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小说网 www.18xs.com,重生美国当大师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
——节选自鸿渐《再估(学衡)》
“鸿渐先生的那篇《再估(学衡)》尽显他留洋绅士的骑士风度,只不过这里是中国,费厄泼赖精神应该缓行……”
——节选自鲁迅《再再估(学衡)》
“风声先生的《再再估(学衡)》让我很是讶异。风君笔法诚为老辣,胸襟却颇偏狭,他的文章似是出自绍兴师爷之手……”
——节选自鸿渐《再再再估(学衡)》
“近日我的两位朋友风声先生和鸿渐先生因为对《学衡》派的不同意见,在《晨报副刊》上兴起了一轮笔战。我认为他们对于推广新文化运动的意志都是坚决的,只是态度不同而已……”
——节选自胡适《关于风鸿之论的一点看法》
“1922年,同为新文化运动的两员干将,却因为对于《学衡》派的不同态度在《晨报副刊》上发生了一次著名的论战,号称‘风鸿之论’。
这两位便是白话文第一人和第二人的鲁迅先生和鸿渐先生。不过他们当中究竟谁是白话文第一人这个问题,一直到今天仍然是众说纷纭。
有人认为鲁迅的《狂人日记》是第一部真正的白话文小说,因此他是毫无疑问的第一人。
但是也有人说,鸿渐先生的白话文作品不仅在量上远远多于鲁迅先生,就算在质上也要高了一筹。他的第一人之誉无可置疑。
本文不谈白话文第一人属谁这个问题,而要说说他们的杂文。
鲁迅先生的杂文被称为投枪匕首,每每刺刀见血,读之让人战战惕惕。可是他生活中却平易近人,讷言敏行,勘为良师益友。
与他相比,鸿渐先生却一向以狂生著称,性格桀骜不驯,言行肆无忌惮,他自称是‘帅到没朋友’。而他的大部分杂文反倒是雍容大度,即使讥刺也点到为止。当然有的时候他也毫不客气,据说康南海先生读了他的那篇《有为所不为》之后,气得当场吐血。
文如其人这个说法,这两位却是现实中的反例。
后来幸有胡适先生发文劝解,这两位杂文大家方在1922年底握手言和。
所以当时大家认为鲁迅先生锐利无匹,能当正印先锋官。
适之先生谨慎平和,殿后押阵最为适当。
大钊先生和仲甫先生则是左右两路领军大将。
而鸿渐先生雅量高致,乃是新文化运动主帅的不二之选,又因为他那句“帅到没朋友”,便以“袁帅”而称之。
这五位便是新文化运动的五军都督。”
——节选自《袁燕倏和新文化运动》
本文刊载于《袁燕倏研究》第一期
………………………………………………
鸣谢某乎的鹏举兄,修正和填补一下前几章的错漏。
第一,刘邦同志是魏国公卿之后,但是他还是一个老流氓。
第二,文艺复兴的那些“元典”是十字军1204年从君士坦丁堡抢回来的。
第三,“头皮痒”和“水太凉”的钱谦益其实也没有那么不堪,不过要我说,他还是死了的好。
还有一点关于中国古代服饰的内容存疑,等慕容确认之后再说。
。”
——节选自鸿渐《再估(学衡)》
“鸿渐先生的那篇《再估(学衡)》尽显他留洋绅士的骑士风度,只不过这里是中国,费厄泼赖精神应该缓行……”
——节选自鲁迅《再再估(学衡)》
“风声先生的《再再估(学衡)》让我很是讶异。风君笔法诚为老辣,胸襟却颇偏狭,他的文章似是出自绍兴师爷之手……”
——节选自鸿渐《再再再估(学衡)》
“近日我的两位朋友风声先生和鸿渐先生因为对《学衡》派的不同意见,在《晨报副刊》上兴起了一轮笔战。我认为他们对于推广新文化运动的意志都是坚决的,只是态度不同而已……”
——节选自胡适《关于风鸿之论的一点看法》
“1922年,同为新文化运动的两员干将,却因为对于《学衡》派的不同态度在《晨报副刊》上发生了一次著名的论战,号称‘风鸿之论’。
这两位便是白话文第一人和第二人的鲁迅先生和鸿渐先生。不过他们当中究竟谁是白话文第一人这个问题,一直到今天仍然是众说纷纭。
有人认为鲁迅的《狂人日记》是第一部真正的白话文小说,因此他是毫无疑问的第一人。
但是也有人说,鸿渐先生的白话文作品不仅在量上远远多于鲁迅先生,就算在质上也要高了一筹。他的第一人之誉无可置疑。
本文不谈白话文第一人属谁这个问题,而要说说他们的杂文。
鲁迅先生的杂文被称为投枪匕首,每每刺刀见血,读之让人战战惕惕。可是他生活中却平易近人,讷言敏行,勘为良师益友。
与他相比,鸿渐先生却一向以狂生著称,性格桀骜不驯,言行肆无忌惮,他自称是‘帅到没朋友’。而他的大部分杂文反倒是雍容大度,即使讥刺也点到为止。当然有的时候他也毫不客气,据说康南海先生读了他的那篇《有为所不为》之后,气得当场吐血。
文如其人这个说法,这两位却是现实中的反例。
后来幸有胡适先生发文劝解,这两位杂文大家方在1922年底握手言和。
所以当时大家认为鲁迅先生锐利无匹,能当正印先锋官。
适之先生谨慎平和,殿后押阵最为适当。
大钊先生和仲甫先生则是左右两路领军大将。
而鸿渐先生雅量高致,乃是新文化运动主帅的不二之选,又因为他那句“帅到没朋友”,便以“袁帅”而称之。
这五位便是新文化运动的五军都督。”
——节选自《袁燕倏和新文化运动》
本文刊载于《袁燕倏研究》第一期
………………………………………………
鸣谢某乎的鹏举兄,修正和填补一下前几章的错漏。
第一,刘邦同志是魏国公卿之后,但是他还是一个老流氓。
第二,文艺复兴的那些“元典”是十字军1204年从君士坦丁堡抢回来的。
第三,“头皮痒”和“水太凉”的钱谦益其实也没有那么不堪,不过要我说,他还是死了的好。
还有一点关于中国古代服饰的内容存疑,等慕容确认之后再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