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小说网 www.18xs.com,荒村拾遗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打奫毕,回至云首庙上,用罢饭起驾时生云,至西湾村落架,下小雨一指,黑夜住南河底落架后用饭毕,雷雨大作,下至四指。初一日行至王坡发云响雷,至湾村下雨二指。冰雹打贾寨有半尺许,上寺头半尺深,……后闻言贾寨人心不诚,做饭不足,大米全无,只有芋头(?)半。上帝有眼,用冰雹打之,上寺头放铳换生手,使火药不实,冰雹打之……”
有乾隆年间的《祭龙王文序》,出自中村乡间秀才手笔,骈体格式:“……圣德好生,普天降平康之赐,神龙赐福,率土沾雨露之休……”洋洋洒洒,文采飞扬,可见当年晋城乡绅的文化水准。
关于祈雨的讲究多多:举办祈雨仪式的邻村,如想借用上寺头的龙王雕像,不可以公然请走,按照规矩必须去“偷”:晚上悄悄进村将龙王雕像抬走,出村时放鞭一挂,以示知会。祈雨毕再悄悄送回,焚香供奉后离去。何故如此,已是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了。
上寺头的龙王庙坐落在二松岭,二松岭因有两棵古松树而得名。二松岭也叫卧龙山,和一条青龙的传说有关,后因本村有秀才赴京赶考未中,自觉无颜面对父老乡亲,回乡后在卧龙山上吊自杀了,于是卧龙山又叫了秀才山。那两棵古松解放后还在,于上世纪60年代被当做“四旧”砍掉了。龙王庙里原有一口天然的水井,深不见底,涝不溢,旱不枯。传说曾经有人想弄明白这口井到底有多深,就用一条长绳吊了一把斧头垂下去探查,结果绳子放完了还没有到底。拉起斧头来,却见斧刃上有血,说是不小心伤了龙鳞……这些传说和故事只有上年岁的人能讲出一点,而那口井只剩下一个遗址,遗址上新建了一口没有水的水泥井。
庙会,顾名思义,就是在寺庙附近举行的集会、祭神、娱乐和贸易活动,是民间的集市贸易形式之一。庙会是至今还活着的民俗,被一些学者称为“中国人自己的狂欢节”。
上寺头不久前修复了龙王庙,正在修复远近闻名的悬泉寺。据县志记载,悬泉寺建于唐代,庙内有五代十国时期后汉乾祐元年的经幢石刻,有北宋崇宁年间造像石碑以及元代至正四年重修该寺的碑文,石碑虽已残破,却证明了该寺的悠久历史。老人们回忆说,这座寺院兴盛的时候,有僧人一百零八名,庙产土地约有数百亩。上寺头有个地方叫碾圪垯,是因有过一米半高的巨大碾米石槽而得名,碾圪垯一带曾都是寺院的庙产。
当年的悬泉寺除了满足周边民众的宗教信仰、祈福禳灾、庙会集市,同时也承担着客栈的功能。在龙王庙的旁边至今可见一条用青石板铺设的古道,这条古道正是当年供南来北往的行人到此驻足歇息的车马大道。老人们说,从上寺头到太原,走快点需要七天,走慢点需要八天,优悠自在一点需要九天,因此留下一句“七紧八慢九消停”的老话。寺院附近曾有一座古佛池,池水由山里渗出的泉水汇集而成,水源如今还在。这股泉水烧开后不含水垢,经化验为达标的矿泉水。
上寺头的村民,祖祖辈辈赖以为生的手段不仅仅局限于种地,赵买红的爷爷就曾经是一位多才多艺的老人,会油漆、接骨、兽医等。此外,锁匠和圪炉锅匠人也不在少数。
这样一个美丽的村子,前几年差一点也成了空壳村。撤乡并镇并校后,女人们跟着孩子去上学了,男人们跟着女人出去打工了,许多村庄因此都成了空壳,颓废破败,人迹罕见。不见了炊烟袅袅、鸡鸣狗吠,不见了村童嬉戏、河水旖旎,到处是撂荒的土地。前阵子腾讯网曾围绕这个全国普遍的现象发起过一个讨论的话题,叫“谁的家园在沦陷”,参与者们字里行间对家园的失落充满惋惜和伤痛,读来令人扼腕,但在上寺头看到的却是另外一番光景。
村支书赵买红没有多少文化,不善言谈,笑容中带着一种与生俱来的宽厚善良和木讷质朴,做人却很有些远见卓识。他说:“我修起小学,请来老师,我就留住了孩子。留住了孩子,就留住了孩子的娘。办起了企业,有钱可挣,就留住了村里的男人。留住了男人就留住了一个家庭。留住所有的家庭,我就留住了这个村子,不然上寺头也早成空壳村了。”
为多了解一点关于祈雨的细节,赵买红派他的小儿子带着我们沿着当年祈雨的道路走了一遍。
穿过漫山遍野的迎春花,沿着高低起伏蜿蜒曲折的山道,驱车来到云首村。在汩汩流淌的云首河边果真就看到了文字里记载的白龙潭,捡起一块石子投进潭中,沉闷的“咕咚”声说明了潭水的确深不可测。《云首白龙潭创修龙王庙碑记》一文说:“……沁东偏北,有聚落曰云首。云首溪水,自西北来,去村二里余,飞瀑直泻,激而成潭。潭方以长,而深则莫能测焉。父老相传,谓为龙潭。旧无庙,吾村亦无祀,岁遇旱魃,邻郡中村之民辄来祷,投石于潭,雨即随应……”碑记一文为其时云首村一名叫邢如人的秀才执笔。
白龙潭龙王庙创修于大清乾隆元年,于乾隆四十九年九月初五日重修,之后的命运不甚了了,最终毁于上世纪60年代,而如今只剩下一堆废墟。
我们沿山道而上,来到龙王庙遗址,尚有残垣断壁矗立在萋萋榛莽中。褐红色的石块垒砌而成的残墙,孤零零地伫立在正午的天光下,勾勒出苍凉萧索的剪影。遗址上长满了荒草,四周是散落的破砖碎瓦,捡起一块,放在手中摩挲着,仿佛触摸到了当年的明月清风。这里的一草一石,见证过政权的更迭和社会的变迁,经历过云首河奔放的热情和瘦细的凄寂,也镌刻着农业文明由盛而衰的历史轨迹。那一刻,我似乎读懂了什么叫沧海桑田,心底泛起一丝“无可奈何花落去”的悲凉……远处,有几位农人赶着牲口在耕种,下有三支溪流在此处交汇,一条平坦的公路沿河伸向远方……上寺头定于2010年四月初二的祈雨活动,距1944年最后一次祈雨,时隔了六十七年之久。有了半个多世纪的间断,已经不大可能完全按照原来的程序一丝不苟地进行了,但想来大体上应该不离其宗,其目的旨在恢复一种行将消失的民俗文化,而非雨水本身。
希望古老的祈雨民俗会从此传承下去,成为丰富农村文化的一个手段,成为村民生活中的怀旧味道,成为上寺头儿童心中丰富多彩的美好记忆。这个仪式会告诉后人,我们的先辈曾经这样生活……
打奫毕,回至云首庙上,用罢饭起驾时生云,至西湾村落架,下小雨一指,黑夜住南河底落架后用饭毕,雷雨大作,下至四指。初一日行至王坡发云响雷,至湾村下雨二指。冰雹打贾寨有半尺许,上寺头半尺深,……后闻言贾寨人心不诚,做饭不足,大米全无,只有芋头(?)半。上帝有眼,用冰雹打之,上寺头放铳换生手,使火药不实,冰雹打之……”
有乾隆年间的《祭龙王文序》,出自中村乡间秀才手笔,骈体格式:“……圣德好生,普天降平康之赐,神龙赐福,率土沾雨露之休……”洋洋洒洒,文采飞扬,可见当年晋城乡绅的文化水准。
关于祈雨的讲究多多:举办祈雨仪式的邻村,如想借用上寺头的龙王雕像,不可以公然请走,按照规矩必须去“偷”:晚上悄悄进村将龙王雕像抬走,出村时放鞭一挂,以示知会。祈雨毕再悄悄送回,焚香供奉后离去。何故如此,已是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了。
上寺头的龙王庙坐落在二松岭,二松岭因有两棵古松树而得名。二松岭也叫卧龙山,和一条青龙的传说有关,后因本村有秀才赴京赶考未中,自觉无颜面对父老乡亲,回乡后在卧龙山上吊自杀了,于是卧龙山又叫了秀才山。那两棵古松解放后还在,于上世纪60年代被当做“四旧”砍掉了。龙王庙里原有一口天然的水井,深不见底,涝不溢,旱不枯。传说曾经有人想弄明白这口井到底有多深,就用一条长绳吊了一把斧头垂下去探查,结果绳子放完了还没有到底。拉起斧头来,却见斧刃上有血,说是不小心伤了龙鳞……这些传说和故事只有上年岁的人能讲出一点,而那口井只剩下一个遗址,遗址上新建了一口没有水的水泥井。
庙会,顾名思义,就是在寺庙附近举行的集会、祭神、娱乐和贸易活动,是民间的集市贸易形式之一。庙会是至今还活着的民俗,被一些学者称为“中国人自己的狂欢节”。
上寺头不久前修复了龙王庙,正在修复远近闻名的悬泉寺。据县志记载,悬泉寺建于唐代,庙内有五代十国时期后汉乾祐元年的经幢石刻,有北宋崇宁年间造像石碑以及元代至正四年重修该寺的碑文,石碑虽已残破,却证明了该寺的悠久历史。老人们回忆说,这座寺院兴盛的时候,有僧人一百零八名,庙产土地约有数百亩。上寺头有个地方叫碾圪垯,是因有过一米半高的巨大碾米石槽而得名,碾圪垯一带曾都是寺院的庙产。
当年的悬泉寺除了满足周边民众的宗教信仰、祈福禳灾、庙会集市,同时也承担着客栈的功能。在龙王庙的旁边至今可见一条用青石板铺设的古道,这条古道正是当年供南来北往的行人到此驻足歇息的车马大道。老人们说,从上寺头到太原,走快点需要七天,走慢点需要八天,优悠自在一点需要九天,因此留下一句“七紧八慢九消停”的老话。寺院附近曾有一座古佛池,池水由山里渗出的泉水汇集而成,水源如今还在。这股泉水烧开后不含水垢,经化验为达标的矿泉水。
上寺头的村民,祖祖辈辈赖以为生的手段不仅仅局限于种地,赵买红的爷爷就曾经是一位多才多艺的老人,会油漆、接骨、兽医等。此外,锁匠和圪炉锅匠人也不在少数。
这样一个美丽的村子,前几年差一点也成了空壳村。撤乡并镇并校后,女人们跟着孩子去上学了,男人们跟着女人出去打工了,许多村庄因此都成了空壳,颓废破败,人迹罕见。不见了炊烟袅袅、鸡鸣狗吠,不见了村童嬉戏、河水旖旎,到处是撂荒的土地。前阵子腾讯网曾围绕这个全国普遍的现象发起过一个讨论的话题,叫“谁的家园在沦陷”,参与者们字里行间对家园的失落充满惋惜和伤痛,读来令人扼腕,但在上寺头看到的却是另外一番光景。
村支书赵买红没有多少文化,不善言谈,笑容中带着一种与生俱来的宽厚善良和木讷质朴,做人却很有些远见卓识。他说:“我修起小学,请来老师,我就留住了孩子。留住了孩子,就留住了孩子的娘。办起了企业,有钱可挣,就留住了村里的男人。留住了男人就留住了一个家庭。留住所有的家庭,我就留住了这个村子,不然上寺头也早成空壳村了。”
为多了解一点关于祈雨的细节,赵买红派他的小儿子带着我们沿着当年祈雨的道路走了一遍。
穿过漫山遍野的迎春花,沿着高低起伏蜿蜒曲折的山道,驱车来到云首村。在汩汩流淌的云首河边果真就看到了文字里记载的白龙潭,捡起一块石子投进潭中,沉闷的“咕咚”声说明了潭水的确深不可测。《云首白龙潭创修龙王庙碑记》一文说:“……沁东偏北,有聚落曰云首。云首溪水,自西北来,去村二里余,飞瀑直泻,激而成潭。潭方以长,而深则莫能测焉。父老相传,谓为龙潭。旧无庙,吾村亦无祀,岁遇旱魃,邻郡中村之民辄来祷,投石于潭,雨即随应……”碑记一文为其时云首村一名叫邢如人的秀才执笔。
白龙潭龙王庙创修于大清乾隆元年,于乾隆四十九年九月初五日重修,之后的命运不甚了了,最终毁于上世纪60年代,而如今只剩下一堆废墟。
我们沿山道而上,来到龙王庙遗址,尚有残垣断壁矗立在萋萋榛莽中。褐红色的石块垒砌而成的残墙,孤零零地伫立在正午的天光下,勾勒出苍凉萧索的剪影。遗址上长满了荒草,四周是散落的破砖碎瓦,捡起一块,放在手中摩挲着,仿佛触摸到了当年的明月清风。这里的一草一石,见证过政权的更迭和社会的变迁,经历过云首河奔放的热情和瘦细的凄寂,也镌刻着农业文明由盛而衰的历史轨迹。那一刻,我似乎读懂了什么叫沧海桑田,心底泛起一丝“无可奈何花落去”的悲凉……远处,有几位农人赶着牲口在耕种,下有三支溪流在此处交汇,一条平坦的公路沿河伸向远方……上寺头定于2010年四月初二的祈雨活动,距1944年最后一次祈雨,时隔了六十七年之久。有了半个多世纪的间断,已经不大可能完全按照原来的程序一丝不苟地进行了,但想来大体上应该不离其宗,其目的旨在恢复一种行将消失的民俗文化,而非雨水本身。
希望古老的祈雨民俗会从此传承下去,成为丰富农村文化的一个手段,成为村民生活中的怀旧味道,成为上寺头儿童心中丰富多彩的美好记忆。这个仪式会告诉后人,我们的先辈曾经这样生活……