴骏见过孔北海!大人诗文名满天下,更兼力抗贼党,坚贞不屈,在下钦佩万分!”在看到太史慈拒绝孔融的官位,心中一喜,上前给孔融见礼,同时替太史慈解围。吴骏对孔融还是十分推崇的,对他的赞誉有理有节,毫不矫情。“卫侯谬赞了。自从上次虎牢关一别,卫侯大人风采更胜从前,此次多亏卫侯及时赶到,才能击退贼党,老夫代表全城百姓谢过卫侯!”孔融其实早就注意到吴骏了,在看到太史慈无意效力自己之后,虽有些不甘,但也无可奈何,只能转而与吴骏相见。看着眼前这位高大身材、剑眉朗目的年轻人,孔融笑意盈盈地回礼着。
随后,吴骏及其麾下众将在孔融的带领之下来到孔府大厅。在众人正坐之后,孔融又给吴骏介绍起了北海官员与其他人,其中,令吴骏大感惊讶的是在这兵荒马乱的北海城里,竟然有三位名人,他们分别是程秉程德枢、田豫田国让、国渊国子尼。他们三人都是因为仰慕孔融的才学,分别从汝南、辽东等地赶来与孔融以文会友的,不料没过几日便发生了黄巾军暴动的事件,三人被困北海。在这三人中,最为出名的是国渊,他是经学大师郑玄的高足,精通史学、素有智谋。在历史上他是魏国著名的政治大臣,功绩比得上枣祗、袁涣等人,历任长史、太仆等职。吴骏凭借着渊博的才学和超越他们几千年的历史知识与孔融、程秉、田豫、国渊等人相谈甚欢;孔融他们对吴骏的学识大为钦佩,对吴骏能千里驰援徐州、北海之举深为感动。但孔融与吴骏的谈话重点主要还是在如何歼灭管亥溃败的余部贼党上。
“卫侯,此次贼党虽败,但其主力尤存,人数众多,不日之后定会再次来袭,不知卫侯可有歼敌良策?”孔融虽然在文学创作上颇有造诣,但是对于行军布阵之事就如门外汉一般,兼之麾下并无能征善战之将,眼下也只能求助于吴骏了。“大人请放心!若是大人相信,退敌之事就由我代劳指挥,大人只需在在府中静候佳音即可。”吴骏一路之上都在思考着这个问题,对于孔融的提问早有腹稿。对于行军征战,最忌号令不一、将令不明,所以吴骏恳请孔融暂由自己统筹指挥。“如此甚好!那就有劳卫侯了,北海三万兵马就由卫侯全权指挥,不听卫侯将领者力斩不赦!”孔融现在只能抓住吴骏这根救命稻草了,对于吴骏的要求一并答应,把自己的北海太守令印交给了吴骏。
从太守府回到临时住所,吴骏马上召集麾下众将召开军事会议商讨破敌良策,以求以最...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