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小说网 www.18xs.com,楚汉争鼎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第352章红顶商人
秭陵,楚王宫上书房。
项庄正召开御前会议,议题是怎么解决粮食短缺的问题,参与会议的除了令尹项他,还有上大夫武涉、卫将军毕书以及百里贤等人。
粮食短缺的确已经成为困扰楚国的头号难题了。
看看人家刘邦,刚刚征发五六十万大军跟匈奴人打了一大仗,气都没喘,立刻又征发几十万大军准备攻打荆襄了,再看看楚国,十年积蓄好不容易才赞下了一百万石粮食,可是巴蜀、淮南两仗打下来,差不多就见底了。
巴蜀虽说是粮仓,可存粮都运去咸阳了,楚军并没有捞到什么油水。
江陵倒是有粮食,可杜洪那个老匹夫在城破之前竟然一把火烧了仓廪,江陵城内的军械物资倒是没什么损失,可仓廪里积攒的五六十万石粮食却全化成了灰,要不是这样,荆襄之战楚国怎么也能征发十几二十万大军。
项庄沉吟了片刻,说道:“荆襄之战,最后说不得还是得征发大军。”
荆襄之战,楚军虽说是以逸待劳,又有坚城可守,还有高初坐镇,可如果汉国发动几十万大军来攻打,还有彭越的梁国大军,楚军能不能守得住还真的难说,一旦江陵告急,项庄当然不能坐视不理,发动大军前往救援那是必然的。
而且救兵如救火,楚国现在就得做好发兵的准备。
毕书冲项庄一揖,说道:“大王,征召府兵不是问题,江东五郡的府兵已经补足,只需一纸诏令,半个月内就能召集二十万大军!”
“等等,等等等等。”项他急摇手道,“二十万大军?!大王,现在太仓里可就剩下几万石粮食了,这都已经是夏季了,这风灾可是说来就来,这点粮食还得留着救急呢,这时候征召二十万大军,将士们吃什么?臣可变不出粮食来。”
项庄苦笑:“寡人也没说要从太仓支粮啊?再说这几万石粮食哪够啊?”
项他说道:“不从太仓支粮,粮食从哪来?自推行变法以来,江东各大世家、各郡士族跟朝廷的关系就一直很僵,再想从他们那里借粮恐怕是不可能了,强行征粮、或者从市场上大量购买的话,则肯定会引发人心动荡以及楚地粮价的飞涨。”
项庄默默点头,强行征粮是绝对不行的,现在楚国的变法才刚刚有点成果,老百姓也已经慢慢认可了新法,这时候可不能干杀鸡取卵的蠢事,哪怕是向世家、士族征粮也不行,世家、士族同样是楚国百姓,而且还是百姓中的精英,岂能随便得罪?
不过,项他的另外半句话却提醒了项庄,为什么不从民间购粮?
单单从秭陵粮市上购粮肯定不行,秭陵粮市不大,每天的交易量也就几千石,你一家伙全买走了,秭陵城内的官员、士绅、家属还有手工业者可就没饭吃了,这样一来,肯定会导致粮市扭曲,粮价出现飞涨,这是肯定不行的。
但是,从整个江东乃至整个楚国购买粮食却是完全可以的。
楚国的税率是十税一,换句话说,百姓上缴国库的粮食仅仅只是收成的十分之一,所以国库虽然拮据,可百姓家里却有余粮,虽说每家每户手中的余粮都不多,三五几石的,可要是拢到了一块,那总量就相当可观了!
不仅江东,荆襄四郡、巴蜀两郡的百姓恐怕也有不少余粮。
当然,百姓手里有余粮是一回事,他们愿不愿意卖又是另一回事。
在古代华夏,主体经济模式是小农经济,所谓小农经济,就是每家每户都能生产几乎所有的生活必需品,他们自己种地、自己织布,自己养鸡养鸭,他们几乎不需要从市场上购买商品来改善生活,这种情形之下,他们是不会出卖多余口粮的。
譬如现在的汉国、齐国、赵国、梁国、燕国等等,都是小农经济,在这些国家,政府要想从百姓手里买粮食,基本就是痴心妄想!
此前项庄一直没有想到这一点,也是基于这样的惯性思维。
但是事实上,楚国却是个例外,楚国从变法之初便大力奖励工商,经过十年的发展,楚国的工商业已经相当发达,不仅商品式样、种类、品质有了长足发展,而且随着大型手工业作坊的出现,商品价格也出现了大幅度的下降。
在楚国,百姓自己种麻织布,远不如从市场上直接购买,自己种粮酿酒,也远不如直接购买酒坊的白酒便宜,而且味道纯正,其余诸如农具、纸张、书藉、餐具等,更是只能从市场上购买,可这些都需要货币,易货贸易已经消亡了。
所以,楚国百姓出卖多余口粮的意愿就要强烈得多,他们只有将多余的口粮变卖成为货币,才能从市场上购买商品... -->>
第352章红顶商人
秭陵,楚王宫上书房。
项庄正召开御前会议,议题是怎么解决粮食短缺的问题,参与会议的除了令尹项他,还有上大夫武涉、卫将军毕书以及百里贤等人。
粮食短缺的确已经成为困扰楚国的头号难题了。
看看人家刘邦,刚刚征发五六十万大军跟匈奴人打了一大仗,气都没喘,立刻又征发几十万大军准备攻打荆襄了,再看看楚国,十年积蓄好不容易才赞下了一百万石粮食,可是巴蜀、淮南两仗打下来,差不多就见底了。
巴蜀虽说是粮仓,可存粮都运去咸阳了,楚军并没有捞到什么油水。
江陵倒是有粮食,可杜洪那个老匹夫在城破之前竟然一把火烧了仓廪,江陵城内的军械物资倒是没什么损失,可仓廪里积攒的五六十万石粮食却全化成了灰,要不是这样,荆襄之战楚国怎么也能征发十几二十万大军。
项庄沉吟了片刻,说道:“荆襄之战,最后说不得还是得征发大军。”
荆襄之战,楚军虽说是以逸待劳,又有坚城可守,还有高初坐镇,可如果汉国发动几十万大军来攻打,还有彭越的梁国大军,楚军能不能守得住还真的难说,一旦江陵告急,项庄当然不能坐视不理,发动大军前往救援那是必然的。
而且救兵如救火,楚国现在就得做好发兵的准备。
毕书冲项庄一揖,说道:“大王,征召府兵不是问题,江东五郡的府兵已经补足,只需一纸诏令,半个月内就能召集二十万大军!”
“等等,等等等等。”项他急摇手道,“二十万大军?!大王,现在太仓里可就剩下几万石粮食了,这都已经是夏季了,这风灾可是说来就来,这点粮食还得留着救急呢,这时候征召二十万大军,将士们吃什么?臣可变不出粮食来。”
项庄苦笑:“寡人也没说要从太仓支粮啊?再说这几万石粮食哪够啊?”
项他说道:“不从太仓支粮,粮食从哪来?自推行变法以来,江东各大世家、各郡士族跟朝廷的关系就一直很僵,再想从他们那里借粮恐怕是不可能了,强行征粮、或者从市场上大量购买的话,则肯定会引发人心动荡以及楚地粮价的飞涨。”
项庄默默点头,强行征粮是绝对不行的,现在楚国的变法才刚刚有点成果,老百姓也已经慢慢认可了新法,这时候可不能干杀鸡取卵的蠢事,哪怕是向世家、士族征粮也不行,世家、士族同样是楚国百姓,而且还是百姓中的精英,岂能随便得罪?
不过,项他的另外半句话却提醒了项庄,为什么不从民间购粮?
单单从秭陵粮市上购粮肯定不行,秭陵粮市不大,每天的交易量也就几千石,你一家伙全买走了,秭陵城内的官员、士绅、家属还有手工业者可就没饭吃了,这样一来,肯定会导致粮市扭曲,粮价出现飞涨,这是肯定不行的。
但是,从整个江东乃至整个楚国购买粮食却是完全可以的。
楚国的税率是十税一,换句话说,百姓上缴国库的粮食仅仅只是收成的十分之一,所以国库虽然拮据,可百姓家里却有余粮,虽说每家每户手中的余粮都不多,三五几石的,可要是拢到了一块,那总量就相当可观了!
不仅江东,荆襄四郡、巴蜀两郡的百姓恐怕也有不少余粮。
当然,百姓手里有余粮是一回事,他们愿不愿意卖又是另一回事。
在古代华夏,主体经济模式是小农经济,所谓小农经济,就是每家每户都能生产几乎所有的生活必需品,他们自己种地、自己织布,自己养鸡养鸭,他们几乎不需要从市场上购买商品来改善生活,这种情形之下,他们是不会出卖多余口粮的。
譬如现在的汉国、齐国、赵国、梁国、燕国等等,都是小农经济,在这些国家,政府要想从百姓手里买粮食,基本就是痴心妄想!
此前项庄一直没有想到这一点,也是基于这样的惯性思维。
但是事实上,楚国却是个例外,楚国从变法之初便大力奖励工商,经过十年的发展,楚国的工商业已经相当发达,不仅商品式样、种类、品质有了长足发展,而且随着大型手工业作坊的出现,商品价格也出现了大幅度的下降。
在楚国,百姓自己种麻织布,远不如从市场上直接购买,自己种粮酿酒,也远不如直接购买酒坊的白酒便宜,而且味道纯正,其余诸如农具、纸张、书藉、餐具等,更是只能从市场上购买,可这些都需要货币,易货贸易已经消亡了。
所以,楚国百姓出卖多余口粮的意愿就要强烈得多,他们只有将多余的口粮变卖成为货币,才能从市场上购买商品...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