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6章 此床非彼床 (2/2)
18小说网 www.18xs.com,符宝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
答案就是李白“床前明月光”里所说的那张床,古称胡床,也就是现代人口中的马扎。
当时的游牧民族兄弟带给了我们很多耳目一新的东西,其中就有他们翻身下马,从马背上打开的一个扎捆的东西,坐在屁股底下,也就是马扎。
这东西到现在很多人还在用,出去乘个凉,逛个公园带个马扎最方便不过。
而当时的人就称其为胡床。
李白这首静夜思他说的床也就是马扎,语境清晰,动作清楚,那就是李白拎着一个马扎,坐在院子里,在明月下思乡。
这很直观,如果李白这张床真的是我们通常所说的床,那我们躺在床上怎么举头,怎么低头?你躺在床上看上空,压根不需要举头这个动作,直接睁开眼看到的就是上空,想看地面的时候应该是撑着身子“探头”向下看,而不是低头。
李白要真是那样躺在床上,只能是“睁眼”望明月,“探头”思故乡了。
而且如果是对中国建筑史有了解的人,基本都会知道唐代建筑门窗非常小,门是板门不透光,宋代以后才出现隔扇门,中国现存的唐代建筑全国只有四座,比如山西佛光寺,窗户非常小,月亮的光几乎不可能进入室内。
尤其当窗户糊上纸后,月光更是绝对进不来的。所以李白是坐在院子里,在马扎上一边看月亮一边思乡。
还有一首诗,也是李白写的,《长干行》“妾发初覆额,折花门前剧。郎骑竹马来,绕床弄青梅。”诗中以小女孩的口吻说,我小时候拿了一个马扎坐在门口,折了一支花在门前玩耍,小男孩骑着竹马,围着我绕圈起腻。意思很清晰。
但如果你要按照我们现代人说的床的意思解读就会很诡异,中国的床都是顶着墙壁放的,现代人大多都是这样,家里的床摆放位置都有一头是顶着墙放,古人则更甚,基本都是两面靠墙的。只看前两句,还可以解释成小女孩在门前折花玩耍,但后半句一开始,小男孩进屋了,绕着一个躺在一张两面顶墙的“床”上的小女孩绕圈起腻?他要能真的完整绕过去一圈就是幽灵了。
所以古诗中的床,十有八九都是指的胡床,也就是马扎。当然,这也不是说所有古诗中的床都是指的胡床,《诗经》中“十月蟋蟀,人我床下。”说的就是床是睡觉的家具了。
十月天冷了,蟋蟀进屋钻到我床下,极具诗情画意。床,在早期是卧具,更是坐具,《说文》中解释,“床,安身之坐者。”它主要指的还是用来坐的胡床。
哭笑不得的给周明落讲解了一点文化传承的概念,毕老才又哑然失笑的看向前方那中年男子。对方抬着一个正儿八经的罗汉床,却说那是李白诗中的马扎,这不是贻笑大方么。
而周明落此刻则一样是汗颜不已的暗中庆幸,还好有毕老给他讲了这么浅显的基本常识……不然他直到今天还会以为李白那首诗里的床指的依旧是现代人口中睡觉用的床。
但这也怪不得现代人,主要是古人的名词一般都比较宽泛,一个名词可能对应几种事物,比如床即可以指睡觉用的床,也可以指胡床马扎,但现代人的名词却是分类清晰,床就是指的睡觉用的床,马扎就叫马扎,完全两不相干。
这要不是有人研究家具,恐怕还真不容易分辨出来。他以前的半吊子家具水平,大多是侧重的材质方面,你要他辨认一张床是什么木头做的,他可能还懂些,但对于这些历史文化内涵了解还真不多,毕竟中国五千年文化历史太多太广泛了,他除非去刻意钻研,否则很难了解太多。
不过在汗颜中,周明落脑中却蓦地泛起一个古怪的念头,他可是记得以前看过一些奇怪的打油诗,什么“床前明月光,地上鞋两双……”
原本他还觉得这些打油诗也蛮有韵味,挺有意思的,可现在看来那就是一悲剧了。
就是和前方那个大气中年一样的悲剧,不懂历史文化,轻易就被人忽悠的一塌糊涂。
(ps:收藏,跪求收藏~新书强烈需要支持~)
/>
答案就是李白“床前明月光”里所说的那张床,古称胡床,也就是现代人口中的马扎。
当时的游牧民族兄弟带给了我们很多耳目一新的东西,其中就有他们翻身下马,从马背上打开的一个扎捆的东西,坐在屁股底下,也就是马扎。
这东西到现在很多人还在用,出去乘个凉,逛个公园带个马扎最方便不过。
而当时的人就称其为胡床。
李白这首静夜思他说的床也就是马扎,语境清晰,动作清楚,那就是李白拎着一个马扎,坐在院子里,在明月下思乡。
这很直观,如果李白这张床真的是我们通常所说的床,那我们躺在床上怎么举头,怎么低头?你躺在床上看上空,压根不需要举头这个动作,直接睁开眼看到的就是上空,想看地面的时候应该是撑着身子“探头”向下看,而不是低头。
李白要真是那样躺在床上,只能是“睁眼”望明月,“探头”思故乡了。
而且如果是对中国建筑史有了解的人,基本都会知道唐代建筑门窗非常小,门是板门不透光,宋代以后才出现隔扇门,中国现存的唐代建筑全国只有四座,比如山西佛光寺,窗户非常小,月亮的光几乎不可能进入室内。
尤其当窗户糊上纸后,月光更是绝对进不来的。所以李白是坐在院子里,在马扎上一边看月亮一边思乡。
还有一首诗,也是李白写的,《长干行》“妾发初覆额,折花门前剧。郎骑竹马来,绕床弄青梅。”诗中以小女孩的口吻说,我小时候拿了一个马扎坐在门口,折了一支花在门前玩耍,小男孩骑着竹马,围着我绕圈起腻。意思很清晰。
但如果你要按照我们现代人说的床的意思解读就会很诡异,中国的床都是顶着墙壁放的,现代人大多都是这样,家里的床摆放位置都有一头是顶着墙放,古人则更甚,基本都是两面靠墙的。只看前两句,还可以解释成小女孩在门前折花玩耍,但后半句一开始,小男孩进屋了,绕着一个躺在一张两面顶墙的“床”上的小女孩绕圈起腻?他要能真的完整绕过去一圈就是幽灵了。
所以古诗中的床,十有八九都是指的胡床,也就是马扎。当然,这也不是说所有古诗中的床都是指的胡床,《诗经》中“十月蟋蟀,人我床下。”说的就是床是睡觉的家具了。
十月天冷了,蟋蟀进屋钻到我床下,极具诗情画意。床,在早期是卧具,更是坐具,《说文》中解释,“床,安身之坐者。”它主要指的还是用来坐的胡床。
哭笑不得的给周明落讲解了一点文化传承的概念,毕老才又哑然失笑的看向前方那中年男子。对方抬着一个正儿八经的罗汉床,却说那是李白诗中的马扎,这不是贻笑大方么。
而周明落此刻则一样是汗颜不已的暗中庆幸,还好有毕老给他讲了这么浅显的基本常识……不然他直到今天还会以为李白那首诗里的床指的依旧是现代人口中睡觉用的床。
但这也怪不得现代人,主要是古人的名词一般都比较宽泛,一个名词可能对应几种事物,比如床即可以指睡觉用的床,也可以指胡床马扎,但现代人的名词却是分类清晰,床就是指的睡觉用的床,马扎就叫马扎,完全两不相干。
这要不是有人研究家具,恐怕还真不容易分辨出来。他以前的半吊子家具水平,大多是侧重的材质方面,你要他辨认一张床是什么木头做的,他可能还懂些,但对于这些历史文化内涵了解还真不多,毕竟中国五千年文化历史太多太广泛了,他除非去刻意钻研,否则很难了解太多。
不过在汗颜中,周明落脑中却蓦地泛起一个古怪的念头,他可是记得以前看过一些奇怪的打油诗,什么“床前明月光,地上鞋两双……”
原本他还觉得这些打油诗也蛮有韵味,挺有意思的,可现在看来那就是一悲剧了。
就是和前方那个大气中年一样的悲剧,不懂历史文化,轻易就被人忽悠的一塌糊涂。
(ps:收藏,跪求收藏~新书强烈需要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